第1599章

    金大发作为亲哥,在边上给装殓。结果看见除了一直不愈合的褥疮,身上还有大大小小的针眼无数,有些针眼那么大,这可不是针扎的,这是纳鞋底的锥子扎出来的。
    他急忙用衣服给盖上,不再叫谁近前:就这样吧!
    要知道这半年你受的是这个罪,当时是不是不救你,你走的还能轻省点。
    桐桐站在这屋里,里面冻的像是冰窖。
    水盆里的水都冻出厚盖了,炕下水淋淋的也结了一层薄冰。
    罗宝琴站在边上,解释说:“妈说烧了炕,屋里气尘土,叫撒点水……后来,又说得给爸清洗……爸脾气不好,常把水盆推开,水盆翻了,水就倒的到处都是……”
    桐桐看了一眼,别的啥也没说。
    炕上铺的也是干草,不为别的,但就是为了好收拾的。粮食短缺,摊着的人给一口吃的,别叫饿死是极限了。饿了就喝水喝汤,喝的多了,再一受冷,肯定会想尿。
    金淑急于辩白:“……天天得给擦洗,一不舒服就发脾气。”
    “喊不了?”
    “没力气喊。”金淑的声音小了起来。但是真没法子!
    金喜:“……”老爷子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饥寒交迫’,可最后这半年却真的知道了。
    然后满院子都是讨伐老太太和金安的声音。
    金淑认真的伺候了,踏踏实实的挣她大哥给的那一份工资。
    可人难免生病,她病了,你金安是干啥吃的?你陪不了你爸一晚上?
    还有这王翠枝,你不在身边,那你喊个孙子,不管是金开还是金泰,替换不了一晚上么?咋就能转身一走,把那么一个人扔到屋子里呢?
    许是炕太热,许是想喝点水,不小心就掉下来了。然后身上没有棉衣,地上都是冰凌,赶上那么冷的天,可不就把人的命给要了吗?
    王翠枝并不怕谁说,在丧事上,她有她的坚持:“好好的衣裳,穿到死人身上干啥?”
    愣是只取了夏天穿的半袖上衣,穿着大裤衩。
    金大发能气死:身上都是大针眼,这么穿谁看不见这身上的伤?而且,谁见过穿半袖入殓的?
    边上的人劝说:“寿衣大,这叫宽裕、富裕!寿衣长,这叫长久。寿衣遮手脚,保佑子孙后代长长久久……”咋就四六不懂呢,穿半袖大裤衩下葬?叫他穿他的旧衣裳也比这么着强,又不是需要置办新的。
    就算是金镇拿工资,也不能要求用新衣做寿衣。但拿一身旧衣服给换上,都不成吗?
    王翠枝就‘不’,“这事跟谁商量都没用,我说了算。”
    还有找桐桐:“你婆婆怕你,你出面,你婆婆不敢犟着。”
    桐桐:“……”我为啥要出面?才不去呢!爱穿啥就穿啥,咱不管。
    金大发取了他的夹衣,上面满是补丁,是穿了二十年不止的衣服,那布料一撕扯就碎的那种程度,给换上了。
    可有了衣裳穿,王翠枝又不叫给铺褥子盖被子。
    上一次,金开和金泰的媳妇还专门给做了棺木能放的被褥,王翠枝也没说不叫穿。结果呢?这次人真的没了,那玩意都是现成的,却不让铺盖了。
    桐桐皱眉,说罗宝琴:“用过的旧的……”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之后用的被褥,“留着做什么?”
    罗宝琴:“……”她没敢辩解,转身从后面的鸡窝顶上给抱来了,拍掉上面的雪,要往棺木里放。
    金花过去帮忙,那么一拉扯,撕拉一声,被子扯开了,露出了里面的芦花。
    然后院子里就静了下来,特别的安静。
    四爷看金安,金安低了头,进屋抱了老太太的被褥出来,给往里面铺。
    王翠枝不愿意,拉扯着被子:“老二,你这是要死了爹,不要活着的娘?”
    “妈,别闹了!都看着呢!”
    王翠枝往棺木里爬,直挺挺的往里面一躺:“那留着你爹,把我埋了吧!”
    金安没法子,去抱他自己的被子,老太太还是不起身,“今儿就得按我说的来,要不然,就把我放棺材里。”
    四爷找了大队上,请人家出面:“我越管,她越执拗。”
    明白!
    然后人家也说了,咱讲究,不是说搞封建迷信。这穿戴厚一点,要铺要盖,是因为人没了之后,这一停灵,时间久了,尸身难免不渗液。所以,自来穿厚衣服,要铺要盖,这不是死了的人知道冷暖,而是怕活着的人看见这些之后心疼。
    但是,节俭也没有不对!咱用草帘子铺,用草帘子盖,也是可以的。
    草帘子有的是,这么着才算是把事给了了,人放到了棺木里。
    等晚上了,省城的几个孩子拖家带口的回来了。那既然都不讲究,那就别讲究吧!啥时候回来啥时候起丧,这就埋了算这一桩是到头了。
    孝子贤孙一大片,竟是没有哭声!
    被欺负的大房没哭声就算了,二房……老爷子可是为了你们不少筹谋,咋不哭两嗓子呢?
    年纪大的人抬手拧金开和金泰的媳妇:“哭!赶紧哭!大声哭。”
    哭啥哭?
    两人就躲,这老人老的不值钱,叫人瞧不上。
    桐桐一路跟着去陵地,心里却寻思着:枝芳这姑娘都跟着金寿回来第二次了,而今还披麻戴孝的,这婚事是能办呀?还是不能办?
    回头得问好金寿,要是说定了,咱就得主动上人家女方的家里。
    这拜访该带点啥?
    葬礼简单又潦草,但而今大多数葬礼都不如金家这个葬礼。
    乡邻帮忙安葬了老人,不管如何得管一顿饭的。便是粮食短缺,一碗热汤也是该请的。小蝉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顺便捎带了两麻袋的榆树皮面。
    村里帮忙的妇女正在做树皮面的饸烙。
    为了饸烙有味儿,小蝉捎带了三根羊腿骨,再就是一斤左右的羊肉。这事入冬之后冻着的,本打算过年吃饺子的。
    河滩农场那边把羊群牛群都快吃完了,她娘家多买些,就给小蝉送来。
    小蝉想着先紧着事办,这不是为了那老爷子体面的,单就是叫我公公婆婆脸上有光彩的。就是这种条件,我们也尽心好好招待了。
    而今这一场雪衣下,小蝉觉得可以大方一点。等到春暖花开,这一拨灾就算是过去了。
    远远的能闻见羊肉汤的味道,这叫帮着抬棺木的脚步都轻盈起来。
    可一到家里才发现,一群帮忙的妇女围着王翠枝。
    而王翠枝手里拿着大块的肉正往嘴里塞。
    拢共就一斤左右的羊肉,剩下的都是骨头。这玩意煮熟也就剩下六七两了!回头剁碎了,一碗撒点肉末,是个意思就得了。
    这怎么她捞起来全给吃了呢?
    好像是没了金大财这个压在头顶的人之后,她彻底的放飞了。终于终于没有人再欺压她了,忍了一辈子,可算是能喘口气了。
    然后,她就随心所欲了起来。
    该说什么呢?
    执事的吆喝:“开饭!羊肉汤饸烙面,孝子贤孙答谢乡邻——”
    小辈们跪下,磕头,表示:感恩大家帮忙,叫我家长辈入土为安。
    吃了饭,天已经黑完了。
    王翠枝说:“都不急着走,我那当家的撇下我走了,我这么年岁的老婆子,咋养老,得说好。”
    润叶忍了一天了,可算是逮住机会了,她一蹦老高了:“当年咋分的?你忘了,我可没忘!我姥爷提前退休,少拿了一等的工资!我爸妈到现在都还给我姥爷还这个钱着呢。当时可说好了,是用孝敬你们的钱,去还你们欠下的债?咋?这才几年,就又忘了?”
    她把桌子拍的啪啪啪的响:“我们大房的事,我妈管不了了。我爸我妈四个儿子,而今四个儿媳妇都在呢!要想平摊养老,我爸我妈说了不算,他们老了,不当家了!他们哥四个,上一边去,家里的事轮不到他们。今儿就我们几个妯娌说了算!你就说,你想咋?”
    这声儿,把里里外外的人都吓的够呛。谁家的媳妇跟润叶似得,像是铡刀一样,嘁哩喀喳的!
    牡丹叹气:“咱得讲理呀!这个丧事办的,拉下可多饥荒了!我们一大家子,还不知道要咋还呢?要是有的话,谁能计较?这不是真拿不出来嘛!”
    “羊肉还是从我娘家拿的!”小蝉拍打了一下金喜:“你不给挣面子,处处得我娘家贴补,啥意思?”
    枝芳见大家都看她,她红着脸,说了一句:“既然替老人还账,折算到孝敬钱里了。那其他的子女,按照这个奉养的例给老太太,也够吧。”一级工资可不算少了。
    言下之意:跟我们真没关系!
    第1422章 世俗烟火(91)三更
    大房这边四个儿媳妇, 各个都表示:我们已经出了一份奉养了,剩下的可跟我们没关系。
    二房那边两个儿媳妇,这俩也厉害:“我们该奉养公婆,可我公婆还能劳动, 大队给分口粮, 家里的活我们可以干……”不能说老当家还得我们奉养吧?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