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小的……小的无亲无故,无依无靠,入宫之后也经常受人责难,后来好不容易去了冰窖,日子这才好过起来,今岁小的得了小周管事的赏识,被安排给东六宫送冰,永福宫吴端嫔娘娘的冰就由小的来送。”
    “一来二去,就同王小主熟悉起来。”
    “约莫八月末的时候,王采女忽然给了小的一大笔银钱,想让小的替她办一件事。”
    王采女这会儿终于忍不住,道:“你胡说!”
    王黄门往边上躲了躲,不敢去看王采女,他痛哭流涕:“小主,您给的赏银都是莲子银,因着端嫔娘娘有孕,特地用了这种赏银,图一个好兆头,这宫里都知道。”
    “小主给小的一共二十两莲子银,小的一直没舍得用,一个子不少,都藏在小的枕头底下。”
    莲子银个头比花生银要大一些,一个一两,二十两足有二十个,这是很大一笔银钱了。
    梁三泰眼神一飘,就有一名黄门往门前凑近,准备跑一趟冰窖倒座房取脏物。
    “我没给过你,”王采女惊慌地看向景华琰,“陛下,妾真的是清白的,是这狗奴才栽赃陷害,要置我于死地。”
    她这话刺激了王黄门,王黄门也直了直身体,失去了理智。
    “陛下,小的以性命发誓,决计不敢隐瞒!”
    王采女几乎目眦欲裂,她头发散乱,眼底赤红,似乎随时都要扑上去,掐死恶意栽赃的小黄门。
    “你!”
    就在这时,仁慧太后叹了口气。
    明堂陡然一静。
    “哀家记得,当年你跟吴端嫔和刘惠嫔一起住在长春宫,惠嫔性子柔和,待你们极好,只后来疾病缠身,撒手人寰。”
    “如今,吴端嫔好不容易有了喜事,升为九嫔,用不了多久就要诞下皇嗣,你们一起搬去了永福宫,日子好过许多。”
    “王采女,你怎么就想不开呢?”
    仁慧太后这话推心置腹,让王采女一下子就呆住了。
    皇贵太妃也开口:“王采女,你说是实话实说,看在你侍奉过陛下的份上,宫里不会不给你体面。”
    这倒是实情。
    除非宫妃参与谋逆,看在其内命妇的身份,为了皇室脸面,一般不会被判死罪。
    只是往后余生,日子就难过了。
    可以说是生不如死。
    王采女愣愣的,她跪在那,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被抽离,成了没有感情的木偶。
    这时,那王黄门倒是忽然跳了出来。
    他忽然意识到,若是王采女先开口,他只会死的更惨。
    “陛下,太后,小的都招,都招!”
    他瞪着眼睛:“若无人指使,小的如何敢谋害徐德妃娘娘,小的不要命了吗?王采女家中是医药世家,家中开有尧城闻名的福林堂,八月十五时,她娘家人入宫,给她带的有各种药材,这个东平门肯定有记档。”
    王黄门直截了当掀了王采女的底。
    “其中就有用来谋害德妃娘娘的秋风煞。”
    这名字听起来就吓人。
    王采女难以置信,她道:“你如何得知?”
    这五个字说出口,她自己面色刷得一白到底。
    整个灵心宫明堂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堂下两人身上,不用去看,也知道众人都是什么样的心思。
    果然是你。
    王采女眼泪再度滑落:“陛下,太后娘娘,近来永福宫闹狸奴,我忧心狸奴伤害端嫔娘娘,会惊扰小皇嗣,才让娘家人送了一点秋风煞入宫,只有一钱重,分量极少。这种药,在坊间多用来药杀牲畜,从来不是针对人的啊。”
    姜云冉看着王采女满眼血丝,总觉得她此刻的表现最突出的是委屈二字。
    她没有被人戳中恶行的心虚。
    要么就是演技太好,要么……
    姜云冉垂下眼眸,把王黄门的话反复在脑海里思量。
    这个案子,比她以为的要复杂得多。
    “王小主,你可不是这么跟小的说的!”
    王黄门急了:“你跟小的说,因为救了德妃娘娘,你身体受了寒……”
    “闭嘴。”
    王采女忽然停止了流泪。
    她说:“闭嘴。”
    王黄门却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言辞急切:“本来那段时候你得了陛下恩宠,受寒之后便只能撤了牌子,之后痊愈,德妃娘娘又推举了韩选侍,陛下便再也不记得您了。”
    “小主,您说过,因为德妃娘娘,你再无恩宠,从此你就记恨上她了,她给你的那些赏赐,都是她不要的垃圾,都是她的小恩小惠,你觉得那是在羞辱你。”
    “所以你记恨她,怨怼她,今年又看到同住一宫的端嫔娘娘有孕,由此否极泰来,你心里越发不忿。”
    “所以,你想了这样一个瞒天过海的计谋。”
    王采女此刻才回过神来,她仓惶地摇头:“不是的,不是的,我没有没有……”
    此刻,碧纱橱之后,徐德妃的嗓音嘶哑响起。
    “你为何不跟我说?你救过我,我不会弃你于不顾,若你真的觉得委屈,你应该跟我讲。”
    徐德妃叹了口气:“韩选侍的事,是阴差阳错,我不是有意为之。”
    王采女看着所有人冰冷的目光,感受到膝盖上刺痛,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惨笑着委顿在地。
    “我去求你?高贵的德妃娘娘,你去看看满宫上下,谁敢求你?谁敢惹你?”
    “我若无宠,还能苟延残喘,若我去求你施舍,怕是连命都没了。”
    王采女声音嘶哑,同久病呕血的徐德妃如出一辙。
    仿佛她喉咙深处,也满是鲜血。
    她用衣袖擦干净脸上的泪水,把鬓边的碎发抚平,一点点塞回耳后。
    此刻的王采女,依旧还是那个乖巧羞涩的江南美人。
    她的目光在众人面上扫过,最后在吴端嫔身上停留了一瞬。
    喘息之间,她倏然开口:“德妃娘娘所中的并非秋风煞,若是秋风煞,娘娘不可能活到今日。”
    她说:“她所中之毒,应该是秋风缠,它还有一个名字,名为血玲珑。”
    ————
    姜云冉心中叹息。
    她明白,徐德妃毒害案,最后的真凶只能是王采女了。
    她目光闪烁,抬眸向前看去,就见景华琰漆黑的眼眸望过来。
    在她脸上盘桓。
    四目相对,景华琰几不可查地点了一下头。
    姜云冉抿了一下嘴唇,目光挪开,重新落在王采女的身上。
    王采女整个人都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所有的癫狂怯弱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豁出一切的平静。
    她正要继续说下去,就听到吴端嫔哑着嗓子说:“栩诺,不是你做的,不要认。”
    姜云冉看向她,就见吴端嫔目光定定落在王采女身上,泪水早就顺着脸颊滑落。
    “不要认,不要屈服,我们不是说好的?”
    她这样告诉王采女。
    但王采女没有回望她的眼眸。
    她那双丹凤眼只是平静看向景华琰,似乎在祈求这个冷漠帝王的垂怜。
    明间安静一瞬,景华琰淡淡开口:“你若是能拿出医治德妃的解药,朕留你一命,也不会牵连你的家人。”
    一向嚣张跋扈的徐德妃,此刻也没有言语,默认了景华琰的定夺。
    王采女忽然笑了一下。
    她低下头,擦了一下眼底奔涌而出的眼泪,这才开口:“德妃娘娘一开始忽然吐血,我就察觉不对了。”
    果然,王采女出身医药世家,她怎么可能不懂医术?
    “德妃娘娘虽然有寒症与敏症,然多年以来太医院细心调养,虽不说痊愈,却已经与常人无异,不会让德妃娘娘身体孱弱、无力,只能与汤药为伍。”
    “另外……”
    “德妃娘娘性格虽然耿直了一些,却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不会因为这点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急火攻心,甚至吐血垂危。”
    到了此刻,王采女又开始说起德妃的好话来。
    王采女说:“德妃娘娘会突然吐血,我当时心中总觉不对,便偷偷寻了太医院的药童,寻来了德妃娘娘的脉案和药方。”
    景华琰忽然开口:“这名药童姓什么?”
    王采女愣了一下。
    “好像是……姓郭。”
    阮含珍瞪大了眼睛。
    景华琰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停留,他道:“继续说。”
    王采女深吸口气,慢慢开口。
    “根据脉案和药方,我断定德妃娘娘中了毒,这种毒十分霸道,让娘娘肺腑淤堵,身体虚弱至极,只要情绪稍有波动,就会气虚骨痛,吐血不止,便是服用麻沸散也无用。”
    “天长日久,病人消瘦疲惫,无法进食,用不过三月,人就会耗尽精气,体弱而亡。”
    距离徐德妃吐血重病,已经过去一月了。
    景华琰看向姚贵妃,姚贵妃难得有些诧异:“王采女所言,同两位院正所言一致,当时德妃刚刚吐血昏迷,白院正和麦院正便一起给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