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是我,那又如何?”皇贵太妃蹙了蹙眉,“你不用同我讲亲情友情,这些对于我都是不重要的,姚若蘅,只要你写了诏书,我就放过你和你儿女,这是笔很划算的买卖。”
    言下之意,就是其他人都不会放过。
    姜云冉慢慢抬起头,她平静看向皇贵太妃:“陛下不会放过你们的。”
    她说:“陛下手中还有十万大军,就在回銮路上,只要他赶回东阳行宫,你手下的这些乌合之众就都会被捉拿。”
    “皇贵太妃,你最终会失败,何苦要做这垂死挣扎呢?”
    “我不会失败的!”
    皇贵太妃厉声制止了姜云冉的淡漠回击。
    她看着姜云冉隆起的腹部,平静的眉眼,眼眸中的厌恶清晰可见。
    “你跟你那个母亲一样,总觉得自己机关算计,实际上都是蠢不可及的蠢货。”
    “最终,她还不是被阮忠良那样的小人害死?”
    姜云冉紧紧攥着手,她脸上的平静消失了,眼眸中第一次出现惊愕神色。
    仿佛完全没能想到,皇贵太妃居然一早就知道真相。
    皇贵太妃忽然大笑一声。
    “你知道……”
    这三个字说出口,姜云冉就停住了话头,片刻后,她才问:“去年你让我归于你的麾下时,就已经看出我的身份了。”
    皇贵太妃冷笑一声,嘲讽道:“你跟你母亲生的实在太相似了,最重要的是那双看人的眼睛,总是平静无波,却能把旁人都看穿,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当然,不止是我,姚若蘅,别说你没看出来。”
    “当年,你们可是最要好的,”皇贵太妃看向仁慧太后,“故人之女,你怎么不敢相认?”
    说到姜若宁,皇贵太妃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明明,我是几人之中年纪最小的,可是你跟沈稚就只会围着姜若宁转,总说她单纯可爱,需要保护。”
    说到这里,皇贵太妃目光忽然又落到姜云冉身上:“当年玉京城里,她们三个被称为是三才女呢。”
    显然,这个称号里,没有皇贵太妃。
    她就仿佛是凤鸟身边的乌鸦,乌黑普通,默默无闻。
    即便跟姐姐一起入宫,也从来不得先帝喜欢,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妃嫔。
    这一生,都敌不过耀眼的凤鸟。
    更何况,比她耀眼的人太多,就显得她平平无奇。
    可谁又能确定,乌鸦不能成为胜利者呢?
    仁慧太后出声打断了皇贵太妃的追忆:“她不是,她不是!”
    皇贵太妃得意洋洋。
    “你是怕她被姜家当年的案子牵连,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吧?”皇贵太妃说话的声音里都透着得意,“你别怕,我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证据,保证让她身份大白于天下。”
    “如今被昏君盛宠的皇贵妃,曾是通敌叛国家族的余孽,你说……”皇贵太妃看向仁慧太后,“你说,百姓们会如何看?朝堂又会如何说,她腹中的孽种,是否还能留下?”
    她说到这里,姜云冉忽然抱住肚子,慢慢弯下腰去。
    仁慧太后急火攻心,一口血吐了出来。
    “你!”
    花厅中,一时混乱至极。
    姜云冉面色苍白,额头都是虚汗,她慢慢直起身,帮仁慧太后顺气。
    两人依偎在一起,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味。
    这样看来,好似亲生母女一般。
    皇贵太妃看着她们惺惺作态,终于收敛起所有的戏谑,她不耐烦了。
    “姚若蘅,你赶紧写诏书,”皇贵太妃伸出洁白细长的手指,仔细端详自己干净的指甲,“若你晚一刻,我就选一个人杀了。”
    “先杀谁好呢?”
    皇贵太妃笑颜如花:“平日里我最疼永昌了,先杀你吧。”
    靖亲王把姐妹们护在身后,少年人声音嘶哑,不太好听,却用尽了最大的勇气。
    “你先杀我!”
    此刻,姜云冉却淡淡开口:“皇贵太妃,既然都要死,我们何苦被你磋磨?”
    “诏书,太后娘娘是不会写的。”
    皇贵太妃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片刻后,她终于露出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
    “姜云冉,你是不是还想着景华琰能回来救你们?”
    “别做梦了。”
    “你以为,他还能平安归来吗?”
    ————
    这话一说出口,整个花厅中立即陷入惊慌之中。
    方才还能稳住情绪的仁慧太后和姜云冉,此刻都白了脸,眼眸中的笃定也渐渐消散。
    “不可能。”
    说话的是眼睛赤红的靖亲王。
    而最年幼的永昌已经哭了起来,小姑娘甚至不敢哭出声,只捂着嘴无声流泪。
    永宁坐在母亲身边的矮榻上,她不敢哭,只用帕子给母亲擦汗。
    仁慧太后的面容尤其惨白。
    她目光涣散,整个人几乎都失去了力气,靠在软垫上呼吸都微弱了。
    可能无法承受失去儿子的打击,她一言不发,整个人都陷入沉寂之中。
    只有姜云冉紧紧保护住自己的肚子,她抿着泛白的嘴唇,死死盯着皇贵太妃。
    “你骗我。”
    “你骗我!”
    说到第二句的时候,已经声嘶力竭。
    皇贵太妃姿态闲适,她看着眼前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悲伤大戏,满眼都是戏谑和欢喜。
    看到他们痛苦,她就高兴。
    隐忍多年,终于等来了今天,她要好好享受这一场胜利的果实,慢慢品尝迟来的欢喜。
    “我怎么会骗你呢?我可是景华琰的姨母,是他最亲的亲人了。”
    “从九黎到东阳,非八百里加急军报,需要三日才能到达。”
    “你们猜,这封军报走了多久?而此刻的皇帝,又陷入什么险境之中?”
    姜云冉定定看着她,一言不发。
    皇贵太妃忍不住得意笑了一声:“你们以为,沈穆真的身受重伤?”
    听到这里,仁慧太后的表情终于变了。
    她慢慢抬起头,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眸看着皇贵太妃,眼神中的意味太过复杂,一时间竟分辨不清。
    忧伤也好,痛苦也罢,亦或者是对过往岁月的崩塌。
    “从一开始,从一开始,”仁慧太后念叨着,“天佑二年那一场大案,罪魁祸首是你跟沈穆!”
    皇贵太妃面露惊讶。
    她看向仁慧太后,几乎要大笑出声。
    “你才知道啊,”皇贵太妃叹息一声,“如此看来,你的确比不上沈稚,难怪当年她处处压你一头,你只能成为可怜又可笑的继后。”
    仁慧太后没有被这句话打击,她仿佛终于明白了真相一般,眼角慢慢流出眼泪。
    “当年宫里死了那么多人,姜家沈家几乎灭了全族,”仁慧太后说,“那么多血,那么多命,沈秧,你们好狠的心肠。”
    皇贵太妃的眼眸慢慢落在仁慧太后的身上。
    “我狠?姚若蘅,你怎么不去问问你的好丈夫,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你以为没有他,通敌叛国的最终如何确凿?你以为没有他,沈家主宗因何灭门?你以为没有他,一力推举他登基为帝的姜太傅又如何会满门抄斩?”
    “他就是个自私自利阴险狡诈的小人,因为不满沈家功高震主,不满姜氏在朝中赫赫声望,便自导自演了这一场戏码,而我们这一支沈氏,不过是他选出来的工具罢了。”
    皇贵太妃说着,脸上露出怨恨的神色。
    “然而等一切事成,他却又背信弃义,答应我的事情,一件都没做到。”
    “最后,我只是个可笑的贤妃。”
    她的声音在花厅里回荡,所说的每个字,似乎都震惊着众人的心神。
    除了不知当年事情的几个孩子,就连彭尚宫面上都露出惊恐神色。
    涉及先皇,涉及那些陈年旧案,显然不是她一个宫人能随意听的。
    还好方才宫人都被驱赶出去,此刻花厅中只有年迈的彭尚宫和姜云冉身边的青黛。
    仁慧太后听到这里,面上所有的伤痛都褪去,她用帕子擦了擦唇角的血迹,扶着女儿的手慢慢坐起身来。
    “沈秧,你今日把事情全盘托出,不怕以后落得个获罪下狱,满门抄斩的下场吗?”
    “你不怕牵连子轩和王妃,连累新出生的孙儿?
    仁慧太后的声音很虚弱,但她面容沉静,似乎此刻又是那个屹立后宫二十年的皇后娘娘。
    皇贵太妃难以置信的笑出声来。
    “我怕什么?”
    “等我儿成了皇帝,我成为摄政太后,你们这些人说话,谁还会听,谁还敢听?”
    的确。
    只要她谋划顺利,今日所说的一切,都是一句玩笑,而听这些玩笑的人,到时候也只会是一抔黄土。
    皇贵太妃已经收到了九黎传来的消息。
    她距离胜利,只差最后一张传位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