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调取康恩医疗中心疗愈会的完整会员登记表。”
    ……
    几天前,莫振邦双手交叉放在办公桌上,目光严肃地看着祝晴。
    他说,可以继续查下去,但记住,一切都要用证据说话。
    现在,她终于有了证据。
    祝晴将资料摊开在会议室的桌面上。
    许明远并不在疗愈会的官方医师名单里,又怎么会主动联系她?
    电话录音已经存档备案。那通“心理咨询”电话,确实是从许明远心理诊所的办公室座机拨出的。
    如果疗愈会是个正规机构,那么唯一的解释是,许明远买通里面的工作人员,非法获取会员资料。
    当同事们看到祝晴将这些证据交给莫振邦时,都是一脸茫然。
    “不是都已经结案了吗?”
    曾咏珊走过来:“我就知道你一定会继续查下去。”
    他们都知道,祝晴翻了医务委员会的投诉档案,以及近五年来自杀案的案卷。但是这两天,她似乎已经将这些档案收起,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已经放弃,除了曾咏珊之外,谁都没想到,调查仍在继续。
    几分钟后,会议室门再次打开。
    “所以,他在筛选特定类型的患者。”豪仔靠在折叠椅上,圆珠笔别在耳后,翘着二郎腿,“专门物色那些性格内向、缺乏关爱的女性下手。”
    “就像游敏敏这样,没朋友,也没家人照顾,最容易被他控制。”
    “也就是说,这个心理医生非法获得会员资料,从登记表中筛选目标,找到像游敏敏这样的理想猎物……但问题是,他为什么这么做?假设他真的诱导游敏敏自杀,这样做对他而言有什么好处?”
    凶手杀人,总要有杀人动机。
    就比如游一康,他杀害游敏敏,是为了那套房子。
    那么许明远医生——
    他图的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警员带上调令,去康恩医疗中心疗愈会拿到了完整的会员名单。
    资料纸用纸箱装着,非常厚,汇总名单上,几百个名字、电话号码和地址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重案b组的同事们都围了过来。
    “许明远就是通过这些名单进行筛选,接触游敏敏?”
    “但是唱片行那个店员不是说过吗?是游敏敏的爷爷劝孙女去看心理医生的。”
    “不过以游敏敏的性格,真的会乖乖听话去看医生?还坚持这么久?”
    “除非——”祝晴翻动厚厚的登记表,“有人给了无法拒绝的条件,比如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
    “专门找那些既缺钱,又缺爱的女性患者吗?一周一次的治疗费用,游敏敏确实很难承担。除非是免费,她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治疗。”
    “她那份唱片行店员的工资,根本负担不起这么频繁治疗的费用,就算爷爷给她留了一笔钱,但既要养自己,还要养活吹水辉,多少钱都经不起这样花。”
    “阿柔送来的纸箱已经转交死者父母。我记得她说过,游敏敏喜欢音乐却舍不得买唱片,听的都是老板送的碟片,刮花了,音质很差。”
    “所以,她怎么会花重金看心理医生?”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先确认名单里有没有游敏敏——”
    突然,梁奇凯举起一张资料表,声音抬高:“是游敏敏!她真的在名单上!”
    纸张传递的沙沙声中,莫振邦皱眉盯着名单上的签名。
    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并不是同名同姓,游敏敏确实曾去过心灵疗愈会。
    警方致电,向机构了解有关于游敏敏的详细情况,发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细节。
    在游敏敏去世之前一个月,疗愈会曾主动联系过她,询问是否需要心理辅导。
    其实这样的主动联系,多次发生过,只是都被她拒绝。
    “疗愈会的工作人员,并不清楚游敏敏已经在许明远的心理诊所接受治疗。”曾咏珊凑过去,蹙了蹙眉,“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很多来访者都是这样,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踏进疗愈会的大门,可转头又觉得没人能真正帮助自己。”
    “疗愈会也无可奈何,毕竟求助者,必须自己愿意被帮助……”
    “只是工作人员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其实游敏敏是愿意接受帮助的,只不过,被许明远抢先了一步。”
    “莫sir。”祝晴转向莫振邦,“现在可以重新立案了吗?”
    黎叔手中的笔,敲着会议桌,也抬眼看向他:“非法获取名单、私下联系死者……”
    早晨刚出门时还是阴天,此时再往窗外望去,却已经晴空万里。
    就好像,所有隐蔽的罪恶终将拨开云雾。
    莫振邦向来不依照规矩行事,没等上级批示,直接开始分派任务:“疗愈会成立三年,但只有这一年在报纸上登过广告。我们要查——”
    “四百七十人!”小孙从资料堆里抬起头,“我刚才数过,整整四百七十人。”
    “累积了整整三年的会员资料,这里面有多少人换过电话号码,多少人搬过家?”
    “真要仔细查起来比大海捞针还吓人。”
    徐家乐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人都有心理问题?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吗?”
    “别大惊小怪啦。”曾咏珊说,“我大哥的女朋友在医院精神科做护士,她*说门诊天天排长龙,十个病人里有八个失眠。”
    虽然他们用轻快的语气谈论着,但是想到死者曾经被“盯上”,每个人心里都不好受。
    一年前,游敏敏在报纸上看见疗愈会广告,或许满怀希望。当许明远愿意提供免费咨询时,她可能觉得,从小到大都好倒霉,这次终于幸运了一回。
    游敏敏永远不会知道,从接受“治疗”那天起,她的精神状态就每况愈下。
    作为患者,她天生处于弱势,又怎么会怀疑自己的医生?
    “正是因为这样,才要彻底排查。”莫振邦沉声道,“一个个打电话确认,一家家上门走访,游敏敏的案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也许,游敏敏的案子,只是个例。
    这当然再好不过。
    但如果不是呢?
    一整天的时间,重案b组全员回归到工作状态中。
    办公室里,电话声、键盘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不曾停下,大家的工位上都摆着堆叠成山的资料。
    游敏敏短暂的一生,是个悲剧。
    而这样的悲剧,或许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止发生在她身上。
    祝晴低着头,继续在电话键上输入号码。
    “你好,这里是……”
    “请问是骆小姐吗?”
    耳畔,同事们的询问声同样此起彼伏。
    “凌女士在吗?”
    “抱歉,我再确认一下,凌女士去世了?”
    cid办公室里,瞬间陷入死寂。
    一切动作都凝固了,所有人抬起头,朝曾咏珊的方向望去。
    片刻沉默后,曾咏珊轻声道:“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请节哀。”
    她垂眸,记录一行小字——
    车祸去世。
    意外离世,并非自杀。
    “继续。”莫振邦的声音从办公室尽头传来,“只要有一个可疑的,我们就查到底。”
    电话听筒再次被拿起。
    这座城市每天都有生命消逝。
    但案卷被重新翻开,游敏敏的悲剧不会被草率定论。
    总有人为沉默的逝者追问真相。
    ……
    警署电话不够用。四百多人需要先电访,联系不上的再上门。
    这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但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考虑到不能打扰民众休息,莫振邦要求大家在九点前收工。
    祝晴带了一沓资料回家。
    进门时正好九点,盛放小朋友正在客厅活蹦乱跳地“拆家”。
    沙发上的抱枕,一共有四五个,他和自己玩接力赛,抱枕丢在地板上,踩着它们飞奔,就像是小马搬石头块过河。
    九点钟,三岁小孩都还没睡。
    民众们这么早就休息了吗?
    黎叔说了,投诉不可怕,天大的投诉,他们阿头也会帮忙背着的。
    祝晴默默将带回来的会员资料摊在茶几上。
    “萍姨,帮个忙。”她将资料分成两份,递了一份给萍姨。
    祝晴教会萍姨询问的话术,自己则用手提电话联系疗愈会会员。
    萍姨笑着提醒:“晴晴,手提电话费很贵啊……你这里这么多的号码。”
    “没事。”祝晴给她递一支笔,“确认之后在上面打钩。”
    盛放趴在沙发上围观——
    我们晴仔财大气粗,真是越来越阔气啦!
    萍姨开始帮忙,每一次通话,都严格按照祝晴交给她的话术展开。
    她打得慢,就连在会员登记表上做记号,都特别慢。
    盛放小朋友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