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无敌城 第319节

    忘真观、玄一道、碧牛宫、云心观、泸山宫、林山观、扶鹿宫等等道家名门如今固然尚在,可是除了扶鹿宫之外,其他几家先前在各自地方,都并非势大的那一家。
    与之相对,则是另一份让东疆道家各派胆颤心惊的名单:
    东唐青云观;
    西楚紫城山;
    西周离阳观;
    北齐玄冥观;
    东晋三星宫;
    南梁天一教。
    全部都是当地最顶尖的道家第一名门。
    然后名单上的门派,全军覆没。
    这其中还没算深藏不露,有第九境高人葛心坐镇的抱玉山。
    执尘真人对自己落选唐地总管一事,表现极为淡定,毫无怨言。
    他专程前往长安谢恩,并和李杰一起接下两个副总管的位置。
    李杰对此同样没有意见。
    他与云漠打过交道,知晓对方性情虽然刚烈,但并非残暴之人。
    因此对于谁正谁副,李杰并不如何在意。
    乌云先生挥挥手,示意他们二人同云漠一起离开后,又接见了其他人。
    一个看起来已经三十开外的青年男子。
    “你不想回故梁之地?”
    乌云先生静静打量对方。
    青年男子躬身一礼:“晚辈这些年虽有暗中习武,但为躲避萧柯野耳目,终究是浪费了太多。
    如今虽力图追赶流逝的时间,但现在回梁地,只会令家父蒙羞。
    因此恳请前辈,容晚辈去其他地方,为长安效命。”
    来者,乃是前代梁王萧照原之子,萧晖。
    昔年萧柯野为掩盖自己弑兄篡位的真相,因而留下侄子一命。
    不过,萧晖一直被监视软禁,禁止习武。
    他本人亦装作一副喜好玩乐的纨绔模样,掩饰自己真实想法。
    直到近几年,萧柯野登基已久,坐稳江山,渐渐不担心外人非议,同时见萧晖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终于放了他自由。
    萧晖得洛青书院院长杨蓦然照应,人身安全总算有了保障。
    及至后来长安横扫南梁,萧晖同洛青书院其他人一起,投效长安。
    他所言担心自己给父王丢脸,其实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留在南梁,可能引起石氏家族、游氏家族、颜氏家族还有泸山宫、滁阳观等地方的敌视。
    其父萧照原虽然已故去二十余年,但余荫犹在。
    萧晖留在南梁,很快便能聚拢部分人心。
    长安不在乎,游氏家族、颜氏家族等梁地势力在乎。
    萧晖眼下重新起步练武,修为实力有限,很难站稳脚跟。
    长安容得下他。
    但面对同为效忠长安的人,却不可能厚此薄彼照顾萧晖。
    杨蓦然已死,洛青书院眼下同样力量单薄。
    萧晖也不希望洛青书院因为庇护自己而遭到其他人的联手打压。
    几经考虑之后,萧晖下定决心,前往其他地方打拼。
    “能为长安城立下功勋,长安城自会嘉奖。”
    乌云先生淡然道:“届时,你可以在当地立足,也可以重回梁地。”
    萧晖一躬到底:“谢陛下恩典,谢先生恩典。”
    他退下之后,乌云先生身影在天枢殿内消失,转而来到天罚殿。
    天罚殿内,另一个梁人,此刻静静坐在囚室内。
    乌云先生出现在对方面前:“你执意求见,有何事?”
    坐着老者起身,向乌云先生也行了一礼,然后问道:“敢问先生,王上已经驾崩了,是吗?”
    乌云先生微微颔首。
    面前这老者仰天长叹一声。
    “老朽为长安所囚,不仅没有自由,生死亦不能自己决定。”
    他向乌云先生拱拱手:“恳请先生恩赐老朽一死,伴故友于泉下,恩准大梁多一个殉国之人。”
    乌云先生上下打量对方,最终徐徐点头:“好,老夫成全你与萧柯野的君臣故友情分。”
    南梁蝉声书院院长陆琛,向乌云先生郑重一礼:“谢先生恩典。”
    说罢,他重新坐下身,微微闭目。
    片刻之后,气息已绝。
    大明宫里,张东云平静看着这一幕。
    东疆的旧时代与旧人,一一落幕退场。
    接下来,是新的开始。
    他投影的乌云先生,回到天枢殿,向整个东疆颁布命令: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第273章 中土波澜
    张东云的命令颁布下去,并非简单一句话。
    长安城内,天枢殿、天罚殿、天生殿、天工殿各个部门,都有人手从长安出发,奔赴四面八方,最终遍布整个东疆大地。
    交通、农业、水利、通讯、商贸、矿业、户籍民政,乃至于医疗和各类做工,全部接轨进入长安,整体置于长安规划和掌控之下。
    长安先前的人才储备,这时扩散到更广阔的天地,人手自然显得有些单薄。
    面向整个东疆的第二次选材大典,开始提升日程。
    除了徐行之、万荔两个轻车熟路的人以外,第二次选材大典,将有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主持,并协调各地配合。
    周地曹然然、楚地凌清风、唐地李杰三人,皆入选这次选材大典的临时筹备衙门中,和徐行之、万荔等人一起配合。
    他们作为三地副总管,不仅要分别协调楚地、周地、唐地的选材,也要参与最终遴选,毫无疑问,位高权重。
    齐、梁、晋、陈四地,同样会有得力人选参与。
    这四个地方都还没有选拔出各自总管人员。
    鉴于唐、楚、周都是一个副总管参加,于是此次针对基层选拔大典的主持工作,在大家看来,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风向标。
    能参与主持选材大典的人,即便不是将来十拿九稳的总管位置,但只要不行差踏错,便有很大可能,至少捞到一个副总管。
    所以齐、梁、晋、陈四地比较有分量的高层人员,都对此抱有极大期待。
    结果,大部分都不算太意外。
    齐地方面主持工作,落到了东海书院院长,夏宁头上。
    晋地方面,由魏家家主魏冲负责。
    稷光书院院长元哲虽然和魏冲同为第九境大儒,但魏家更早投靠长安。
    按照长安素来不亏待有功者的作风,至少这一次,元哲定然竞争不过魏冲。
    梁地那边,略有些意外。
    主持此地选材工作的人,是洛青书院新任院长,庞格。
    南梁较为有名的儒家高手,杨蓦然、陆琛都已身死,颜氏家族家主颜盛华开罪了长安,正在长安服刑赎罪。
    但第九境的南山派掌门付静波尚在,除此以外还有第八境的泸山宫掌教史柯、滁阳观观主承北道人、游氏家族家主游少海以及石氏家族家主石联。
    可是最后却是第七境的庞格出任这个职位。
    庞格也成为各地主持者中,修为最低的人。
    这让大家多少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大多数人便都释然。
    真相披露,故梁之地最早投效长安的人,便是洛青书院老院长杨蓦然。
    之后杨蓦然战死,但长安城并没有忘了他。
    张东云倒不至于为了酬功,而把不合适的人,放在重要位置上。
    庞格人品操守与学识修为,深得杨蓦然真传,同时为人沉稳,处事干练。
    梁地选材的事情交给他,他足以胜任,也不会任人唯亲。
    张东云甚至要以乌云先生的口吻提醒对方,不要为了避嫌而刻意忽视他洛青书院自家的学子。
    事实上,杨蓦然治下,洛青学生大多都很靠谱。
    庞格实力虽然低于游少海、史柯等人,但对当前的工作来说,足以胜任。
    既然如此,张东云自然就选择提拔这个杨蓦然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