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35节

    那时候北方地区都流行地区性香烟,比如官厅烟,四七烟,迎宾烟,白石林,红钻二代,猴王牌香烟,茉莉花牌香烟,小熊猫香烟等等。基本上是一个地区流行一种。
    我感到奇怪的是,之前矮骡子山魈扒来的那件衣服里,有半包五朵金花香烟,被陈建生收走了。
    这烟和二哥常抽的烟一样,那件衣服肯定不是孙老二的,因为那件衣服很肥大,孙老二则身材精瘦,完全不配套。
    可陈建生先前就说过,他们支锅陈这个团伙里,有一个人死了,陈建生说五朵金花是这人生前爱抽的。
    若是巧合,那最少有两个人抽这种烟。也就是说,老大捡来的这烟头,不能证明是老二下来过,更不能证明他还活着。
    看着老大满怀希望的眼神,我几次欲言又止,不忍心告诉他真相。
    若最后没找到二哥。
    那在这之前,这个烂烟头,就是给他们兄弟两精神上的支撑寄托。
    于是我装作高兴的模样,故作吃惊道:“是啊大哥!我知道,五朵金花这就是二哥平常抽的烟!他肯定来过这,并且还活着,要不然,也抽不了烟啊。”
    “没错,是这个理,我也觉得老二还活着,”老大收回去烟头,眼神中又有了希望。
    红姐也是看破没说破。
    她转移话题问:“我们的遭遇讲了,你们的呢。”
    “别提了,一想起这个就来气,我之前告诉过你们吧,为了应对特殊情况,下来之前我特意带了四根雷管。”
    红姐是团队后勤,对这些东西比较熟悉,
    红姐点头:“火雷管,九点五号的号,我手下人帮忙准备的,这事我当然知道。”
    “怎么,你们用过了?用了几根?”
    “嗯,没错,”老三点点头,“用了一根,多亏了这东西,要不然,我和老大就得完蛋!”
    “这事说来话长,一句两句的根本解释不清楚,等有空了我在和你们讲,现在嘛,我带你们去一个地儿,那地方,我觉得和主墓室有关系。”
    “云峰,你腿上的伤怎么样,能走路吗,用不用我背你。”
    我忍着痛,咬牙站了起来。
    “不用了大哥,我自己能行。”
    “行,是个男人,我走慢点,你要是跟不上了,记得随时开口,别硬撑。”
    我点点头。
    飞蛾山下这个大墓,上层完全是石墙地宫式结构,下层是地下岩洞结构。山下布满地下河和一些隐蔽山洞,这构造不可谓不复杂。
    孙家兄弟的火把是自己做的,烧的主要是一些衣服和干树枝,持续性不太强,火把燃烧的势头已经开始变小了。
    举着火把,顺着水潭边上这条路,孙家兄弟把我和红姐带到了一个地方。
    到了地方后一看,我们眼前是一堵用六合土封死的金刚墙,墙上没门也没窗,就是一堵墙。
    六合土和金刚墙是现在人的叫法,就和白膏泥青膏泥一样,古代人没这个叫法。
    盗墓行里有切口。
    青带白,发财来,三合土,埋青天,金刚墙,打不开。
    三合土颜色是奶白色,配料是糯米汁,黏土在加上大粪汁。这种土千年不散,硬度和稳定性都很高,还能防水泡。
    再往上还有四合土,五合土,据说最高有七合图的,但那谁也没有见过。
    老大一眼认出来这墙是六合土,其实是有说的。三白,四青,五黑,六黄,说的就是这些混合土凝固后的颜色。
    至于六合里的原料,老大说只能猜出来五种。
    童子尿,铜水,黏土,桑叶粉,糯米汁,还有另外一种不知名材料,凑齐这些材料经过反复锤炼精炼,混合起来风干后就是六合土。
    以前别说是六合土,就是三合土的成本都很高,多一合则硬度高一分,所以自古就有一碗三合土能换一碗肉的说法。
    五合土,六合土铸起来的墙就叫金刚墙,官面上看,金刚墙只发现过一次,还是五合的,墓主人是明万厉皇帝。当年为了打开这堵金刚墙可是让考古队费尽了心思。
    红姐敲了敲暗黄色的石墙,皱眉道:“老三,碰上这东西没办法,六合黄的金刚墙,行里就没听说有人遇到过,一般情况下,行里若有人遇到三合土,都是用矾面加醋泡的,可这两样东西,你们也没有准备吧?”
    “你们该不会是…..”红姐忽然眉头一挑。
    老大脸色阴沉,道:“当年定陵,五合土的金刚墙后面就是万厉皇帝的棺椁,咱们都走到这了,要是不看一看这里的正主,岂能甘心?”
    红姐抬头看了一眼,眉头紧皱道:“说到底还是在地宫内,两根九点五的火雷管威力不小,你们就不怕地宫炸塌了,把我们都活埋在这里面?”
    “这点我们当然也考虑过,但是小红你这样看,这地宫两千多年都没塌,说明质量还是很可靠,我和老三还是有信心的。”
    “那随你们吧,”见老大执意如此,红姐最终点了点头,没在劝阻。
    六合土金刚墙,拦的就是盗墓贼,要是古代盗墓贼碰到这个,几乎只能选择绕道而行,包括拐子针在内,任何奇淫技巧都没用,擅长分金定穴的高手来了也没用,要想进去,谁来都不好使,只能暴力破开。
    就说当年定陵的五合土金刚墙,那是怎么开的?
    那是考古队花钱雇了十六个身强体壮的村民,每人发一把大锤,一把尖头凿,每两个小时轮一班。
    八十,八十的。
    十六个大老爷们,硬生生敲了二十多天才在墙上敲出来个窟窿。
    第50章 砗磲
    除了陕西那边个别地方用来开矿,现在九点五的雷管基本已经禁用了,因为体积小破坏性大,安全稳定性也不高,容易造成社会隐患,所以才不让生产不让用了,有存货的也基本统一上交销毁了。
    怕威力太大一下把地宫给炸塌,我们商量了下,还是决定先用一根试试看。
    在墙角固定好雷管,拖出来引线,老大一个人留在原地点火,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其他人都退到了五十米开外。
    引线不长,只有不到三十公分,老大点着后就得赶紧跑,要是跑慢了或者摔倒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要那样,炸条胳膊炸条腿的都算幸运的了。
    火折子不是防风的,我能看出来他很紧张,点了几次才点着。
    一点燃引线,老大就玩命的往我们这里跑。
    不长的引线转瞬即逝。
    “轰隆一声!”
    尘土滚滚,碎石飞溅,地面都震了一下,雷管没哑火,威力很大,震的人耳膜生疼。
    烟一小下来我们就赶紧跑过去看。
    预想中金刚墙被整个炸开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暗黄色的泥墙在雷管的冲击下,一米范围内布满了细小裂缝,其他地方却完好如初。
    “这可是九五雷管啊!妈的,知道硬,没想到这么硬!这要是用手挖,挖到猴年马月的也整不开!”这一幕看的老大目瞪口呆。
    “大哥,直接把两根雷管绑一块炸!”见一根不顶事,老三也了狠。
    这就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了,两根雷管串联在一起,威力呈倍增加,这都是开山才用的法子。
    如法炮制,还是老大冒着风险留下来点火。
    我们离得远远的。
    开始可能是担心紧张,老大手抖了好几次,火折子晃晃悠悠的点偏了。
    引线一冒烟,老大喊了一嗓子就开始跑,跟后面有老虎撵人似的。
    红姐扶着我蹲下,我们用手捂住了耳朵。
    又是“轰隆一声!”
    第一次动静就够大了,这次的动静声比第一次还要大的多!
    头顶上往下落了不少碎石泥土,都是被震下来的。
    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足足过了近十分钟尘土烟雾才散去。
    地面下炸了一个坑。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眼前的六合土金刚墙并没有整个倒塌,而是被九五雷管炸开了,墙上炸开了一个六十七公分宽的窟窿。
    窟窿里很黑,老三蹲下来趴那儿用手电照了照。隐约中好像照到了什么东西,墙后果然有密室空间。
    “棺椁!”
    “是棺椁!我看到棺椁了!”老三忽然兴奋的大喊。
    “妈的!主墓室原来躲在这乌龟壳里,之前的东西耳室都是假象!”
    “我先钻进去看看,你们跟在后面,”老三身形灵活,他一马当先,第一个钻了进去。
    我胳膊上使不上劲,腿上也受了伤,是红姐推着我屁股,硬生生把我推进去的。
    “冷…..好冷啊三哥,这里面怎么这么冷,”刚进来我就发现不对劲,没想到就隔着一堵金刚墙,里外的温差竟然差这么多。
    “阿嚏!”
    这种冷是冷到骨子里的,冻的红姐都打了个喷嚏。
    随后,我们的目光,都被密室中央横放着的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一堵巨大的白色棺椁。
    竟然是白色的棺椁…..
    棺椁左右两旁,各立着两个一米八左右高的青铜将军像。铜像身披锁子甲头戴青铜头盔,手持青铜长剑,他们面部雕刻的惟妙惟肖,宛如真人。青铜剑有些锈蚀,剑身上长了一层绿锈。
    一左一右的两个青铜人,就像两位持剑的护卫,高大威猛,千百年来保持着举剑的姿势,仿佛在守护着眼前的棺椁,让人看了不敢靠近。
    棺椁棺椁,有棺有椁。
    光棺材不大,要是有棺椁的话那就大了,基本上长宽都在五六米开外,只有椁中间最核心的部位,才会用来安葬存放墓主人的棺材。
    而让我感到震惊的除了青铜人像外,就属眼前的白色棺椁了。
    还好,走过去的时候铜人没动静,看来应该是和镇墓兽一样起威慑作用的东西。
    老三摸了摸棺材外面的白椁,他忽然惊呼出声:“卧槽,大哥!这棺椁从外面看,这颜色怎么那么像白砗磲!”
    “白砗磲!怎么可能!”
    “白砗磲能做棺材??”这种事别说见过了,我连听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