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653节
或许是很久没看到人,他显的有些害怕,总是重复着说我没有恶意。
我看着坐在地上这人直皱眉头,心想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应该不是藏民。
没料到,他突然小声说:“你…..你们都是刨坟盗墓的吧?”
“你都看见了?”我问。
他点头,又猛的摇头,用脏到不能在脏的手抹了把脸,开口说:“你们给我留点吃的,我肯定当什么都没看见,再有,我知道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古代的兵器,我可以告诉你们在哪里!怎么样?”
说完,他一脸期待看我们。
豆芽仔大声道:“吃的?我们吃的也不多!还有,你刚才碰我屁股干什么!难道你…..”
这人下意识吞了口吐沫。
“我靠!”
豆芽仔道:“你不会真想吃屎吧?”
小萱说豆芽仔,“好恶心啊你这人,他分明是个野人,你该这样说人家。”
把头给了我个眼神。
我蹲下问:“你藏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是不是以前犯过什么事儿,说说吧。”
他犹豫了几秒钟,开口问我:“今年是不是2004年的腊月份?”
鱼哥说: “不是,你记错了,今年是2005年。”
“哦,都2005年了啊….”
他呢喃着抬头道:“那就是,我已经在这里住了14年了啊。”
“天冷,抽颗暖和暖和?”我点着先吸了一口,然后递了过去。
他左看右看,看着红通通的烟头,两手夹着使劲嘬了一口。
一口气抽下去半根,他张开嘴,看着烟慢慢往外冒。
就听他缓缓道:“我叫王平斌,原隶属于小浪底川西地质考察队,是有编制的。”
“91年,我们五个人来迷魂林考察这里分布的玄武岩岩层,后来迷路了,碰到了像黑雾一样的毒樟气,全都死了,就我活了下来。”
我心里惊讶,原来是这件事,我听说过,据说就是因为那次地址队集体失踪事件,四川旅游局才永久性把迷魂林这一带化为了旅游禁区。(有好奇的,可以去找找看当年四川地方的老报纸。)
豆芽仔就问他:“那你既然活下来了,怎么不回家?”
这也是我想问的。
这人摇头,他回忆道:“回家?当年在事发后第三个月,我终于走出了迷魂林,还记得我回去那天是晚上十点多,我老婆见了我跟看到鬼一样。”
“因为我是有编制的,这次算工伤牺牲,上头一次性一家给了十一万抚恤金,我老婆担心我回来让人看到了,上头在把这些抚恤金都要回去。”
“我有两个孩子要养,所以,那晚我们两个商量以后,我就决定隐姓埋名在这山里生活了。”
讲着讲着,他突然委屈的哭了。
他哭道:“我这算过的什么生活,当时在这里住了几个月我就后悔了,92年的年底过年,我受不了跑回去了,结果我家里一个人也没有了,我老婆她带着孩子跑了。”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要疯了,怕被人看到说我骗国家抚恤金,怕被抓去坐牢。”
“握草,大哥你也真够狠,为了十几万在这深山里躲了十几年,我劝你还是早点想开出去吧,都过去了这么久,谁还认得你。”
“我也这样想过,可我户籍早被销了,连个身份证都没有!我又能去哪里!”
把头示意鱼哥给他点吃的。
他接过来面包,急急忙忙撕开袋子吃的狼吞虎咽。
“慢点吃,别噎着,”把头和蔼问:“老弟,你平常住在哪里?”
他胡乱往自己嘴里塞东西,手指着一个方向,嘟囔着说:“那里有个地洞能避风,我就住在那里。”
“那吃完了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把头又问。
这人光往自己嘴里塞面包,只是连连点头。
我将把头拉到一旁,小声问:“把头,你看这人怎么样?他说的都真的假的?”
把头皱着眉,低声说:“我刚才注意观察了,这人不像在说谎,他的话有七成概率是真的,不过一个人突然出现在荒山野岭还是要多加小心,你让文斌芽仔机灵点,等下去他住的地洞看看,如果那里有他当地质队队员时留下的东西,那就可以信他,反之…..”
把头话没说完整,但我听明白了。
是啊,一个人突然出现在这荒郊野岭,不能不防,万一他像七月爬珠珠老太婆一样,是爬神教的信徒,那我们救他不就完了。
走回去,我给了鱼哥一个眼神。
多年搭伙已经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默契,有时候互相给个眼神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如果发现有一点反常之处,鱼哥会立即动手制住他。
那个地洞在迷魂林深处西南方向,离坟地这里不到一公里。
这人紧裹着军大衣在头前带路,我举着手电就突然看到,他后脖子那里,有一大片白斑状东西。
第185章 老王的地洞
(王平斌,我还是叫他老王吧)。
…….
喂!等等!”
我追上王平斌问:“你脖子后头这是什么?”
“你说我这里?是皮肤病,牛皮癣吧应该,反正我也没去看过医生,快点走吧,真冷啊这天儿。”
看他脚步加快,我皱眉心想,“原来是牛皮癣,刚才乍一看还以为是尸斑。”
那个地洞是天然地洞,位置很隐蔽,入口用大量树枝遮盖着,如果不是人带着,绝对找不到那里。
下去后空间豁然开朗,鱼哥一米八五的身高都能站直。
洞墙四周挂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狐狸皮和兔子皮居多。
我就问:“这墙上这么多狐狸皮,你怎么不想办法做件衣服?身上还穿着垃圾袋儿。”
“你说这些啊,这是入冬前刚弄的,还没干透,等干透了才能用,现在我就随便将就下。”
老王自己用泥糊了个火炉,随着几根干柴丢进去,这地洞里暖和了不少。
“王哥,你在这地方独居了十几年,没想到普通话还能讲的这么好,这么流利。”
他苦笑道:“我平常自己一个人对着墙讲话,要是连话都忘记怎么说了,那我真活不下去了。”
我点头,再次打量四周。
一切都很简单。
床是干草堆,洞墙被熏的黝黑,烧水的锅也像从哪儿捡来的。
看样子,他真的在这里隐姓埋名生活了十多年。
坐在干草上,我看了把头一眼,随后问:“王大哥,你说你知道一个地方都是古代兵器,真的假的,在哪里?”
“不骗你们,当然是真的了!”
“那地方是我无意中发现的,我还捡回来两把铁剑!就在干草下头,不信你摸一下!”
“哦?”
我起身翻开干草堆,立即看到两把寒光内敛的铁剑。
“这么新….?.”
要是不拿起来看,我都以为这是上周新做的!
但仔细看过后发现不是,这是老东西,是正儿八经的西夏铁剑。
握柄部位不是圆柱形,是六棱,剑柄一头刻了一圈圈的同心圆,剑脊微微隆起,和剑身形成了一定坡度。
至于剑刃,我用手轻轻触碰了一下,仍旧非常锋利。
越王勾践剑都知道吧?
这把剑等级虽然没那个高,但单论保存状况和锋利程度来说,恐怕不输越王剑,算是我生平仅见。
这不是纯铁剑。
可能古代工匠加了某种特殊合金,而且肯定不是从土里刨出来的,只有水坑才有几率出这种极品的东西。
这把剑,如果拿到外头卖给懂行的人,一把三十万起步。
我心里激动,但脸上没表现出来。
“王哥,这两把剑你从哪里找到的?保存的不错啊,这样,我拿四包方便面换你这两把剑,换不换?”
“方便面?”
一听到这三个字,他用力吞口水,马上点头:“好!换了!”
我生怕他反悔,赶紧让小萱拿来方便面,是我平常爱吃的六丁目。
老王眼睛放光,他脸上表情如获至宝,将四袋方便面紧紧搂在怀里。
“你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没?比如箭头…盔甲,弩弓什么的?”
“有,我还有个铁头盔!”
他跑到角落,从一个破塑料桶中拿出来个生铁头盔。
就是电视上常见的古代打仗带的那种头盔,带头上刚好能把脑袋全防护住,分量压手。
这头盔通身有阴刻花纹,等级不低,可能是以前某个将军带的。
“这东西不行,不如剑好,我在给你一袋方便面换这个头盔吧。”我说。
他眼巴巴望着我道:“这还不值两袋啊?”
我摇头说不值,就一袋,不换你就自己留着吧。
我看着坐在地上这人直皱眉头,心想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应该不是藏民。
没料到,他突然小声说:“你…..你们都是刨坟盗墓的吧?”
“你都看见了?”我问。
他点头,又猛的摇头,用脏到不能在脏的手抹了把脸,开口说:“你们给我留点吃的,我肯定当什么都没看见,再有,我知道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古代的兵器,我可以告诉你们在哪里!怎么样?”
说完,他一脸期待看我们。
豆芽仔大声道:“吃的?我们吃的也不多!还有,你刚才碰我屁股干什么!难道你…..”
这人下意识吞了口吐沫。
“我靠!”
豆芽仔道:“你不会真想吃屎吧?”
小萱说豆芽仔,“好恶心啊你这人,他分明是个野人,你该这样说人家。”
把头给了我个眼神。
我蹲下问:“你藏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是不是以前犯过什么事儿,说说吧。”
他犹豫了几秒钟,开口问我:“今年是不是2004年的腊月份?”
鱼哥说: “不是,你记错了,今年是2005年。”
“哦,都2005年了啊….”
他呢喃着抬头道:“那就是,我已经在这里住了14年了啊。”
“天冷,抽颗暖和暖和?”我点着先吸了一口,然后递了过去。
他左看右看,看着红通通的烟头,两手夹着使劲嘬了一口。
一口气抽下去半根,他张开嘴,看着烟慢慢往外冒。
就听他缓缓道:“我叫王平斌,原隶属于小浪底川西地质考察队,是有编制的。”
“91年,我们五个人来迷魂林考察这里分布的玄武岩岩层,后来迷路了,碰到了像黑雾一样的毒樟气,全都死了,就我活了下来。”
我心里惊讶,原来是这件事,我听说过,据说就是因为那次地址队集体失踪事件,四川旅游局才永久性把迷魂林这一带化为了旅游禁区。(有好奇的,可以去找找看当年四川地方的老报纸。)
豆芽仔就问他:“那你既然活下来了,怎么不回家?”
这也是我想问的。
这人摇头,他回忆道:“回家?当年在事发后第三个月,我终于走出了迷魂林,还记得我回去那天是晚上十点多,我老婆见了我跟看到鬼一样。”
“因为我是有编制的,这次算工伤牺牲,上头一次性一家给了十一万抚恤金,我老婆担心我回来让人看到了,上头在把这些抚恤金都要回去。”
“我有两个孩子要养,所以,那晚我们两个商量以后,我就决定隐姓埋名在这山里生活了。”
讲着讲着,他突然委屈的哭了。
他哭道:“我这算过的什么生活,当时在这里住了几个月我就后悔了,92年的年底过年,我受不了跑回去了,结果我家里一个人也没有了,我老婆她带着孩子跑了。”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要疯了,怕被人看到说我骗国家抚恤金,怕被抓去坐牢。”
“握草,大哥你也真够狠,为了十几万在这深山里躲了十几年,我劝你还是早点想开出去吧,都过去了这么久,谁还认得你。”
“我也这样想过,可我户籍早被销了,连个身份证都没有!我又能去哪里!”
把头示意鱼哥给他点吃的。
他接过来面包,急急忙忙撕开袋子吃的狼吞虎咽。
“慢点吃,别噎着,”把头和蔼问:“老弟,你平常住在哪里?”
他胡乱往自己嘴里塞东西,手指着一个方向,嘟囔着说:“那里有个地洞能避风,我就住在那里。”
“那吃完了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把头又问。
这人光往自己嘴里塞面包,只是连连点头。
我将把头拉到一旁,小声问:“把头,你看这人怎么样?他说的都真的假的?”
把头皱着眉,低声说:“我刚才注意观察了,这人不像在说谎,他的话有七成概率是真的,不过一个人突然出现在荒山野岭还是要多加小心,你让文斌芽仔机灵点,等下去他住的地洞看看,如果那里有他当地质队队员时留下的东西,那就可以信他,反之…..”
把头话没说完整,但我听明白了。
是啊,一个人突然出现在这荒郊野岭,不能不防,万一他像七月爬珠珠老太婆一样,是爬神教的信徒,那我们救他不就完了。
走回去,我给了鱼哥一个眼神。
多年搭伙已经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默契,有时候互相给个眼神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如果发现有一点反常之处,鱼哥会立即动手制住他。
那个地洞在迷魂林深处西南方向,离坟地这里不到一公里。
这人紧裹着军大衣在头前带路,我举着手电就突然看到,他后脖子那里,有一大片白斑状东西。
第185章 老王的地洞
(王平斌,我还是叫他老王吧)。
…….
喂!等等!”
我追上王平斌问:“你脖子后头这是什么?”
“你说我这里?是皮肤病,牛皮癣吧应该,反正我也没去看过医生,快点走吧,真冷啊这天儿。”
看他脚步加快,我皱眉心想,“原来是牛皮癣,刚才乍一看还以为是尸斑。”
那个地洞是天然地洞,位置很隐蔽,入口用大量树枝遮盖着,如果不是人带着,绝对找不到那里。
下去后空间豁然开朗,鱼哥一米八五的身高都能站直。
洞墙四周挂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狐狸皮和兔子皮居多。
我就问:“这墙上这么多狐狸皮,你怎么不想办法做件衣服?身上还穿着垃圾袋儿。”
“你说这些啊,这是入冬前刚弄的,还没干透,等干透了才能用,现在我就随便将就下。”
老王自己用泥糊了个火炉,随着几根干柴丢进去,这地洞里暖和了不少。
“王哥,你在这地方独居了十几年,没想到普通话还能讲的这么好,这么流利。”
他苦笑道:“我平常自己一个人对着墙讲话,要是连话都忘记怎么说了,那我真活不下去了。”
我点头,再次打量四周。
一切都很简单。
床是干草堆,洞墙被熏的黝黑,烧水的锅也像从哪儿捡来的。
看样子,他真的在这里隐姓埋名生活了十多年。
坐在干草上,我看了把头一眼,随后问:“王大哥,你说你知道一个地方都是古代兵器,真的假的,在哪里?”
“不骗你们,当然是真的了!”
“那地方是我无意中发现的,我还捡回来两把铁剑!就在干草下头,不信你摸一下!”
“哦?”
我起身翻开干草堆,立即看到两把寒光内敛的铁剑。
“这么新….?.”
要是不拿起来看,我都以为这是上周新做的!
但仔细看过后发现不是,这是老东西,是正儿八经的西夏铁剑。
握柄部位不是圆柱形,是六棱,剑柄一头刻了一圈圈的同心圆,剑脊微微隆起,和剑身形成了一定坡度。
至于剑刃,我用手轻轻触碰了一下,仍旧非常锋利。
越王勾践剑都知道吧?
这把剑等级虽然没那个高,但单论保存状况和锋利程度来说,恐怕不输越王剑,算是我生平仅见。
这不是纯铁剑。
可能古代工匠加了某种特殊合金,而且肯定不是从土里刨出来的,只有水坑才有几率出这种极品的东西。
这把剑,如果拿到外头卖给懂行的人,一把三十万起步。
我心里激动,但脸上没表现出来。
“王哥,这两把剑你从哪里找到的?保存的不错啊,这样,我拿四包方便面换你这两把剑,换不换?”
“方便面?”
一听到这三个字,他用力吞口水,马上点头:“好!换了!”
我生怕他反悔,赶紧让小萱拿来方便面,是我平常爱吃的六丁目。
老王眼睛放光,他脸上表情如获至宝,将四袋方便面紧紧搂在怀里。
“你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没?比如箭头…盔甲,弩弓什么的?”
“有,我还有个铁头盔!”
他跑到角落,从一个破塑料桶中拿出来个生铁头盔。
就是电视上常见的古代打仗带的那种头盔,带头上刚好能把脑袋全防护住,分量压手。
这头盔通身有阴刻花纹,等级不低,可能是以前某个将军带的。
“这东西不行,不如剑好,我在给你一袋方便面换这个头盔吧。”我说。
他眼巴巴望着我道:“这还不值两袋啊?”
我摇头说不值,就一袋,不换你就自己留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