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贾母继续道,“宫裁是稳妥孩子,珠儿交给她,我是顶满意的。
    邢夫人恭维着:“那是,就是一整个家都交给宫裁,她也能打理好。”
    邢夫人到目前为止,丝毫都没有意识到,王夫人让王熙凤嫁给贾琏,究竟是何意。邢夫人还天真地以为,贾琏娶了王熙凤,就是她们东院的人。而贾珠是二房长子还是官身,荣府现在是二房占了主位,早晚是李莞掌家。
    贾母笑道:“真这样我就放心了。”
    话说,往贾母处来的还有一人,那便是王熙凤。她跟贾琏的婚事已经说定了,她就不便再待在贾家了,同时,她也得回金陵去试嫁衣和头面首饰。此时,她正带着她的二个丫鬟,来跟贾母告辞。
    王熙凤打初是看不上贾琏的,只是王夫人一再给她说管家权,她才答应。
    现在门外听得贾母跟邢夫人的这段对话,王熙凤的心凉了一截。她看到了未来婆婆邢夫人的愚昧,胳膊肘往外拐,竟然帮珠儿媳妇儿说话起来。她也看到了贾母的偏心,贾母对管家权的归属上,未来肯定是站在珠儿媳妇儿那边的。
    小丫头子进来通传后,引王熙凤入内。
    王熙凤一一给贾母,邢夫人,李莞问了好。此时,李莞正立在贾母和邢夫人身后,给她们添汤布菜。
    这不是王熙凤第一次见李莞,却是第一次见李莞这般乖巧。
    王熙凤以往在王夫人处见到的李莞可不是这个样子,那嚣张的气场,简直可以吞掉屋里所有人似的。就是被称为“泼皮破落户”的王熙凤看了都怕。加上王夫人添油加醋的诉苦。王熙凤几乎可以断定,珠表嫂就是个蛮不讲理,目无尊长的悍妇。
    然而,此时的李莞,小小的个子,脸上挂着温婉而甜美的笑容,倒是把王熙凤看迷糊了。若在老太太面前的乖巧是装出来的,那这个珠表嫂简直是太可怕了。她怎么就敢威压婆婆,越辈儿去讨好老太太了?
    李莞在王夫人处的不爽,并不是装的,在贾母处的温和,也是她真情的流露。待她好的人,她加倍地待人好回去;欺负她的人,她也会让对方再也不敢打她的主意。
    贾母闻熙凤来意,知其回去准备婚事,嘱咐了一番,又从私库拿些礼物出来,让王熙凤带回去给父母。
    王熙凤告辞后,径直去了荣禧堂,把今日所见所闻通通告诉了王夫人。
    “管家权?她休想。”王夫人冷哼一声,“我不放手,就没人能接。”
    王熙凤不语。姑妈要是不放手,她也不想嫁给贾琏了。
    王夫人看到王熙凤脸上的失落,拍拍她的手,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只有我侄女儿这样心灵手巧、善解人意的能接。姑妈说话算数的。”
    王熙凤这才安下心来。
    *
    却说贾珠从翰林院回来时,天已经黑了。
    李莞整出了一桌饭菜,样样都合贾珠的胃口。贾珠喝了一口汤,大赞道:“这是我这辈子喝过最对口味的羊汤了。”
    李莞闻此,觉得好生心疼。
    贾珠曾经告诉过李莞,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遭了很大的难,他一直不被母亲重视。原来他只当母亲重女轻男,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妹妹元春。后来有了宝玉做对比,贾珠才知道母亲是真的不喜欢他,不在意他。
    贾珠打小脾胃弱。老太太年纪大了,下头有好几个孙子,也没有意识到要调整贾珠的饮食。都是大家吃什么,贾珠就吃什么。遇到合胃口的,贾珠就吃两筷子,不合胃口的压根就不怎么吃。因此,他打小就瘦弱,爱生病。
    贾珠就这么磕磕绊绊长大了,竟然还在14岁那年考上举人,19岁中进士。
    “往后顿顿都做夫君爱吃的,好克化的饭菜。”李莞道。
    李莞的上心,贾珠从内心感动着。“娘子,珠这一辈子都不负娘子。此心之诚,日月可昭。”
    李莞噌笑一声,“夫君每顿饭都吃好,就是对妻最大的不辜负了。”
    第13章 管家权(3)修文
    王熙凤和贾琏的婚期定在了年末。邢夫人正哼哧哼哧地腾院子给小夫妻俩。
    邢夫人觉得光着这样还不行,得花银子把新院儿整整,怎么也不能让王家小看了去。当然,给贾琏整院子的银子不能由大房自己出,因为给贾珠准备新院的银子就是走的公中的账。
    现在管着公中银子的是王夫人。当初她跟贾赦原配夫人夺管家权那会儿,据说也是惊心动魄。当年王氏仗着娘家的势力,抢了管家权。后来,贾赦的原配夫人病逝了,贾母那阵身体也不好,管家的权柄一直被王夫人捏得牢牢的。
    再后来,大房一家,连大人带小孩,带婆子丫鬟和奴仆,通通都已经给扔进了花园隔开的一个小院落。邢氏嫁过来的时候就这个光景了。
    这些年,二房事事都压着大房。邢夫人憋着气,以至于看到王夫人被新妇弹压时,邢夫人在心里头直叫好。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大房跟二房现在既是妯娌,又马上要成亲家。邢夫人看王夫人较往日那是要顺眼得多。
    邢夫人笑着道:“熙凤嫁到我们这边,我定不得让她吃半点儿苦。”
    王夫人的脸沉了沉,心想,邢夫人得了便宜,还要充好婆婆,想突显谁是恶婆婆了?
    邢夫人还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并未及时体察王夫人的情绪变化。邢夫人继续道:“我打算把给他们腾出来的院子整整,一千两银子是要的。正要来商量这事儿。”
    一千两!还真敢开口要呢。王夫人皮笑肉不笑地道:“给孩子们把婚事办好,多少钱都花得。这事儿包我身上,嫂子莫急。”
    邢夫人得了王夫人的首肯,便问:“回头我让人来取银票?”
    王夫人笑着道:“到时候给他们弄好。”
    待到邢夫人领悟到王夫人的这番话时,已有过去两个月了。
    大房派人跟公中要了几趟银子,管理公中账户的是吴新登。吴新登一家也是王夫人的陪房,是王夫人的心腹。他说他不知有这事,若有异议,让去问王夫人。
    王夫人说,已经把荣府正院西北角空着院子修好了,就等着好日子接新娘呢。
    邢夫人闻此,大呼上当,王夫人允诺的银子,没了,还搭上个儿子。
    邢夫人找上贾赦,对他哭诉一番。
    贾赦又是个不长进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跟小老婆们喝酒,又畏惧王家的权势,压根就不理邢夫人。
    邢氏无力改变,只能宽慰自己。琏儿的亲老子都没有意见,何况她这个继母呢?
    王夫人给西北角的院落翻新后,小巧而别致,说是正适合新婚小夫妻,还往里边摆放了不少值钱的摆件。
    而贾珠和李莞新婚的院子,虽然也翻新过,但是贾珠那阵子跟王夫人因婚事闹了别扭,屋里的摆放都是贾珠的笔墨纸砚,不见名窑瓷器摆设。
    王夫人在王熙凤跟贾琏的婚事上卯足了劲儿。谁知,天气转凉,竟把自个儿给操劳病了,勒着抹额,歪在床头。
    贾母被鸳鸯等丫鬟扶来时,王夫人屋里一股药味。贾母心里就有数了,王氏是真病了。
    “老太太,您怎么来了。天又冷,我又病着,免得过了您病气。”王夫人说着就要起身。
    “我不来看看不放心呐,你好生养着,要操心的地方还多着呢。”贾母道。
    周瑞家的忙给贾母搬来一把红木大靠椅,还铺了大红团花厚锦垫。
    贾母关切地问,“好些了吗?”
    “今儿已经发了汗了,已经好多了。”王夫人口里连连回答,心里却在称奇,要给往日,老太太顶多派人带些补品来看看罢了。
    “发汗了就好,这个关口,可千万不能再着凉了。”贾母道,“几十岁的人了,今昔不比往日,可不能马虎了。”
    王夫人连连答是。
    贾母又对侍奉在王夫人身旁的丫鬟婆子们厉声讲:“夫人要是有任何闪失,可仔细你们的皮。”
    周瑞家的和众婆子丫鬟们忙答是,又偷偷看王夫人的脸色。老太太今儿怎么把威风耍到太太房里了?众人不解其故。
    王夫人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老太太今儿话里话外都是事儿。王夫人忙道:“就是一般的风寒,过两天就好了。媳让老太太操心了,是媳的不是。”
    “小病不好生养着,担心成大病呢。”贾母的口气缓和下来,“你哪里有什么不是。若一定要鸡蛋里边挑骨头,那就是对儿女太上心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高兴。都说她冷待亲儿子贾珠和儿媳李莞,如今老太太亲口说她待儿女上心,不知道能堵多少人的嘴。屋里屋外候着丫鬟婆子们,不怕没人把话传出去。
    “媳的苦,只有老太太知道。”王夫人说罢,还不忘捡起手边的帕子,作垂泪状。
    贾母拍拍王氏的手道:“你是老身的儿,老身自然是记得你的。那老身就做主了,琏儿跟熙凤的婚事,你就不操心了,让珠儿媳妇儿忙去。你且好好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