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林姑娘这一走,老太太可要想了。”王熙凤道。
“可不是,我巴不得她们都留在我的身边呢。”贾母这话,发自肺腑。她拉着黛玉的手,眼里是一万个舍不得。
“待我们找到香菱的家人,玉儿再回来陪您。”黛玉道。
贾母直称好。
薛姨妈有些坐不住了,找了个理由,说告退。
显然是薛家在处理香菱的事情上,干得太缺德了。林家的拨乱反正,让薛姨妈无论是面子还是底子,都挂不住。
李莞也说要回去,贾敏跟黛玉一起送李莞母子。
屋里鹦鹉架上的鹦鹉,惊得跟着飞出去了一只,剩下的一只立在架子上,淡定地梳理羽毛。
“该走的不走,不该走的倒是走了。”王熙凤笑着道,“我说的是鹦鹉。”
贾母拍拍王熙凤的手,“会回来的,左不过是在这院儿里。”
*
林家母女送李莞回院子的路上,院子的桃花开得正好。
“月份大了,就不要太累着。”贾敏跟李莞走在前头,两人边散步边叙话。
“知道的,姑姑。”李莞道。
“管家的事儿,这个时候也不要操心太多。一切以身体为主。”贾敏道,“我瞧凤哥儿还是得力的,交些事情给她,你也落个轻省。”
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可以用王熙凤当将,但底下的兵得是自己的。
“姑姑放心,我这几个月什么都不想,安安心心地把孩儿等来。”李莞道。
“对了,梨香院那边,你跟兰儿都少去,就是去了也少待。”贾敏道。
“为何?”李莞问。
贾敏在李莞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不让跟在她们身后的黛玉和贾兰听见。
“姑姑您说冷香丸的主成分是冰片和麝香?”李莞小声道。
贾敏点头,“十有八九。原来一阵子,家里不是这个身子不好,就是那个身子不好。久病成良医,便知道一些。”
“难怪觉得味道有些熟悉呢。原来冰片跟麝香,看被薛家说得跟仙丹似的。”李莞笑着道。
“不过冰片很麝香,有活血的作用。你这有身子的人,不要跟她们待太久。”贾敏道。
李莞骤然想起前世看的宫斗剧里边,如果要害某个嫔妃不能怀孕,便给她黛红麝香珠。难怪贾敏说屋里闷,给开窗户呢。
“知道了,姑姑,我会注意的。”李莞道。
黛玉跟贾兰走在贾敏跟李莞的后边。
贾兰问:“小姑姑,你说我母亲在跟姑奶奶,她们在说什么?”
黛玉笑着道:“总不过是些悄悄话了。”
贾兰道:“小姑姑,我也有悄悄话要跟你讲。”
黛玉道:“好呀,我听着。”
贾兰道:“我梦见小舅舅了。梦见他带我在塞外骑马。”
黛玉的思绪被拉得很远,春风已经吹到京都了,西北的花也开了吗?
*
贾敏一家终于还是回了江南。正好贾珠要去江南给皇上办事,就把她们一家还有香菱,一起给送了回去。
林如海领的巡盐御史,是个权利极大的官。他不但负责江南的盐税,还负责跟皇上传递地方上的消息。底下州县衙门的县衙、县尉,无不敬畏林如海这个钦差御史。
因此,林如海要查个人并不难。但是查香菱的家却很难,因为香菱被拐走时太小了,而且是十年前的旧案。
香菱至始至终都是笑嘻嘻的样子。她越是这般单纯、天真,黛玉心里就越是同情她。
指望日理万机的县老爷们,认认真真地去查十年前的失踪案,黛玉倒愿意自己去看看。
虽然天下之大,香菱的家也不一定在南方。但是黛玉还是想试一试。哪怕没有结果,至少也试过了。
“父亲,女儿想自己去看衙门的卷宗。”黛玉道。
“你?”林如海有些诧异。
黛玉换了身男子的衣裳,“父亲,我这样去可以吗?”
林如海大笑。
“这是谁家的哥儿,长这么好看?”贾敏看后也赞赏不止。
黛玉就伴成小书童的样子,跟着林如海出入各个衙门的卷宗室。
终于月余后的一天,查过上万的案宗后,黛玉发现了一个叫甄士隐的乡绅在十年前报的案:吾女英莲,年方三岁,于元宵节走失。吾女眉心有一颗米粒大小的红痣……
黛玉对照着案宗的描写,从时间上、外貌上,都跟香菱很吻合。
“爹爹,我好像找到香菱的家人了。”
第30章 枫露茶
贾敏一家跟贾珠去江南后,李莞每日除了陪贾兰读书,也无其它事。
日子要紧不慢地过着,月份渐大,大夫让李莞还是走动走动,促进胎儿顺利分娩。
李莞也觉得自己这阵子是滋润得有些过了,这天晚饭后,便携了素云、银蝶,还有炒豆儿在府里四处转转。
谁知,刚走到花园,便听到了一阵幽幽的哭声。
“去看看是谁?”李莞道。
银蝶便走到前头的花丛中,去一看究竟。
待银蝶回时,身后便跟着一个小姑娘。
那小姑娘的一双眼睛,哭得肿得跟两个核桃似的,瘦瘦小小,看着怪可怜的。
“大奶奶,这是宝玉房里的茜雪。”素云跟李莞讲。
“茜雪,天都快黑了,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哭呢?”李莞问。
“回大奶奶,太太要撵我走,明儿就要我娘来把我领走,茜雪心里难过,就在这儿哭。”茜雪道。
“好好的,太太为什么要撵你呢?”李莞问。
茜雪哭诉道:“昨儿个宝二爷在梨香院吃酒,回晚了。宝二爷的乳母李嬷嬷,便把宝二爷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拿走了,说回去给她孙儿吃,还把宝二爷一大早潗的一碗枫露茶也给喝了。
奴婢没有办法,只能重新给宝二爷泡一碗。然而,枫露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宝二爷回来喝了茶,觉得成色不对,把茶杯也砸了,说要赶李嬷嬷走。
谁知,太太维护李嬷嬷,偏生说是我没有把茶泡好,惹得宝二爷不高兴,就要我母亲明儿来把我接回去。”
李莞听明白了,原本是宝□□母李氏,趁宝玉不在,在宝玉屋里拿了他的吃的,又喝了一碗泡制工序很复杂的茶。宝玉怨他乳母李嬷嬷拿自己太不当外人了,想赶她走,然而王夫人想保李嬷嬷,于是便把矛头指向了泡茶的茜雪。王夫人便要赶走茜雪,以平息宝玉心中的怒气。
“明明是李嬷嬷那个老货,做事情不检点,关茜雪什么事了。凭什么要赶茜雪走?”炒豆儿听完气不大一处来。她平时也不喜欢李嬷嬷,不过就仗着自己奶过几天宝玉,平日里不但拿自己当半个主子,还拿自己当府里的长辈,倚老卖老,处处都摆谱。
“茜雪,你别哭,大奶奶在这儿呢。你说得清楚的。”银蝶道。
“敢情什么茶,那么精贵呢,重新泡的还喝不得了。”李莞有些好奇。
“枫露茶,您那儿也有。”银蝶道。
“是么,我那儿还有这么难得伺候的茶啊,我倒不记得了。”李莞虽说来这个世界已经十来年了,但是对这个世界的一些生活习惯持保留态度。比如她对果汁的兴趣,就大于茶水。多好的茶叶,在她看来,那都是一碗茶,不会比清甜的果汁更好喝。此外,贾珠的脾胃要弱一些,平时也不大喝茶。因此,李莞屋里的茶叶,就那么放着,有客人时才让底下人拿出来泡了待客。
“也不是很难,就是需要潗三四次之后,茶成色才会出来。”茜雪道。
“哦?”李莞笑了笑,“敢情我们平日都没泡对茶啊。”
素云跟银蝶也都笑了。
炒豆儿笑着道:“茜雪姐姐,不如你上我们屋里,教教我们怎么泡茶。”
茜雪不敢相信,眼前跟底下人说说笑笑的人,就是传说中的“悍妇”、“夜叉”,珠大奶奶。她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凶,也没有当主子的架子。
茜雪跟着李莞一行人来到了李莞的院子。
院子里种着几颗桃树,和几从寻常的花草,后院散养着些鸡、鸭、鹅等家禽。
一不留神,两只大灰兔子蹿了出来,把茜雪吓了一跳。
“天都黑了,你们还不快把“长风”跟“玉门”给抱回去。林姑娘来了还要来要它们呢。”素云对院里的两小个粗使的小丫头子喊着话。
那两个小丫头便笑嘻嘻地去追兔子去了。
真奇怪,就这么两只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大灰兔子还有名字。茜雪心里想着。
素云跟银蝶把茜雪带到花厅坐下。花厅处便能看到书房,兰哥儿在灯下正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旁边给他磨墨的是负责管公中账的墨竹大哥。
银蝶在花厅摆上茶具,对茜雪道:“茜雪,把你在宝二爷那儿泡的枫露茶,给我们大奶奶也泡一碗尝尝罢。”
茜雪小心翼翼地在李莞这里重复了泡枫露茶的全过程。光冲茶叶的水都要好几道,然后再加水泡着。
“可不是,我巴不得她们都留在我的身边呢。”贾母这话,发自肺腑。她拉着黛玉的手,眼里是一万个舍不得。
“待我们找到香菱的家人,玉儿再回来陪您。”黛玉道。
贾母直称好。
薛姨妈有些坐不住了,找了个理由,说告退。
显然是薛家在处理香菱的事情上,干得太缺德了。林家的拨乱反正,让薛姨妈无论是面子还是底子,都挂不住。
李莞也说要回去,贾敏跟黛玉一起送李莞母子。
屋里鹦鹉架上的鹦鹉,惊得跟着飞出去了一只,剩下的一只立在架子上,淡定地梳理羽毛。
“该走的不走,不该走的倒是走了。”王熙凤笑着道,“我说的是鹦鹉。”
贾母拍拍王熙凤的手,“会回来的,左不过是在这院儿里。”
*
林家母女送李莞回院子的路上,院子的桃花开得正好。
“月份大了,就不要太累着。”贾敏跟李莞走在前头,两人边散步边叙话。
“知道的,姑姑。”李莞道。
“管家的事儿,这个时候也不要操心太多。一切以身体为主。”贾敏道,“我瞧凤哥儿还是得力的,交些事情给她,你也落个轻省。”
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可以用王熙凤当将,但底下的兵得是自己的。
“姑姑放心,我这几个月什么都不想,安安心心地把孩儿等来。”李莞道。
“对了,梨香院那边,你跟兰儿都少去,就是去了也少待。”贾敏道。
“为何?”李莞问。
贾敏在李莞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不让跟在她们身后的黛玉和贾兰听见。
“姑姑您说冷香丸的主成分是冰片和麝香?”李莞小声道。
贾敏点头,“十有八九。原来一阵子,家里不是这个身子不好,就是那个身子不好。久病成良医,便知道一些。”
“难怪觉得味道有些熟悉呢。原来冰片跟麝香,看被薛家说得跟仙丹似的。”李莞笑着道。
“不过冰片很麝香,有活血的作用。你这有身子的人,不要跟她们待太久。”贾敏道。
李莞骤然想起前世看的宫斗剧里边,如果要害某个嫔妃不能怀孕,便给她黛红麝香珠。难怪贾敏说屋里闷,给开窗户呢。
“知道了,姑姑,我会注意的。”李莞道。
黛玉跟贾兰走在贾敏跟李莞的后边。
贾兰问:“小姑姑,你说我母亲在跟姑奶奶,她们在说什么?”
黛玉笑着道:“总不过是些悄悄话了。”
贾兰道:“小姑姑,我也有悄悄话要跟你讲。”
黛玉道:“好呀,我听着。”
贾兰道:“我梦见小舅舅了。梦见他带我在塞外骑马。”
黛玉的思绪被拉得很远,春风已经吹到京都了,西北的花也开了吗?
*
贾敏一家终于还是回了江南。正好贾珠要去江南给皇上办事,就把她们一家还有香菱,一起给送了回去。
林如海领的巡盐御史,是个权利极大的官。他不但负责江南的盐税,还负责跟皇上传递地方上的消息。底下州县衙门的县衙、县尉,无不敬畏林如海这个钦差御史。
因此,林如海要查个人并不难。但是查香菱的家却很难,因为香菱被拐走时太小了,而且是十年前的旧案。
香菱至始至终都是笑嘻嘻的样子。她越是这般单纯、天真,黛玉心里就越是同情她。
指望日理万机的县老爷们,认认真真地去查十年前的失踪案,黛玉倒愿意自己去看看。
虽然天下之大,香菱的家也不一定在南方。但是黛玉还是想试一试。哪怕没有结果,至少也试过了。
“父亲,女儿想自己去看衙门的卷宗。”黛玉道。
“你?”林如海有些诧异。
黛玉换了身男子的衣裳,“父亲,我这样去可以吗?”
林如海大笑。
“这是谁家的哥儿,长这么好看?”贾敏看后也赞赏不止。
黛玉就伴成小书童的样子,跟着林如海出入各个衙门的卷宗室。
终于月余后的一天,查过上万的案宗后,黛玉发现了一个叫甄士隐的乡绅在十年前报的案:吾女英莲,年方三岁,于元宵节走失。吾女眉心有一颗米粒大小的红痣……
黛玉对照着案宗的描写,从时间上、外貌上,都跟香菱很吻合。
“爹爹,我好像找到香菱的家人了。”
第30章 枫露茶
贾敏一家跟贾珠去江南后,李莞每日除了陪贾兰读书,也无其它事。
日子要紧不慢地过着,月份渐大,大夫让李莞还是走动走动,促进胎儿顺利分娩。
李莞也觉得自己这阵子是滋润得有些过了,这天晚饭后,便携了素云、银蝶,还有炒豆儿在府里四处转转。
谁知,刚走到花园,便听到了一阵幽幽的哭声。
“去看看是谁?”李莞道。
银蝶便走到前头的花丛中,去一看究竟。
待银蝶回时,身后便跟着一个小姑娘。
那小姑娘的一双眼睛,哭得肿得跟两个核桃似的,瘦瘦小小,看着怪可怜的。
“大奶奶,这是宝玉房里的茜雪。”素云跟李莞讲。
“茜雪,天都快黑了,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哭呢?”李莞问。
“回大奶奶,太太要撵我走,明儿就要我娘来把我领走,茜雪心里难过,就在这儿哭。”茜雪道。
“好好的,太太为什么要撵你呢?”李莞问。
茜雪哭诉道:“昨儿个宝二爷在梨香院吃酒,回晚了。宝二爷的乳母李嬷嬷,便把宝二爷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拿走了,说回去给她孙儿吃,还把宝二爷一大早潗的一碗枫露茶也给喝了。
奴婢没有办法,只能重新给宝二爷泡一碗。然而,枫露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宝二爷回来喝了茶,觉得成色不对,把茶杯也砸了,说要赶李嬷嬷走。
谁知,太太维护李嬷嬷,偏生说是我没有把茶泡好,惹得宝二爷不高兴,就要我母亲明儿来把我接回去。”
李莞听明白了,原本是宝□□母李氏,趁宝玉不在,在宝玉屋里拿了他的吃的,又喝了一碗泡制工序很复杂的茶。宝玉怨他乳母李嬷嬷拿自己太不当外人了,想赶她走,然而王夫人想保李嬷嬷,于是便把矛头指向了泡茶的茜雪。王夫人便要赶走茜雪,以平息宝玉心中的怒气。
“明明是李嬷嬷那个老货,做事情不检点,关茜雪什么事了。凭什么要赶茜雪走?”炒豆儿听完气不大一处来。她平时也不喜欢李嬷嬷,不过就仗着自己奶过几天宝玉,平日里不但拿自己当半个主子,还拿自己当府里的长辈,倚老卖老,处处都摆谱。
“茜雪,你别哭,大奶奶在这儿呢。你说得清楚的。”银蝶道。
“敢情什么茶,那么精贵呢,重新泡的还喝不得了。”李莞有些好奇。
“枫露茶,您那儿也有。”银蝶道。
“是么,我那儿还有这么难得伺候的茶啊,我倒不记得了。”李莞虽说来这个世界已经十来年了,但是对这个世界的一些生活习惯持保留态度。比如她对果汁的兴趣,就大于茶水。多好的茶叶,在她看来,那都是一碗茶,不会比清甜的果汁更好喝。此外,贾珠的脾胃要弱一些,平时也不大喝茶。因此,李莞屋里的茶叶,就那么放着,有客人时才让底下人拿出来泡了待客。
“也不是很难,就是需要潗三四次之后,茶成色才会出来。”茜雪道。
“哦?”李莞笑了笑,“敢情我们平日都没泡对茶啊。”
素云跟银蝶也都笑了。
炒豆儿笑着道:“茜雪姐姐,不如你上我们屋里,教教我们怎么泡茶。”
茜雪不敢相信,眼前跟底下人说说笑笑的人,就是传说中的“悍妇”、“夜叉”,珠大奶奶。她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凶,也没有当主子的架子。
茜雪跟着李莞一行人来到了李莞的院子。
院子里种着几颗桃树,和几从寻常的花草,后院散养着些鸡、鸭、鹅等家禽。
一不留神,两只大灰兔子蹿了出来,把茜雪吓了一跳。
“天都黑了,你们还不快把“长风”跟“玉门”给抱回去。林姑娘来了还要来要它们呢。”素云对院里的两小个粗使的小丫头子喊着话。
那两个小丫头便笑嘻嘻地去追兔子去了。
真奇怪,就这么两只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大灰兔子还有名字。茜雪心里想着。
素云跟银蝶把茜雪带到花厅坐下。花厅处便能看到书房,兰哥儿在灯下正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旁边给他磨墨的是负责管公中账的墨竹大哥。
银蝶在花厅摆上茶具,对茜雪道:“茜雪,把你在宝二爷那儿泡的枫露茶,给我们大奶奶也泡一碗尝尝罢。”
茜雪小心翼翼地在李莞这里重复了泡枫露茶的全过程。光冲茶叶的水都要好几道,然后再加水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