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难怪听说珠大奶奶在赚钱。”王熙凤酸道,“原来我也有赚银子的门路,偏生珠大爷这不让弄,那也不让弄。”
王熙凤说的赚钱的门路,便是放印子钱。贾珠说那是违法的,府里谁都不许碰。
平儿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王熙凤的抱怨。
“一家人的开销,打赏下人,还有人情往来,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你琏二爷又是个大手大脚的,今儿往家里要钱,明儿要钱,操持这个家真不容易。”王熙凤道。
平儿一直聆听着。她道:“不如去跟大奶奶讨个经。大奶奶赚钱的门路,是过了珠大爷的,是明着的。”
王熙凤道:“珠大奶奶是二房的人,跟太太都不对付。况且二房的好事,何时到了大房头上?”
平儿是王熙凤四个陪房丫头中,唯一一个在王熙凤跟贾琏的周旋中,留下来的。平儿是个眼明心亮的。
平儿道:“我看珠大奶奶办事,不拘着哪个房。她管薛姨妈要了香菱,林姑娘一家给香菱找到了家,香菱那苦命女离了火海。还有给李嬷嬷顶罪的茜雪,太太要撵茜雪,也是珠大奶奶给接她屋里去了。还听说走了的蓉大奶奶的娘家弟弟秦钟,还有宝玉小厮茗烟,他俩的婚事,都是珠大奶奶做的主。咱平日里也一直敬着她在,跟她提又何妨?
况且我瞧着珠大奶奶一大家子要操持,她底下的兰哥儿、柔姐儿又小,珠大爷平日里早出晚归。她生意上的事儿,大部分都交给银蝶了里里外外在跑。银蝶虽然能干,到底是个丫头。您要搭把手,珠大奶奶哪能不想想?”
王熙凤道:“那便试试看了。”
*
李莞正在院子里抱着柔姐儿晒太阳。见王熙凤带着平儿来了,忙接道:“稀客啊。”
“大奶奶,您是忙人,我平日里那是不忍叨扰您。”王熙凤道。
王熙凤确实不常来。元春省亲,王熙凤一家搬回东院后,来得更少了。今日到此,李莞料她定是有事,还不是小事。
李莞把王熙凤往屋里请,笑着道:“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琏二奶奶今儿来可是有事?”
王熙凤开门见山地道:“大奶奶的生意,可想做大?往京城繁华地段做,比守着角街要赚钱得多。”
李莞这些年,把这个家算是理顺了,收支也是平衡,还养了一儿一女。若说做生意,一个人单打独斗,确实够呛。维持现在的铺子,也亏心腹丫鬟银蝶能干,主要是她在两头跑。
李莞道:“另外盘个地方,面脸儿,设备,都要重新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王熙凤道:“您是有来钱的路子,不急着赚。我们这样揭不开锅的破落户,那可是急。”
李莞失笑:“王家扫个地缝,都能够人家过一辈子。可不是说笑吗?”这话是王熙凤自己说过的。
王熙凤道:“我原来那么快来钱的路子,大奶奶您一声说不能弄,我就不弄了。现在您有发财的路子,是不是要带一带?”
王熙凤的好来钱的路子,放印子钱,弄权势,都被珠大爷一家给盯得紧。旧路子断了,别的门道又不会,守着陪嫁的产业,日子也无趣。王熙凤觉得是珠大哥一家断了她的财路,这会子说要带,竟也理直气壮了。
李莞听明白了,王熙凤想用果子铺的那套班底,在京城繁华的地方开分店。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王熙凤这人喜欢来快钱,不见得愿意实打实地做事。李莞想试她一试,便道:“就是个果子铺,原先的租户不做了,就盘下来了。合着也是自己想吃,也有顾客,但利润不大。”
王熙凤笑着道:“利润那也是要看怎么做。”
李莞道:“无论怎么做,都不能昧着良心。都是熟门熟路的生意,人家上一次当,就不会上第二次。我这里的栗子、杏子等果子,每一颗,都是挑过了的,没有坏果,才不断有回头客。要是只想着钱,以次充好,糊弄顾客。我是断不敢把这条链子给出来的,免得砸了招牌。”
王熙凤笑着道:“大奶奶放心,还是您的那套班底和搞法。”
李莞将信将疑:“琏二奶奶怎就瞧得上小生意了?”
王熙凤道:“大奶奶可别这么说。我家那口子,就是个不落屋的猫,比不得珠大爷顾家。我也是想着,能有个明路子来钱,总是好的。”
李莞明白了。贾琏是个只出不进的主,他们屋的钱,不够贾琏在外挥霍。王熙凤以往搞的那些违法的财路,现在不能弄。她看见李莞这边有挣钱的苗头了,也跟着想弄。
“那行啊,做本分生意就欢迎。只一条,不要搞巧,搬石头容易砸自己的脚。”李莞道。
王熙凤道:“大奶奶要信得过我,挣的五五开。”
听起来倒是挺不错的。不过是培训一批员工,扩大化经营,又能多笔钱,还是可靠的钱。
李莞道:“琏二奶奶既然有精力做这个事,那往后合作愉快。”
王熙凤喜道:“听大奶奶的,赚良心钱。”
李莞笑道:“只一条。赚了钱就把荷包兜紧了,别让你那口子给挥霍了。”
王熙凤笑着连应是。
没两天,王熙凤就带着她的陪房来旺家的,来李莞这里谈果子铺的具体事宜,包括招学徒,跟要置办的东西等。
又说史大妹妹来了,李莞跟王熙凤便往贾母处去。还没进屋,就听到史湘云在里边大说大笑,好不热闹。
掀帘子进去,见黛玉依在贾母身旁,手边上放着几盘李莞铺子里的点心。
史湘云左手拿一个糕点,右手拿一个栗子,嘴边还有点心屑。她见了李莞便笑道:“大嫂子,你这果子铺的新样点心可真好吃。”
*
出塞路上,明月高悬。
篝火架子上,烤着的肉滋滋冒着油。李岩拨出一堆热碳灰,上边还有星星点点的火星子。
他抓了一把栗子到碳灰中。
火中烤栗子,真香。
大将军说他会吃。
是的,李岩会吃会睡。他可以奔袭三天三夜不合眼,也可以倒下立刻就睡着;可以青稞就雪水,也可以烤肉配烤栗。
姐姐李莞说,无论在哪里,一定把自己过好。他有的。
饭后,借着篝火,李岩翻看那本随身携带的诗集。
潇湘子的《咏白海棠》最后两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沉吟片刻,仿佛又回到姐姐的院子,满院子跑的鸡鸭鹅。姑娘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她半掀开帘子,盈盈浅笑。
李岩抱剑而眠,小梨花在他脚边团得更紧了。
第40章 黛玉的心事
且说史湘云跟李莞、王熙凤等说笑一番。宝玉跟宝钗一起进了贾母的屋子。
在这个世界,约定俗成的七岁男女不同行,不同席。李家就很严格地遵守了。所以,李岩大了之后,每次来看望贾母都不留下来吃饭,因为贾母院子里常有姑娘们在。男孩子、女孩子大了,总要避着些。
宝玉跟宝钗早其实就过了同来同往的年龄了。但是,薛家一心想宝钗嫁给宝玉,也不拘礼。
黛玉笑着问二人打哪儿而来。
宝玉道:“从宝姐姐家来。”
黛玉笑着,温言道:“就是说呢,不然早就飞来了。”
薛姨妈赖在荣府,要攀这门亲事,求而不得。眼看着宝钗就要满十五岁及笄了,还没有个说法。大人做人没皮没脸,合着女儿在别人家里尴尬至极。
而贾母疼黛玉,偏向要把黛玉留下来,想自己亲外孙女跟自己孙子,亲上加亲。当然,这个世界表亲之间是可以的。王熙凤等人,明里暗里跟着贾母的意思,一个劲儿地撮合宝玉和黛玉。王熙凤曾亲口说,“吃了我家的茶,就是我家的人了。”原先黛玉只当听不懂的。
黛玉现在大了,想表明自己的立场。
宝钗含蓄一笑。
默认,便是赞同黛玉的说法了。
宝玉笑着道:“只许同你们玩,跟你们解闷,我不过是偶尔去宝姐姐那里一趟。”
李莞打量着黛玉、宝钗和宝玉他们三个。
跟曾经的剧情不同了,黛玉对宝玉不是少女心思。二人同在府里,宝玉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会想着黛玉。黛玉跟宝玉的关系,顶多是比较好的表兄妹而已。
宝玉是很喜欢黛玉的,但是,他依旧会隔三差五往梨香院跑。
宝玉是跟林妹妹在一起时,诗书琴茶,觉得林妹妹好;跟宝姐姐在一起时,温言软语,觉得宝姐姐也好;跟袭人在一起时,得其周全照顾,便觉得袭人也好;还有娇俏的晴雯,犀利的碧痕,以及他房里的麝月、秋纹等。此外,跟他曾经读书的同伴秦钟,也是亲密无间,明明是叔侄的辈分,称兄道弟,弄得贾菌回来跟贾兰八卦,说宝二叔和秦钟有什么。
宝玉跟谁在一起,就会觉得谁好。
他不拿身份地位择人相处,这是好的。贾珠其实一有空,就会过问宝玉的功课,还会跟他讲一些历史上的典故,履行做大哥的职责。但是,也敌不过王夫人的一声“我的儿”,偌大的宝玉都可以像小孩儿一样,往王夫人怀里滚。宝玉处事缺乏边界感和分寸感,就来自此。
王熙凤说的赚钱的门路,便是放印子钱。贾珠说那是违法的,府里谁都不许碰。
平儿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王熙凤的抱怨。
“一家人的开销,打赏下人,还有人情往来,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你琏二爷又是个大手大脚的,今儿往家里要钱,明儿要钱,操持这个家真不容易。”王熙凤道。
平儿一直聆听着。她道:“不如去跟大奶奶讨个经。大奶奶赚钱的门路,是过了珠大爷的,是明着的。”
王熙凤道:“珠大奶奶是二房的人,跟太太都不对付。况且二房的好事,何时到了大房头上?”
平儿是王熙凤四个陪房丫头中,唯一一个在王熙凤跟贾琏的周旋中,留下来的。平儿是个眼明心亮的。
平儿道:“我看珠大奶奶办事,不拘着哪个房。她管薛姨妈要了香菱,林姑娘一家给香菱找到了家,香菱那苦命女离了火海。还有给李嬷嬷顶罪的茜雪,太太要撵茜雪,也是珠大奶奶给接她屋里去了。还听说走了的蓉大奶奶的娘家弟弟秦钟,还有宝玉小厮茗烟,他俩的婚事,都是珠大奶奶做的主。咱平日里也一直敬着她在,跟她提又何妨?
况且我瞧着珠大奶奶一大家子要操持,她底下的兰哥儿、柔姐儿又小,珠大爷平日里早出晚归。她生意上的事儿,大部分都交给银蝶了里里外外在跑。银蝶虽然能干,到底是个丫头。您要搭把手,珠大奶奶哪能不想想?”
王熙凤道:“那便试试看了。”
*
李莞正在院子里抱着柔姐儿晒太阳。见王熙凤带着平儿来了,忙接道:“稀客啊。”
“大奶奶,您是忙人,我平日里那是不忍叨扰您。”王熙凤道。
王熙凤确实不常来。元春省亲,王熙凤一家搬回东院后,来得更少了。今日到此,李莞料她定是有事,还不是小事。
李莞把王熙凤往屋里请,笑着道:“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琏二奶奶今儿来可是有事?”
王熙凤开门见山地道:“大奶奶的生意,可想做大?往京城繁华地段做,比守着角街要赚钱得多。”
李莞这些年,把这个家算是理顺了,收支也是平衡,还养了一儿一女。若说做生意,一个人单打独斗,确实够呛。维持现在的铺子,也亏心腹丫鬟银蝶能干,主要是她在两头跑。
李莞道:“另外盘个地方,面脸儿,设备,都要重新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王熙凤道:“您是有来钱的路子,不急着赚。我们这样揭不开锅的破落户,那可是急。”
李莞失笑:“王家扫个地缝,都能够人家过一辈子。可不是说笑吗?”这话是王熙凤自己说过的。
王熙凤道:“我原来那么快来钱的路子,大奶奶您一声说不能弄,我就不弄了。现在您有发财的路子,是不是要带一带?”
王熙凤的好来钱的路子,放印子钱,弄权势,都被珠大爷一家给盯得紧。旧路子断了,别的门道又不会,守着陪嫁的产业,日子也无趣。王熙凤觉得是珠大哥一家断了她的财路,这会子说要带,竟也理直气壮了。
李莞听明白了,王熙凤想用果子铺的那套班底,在京城繁华的地方开分店。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王熙凤这人喜欢来快钱,不见得愿意实打实地做事。李莞想试她一试,便道:“就是个果子铺,原先的租户不做了,就盘下来了。合着也是自己想吃,也有顾客,但利润不大。”
王熙凤笑着道:“利润那也是要看怎么做。”
李莞道:“无论怎么做,都不能昧着良心。都是熟门熟路的生意,人家上一次当,就不会上第二次。我这里的栗子、杏子等果子,每一颗,都是挑过了的,没有坏果,才不断有回头客。要是只想着钱,以次充好,糊弄顾客。我是断不敢把这条链子给出来的,免得砸了招牌。”
王熙凤笑着道:“大奶奶放心,还是您的那套班底和搞法。”
李莞将信将疑:“琏二奶奶怎就瞧得上小生意了?”
王熙凤道:“大奶奶可别这么说。我家那口子,就是个不落屋的猫,比不得珠大爷顾家。我也是想着,能有个明路子来钱,总是好的。”
李莞明白了。贾琏是个只出不进的主,他们屋的钱,不够贾琏在外挥霍。王熙凤以往搞的那些违法的财路,现在不能弄。她看见李莞这边有挣钱的苗头了,也跟着想弄。
“那行啊,做本分生意就欢迎。只一条,不要搞巧,搬石头容易砸自己的脚。”李莞道。
王熙凤道:“大奶奶要信得过我,挣的五五开。”
听起来倒是挺不错的。不过是培训一批员工,扩大化经营,又能多笔钱,还是可靠的钱。
李莞道:“琏二奶奶既然有精力做这个事,那往后合作愉快。”
王熙凤喜道:“听大奶奶的,赚良心钱。”
李莞笑道:“只一条。赚了钱就把荷包兜紧了,别让你那口子给挥霍了。”
王熙凤笑着连应是。
没两天,王熙凤就带着她的陪房来旺家的,来李莞这里谈果子铺的具体事宜,包括招学徒,跟要置办的东西等。
又说史大妹妹来了,李莞跟王熙凤便往贾母处去。还没进屋,就听到史湘云在里边大说大笑,好不热闹。
掀帘子进去,见黛玉依在贾母身旁,手边上放着几盘李莞铺子里的点心。
史湘云左手拿一个糕点,右手拿一个栗子,嘴边还有点心屑。她见了李莞便笑道:“大嫂子,你这果子铺的新样点心可真好吃。”
*
出塞路上,明月高悬。
篝火架子上,烤着的肉滋滋冒着油。李岩拨出一堆热碳灰,上边还有星星点点的火星子。
他抓了一把栗子到碳灰中。
火中烤栗子,真香。
大将军说他会吃。
是的,李岩会吃会睡。他可以奔袭三天三夜不合眼,也可以倒下立刻就睡着;可以青稞就雪水,也可以烤肉配烤栗。
姐姐李莞说,无论在哪里,一定把自己过好。他有的。
饭后,借着篝火,李岩翻看那本随身携带的诗集。
潇湘子的《咏白海棠》最后两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沉吟片刻,仿佛又回到姐姐的院子,满院子跑的鸡鸭鹅。姑娘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她半掀开帘子,盈盈浅笑。
李岩抱剑而眠,小梨花在他脚边团得更紧了。
第40章 黛玉的心事
且说史湘云跟李莞、王熙凤等说笑一番。宝玉跟宝钗一起进了贾母的屋子。
在这个世界,约定俗成的七岁男女不同行,不同席。李家就很严格地遵守了。所以,李岩大了之后,每次来看望贾母都不留下来吃饭,因为贾母院子里常有姑娘们在。男孩子、女孩子大了,总要避着些。
宝玉跟宝钗早其实就过了同来同往的年龄了。但是,薛家一心想宝钗嫁给宝玉,也不拘礼。
黛玉笑着问二人打哪儿而来。
宝玉道:“从宝姐姐家来。”
黛玉笑着,温言道:“就是说呢,不然早就飞来了。”
薛姨妈赖在荣府,要攀这门亲事,求而不得。眼看着宝钗就要满十五岁及笄了,还没有个说法。大人做人没皮没脸,合着女儿在别人家里尴尬至极。
而贾母疼黛玉,偏向要把黛玉留下来,想自己亲外孙女跟自己孙子,亲上加亲。当然,这个世界表亲之间是可以的。王熙凤等人,明里暗里跟着贾母的意思,一个劲儿地撮合宝玉和黛玉。王熙凤曾亲口说,“吃了我家的茶,就是我家的人了。”原先黛玉只当听不懂的。
黛玉现在大了,想表明自己的立场。
宝钗含蓄一笑。
默认,便是赞同黛玉的说法了。
宝玉笑着道:“只许同你们玩,跟你们解闷,我不过是偶尔去宝姐姐那里一趟。”
李莞打量着黛玉、宝钗和宝玉他们三个。
跟曾经的剧情不同了,黛玉对宝玉不是少女心思。二人同在府里,宝玉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会想着黛玉。黛玉跟宝玉的关系,顶多是比较好的表兄妹而已。
宝玉是很喜欢黛玉的,但是,他依旧会隔三差五往梨香院跑。
宝玉是跟林妹妹在一起时,诗书琴茶,觉得林妹妹好;跟宝姐姐在一起时,温言软语,觉得宝姐姐也好;跟袭人在一起时,得其周全照顾,便觉得袭人也好;还有娇俏的晴雯,犀利的碧痕,以及他房里的麝月、秋纹等。此外,跟他曾经读书的同伴秦钟,也是亲密无间,明明是叔侄的辈分,称兄道弟,弄得贾菌回来跟贾兰八卦,说宝二叔和秦钟有什么。
宝玉跟谁在一起,就会觉得谁好。
他不拿身份地位择人相处,这是好的。贾珠其实一有空,就会过问宝玉的功课,还会跟他讲一些历史上的典故,履行做大哥的职责。但是,也敌不过王夫人的一声“我的儿”,偌大的宝玉都可以像小孩儿一样,往王夫人怀里滚。宝玉处事缺乏边界感和分寸感,就来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