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王夫人又叮嘱袭人,一会儿再给宝玉熬醒酒汤,午膳给他吃些牛乳燕窝粥,鸡汤炖蘑菇,汤要记得撇油。
    袭人一一说是。
    王夫人笑着道:“你办事,我是放心的。”
    贾敏心道,宝玉啊,可真是家里的宝贝凤凰蛋。一屋子人围着他转,日子都没过明白。
    就在最近,贾敏跟贾母说跟李家想定下来时,贾母还在遗憾,原本是想把黛玉留身边,配宝玉来着。贾敏那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不说将来的婆婆是王夫人这种佛口蛇心之辈,就是宝玉这个样子,只有人顺着他伺候他的,贾敏哪里能让女儿受这等苦。用珠儿媳妇常说的话,不值得。好在老太太疼外孙女,黛玉有更好的归宿,老太太心里也是欢喜的。
    贾敏这会儿也把人情做足了,还差人去薛家也给了个信儿。总不能林家在京都开了宅,亲戚还闷着不知道。贾敏认为薛家肯定是找个借口,不得去的,林家开宅跟薛家讲一声,足矣。
    跟贾敏预期的结果一致,薛家是不去林家贺置宅之喜的。但是去报信儿的回来讲,薛家正闹得天翻地覆的。
    原来啊,昨儿赖家的酒席上,薛蟠看上了一个叫柳湘莲的俊俏世家公子。那柳湘莲虽然出生世家,但读书不成,父母早亡,家道也中落了。然而,他为人豪爽,又好耍枪舞剑。那薛蟠又是个男女通吃的混账东西,见柳湘莲皮相生得好,便纠缠他。柳湘莲就把薛蟠引到外边给揍了一顿。
    那薛蟠被揍得脸上身上都是伤,不过未伤到筋骨。薛蟠躺在炕上,哇哇乱骂柳湘莲,还要小厮去拆他的房子,要打死他,还要和他打官司,薛姨妈忙拦住小厮。
    这阵闹腾,给林家来报信儿的人撞个正着。回头贾敏就知道薛家是什么情况了。
    除去上述这些人,贾家人还是去了不少,贾母、三春、王熙凤、宁国府的贾珍媳妇儿尤氏,贾蓉续弦胡氏,也都去恭贺林家。
    这天同去恭贺林家在京都开府的,还有李家的一家人。此外,还有大将军一家,以及林如海在京都交好的同僚。
    林府前门庭若市,十分热闹。
    李莞去了林家后,就帮着姑姑贾敏操持着酒席。
    迎春、探春、惜春跟李家的两个妹妹李纹和李绮一道,去黛玉闺房找她玩儿。
    但见黛玉身后本着一个小姑娘,大约六七岁的样子。
    黛玉跟众姐妹介绍着,“这位是大将军的女儿越古香。”
    探春道:“古香为兰花,大将军的千金竟是跟兰哥儿同名了。”
    原来,兰花还有幽兰、国香、古香等雅称。贾兰,越古香,竟都以兰花为名。
    “姐姐,兰哥儿是谁?”越古香问。
    探春指了远处忙出忙进的李莞,对越古香道:“兰哥儿是珠大嫂子的儿子。现在宫中给太子做伴读。”
    越古香顺着探春指出一看,但见一娇俏的妇人,正带着一众丫鬟去了厨房。那妇人的脚步很生轻快,旋起的裙摆像蝴蝶翅膀一般。
    越古香道:“珠大嫂子真好看。兰哥哥肯定也很好看。”
    贾家的诸姐妹皆笑,她们从来都把贾兰但小孩子。今儿竟有素未蒙面的小姑娘说他好看,真是意外之喜。
    “香姐儿。”越将军的夫人寻来。
    黛玉跟越将军的夫人,一一介绍了贾家的姑娘。
    姑娘们分别给越将军夫人请安。
    “姑娘们一个个生得跟花儿似的,恨不得都给我做女儿就好。”越将军的夫人是个爽快性子。
    正说着,不知那阵风,把南安郡王太妃给刮来了。越将军夫人便辞了姑娘们,去跟南安郡王太妃去了一处。
    贾老太太、李老太太、南安郡王太妃,越大将军夫人正在花厅相聊甚欢。
    “待明儿定婚礼一成,两位太夫人就可以落个心了。”越大将军夫人道。
    贾老太太、李老太太听着心里都高兴。
    南安郡王太妃道:“二位太夫人真是好福气。孙子仪品不凡,孙女儿一个个也是出色的。”
    贾老太太笑着道:“太妃也是顶有福气的,孙子孙女儿都是人中龙凤。”
    李莞在外边听到了这段。这位南安郡王太妃,就是未来会在南边吃败仗的南安郡王的母亲。也是某一版本剧中,她看上探春,让她探春替她孙女去和亲的那位老太太。
    南安郡王跟越垚大将军,一南一北守着边境。但两家的作风,有天壤之别。南安郡王打了败仗,却让别家的姑娘顶替自己家里的姑娘和亲。李莞从贾母的话中可以听出,南安郡王家里可不止一位姑娘。而越大将军,却是知人善任,更发现了李岩这员勇将,让北边境外的胡人不得入关一步。
    李莞对这位南安郡王太妃没什么好感,回头想去黛玉闺房去看看姑娘们,正好在廊下碰到李岩。李老太太正传他去给南安郡王太妃请安。
    “姐,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李岩见李莞脸色不太好,忙关切地问。
    李莞看到弟弟李岩,心里就舒坦了。这个世界,军中除了南安郡王、王子腾这些混功勋的人,还有一心报国的李岩啊。
    “姐姐看到你就好了。”李莞笑着道,“你要不放心,姐就去让林姑娘拿个脉。”
    李岩羞腼一笑,遂去花厅给两家老太太、南安郡王太妃、大将军夫人等太太们请安。
    李岩一走进去,里边的老太太、太妃、夫人们就跟炸了锅一般。
    李莞直听见里边一阵“一表人才”,“才貌双全”,“文武双全”的赞叹声。要数赞得最欢的,也是那位南安郡王太妃。
    李莞又听见南安郡王太妃在里边说李岩有“卫霍之姿”。说李岩有卫青、霍去病的英姿。
    “大嫂子,姑娘们都在作诗凑趣儿,在喊你呐。”王熙凤一边说着,一边把李莞往院子里引。
    林家的院子布置得很有诗意,环抱着的两棵树下,是一个小亭子。贾家的姑娘们在亭子里吃茶、吃点心、赋诗。李纹、李绮、越古香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黛玉看到李莞跟王熙凤来了,忙跟她们招手。
    李莞跟王熙凤习惯性地照顾着比她们小的姑娘,给她们倒着茶。
    王熙凤对黛玉道,“林姑娘的这茶啊,只能大嫂子倒。”
    李莞笑着道:“凤哥儿最明白了,林姑娘的这茶啊,只能是我来。”
    越古香年纪小,不明其意,问:“这是为什么?”
    王熙凤笑着道:“吃了谁家的茶,就是谁家的人了。”
    众姐妹皆笑。黛玉红了脸,以扇遮面。
    越古香心道,刚刚我也喝了贾家珠大嫂子的茶,难道我以后要当她家的人?不过,珠大嫂子带来的果子是真好吃,如果去她家一直有各种好吃的,那也无妨。
    午饭后,贾家、李家人分别跟林家告别。各家的姑娘,跟着各家的祖母、太太们回家。
    李莞留着给贾敏帮忙,直到晚饭后才归。
    回去正好碰到贾珠下朝归来。
    李莞跟贾珠讲了林家的新院子,贾珠直道,扬州的院子就是这般,清幽、素雅。
    李莞又讲到南安郡王太妃。
    贾珠道:“南安郡王压根就不会打仗,放在南边震慑而已。南越还没这个胆子跟我朝开战,娘子且安心。”
    李莞心道,原著手稿只有八十回,八十回之后的内容有各个版本的推测。有人推测出南安郡王吃了败仗。“朝廷为何派个不会打仗的在边境呢?”
    贾珠道:“四王八公,皆以军功起家。太上皇就喜欢用世家的人。以往的格局,今上也不能一口气换光。往后肯定是不会这样了。”
    李莞道:“原来如此。名不副实的将军,还不如跟赦大老爷、东府的珍哥那般,领个头衔,在家消遣,还不至于误事。”
    贾珠笑着道:“娘子之见,倒是针砭时弊。将来皇上要选首辅,我第一个上折子举荐娘子。”
    李莞噌道:“都当父亲了,没个正形儿。”
    夫妻俩一番说笑后,话题不知怎地就转到了宝玉身上。
    贾珠道:“宝玉还不知道李家跟林家的事儿吧。”
    李莞:“今儿在林家,老太太、夫人们聊天,都说开了。两家庚贴都换了,也瞒不住了。”
    贾珠忧心忡忡:“我就是有些担心宝玉,他那么喜欢林妹妹。”
    李莞道:“他谁都喜欢。有实无名份的姑娘,至少有两个。还不算老太太给的晴雯。麝月、秋纹几个,哪个不巴着宝玉。外头还有家财万贯的宝姐姐,风趣幽默的云妹妹……”
    贾珠默了默,整了整李莞的衣领。“娘子大可放心,我贾珠此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李莞心道,她弟弟李岩,也是如此。值得的人,是有的。往后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第64章 宝玉眼睛进砖头--
    “银蝶姐姐,可不好了。宝二爷出事了,麻烦您跟大奶奶通禀一声。老太太、太太都去怡红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