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王夫人摇着头,再次陷入昏迷。
    等她再醒来的时候,她已经回荣禧堂了。她眼前是宝玉的那张洁白如美玉的脸,还有柔姐儿胖乎乎的小脸,和她那忽闪着的纯净的大眼睛。
    “母亲,大夫看过了,说您是急火攻心,吃两副药就没事了。”宝玉道。
    “祖母祖母,大夫说您可不能再着急了。柔儿学过亡羊补牢,尤未为晚;柔儿还学过福祸相依,否极泰来之说。祖母,咱们慢慢地来。就像戳蚁穴,一棍子是戳不散的,咱们多戳几下就好了。”柔姐儿道。
    贾家重孝道,柔姐儿是被李莞送来荣禧堂陪王夫人的。
    可是,本来再次醒过来的王夫人,一想到那七零八落的蚁穴的骇然场面,再一次晕了过去--
    “母亲!”
    “嘘,宝二叔小点儿声,祖母又要困觉觉了。”
    第91章 宫中出嫁
    且说王夫人病了两日,闭门不出。薛姨妈便登门邀请她一同去王子腾家,请王子腾做薛蟠跟夏家姑娘的证婚人。王夫人一看到薛姨妈,头也不疼了,眼也不花了,噔地一下子,就从榻上爬起来,同薛姨妈一同往王家去了。
    王子腾为了跟太上皇时期的旧官员保持一条战线,至今都不肯把欠国库的银子还上。可薛家是户部挂名的皇商,得罪哪儿都不能得罪皇上啊。薛姨妈得知王家的情况后,怕王家彻底倒了,薛家也跟着吃瓜落。她连日周转了些闲置的宅子、庄子和铺子,备下了银子,只要王子腾开口,王家欠国库的银子,薛家就给补上。
    谁知,老姐儿俩一到王家,王子腾就开口了。“妹妹来请咱做证婚人,咱这个舅舅肯定是去的。别的就不谈了。”
    “妹妹就替蟠儿谢过了。”薛姨妈忙道谢,旁的也不敢说。
    老姐儿俩相视一看,最终还是王夫人开口了。“大哥,妹妹有几句话今儿是一定要说的。”
    王子腾听罢,屏退左右。王子腾夫人说身体不适,今儿没出来迎。屋里除了王子腾老兄妹三人,也无旁人了。
    王夫人苦口婆心地劝着:“大哥,咱家哪里是缺银子的门户。朝廷如今要打仗,国库在追讨欠银。大哥若还欠着不还,就不怕皇上雷霆一震,王家吃不了兜着走?”
    “大妹,你这说的什么话?咱都不提贾家那些白眼狼见死不救,大妹竟然说起你亲哥了。”王子腾怒道。
    薛姨妈也在一旁劝着。“政哥在工部,外放未归,也没法在皇上面前说话。珠儿是个纯良孝顺的孩子,他绝非见死不救之人。”
    王子腾冷笑一声。“我的这些子侄中,孝顺的,只有蟠儿。”
    王夫人被噎个够呛。薛姨妈此时,也如一口老痰卡住脖子,准备的话竟未说出。两位老姐妹被王子腾送了客。
    王夫人和薛姨妈共乘一辆马车而归。
    薛姨妈道:“姐姐,你说咱大哥若一直执迷不悟,皇上还会有更重的处罚吗?”
    王夫人又想起她的胖孙女柔姐儿,用小木棍戳蚂蚁洞。小孩子戳蚁穴玩儿,都不止戳一次。更何况皇上天威难测了。“但愿皇上不会再想起王家吧。”
    薛姨妈越想越觉得心惊。
    这时,马车颠簸了一下,薛姨妈一个没扶稳,给从坐椅上摔了下来。王夫人忙掺了她一把。
    两个老姐妹心里都装了事,坐定后亦是无话。
    不过,薛姨妈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风浪都见过,也都顺顺当当过来了。她想,就是将来王家再有事,起因也不过是大哥欠户部的银子,那时候他知道厉害了,把银子还了就成了。
    *
    林李两家近日也在议证婚人。
    林家的书斋里,林如海跟李守中在品茶、叙话。
    “亲家公觉得找哪位做证婚人最合适?”李守中问。
    一般来说,证婚人是在亲族中找一德高望重者。薛家跟夏家的婚事,找的就是薛蟠的大舅伯王子腾。
    李家这边人丁并不兴旺,姻亲这边几个有名望的老者已经故去。李家的族长如今落在了李守中的身上。而林家这边的人丁,虽然枝树并不繁茂,但是林夫人的娘家贾家可是国公府门第,贾老太太的娘家史家更是出来两位侯爷。依理来说,主婚人不是贾政、便是史家两位侯爷其中一个,因为他们分别是黛玉的舅舅和表舅舅。
    然而,四大家族这些太上皇时期的旧功勋,如今已经是摇摇欲坠。李守中其实并不是希望由贾政或者史家两个侯爷来岩哥儿和黛玉主婚。只是,依着常理问问亲家公,以示尊重。
    “在下以为,大将军王越垚,最合适做证婚人。”林如海毫不犹豫地道,压根就没有把想过请旁人来做女儿婚事的证婚人。
    “林兄有所不知。大将军背疽痊愈后,身子倒底差了些。军中的职务就给了岩儿。大将军是江宁人,天气转凉后,他就回老家过冬了。玉儿跟岩儿的婚事已经不到一个月了。这会儿跟江宁给信儿,怕是来不及了。”李守中道。
    “那只能岩儿和玉儿来日再一起去看望他老人家了。”林如海道,“珠儿倒是不错。只是……”
    不请贾政和史家的两个侯爷当主婚人,这事儿上,林如海跟李守中想到一块儿去了。
    李守中是很满意他的女婿贾珠的,人品、才学,那是样样儿都好。只是绕过老子,直接请儿子当主婚人,实在不大好看。所以,林如海的顾虑,只怕也主要是这一点。
    “不如这样,咱请忠顺王当玉儿和岩儿的主婚人。林兄您看如何?”李守中道。
    林如海端着茶杯的手略一滞,遂会心一笑,道:“甚好。忠顺王是当今圣上最信任的皇弟,是当朝重臣。忠顺王给两个孩子主婚,是咱两家莫大的鼓舞和荣耀。”
    林如海跟李守中两个读书人,皆欣赏对方身上的仕人风骨,自诩为高山流水的知音。但是,遇到儿女的事情上,也免不了为下一辈打算。
    李守中略有些不好意思,讪讪地笑了笑。自*己的那点儿小心思被未来的亲家公,他的伯牙子期般的知音“林兄”给看穿了。
    当然,若是要请忠顺王当证婚人,得跟皇上先说道说道。因为李岩是即将出征的武将,忠顺王位同首辅。本朝自有文官和武官不私自相交的祖训。虽然私底下,文武相交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太上皇执政的晚期,对朝政把控力减弱的时候,但是林李两家断然是不会坏了规矩的。
    当李岩面圣的时候,跟皇上提想请忠顺王当证婚人。
    皇上哈哈大笑,“朕的这个皇弟近日太忙了。朕跟皇后就替他给你们主婚吧。”
    忠顺王最近是吃住都去了户部,追讨各官员欠下国库的款项。奈何那些官员用各种借口赖着不还。半月过去了,不到三层官员还了欠款。哪怕皇上把一些刺儿头免了职,比如王子腾,却起不了显著效果。
    皇上道:“林医挚已经跟皇后请了命,到时候助你一同前往南疆,驱逐入境的南越士兵。连太后都被其勇气所感动,打算认下林医挚当义女。朕连着做了几日的梦,说仙界的绛珠仙子到了凡间,悬壶济世,拯救苍生。林医挚现在做的,不正是朕梦中所闻的绛珠仙子所做之事吗?朕决定,封林氏女黛玉,为绛珠县主。择日朕同皇后一起主持你二人的大婚。”
    在宫里做女医挚的林家女,被封为了绛珠县主;皇上要给长宁侯和绛珠县主主婚的消息,在皇宫内外不胫而走。
    黛玉本来从林家出嫁,然后接亲到李家。现在,她成了皇太后的义女,就要从宫里出嫁。
    李家便要从宫里接亲,更是一点都马虎不得。李莞跟贾母请了命,回娘家小住到弟弟李岩的婚事结束。贾母对此表示支持。
    李莞便带着柔姐儿,以及她院儿里的仆从等,回了娘家。贾珠自然也是跟着去了李府。白天他该上朝就上朝,晚上就在李府跟妻女团聚。
    柔姐儿还带着她养的兔子,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外祖家住。因为外祖家养着一直罕见的白毛狐狸,可以根据人的不同指令,做出不同的动作。说声,“小梨花,坐下”,它就会坐下;“小梨花,打滚”,它就会在人面前咕噜咕噜地那么滚一圈。
    柔姐儿一回到李家,就直奔花园,跟小梨花玩一块儿去了。当然,乳母跟炒豆儿也成日里都跟着柔姐儿在。
    李莞在屋里跟她父母叙着话。
    “真是没有想到,皇上和皇后竟然跟咱家的岩哥儿主婚。他可高兴坏了吧。”李莞道。因为李岩目前还在禁军中当值,所以他也是早出晚归。李莞在得知皇上皇后给他主婚的消息后,还没有碰到他本人。
    “可不是,乐的跟个孩子似的。”李守中笑着道,言辞间颇为骄傲。
    “听说薛家哥儿马上也要娶亲。怎地好事儿都一块儿了。”李母问道,“娶的是哪家的姑娘?”
    “就是那包圆儿了咱京都的桂花、桂树的金桂夏家。”李莞道。
    “薛家的姐儿呢?我记得她很大了吧,怎么还没嫁呢?”李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