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只是这晋王湛长得太优秀了,被如此好看的人追问着,贾柔淑多少有些不自在。
    “柔儿姑娘不要误会,我听说你那个衔玉而生的叔叔的故事了。就是想去看看他从娘胎里带来的那块宝玉。母妃已经准许了,我就想着跟你约好,倒时候一起去。”晋王湛道。当然,这只是他想跟她一起回她家看看的一个借口。
    贾柔淑听晋王湛如此说,小脸噌地一下,就红了。她瞪着一双如湖水般清澈而闪烁的双眸,道了声,“我才没有误会。”遂又觉得有些失言,倒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晋王湛这种在皇宫里长大的小孩,都是八百个心眼子,往后跟他打交道,可得留神,不然非得给诓住不可。
    贾柔淑变了几变的神色纳入晋王湛眼底,他便不再逗她,而是转了语气,道:“李家接亲那日,我们在李家后院门口,遇到你家衔玉二生的二叔。我问他心愿,他说要跟长宁侯那般去打南越,我便让他去征兵处报晋王湛的名号。后来我的人回来禀报,你家二叔还真去报名了。然而,你家祖父又是托人又是使银子,把你二叔的名字又给扒拉下来了。如今借着随你出宫的机会,我想去看看你二叔。那日见他醉倒在李家后院门口,甚是可怜……”
    “可怜?”贾柔淑甚是差异,晋王湛跟宝二叔其实只有一面之缘。他怎么就同情起宝二叔了?再说,宝二叔衔玉而生,自带祥瑞,本就备受家人关注,是老太太的凤凰蛋,是祖母的心头血。吃喝用度,哪一样不是宝二叔的怡红院最拔尖了?
    贾柔淑话匣子打开了,“我家宝二叔可是家里的活宝,给他的就是家里最好的。连老太太压箱底的雀金裘都给了他,那可是用野鸭子脸上的一小撮毛织的衣裳,可是稀罕呐……”虽然宝二叔穿上去像只大火鸡,不咋好看,但衣裳是真好看。
    “柔儿喜欢雀金裘?”晋王湛问。
    贾柔淑意识到,自己无意透漏了喜好,晋王湛怕不是要送她衣裳吧。虽然晋王湛平日都大手大脚的,薅他的羊毛,不薅白不薅,但是雀金裘可是成百上千只野鸭子的命,才换来那么一件衣裳,万万不能要。
    “也不是,就是随口说说罢了。”贾柔淑说着,却发现晋王湛正笑盈盈地看着她。她想着,怕不是这晋王殿下锚了心思要送她雀金裘了。于是,她进一步解释道,“就这么一件衣裳,要上千只野鸭子的性命,柔儿并不喜欢。”
    晋王湛收住了眼神,宠溺地笑着道:“柔儿真是个善良的好姑娘。”
    他抬手,摘掉了落在她发端的一瓣落花。忽觉,永和宫门前的小花园,遍是这宫中最好的春色所在。
    贾柔淑的心跳漏了半拍,忙退了一步,欠了欠身,道了句:“殿下,那可说好了。”然后迅速转身,逃离现场。
    “说好了,端午一道去你家看你二叔。”晋王湛的声音在贾柔淑身后响起。
    贾柔淑停住了。不是,刚刚不是再说雀金裘吗?说好的事,是不要再弄一件雀金裘呀。怎么变成她答应他带他回家了呢?
    贾柔淑转念一想,晋王湛是亲王,他想去她也拦不住。去就去呗,二叔给人看两眼,也不掉块肉不是?
    贾柔淑遂转身,对他道,“我跟兄长约好时日后,跟殿下说。”
    晋王湛心情大好。柔儿不喜欢雀金裘,是因为不喜杀戮,所以皮草这些就都不想了。皇后娘娘那里倒是有一件暹罗国进贡的天女霞衣,颜色艳丽不输雀金裘,倒是可以求来给柔儿。
    这么做还有个好处。若是由他找皇后要来的衣裳,穿在了柔儿身上,就等于在宫中宣布,柔儿是他看中的人了。虽然柔儿还小,但是今日太子那阴晴不定的脸色,可是被晋王湛看到了。仔细想来,只怕也是因为柔儿。太子将来富有天下,要什么样的女子都有。可晋王湛只想一直都能看到能让他笑的柔儿。
    端午将近,下了一场雨,天一放晴,皇贵妃便让贾柔淑撑着好天气回家看看。
    贾兰已在永和宫门外等着贾柔淑。
    “带我们跟柔儿的老太太,祖父祖母,父母问声好。”凤鸣公主等送贾柔淑到殿外。
    睿和公主拉着贾柔淑的手不肯放。宫中的明文规定,公主是不能离宫的。晋王湛则是私下说,往后待睿和公主再好些,可以考虑偶尔带她偷偷溜出去玩儿。
    “柔儿,早早回,我会想你的。”睿和公主道。
    贾柔淑跟永和宫的人纷纷别过,带着嬷嬷和婢女,除了殿门。
    转角就看到了晋王湛,但见他手里高调地托着一五色鸡毛掸子。
    贾柔淑还在观察此为何物之时,晋王湛笑着道:“柔儿,本王在皇后娘娘那里替你求来的天女霞衣。你可喜欢?”
    贾兰笑而不语。晋王湛沸沸扬扬地找皇后要暹罗国进贡的衣裳,说是要送给柔儿,皇后大方应允。为此太子好几日都茶饭不香了。
    贾兰目睹了姑姑贤德妃贾元春在宫中的艰难,他并不希望贾柔淑将来嫁入东宫,未来成为第二个贤德妃。这一波,贾兰站的晋王湛。
    贾柔淑嘴角抽了抽,这么个鸡毛掸子一样的衣裳送给我,不会让我穿着回家吧。
    晋王湛笑着道:“柔儿要不试试,穿回家多好看呀。”
    第103章 宝玉出家
    贾柔淑思索片刻,决定把那件像鸡毛掸子的天女霞衣穿上。不为别的,她就为给她娘亲李莞争口气。
    贾柔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一个有剧透的现代人,嫁去了满是富贵眼的荣国府,夫君还是一个原著中开场就没有了的人物。这是怎样的勇气。
    当然,贾柔淑可以想象,母亲嫁来之前,定是看到了父亲身上闪光的地方,让她坚定不移地来到荣国府逆风翻局。
    如今,贾柔淑的父亲贾珠安好,曾经一度礼崩乐坏的荣国府的管家权被母亲李莞拿到了,迎春没嫁中山狼,探春没有和亲,黛玉有了良缘,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期间,有母亲为人的智慧,也有她坚韧的手腕。然而,就在这个家蒸蒸日上的背后,母亲李莞被挂上了“悍妇”,“夜叉”的绰号。
    祖母王夫人更是看到李莞,就像看到仇人似的。所以,贾柔淑跟她兄长贾兰,在祖母面前,就跟透明人一般。贾柔淑印象中,祖母王夫人没有抱过她,甚至都懒得对他们一家多投去眼神。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妈在的时候,更是阴阳怪气。住在一墙之隔的东院的邢夫人,当面热情,背地里婆婆妈妈说三道四。
    如今,贾柔淑得了皇后娘娘赏赐的南洋贡品,天女霞衣,虽然看着很是怪异,跟中原衣服的风格迥异,但是够夺目,来头够大,皇后娘娘的赏赐。贾柔淑就是要高调地穿着这件衣裳,回去亮瞎那些不喜欢她们院里的那些人的眼。
    行至宫门前,便有两辆华丽的马车等候着,那是皇贵妃给他们安排的。贾柔淑跟乳母一辆马车,晋王湛跟贾兰一辆马车。同时,护送晋王出宫的,还跟随了一队护卫。
    待到了荣国府,贾柔淑牵着乳母的手,从马车上跳下来。便见晋王湛跟贾兰已经下了马车。
    贾柔淑原本以为自己穿成个鸡毛掸子,已经很可笑了。谁知,晋王湛竟然更夸张,他在车中将亲王穿的银丝蟒绣袍换了下来,穿上了跟贾兰一模一样的伴读穿的白衫。
    晋王湛对贾柔淑使了个眼色,叫她不要声张。
    贾柔淑想着,晋王湛贪玩,以往就有扮小太监溜出宫看婚礼,如今扮成皇子伴读,应是为了玩得尽兴。不然,一个当朝亲王下榻荣国府,府里上下都端着,哪里都簇拥着,晋王湛肯定就玩儿不好了。
    贾柔淑会其意,便也不做声。来她家作客,当然是要玩得尽兴才是。
    荣国府平日是不开大门的,只由两个角门出入。东边角门出入的是有身份的人,西边角门出入的是底下的人。
    平日贾兰回府,走东角门即可。然而今日,晋王湛跟他们在一起。虽然晋王湛穿着寻常公子的衣衫,也声称自己是晋王的伴读,但贾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晋王殿下从角门而入。
    如今荣国府手眼通天的是李莞,门口守卫都是李莞的人。几人见贾兰跳下马车,纷纷来迎。“兰少爷,您可回来了。大奶奶正在家等着您呢。”
    贾兰望了望三扇的朱漆大门,对门口守卫道,“皇后娘娘给柔姐儿赐了衣裳,正穿在姐儿身上。快快把大门打开来迎。”
    那几个守卫本来都是李莞的人,听贾兰如此说,忙将大门打开,将晋王湛等人迎了进去。
    府内早已有人通报,兰哥儿跟柔姐儿回了,以及晋王湛的侍读来访。
    李莞听闻兰哥儿让开大门相迎,原因是柔姐儿得了皇后娘娘赏的衣裳。李莞倒觉得,贾兰让开大门相迎的原因,不光是迎一件衣裳,只怕迎的是贵客。而且听说今日前来的,还跟了禁军卫队,李莞便料这位来访的晋王湛侍读身份不简单。
    老太太前些时日病了,至今不大见风,便去厅中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