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93节

    小胡意识到自己闯祸了,连忙张手挡在胡曲莲面前,但场面已经混乱得不成样。
    “大家先往后退一步。”胡曲莲开口。
    她的声音如一股清风,让躁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齐齐后退了一步。
    她继续道:“我会在海隅村住七天,期间会抽出三天义诊,到时大家再来找我。”
    “胡医生,我们去哪找你?”有人高声问。
    胡曲莲回头看了看于知乐。
    “到我家小院来。”于知乐朗声道。
    “好!谢谢胡医生!”不知谁喊了一句。
    此后,道谢的话此起彼伏,响了很久,一直跟着他们到小院门前。
    “胡老师,对不起。”小胡自责道。
    胡曲莲柔声安慰:“没事,我本来就打算开设义诊。”
    院门被轻轻推开,一道红色的小身影出现,小声道:“姐姐。”
    “这是小宝吧,真可爱。”胡曲莲摸了摸他的头发。
    面对陌生人,于迟也不怯,睁着圆眼看这个手掌温暖的奶奶。
    “乖乖,来,奶奶给你送个小礼物。”胡曲莲拉着他的小手走到大皮箱边上。
    咔嗒几声,小胡将大皮箱打开。
    最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面豆豉鲮鱼罐头,二十几个罐头摆放整齐。
    “奶奶,我爱你!”陈昭亲了胡曲莲一口,蹲下把罐头搂入怀里。
    胡曲莲嘴角挂着浅笑,道:“瞧你这出息,还没小孩儿淡定。”
    说着,她从箱子侧边翻出几个精巧的小玩具,递给了于迟。
    于迟眼睛一亮,却没第一时间伸手去拿,而是看向于知乐征求意见。
    于知乐点点头。
    “奶奶,我爱你。”他开心地接过,奶声奶气地学陈昭说话。
    胡曲莲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分了一圈才让小胡拿行李去安顿。
    屋子是于知乐昨天收拾出来的,就在东屋旁边。
    胡曲莲直奔东屋,问:“昏迷多久了?”
    “三个月左右。”于知乐回想当时的状况,详细讲给她听,“这几个月一直在输葡萄糖,没有任何反应。”
    胡曲莲进屋先环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照顾得不错。”
    接着,她把手指搭在于婉琴的手腕上,时而皱眉,时而摇头。
    在她沉默的一分多钟里,东屋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于海光屏住呼吸,紧张地捏着手指,生怕她说出不好的结果。
    “问题不大,我今晚开始给她针灸。”胡曲莲收回手,“三天之后能醒。”
    “胡医生,您需要什么?我来准备。”于海光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胡曲莲摇头,答道:“不用,所有东西我都准备好了。”
    屋外,于越、于迟和陈昭正紧张地等着诊断结果。
    “三天之后就能醒。”于知乐将消息告诉他们。
    陈昭激动得抱着于迟在院子里转圈圈。
    “乐乐,我听说你带了大医生回来给婶婶看病,怎么样?”张文心原本还在菜园里干活,一听到这事就风风火火地赶来。
    于知乐把结果告诉她,她开心得一把抱起她,也转起了圈。
    胡曲莲一出门就见到这样的场景,哑然失笑。
    笑声让张文心停下动作,寻找来源。
    “你是陈昭的奶奶。”她语气肯定,而后惊叹,“真的好年轻。”
    “我猜你是文心,对吗?”胡曲莲浅笑。
    张文心爽朗一笑:“答对了!”
    “这是我奶奶给我带来的罐头。”陈昭开始炫耀。
    眼见两人又要斗嘴,于知乐手动制止,对张文心说:“我找到机会成立女子捕鱼队了。”
    “啊?啊!”
    第85章
    张文心呆愣几秒,回过神,满脸惊喜地问:“真的?现在?”
    “对,就现在。”于知乐应道。
    陈昭见两人有正事要谈,识趣地闭嘴走远,跑到大树底开心地与于迟玩起小玩具。
    于海光招呼胡曲莲和小胡喝水,把空间留给两人。
    “乐乐,什么机会?什么机会?”张文心将于知乐拉到秋千上,着急地问。
    于知乐告诉她,以后国营饭店的海货供应由海隅村负责,午晚各一次。
    胡老三还说,现在国营饭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上边有扩建的意向,到时供应总量会增加。
    “好机会!”张文心拍掌叫好。
    激动过后,她冷静下来与于知乐合计怎么写计划书,她打算尽快写好交给村里评估。
    工具、选人、培训、运输,两人首先列出四个大方向。
    “渔船和渔网是必不可少的,渔网还好说,但渔船很难办。”张文心眉头微皱,“新船是指望不上了,村里又没有多余的船。”
    文柔的娘家文家村是海县有名的木船作坊,她去过很多次,对木船制作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制船有九大工序,一艘船从选料到下水,至少要两个月的时间。
    村里的废弃渔船都是经历过多次缝缝补补,实在下不了水才会被舍弃。
    想着想着,张文心热情有些消散:“再说,就算来得及定新船,村里也没有那么多钱,大家不会同意的。”
    闻言,于知乐陷入沉思。
    “就算很难,我们也要试一试。”
    “不管了,先提出来,让大家和我们一起烦。实在不行,我们就去捕鱼队抢一条。”
    两人沉默了好一会,又同时开口,而后相视一笑。
    于是,她们暂时跳过工具这方面的事,继续其他事项的讨论。
    “三人一组,一天两组。”张文心嘀咕着人选。
    于知乐补充:“安排两个大组,交替工作,避免劳累过度。”
    之后,两人讨论了小半个小时,确定了培训的人和负责运输的人。
    她们一致选定于海宗作为培训老师,而主力和运输的人都从朋友们中挑选。
    “有晚霞,好看,真幸福。”张文心张手搂住于知乐的肩膀,带着她一起倒靠在秋千椅背上。
    她轻轻一用力,秋千晃动,带来微风。
    霞光褪去,暗蓝色的天空像是被人用沙子摩擦过一遍,呈现出类颗粒感。
    村中心的方向缓缓升起炊烟,到了做晚饭的点。
    “今晚在我家吃饭吧。”于知乐站起,侧过脸对张文心说。
    张文心嬉笑道:“你不叫我也要厚着脸皮留下来。”
    说着,她跟在于知乐身后进了厨房,自觉地把海货拿到院里处理。
    于海光和周岳生走近帮忙。
    胡老三给的都是五花肉,于知乐打算做道低配版脆皮五花,用生菜夹着吃。
    至于那小半桶海货,就做个简单的辣炒。
    五花肉已经刮去猪毛,洗净后直接冷水下锅,加入葱姜花椒。
    没一会儿,水沸了,于知乐用勺子撇出水面上的浮沫,转身去做调料。
    盐、糖、孜然粉等一股脑倒入大瓷碗,再加入酱油、蚝油搅匀,再分两碗,往其中一碗加入辣椒粉继续搅拌。
    这时,张文心端着处理好的海货进厨房,凑近来看。
    “做炸五花肉,用生菜包着吃。”于知乐捞出煮好的肉,“其实,烤着会更好吃一些。”
    张文心想了想,说:“这吃法挺新鲜的,不用那么油腻。”
    “蘸白糖吃也还不错。”于知乐想到粤省的一道名菜
    ——脆皮烧肉。
    “啊?”张文心发出疑惑的声音,“又咸又甜的,能好吃吗?”
    下一秒,她的注意力被于知乐的动作吸引,顾不得等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竹签去戳猪皮?”
    “这样皮才会脆。”于知乐回答。
    她没有忽略张文心跃跃欲试的表情,递出手里的那把竹签。
    张文心欣喜接过,学着她的动作戳了起来,双眼一下就瞪大。
    这个手感非常特别,弹弹的,让人有点上瘾。
    “差不多,把酱料抹在肉上面,不要碰到猪皮。”于知乐笑道,“猪皮单独抹一小把盐,也可以让肉皮更容易被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