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1节

    “这种锁芯都是铜做的。他的万能钥匙是钢制的,有些还是合金钢的,只要不是磁性锁,不是空转锁芯,都能拧断。”牧志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了记录,又道:“没戴手套,但也没接触电动车以外的地方。”
    “好家伙,称得上干净利落了。”江远以lv4的犯罪现场勘查,来审视视频里的现场,都找不到窃贼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这也是电动车盗窃案之类的,不招人待见的原因之一。暴力开锁的窃贼,想想也知道技术含量不高,但盗窃电动车这件事本身太简单了,以至于他根本不需要留下多少信息。
    犯罪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洛卡德原理说的就是这个: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生物质转移现象,即会带走一些东西,亦会留下一些东西。
    偷电动车的可好,他就接触电动车,然后把电动车整个带走了,留下的只有足迹……
    足迹可不像是指纹,能够直接用来寻找案犯,它最多只能指证用。而且,相隔这么久了,公共地方的足迹,肯定也是保留不住的。
    要不是还有视频录像,单就江远看到的犯罪现场来说,这案子比杀人案都难破——凶杀案现场哪怕没有证据了,还可以通过人际关系来寻找动机,事实上,大部分凶杀案都是这么破的。可电动车盗窃,怎么可能有什么人际关系牵连着……
    当然,就案件总体来说,盗窃电动车是不可能如凶杀案那样复杂的。嫌疑人自己的警惕性有限,操作能力有限,会出现在视频监控中,本身也能说明问题。
    真要追着这个现场,也不是没有路子了,就循着案发当日的视频监控,再找别的视频监控,一路追踪过去,还是有比较大的概率,找到线索的。
    要是路上实在没希望,循到嫌疑人住的地方,或者可能再次经过的地方,再派人蹲守,又或者直接采用刑警大杀器之排查,找到人的概率终究是有的。
    然而,这些手段都不是江远能用得上的。
    “再看下一个视频。”江远只沉思了很短时间,就放弃了这个现场。
    他的目标只是帮忙找回几辆电动车,而不是找回所有电动车。
    “那咱就继续看录像。”牧志洋习以为常。他也是帮人找过东西的,容易的也容易,麻烦的是真麻烦。
    照着江村小区的报警记录,两人很快又看到了一起光天化日之下的电动车盗窃案。窃贼竟是同一个人,采用的手法也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对方还捅开了一只u型锁,并将之丢入不远处的垃圾桶里。
    “这里。”江远用手点了一下,立即做了记录。
    “视频是也一个月前的,丢掉的u型锁怕是找不回来了。”牧志洋有点可惜,道:“居民报案晚,出警的民警不注意保护现场,也是个问题。”
    江远摆摆手,将监控视频往前放了几秒,指着屏幕道:“他解u型锁的时候,手扶了一下柱子的下方。”
    柱子是工字钢做的,而对方的手指扣入的位置靠内靠下,是常人通常不会碰到的地方,因此有较大的概率留下指纹。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指纹来说,本身就已进入到玄学状态,留下指纹或留不下指纹都很正常。
    “现在过去?”牧志洋问。
    “不急,再看看别的,到时候一起采样。”
    “要不要请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先过去?”
    “别。”江远一口回绝,道:“时间太久了,还是我亲自去放心。”
    牧志洋自无不可,只是觉得并无必要。
    第36章 金粉爱马仕
    江村小区的8个摄像头,囊括了进出口和内外2个电动车停放点。
    里面的电动车停放点搭了雨棚,外面的露天临街,都不影响窃贼们的积极性。
    看视频监控的时间长了,牧志洋和江远就发现,过来偷电瓶车的,总共就是3个人。
    一位是在工字钢下方可能留有指纹的冲锋衣男人,约莫二十多岁的样子,基本都是采用万能钥匙暴力开锁,集中来过几次以后,就不再来了,估计也是怕被保安之类的认出来。
    另外两人一伙,更加暴力,总共来过两次,都是晚上开一辆电动三轮车过来,停到门外的电动车停放点旁,看有未锁地桩的电动车,就剪断电池旁的保险丝,再用磁铁贴了喇叭,解决了报警就直接搬走。锁了桩的电动车,则用液压钳剪断锁车的链条锁或者u型锁,再将之搬上三轮车,一次偷走多辆电动车。
    江村小区属于县城的边缘地带,县衙所在的南岸相对繁华,北岸就是些新建的居民小区,以及配套不全的街道,犯罪嫌疑人偷了电动车,三拐两拐的就等于出城了,寻都没处寻去。
    “都好没技术含量。”江远将监控视频看完了,又将搬运组丢烟头和垃圾到路边排水沟的画面翻拍到了手机里。不由评价了一句。
    他以前想象的,或者认为的,开电动车至少需要开锁技巧这件事,在两个组别中,都没有丝毫的体现。
    而且,从效率和实用性上看,这两个组别采用的方式,竟然还都比用开锁的模式好。
    因为技术开锁总归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再快的开锁,无非就跟第一组的暴力开锁一样,转两下打开,不可能再快了。而要是技术开锁的速度再慢一点,弄不好还要被人怀疑。
    牧志洋则是乐悠悠的道:“都偷电动车了,能有什么技术。还有更烂的,暴力开锁都不懂的,就在大街上晃悠,看谁的电动车的钥匙忘拔了,立马坐上去开走……”
    “那要是遇不到忘拔钥匙的电动车呢?”
    “回家泡个面,继续玩手机呗。”牧志洋撇撇嘴,道:“还有专门偷电池电瓶的,比这个高级不到哪里去。”
    “就说,这三个人结果还是有追求的?”
    “可不是。就这俩用液压钳的,你仔细看,他们都是优先剪锁头的。为啥,因为锁叉可以做的很硬,但锁头的造型复杂,硬度就不能高,高了加工不出来,或者加工出来太贵,就是这个意思……”牧志洋也是转述听来的东西,但说的还算是清楚。
    防盗这种东西,归根结底还是要讲究性价比的。
    20块钱的u型锁,只能防路人,防不住冲锋衣这种暴力开锁的。60块的u型锁只要锁的位置正确,大抵是能防住冲锋衣的,但防不住液压钳这种搬家流。
    电动车自带的报警系统也是一样,自带电源的报警器就比用接电于电瓶的报警器实际点,有两个喇叭的报警器就比有一个喇叭的麻烦点,不过,再好的防盗系统,都怕遇到对的人,尤其是制式防盗系统,就像是书本里的“例题”一样,再难的例题,也只能防得住不看书的,防不住聪明好学的。
    电动车最好的防盗模式,是车主对自家车的防盗系统做一些个性化的改变。都不需要是改良或改善,只要改一改位置,改一点点模式,防盗成功率就会大为提高。这就好像把书本里的例题稍微改造了一下,换换数字什么的,就足以挡住那些没有认真学习或不够聪明好学的学生了。
    不过,都沦落到偷电动车了,认真学习的程度,聪明好学的程度也就那样了,看看他们留下的线索就知道了,但凡数学能考120分的孩子,做再渣的题目,都不可能这么不谨慎的。
    江远跟牧志洋各自骑一辆电动车,先到江村小区旁的走马道派出所报道。
    经过牧志洋同志的一番交际,两人顺利的领出了一名辅警随行。
    辅警虽然带了一个辅字,但在目前的基层司法体系里,却是什么工作都要做,什么工作都能做。穿着fj打头的警号的执勤服的周塔,更是年过40,足足有15年的从警经验。
    走马道派出所也是怕江远和牧志洋两个小年轻不懂事,才派出了周塔。
    比起普通民警,周塔的交际能力相当不错,走了一段路,就跟江远和牧志洋熟悉起来,继而道:“现场勘查的活,我也是经常做的,其实,要只是扫指纹的话,你们说一声,我们过去扫了就行,不用专门过来……”
    “我想自己扫一下。”江远客客气气的解释道:“那个工字钢上的指纹,有一个月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扫出来。”
    周塔一听,立即止了这个话题,转而道:“其实也不一定就要扫指纹,到街面上打听打听,说不定也能找到人。这些偷电动车吃饭的,没什么跟脚的。要是愿意下力气,总有人会给供出来。”
    “那下次试试。”江远只是帮亲戚们找找电动车,请牧志洋和周塔跑一趟已经很麻烦人了,没必要做成人托人的人情债。
    何况,江远也不懂街面上的事情,为此欠下人情,还不知道又是何等的复杂。
    周塔三两句话,确定了江远的态度,就笑呵呵的进入聊天环境。他一天天的在附近巡逻,哪个店里的饭菜干净,哪个超市里有老鼠都一清二楚,说的也算有趣。
    等到了现场,穿着执勤服的周塔很有工作积极性的去做现场笔录了,牧志洋跟着江远蹲到工字钢跟前,弯腰瞅了两眼,道:“这怎么看还有没有指纹了。”
    “可以用放大镜,或者紫外线之类的看。”江远将随身带来的勘查箱摆开,随口道:“咱们今天的情况,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扫粉就行了。”
    说话间,就见江远点兵点将似的,从几个金银黑灰白色的瓶子中,取出一个装有金色粉末的,又取了一只毛茸茸的酒黑色刷子出来。
    重新看了眼翻拍的照片的位置,江远用毛刷蘸了金粉,轻轻弹动刷柄,使得400目的铜粉,细密密的落到尚算平整的钢面上。
    从牧志洋的角度去看,江远弹的就格外均匀,配合他的前奏,竟是颇有仪式感。
    “搞技术的就是不一样啊,你这个还挺有讲究的,我们一般都是用银粉的。”牧志洋作为刑警,出现场的时候,也是要经常扫指纹的。有些小案子,能自己动手的,总比请刑科中队的人过来简单。
    江远观察着工字钢表面,道:“银粉附着力强,适合的场合多,算是万能粉。但今天这个背景太浅,用金粉的对比好。”
    “你这个刷子好像也不一样。”
    “纯灰鼠毛的。200多一个,我专门要出来的。”
    “这个破刷子200多?”牧志洋讶然。
    “灰鼠毛号称刷毛里的爱马仕。”江远甩了一下毛刷,笑道:“你看毛尖,又细又直,而且软和,不容易破坏指纹。”
    “这就爱马仕了?”
    “因为女生用的化妆刷里面,灰鼠毛也是最好的。它刷指纹舒服,女生的脸被它刷着也舒服。”江远接着又补充道:“跟金粉最配。”
    江远说着话,趴下来,端平右手,用灰鼠毛刷的尖端,极轻柔的拂去工字钢表面的金粉,温柔的像是给美女晕染眼影一般。
    随着多余的金粉散去,几个不太完整的指纹,就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第37章 取证
    牧志洋也趴了下来,仔细的看那几个指纹。
    残缺不全的指纹,以指尖的位置为主,中间部分按压的都不是很全面,总面积也都不大的样子。
    “时间还是久了点?”牧志洋有点失望。200多的刷子,刷的还是一听就贵的铜粉,结果也没刷出完整的指纹来。
    江远先是取了照相机出来,尽可能清晰的拍了照片,才直起身来,直接看着拍摄出的指纹图案,缓缓道:“残是残了点,但应该能凑出十几个特征点。”
    牧志洋踮脚看了指纹,颇为意外的道:“这个形状都不全了,纹路也模模糊糊的,还能提出十几个特征点?”
    “你应该看看我前些天做的纵火案的指纹。”江远又俯身拍了几张指纹照片,接着开始拍摄现场照片。
    牧志洋一拍脑袋:“你说我这个联想能力……唉,也就是你了,换个人过来,这个案子还真不好弄。”
    同样的指纹,若是县局的现勘撸出来的,痕检肯定得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否则怎么办呢,残成这种狗样子,甭管老严还是小王,都是匹配不出来的。
    就算指纹的完整度再高一点,两人估计也是不愿意做的。
    完整的指纹是有手就能做匹配的,残缺的指纹可是越残越闹心,残缺成纵火案的程度,那就不仅是闹心的程度了,还可能损耗心力,损耗的还得是专家级痕检的心力……
    用这种烧掉牛人脑细胞的方式破的案子,如果只是几辆电动车被盗,办案民警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江远自己做,就没有那么多啰嗦的话了,客客气气的道:“是我只会指纹。派出所查的话,应该有别的办法吧。”
    “有办法,也不见得就能破获了。偷电动车这种的,好多都是流窜作案,跑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钱花完了,觉得危险了,又去另一个地方,跟旅游似的。”牧志洋莫名的觉得有点羡慕。
    做完现场笔录的周塔正好回来,听到牧志洋的后半句,赞同道:“确实是。有些人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
    “我尽快把指纹比出来。”江远能做的也就是这个了。拖的久了,就算指纹比出来了,犯罪嫌疑人跑了也是个麻烦——这又是现实中的一重麻烦,哪怕知道犯罪嫌疑人在哪里,异地办案的手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燃烧的经费,全都是麻烦。
    想象两位民警,很可能是四位民警,开车前往也许上千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与当地刑侦部门沟通,请求派人协助侦查和逮捕犯罪嫌疑人,在此过程中因为加油、过路费、加班费和食宿大把的花着钱,结果带回家的是一名偷窃了数辆电动车的小毛贼,还有可能抓不到人……谁想起来,心里都会欠得慌吧。
    比起年轻的牧志洋,周塔更加无法理解江远。
    不过,他习惯了多做事,少说话,帮着江远把东西整理清楚,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小区外的停车区。
    到了地方,三人各自戴上手套口罩,开始扒着下水道,试着将视频里看到的烟头和垃圾找出来。
    三个人,两大袋,很快都满足的站了起来。
    “污染成这个样子,估计就烟头能用了。”江远叹了口气。下水道里的烟头不少,他全部起了出来,又用小证物袋一个个的收集起来。
    就这个动作,江远做了一刻钟有余。
    牧志洋看着都累,脱了手套,捂住鼻子又嫌弃的松开,道:“垃圾水都浸进去了,还能查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