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今年初春下雪时太医们都说耿志山撑不过半年了,可是他现在还是撑过来了。或许耿志山提着一口气真的有什么事未做完吧,他这半年在府中养病甚少外出,但人却没病得糊涂不清,那些进入将军府中的人大半都是他这些年经营的旧部,至于他在谋划着什么,就连谢云程都不知道。
谢云程此次前来为耿志山带了不少名贵的滋补品,他刚进里屋里,耿志山便要下床迎接他。谢云程见状立刻迎上去按住了他:太傅有疾在身,你我之间又何须多礼?
耿志山比半年前瘦了许多,就连他那经历过一番磨砺坚毅的面庞都瘦削了不少。他虽然因病面色苍白,但仍是露出一个得体的微笑:多谢陛下体恤。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同样回以笑容,只是他眉宇间多了几分忧虑:太傅是孤的左膀右臂,如今太傅病了,朝中局势偏向襄王,所以太傅为了孤也要快点好起来啊。
耿志山听到这话后微愣在床前,他自从病后就没再见过谢云程了。他亲自传授过谢云程行军打仗的本事,他知道谢云程是个聪明知恩图报的孩子。谢云程与他逐渐疏远是在他写密函让谢云程除掉宣凤岐开始的。
谢云程比先帝心软多了。
再怎么样宣凤岐也是扶他坐上帝位的,就算这些年他只是宣凤岐手底下的一个傀儡,恐怕这孩子也下不了决心去杀宣凤岐。可是为了大周江山稳固宣凤岐必须死,而且宣凤岐所犯下的罪何止是把皇帝当成自己揽权的工具那么简单?
耿志山咳了几声,他叹息道:多谢陛下还记挂着老臣,只是老臣的身子老臣自己心里清楚。老臣没几日好活的了,所以在老臣走前,老臣也想跟陛下说几句体己话。
谢云程听到他这话后眉心皱得更紧了:太傅不要这样说,你为大周戍守边疆多年,立下无数战功。你怎么会
耿志山看到他这副担忧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生死有命。陛下不必担心老臣,想必陛下在登基后已经有人告诉您,您的身世了吧?
谢云程没想到耿志山会忽然跟他提起这个,他抿起嘴唇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太傅怎么忽的提起这个?
耿志山继续道:老臣旧事重提并非是要陛下伤心。老臣在先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伴随在先帝身边了,先帝在皇子之中出身并非显赫,他非嫡非长,生母不受宠爱。但陛下知道先帝为何最后还是稳坐帝位吗?
谢云程脸色逐渐变得凝重。或许他能猜得出耿志山要跟他说什么,但是这话绝对不能从他嘴里说出,否则将会有人往他手里递把刀,让他去杀他最想保护的那个人。
他深思片刻后抬起头来直视着耿志山:请太傅赐教。
耿志山见他还有求教的志气,于是便语重心长道:是狠心。
-----------------------
作者有话说:圣诞快乐,希望我能变好,天天都能给宝子们更大长章[爆哭]
第127章
耿志山见到谢云程那愈发凝重的脸色, 于是便伸出他那双苍老粗粝的手轻轻摸着谢云程的手背。耿志山明明没有老到脊背弯下去的地步,但这半年的病痛让他觉得疲惫许多,他没有从前那般威武挺拔了, 现在的他就像一个垂垂老矣的前辈语重心长:孩子啊,我知你心性纯良所以一直下不了手。可是你是帝王,你身上背负着的不仅是身为帝王的责任,你还掌握着大周的生杀大权。
谢云程的手微微颤抖,他仍然装傻充愣:我实在是不明白太傅说的是什么意思
耿志山见他还是心有不忍, 于是又继续道:当年先帝能够稳坐帝位靠的就是一个狠字,陛下若是不想将万里江山拱手让人, 大周百姓民不聊生, 那就必须铲除一切阻碍您的人。
耿志山一直相信谢云程是个聪明的孩子,所以他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谢云程应该也知道他话中指的是谁了。
谢云程装作思考低头沉默了许久。很显然,他已经不能再装傻了,就算他这次装傻下次装傻也不能次次都装傻, 只要他还是皇帝,宣凤岐还握着大部分权力,那么所有人都会盯着他们两个。
耿志山是盯着宣凤岐最紧的人,只是他现在已病入膏肓。他虽然还能管住边塞的那些大军,但他也十分很清楚自己此刻撼动不了宣凤岐的地位, 若上天再多留他几年他说不定会看着谢云程将大周江山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现在他已经不能再拖了。
若是在他临走前还未将宣凤岐在玄都之中的势力全部铲除,那到时候谢云程的处境恐怕就难了。
耿志山在向谢云程这个皇帝发出合作的邀请。谢云程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己只是宣凤岐的一个工具, 也知道他做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宣凤岐,如果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的话,说不定他会用最凌厉的手法夺过宣凤岐手中的权力。
可是他不能这样做。
他知道宣凤岐心里最在意的就是现在他手中握着的权力, 如果宣凤岐在一夕之间失去了全部权力,那么他会变得生不如死。宣凤岐会恨他的。
谢云程沉思了许久后抬起头来看向耿志山还双因为重病而显得有些苍浊的眼睛:那么太傅想要怎么做?
耿志山看他已下定决心,于是点头说道:老臣已经知道襄王为了堵悠悠之口,也为了让陛下放下戒心早就答应了您安排人进禁军了。襄王之所以在玄都能呼风唤雨就是因为掌握着玄都的两万禁军。老臣相信陛下安排人进禁军绝对不是只为了自保,陛下可以在这里下手。
谢云程听到他这样说后紧锁起眉头来:太傅说的没错。只是襄王防我防得太紧了,我的人还没有完全渗透进禁军营中。
耿志山听到他的顾虑后又继续道:陛下不必担心,老臣虽说在边塞领兵多年,但好歹在军队之中也有些声望。禁军之中的几位资历较深的将军都与老臣有几分交情,虽然他们现在担任的不是要职,但若陛下想要成事,这几个人足以助陛下一臂之力。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唇角不合时宜地抽搐了一下。他极力掩饰住自己那快要压抑不住的担忧与怒火。其实早在耿志山将大周境内各种跟他有关系的人脉交给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耿志山绝对不会只有这么点本事。
禁军好歹是能在玄都里保住宣凤岐平安的一个助力。可是如今连这么重要的军队都要被耿志山的人渗透进去了,那宣凤岐的处境将会变得很危险。
其实谢云程大可以跟耿志山明说他确实心软对宣凤岐下不了手,但是以耿志山在军中的威望他很难说不会提前对宣凤岐下手,然后再向他这个傀儡皇帝来一个先斩后奏。
再说了耿志山虽然说了这么多,但却一点没有交出兵符的意思。谢云程都快有些猜不透这位大将军想要干什么了,按理说耿志山是纯臣,只会一心为君着想,可是他病重至此还不愿移交兵权就让谢云程觉得耿志山有其他想法。
虽然这个想法不一定是谋反,但耿志山到目前为止的所做所为让他感觉到恐慌。耿志山真的不一定会对他对什么,但他肯定只要这名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一旦逮住机会就会置宣凤岐于死地。现在的他没有强大的权力傍身,兵符又不在他的手中,而身边唯一支撑他的只有宣凤岐,就连宣凤岐自己也只是用狠辣的手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如果他们真的跟有兵权在身的耿志山硬碰硬,那还真是说不准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谢云程又是沉默了良久随后他又将自己脸上的表情控制在听到喜讯后最惊喜的样子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耿志山看到他脸上的笑意之后微愣了一下。
明明这孩子刚才脸上还有犹豫,怎么现在就因为这个而露出喜悦的神情?
不过这样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帝王本该就是这样。或许谢云程刚才并不是犹豫不忍,而是想着计划该怎样实施才不会被宣凤岐发现,他只要狠得下心来做这件事,那么以后他必定会稳坐帝位。耿志山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他必须亲眼看到谢云程把自己眼前最大的阻碍铲除,这样他才能放心将兵符交给这位少年帝王手中。
我知道太傅的良苦用心,但太傅这半年身子一直不好,而且自从上次襄王遇刺之后他就一直怀疑刺客是太傅派的。虽然我早就派人去查刺客的行踪证明了此事与太傅并无关系,可是襄王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太傅虽然与他表面上并无交集,但襄王却视太傅为死敌,我也是因为这件事才远离太傅以求避嫌的,太傅不会嫌我懦弱吧?谢云程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委屈又无奈的样子。
他完全就是一个在权臣胁迫下做出无奈之举的可怜小皇帝。耿志山见状连忙直起身子来:陛下可是折煞老臣了,陛下是君,老臣自然要万事以陛下为先。更何况襄王狼子野心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虽然老臣身子骨不行了,但只要老臣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看到襄王此等乱臣贼子伏诛!
谢云程此次前来为耿志山带了不少名贵的滋补品,他刚进里屋里,耿志山便要下床迎接他。谢云程见状立刻迎上去按住了他:太傅有疾在身,你我之间又何须多礼?
耿志山比半年前瘦了许多,就连他那经历过一番磨砺坚毅的面庞都瘦削了不少。他虽然因病面色苍白,但仍是露出一个得体的微笑:多谢陛下体恤。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同样回以笑容,只是他眉宇间多了几分忧虑:太傅是孤的左膀右臂,如今太傅病了,朝中局势偏向襄王,所以太傅为了孤也要快点好起来啊。
耿志山听到这话后微愣在床前,他自从病后就没再见过谢云程了。他亲自传授过谢云程行军打仗的本事,他知道谢云程是个聪明知恩图报的孩子。谢云程与他逐渐疏远是在他写密函让谢云程除掉宣凤岐开始的。
谢云程比先帝心软多了。
再怎么样宣凤岐也是扶他坐上帝位的,就算这些年他只是宣凤岐手底下的一个傀儡,恐怕这孩子也下不了决心去杀宣凤岐。可是为了大周江山稳固宣凤岐必须死,而且宣凤岐所犯下的罪何止是把皇帝当成自己揽权的工具那么简单?
耿志山咳了几声,他叹息道:多谢陛下还记挂着老臣,只是老臣的身子老臣自己心里清楚。老臣没几日好活的了,所以在老臣走前,老臣也想跟陛下说几句体己话。
谢云程听到他这话后眉心皱得更紧了:太傅不要这样说,你为大周戍守边疆多年,立下无数战功。你怎么会
耿志山看到他这副担忧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生死有命。陛下不必担心老臣,想必陛下在登基后已经有人告诉您,您的身世了吧?
谢云程没想到耿志山会忽然跟他提起这个,他抿起嘴唇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太傅怎么忽的提起这个?
耿志山继续道:老臣旧事重提并非是要陛下伤心。老臣在先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伴随在先帝身边了,先帝在皇子之中出身并非显赫,他非嫡非长,生母不受宠爱。但陛下知道先帝为何最后还是稳坐帝位吗?
谢云程脸色逐渐变得凝重。或许他能猜得出耿志山要跟他说什么,但是这话绝对不能从他嘴里说出,否则将会有人往他手里递把刀,让他去杀他最想保护的那个人。
他深思片刻后抬起头来直视着耿志山:请太傅赐教。
耿志山见他还有求教的志气,于是便语重心长道:是狠心。
-----------------------
作者有话说:圣诞快乐,希望我能变好,天天都能给宝子们更大长章[爆哭]
第127章
耿志山见到谢云程那愈发凝重的脸色, 于是便伸出他那双苍老粗粝的手轻轻摸着谢云程的手背。耿志山明明没有老到脊背弯下去的地步,但这半年的病痛让他觉得疲惫许多,他没有从前那般威武挺拔了, 现在的他就像一个垂垂老矣的前辈语重心长:孩子啊,我知你心性纯良所以一直下不了手。可是你是帝王,你身上背负着的不仅是身为帝王的责任,你还掌握着大周的生杀大权。
谢云程的手微微颤抖,他仍然装傻充愣:我实在是不明白太傅说的是什么意思
耿志山见他还是心有不忍, 于是又继续道:当年先帝能够稳坐帝位靠的就是一个狠字,陛下若是不想将万里江山拱手让人, 大周百姓民不聊生, 那就必须铲除一切阻碍您的人。
耿志山一直相信谢云程是个聪明的孩子,所以他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谢云程应该也知道他话中指的是谁了。
谢云程装作思考低头沉默了许久。很显然,他已经不能再装傻了,就算他这次装傻下次装傻也不能次次都装傻, 只要他还是皇帝,宣凤岐还握着大部分权力,那么所有人都会盯着他们两个。
耿志山是盯着宣凤岐最紧的人,只是他现在已病入膏肓。他虽然还能管住边塞的那些大军,但他也十分很清楚自己此刻撼动不了宣凤岐的地位, 若上天再多留他几年他说不定会看着谢云程将大周江山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现在他已经不能再拖了。
若是在他临走前还未将宣凤岐在玄都之中的势力全部铲除,那到时候谢云程的处境恐怕就难了。
耿志山在向谢云程这个皇帝发出合作的邀请。谢云程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己只是宣凤岐的一个工具, 也知道他做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宣凤岐,如果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的话,说不定他会用最凌厉的手法夺过宣凤岐手中的权力。
可是他不能这样做。
他知道宣凤岐心里最在意的就是现在他手中握着的权力, 如果宣凤岐在一夕之间失去了全部权力,那么他会变得生不如死。宣凤岐会恨他的。
谢云程沉思了许久后抬起头来看向耿志山还双因为重病而显得有些苍浊的眼睛:那么太傅想要怎么做?
耿志山看他已下定决心,于是点头说道:老臣已经知道襄王为了堵悠悠之口,也为了让陛下放下戒心早就答应了您安排人进禁军了。襄王之所以在玄都能呼风唤雨就是因为掌握着玄都的两万禁军。老臣相信陛下安排人进禁军绝对不是只为了自保,陛下可以在这里下手。
谢云程听到他这样说后紧锁起眉头来:太傅说的没错。只是襄王防我防得太紧了,我的人还没有完全渗透进禁军营中。
耿志山听到他的顾虑后又继续道:陛下不必担心,老臣虽说在边塞领兵多年,但好歹在军队之中也有些声望。禁军之中的几位资历较深的将军都与老臣有几分交情,虽然他们现在担任的不是要职,但若陛下想要成事,这几个人足以助陛下一臂之力。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唇角不合时宜地抽搐了一下。他极力掩饰住自己那快要压抑不住的担忧与怒火。其实早在耿志山将大周境内各种跟他有关系的人脉交给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耿志山绝对不会只有这么点本事。
禁军好歹是能在玄都里保住宣凤岐平安的一个助力。可是如今连这么重要的军队都要被耿志山的人渗透进去了,那宣凤岐的处境将会变得很危险。
其实谢云程大可以跟耿志山明说他确实心软对宣凤岐下不了手,但是以耿志山在军中的威望他很难说不会提前对宣凤岐下手,然后再向他这个傀儡皇帝来一个先斩后奏。
再说了耿志山虽然说了这么多,但却一点没有交出兵符的意思。谢云程都快有些猜不透这位大将军想要干什么了,按理说耿志山是纯臣,只会一心为君着想,可是他病重至此还不愿移交兵权就让谢云程觉得耿志山有其他想法。
虽然这个想法不一定是谋反,但耿志山到目前为止的所做所为让他感觉到恐慌。耿志山真的不一定会对他对什么,但他肯定只要这名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一旦逮住机会就会置宣凤岐于死地。现在的他没有强大的权力傍身,兵符又不在他的手中,而身边唯一支撑他的只有宣凤岐,就连宣凤岐自己也只是用狠辣的手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如果他们真的跟有兵权在身的耿志山硬碰硬,那还真是说不准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谢云程又是沉默了良久随后他又将自己脸上的表情控制在听到喜讯后最惊喜的样子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耿志山看到他脸上的笑意之后微愣了一下。
明明这孩子刚才脸上还有犹豫,怎么现在就因为这个而露出喜悦的神情?
不过这样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帝王本该就是这样。或许谢云程刚才并不是犹豫不忍,而是想着计划该怎样实施才不会被宣凤岐发现,他只要狠得下心来做这件事,那么以后他必定会稳坐帝位。耿志山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他必须亲眼看到谢云程把自己眼前最大的阻碍铲除,这样他才能放心将兵符交给这位少年帝王手中。
我知道太傅的良苦用心,但太傅这半年身子一直不好,而且自从上次襄王遇刺之后他就一直怀疑刺客是太傅派的。虽然我早就派人去查刺客的行踪证明了此事与太傅并无关系,可是襄王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太傅虽然与他表面上并无交集,但襄王却视太傅为死敌,我也是因为这件事才远离太傅以求避嫌的,太傅不会嫌我懦弱吧?谢云程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委屈又无奈的样子。
他完全就是一个在权臣胁迫下做出无奈之举的可怜小皇帝。耿志山见状连忙直起身子来:陛下可是折煞老臣了,陛下是君,老臣自然要万事以陛下为先。更何况襄王狼子野心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虽然老臣身子骨不行了,但只要老臣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看到襄王此等乱臣贼子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