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那这是好事儿啊,呦,算算可没几天了,你捂的可够严实的,先前一点儿风声都不露。”金枝笑着插话。
    “哪儿是我不想说啊,还不是大川嘴严,非要什么都弄好了才跟冬湖说,说什么这叫惊喜,嗐,他们小年轻那一套我也不懂,由着他们折腾呗。”
    在场的妇人顺着她的话夸上了赵洛川,由此又想到自家的汉子那副木头疙瘩的样子不解风情,免不了又是一阵感慨。
    林嫂子听见这话心里酸酸的,一年之前赵洛川还是村里人人谈之色变的存在,这才有夫郎一年,瞧瞧整日里把夫郎宠成什么样子了。
    村里人闲来无事,最爱干的就是窥探别家的生活,虽然杨冬湖不常出门,但身上的衣裳以及养的比以前看着不知好多少的脸色,还有上回杨冬湖落水赵洛川小心翼翼的抱着人回去,那脸上的担忧也做不得假。
    这一年来他家除了遇到些恶人波折,可没听夫夫二人有什么吵架与不和,每回在外头赵洛川都拿人当个宝儿似的护着,村里人只要不是瞎子,谁看不出来。
    “还是大川有心,瞧瞧人家多把媳妇放心上,什么都想到了,还是冬湖命好啊,嫁了这么个知冷知热的汉子,不像我们,家里家外都是一个人操持,每一个人肯帮把手的。”
    林嫂子从心里往外翻冒着酸水,说出来的话比从醋缸里拿出来的还显酸气,她说着站起身上手扒拉了一下车上的东西,这一看心里更是难受。
    金枝跟着她一起站起来,看见喜被又是一声惊叹:“这是缎面的吧,哎呦,瞧着就是不一样,光看着就滑溜。”
    她们手里刚摘过菜,怕摸脏了就没上手,只是隔着包裹看了一眼。
    云巧娘倒是没太大的反应,她家宽裕,虽然章家就一个寡汉子成亲的时候拿不出这么贵的喜被,但成亲后不曾怠慢云巧一分让云家很是宽心。
    云家都不是爱财之人,云德才是村长更是榜样,他们一家看中的是章承平的品行,从不是家底如何,不过云家在云巧成亲的时候还是陪嫁了一床的缎面被子。
    朱翠兰仿佛没听见林嫂子的那些酸溜溜的话,依旧是笑眯眯的:“大川特意跟我说的,年轻人好面儿不懂省钱,一辈子就这一回,这钱花的不心疼。”
    林嫂子就是喜欢跟别人比比,她心眼子不多,也想不出什么坏心思,就是嘴上说说,闻言她没继续念叨,而是转头冲金枝道:“哎,你家沈然不是跟李家小子定下了吗?瞧瞧人家这多舒坦,你怎么不跟子鸿娘说说,让他家也准备缎面的喜被。”
    金枝倒是不生气,只是摆摆手:“嗐,大川上山赚的多,那活多危险,人家有钱给夫郎倒叫你酸的不行,李家寻常家庭,我看绢布的就挺好,沈然看上的是人也不是被褥。”
    “就是,瞧你这张嘴,怎么,你家林志给你包的饺子酸菜馅的吧,一说话就是酸味儿,到明儿大川请吃席,多吃些肉去去酸气。”
    云巧娘也笑着打趣了两句林嫂子,把这话头岔了过去,林嫂子没什么坏心思,一打哈哈也就浑忘了。
    第234章 试嫁衣
    “大川是我半个儿,他的席面肯定不是瞎对付,到时你们都来吃喜酒,这地方人多,我也就不挨家挨户跑了,你们帮我跟其他人说说,九月二十,别忘了。”
    其实不必朱翠兰说,都知道赵洛川是猎户不愁肉吃,光看他家买的这些东西就知道席面差不到哪儿去。
    林嫂子昨儿才吃了饺子刚才还跟几个婶子炫耀来着,一听这话又勾起了馋虫,毕竟不是日日吃肉,肚子里没油水,哪能不馋。
    云巧娘和善的笑笑:“行呢,我回去跟云巧爹说一声,让他在村里给你吆喝吆喝,保证一个人都落不下。”
    “哎,那成,到时候你们都来,家里都是有孙子福的,把家里孩子都带来,人多热热闹闹我们也沾沾孩子的喜。”
    说了这大半晌的话,日头也毒辣起来,朱翠兰拿回来了喜被还没给杨冬湖看一眼,多耽误了一会儿又与她们几人说了两句,看见自家院里炊烟袅袅才推着车子回去。
    杨冬湖和赵方初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菜园里的菜来回就那么几样,老太太这几日都不大爱吃饭,天热吃酸的开胃,家里还有酸菜,杨冬湖去买了块儿豆腐回来炖酸菜,再放点儿干辣椒,酸酸辣辣可开胃了。
    赵婶子在屋后种了一垄红薯,伏在地上的叶子才手掌那么大,正是鲜嫩的时候,红薯叶子切碎了和杂面或是白面混在一起做成窝窝头,当主食来吃也比较顶饿。
    红薯杆杆撕去外头一层焯了水,放上野山椒和辣椒,拿热油一激,用盐调匀了吃着也香。
    杨冬湖买豆腐回来的时候见银春拿着篮子正在翻叶子,便向她讨了一把叶子和杆,晌午给家里人改改胃口。
    朱翠兰到家的时候菜窝窝头才刚出锅,她把被子放在了自己院里,不然到时候那院赵洛川还得换床放柜子,收拾起来麻烦,等成亲头天晚上去铺上就行了。
    她走进厨房,冲着正在做饭的杨冬湖道:“喜被我拿回来了,你等会儿去看看合不合心意,还有嫁衣,就差几针收尾,一会儿也拿出来给你试试,可惜了了头面还没拿回来,要不然还能给你挽个头发一身都试试。”
    杨冬湖说起来这事还是腼腆,嗯了一声。
    赵方初比他还激动:“我也要看我也要看。”
    朱翠兰头一回给自家孩子准备婚事,她上回说要给杨冬湖当娘家不是戏言,看着屋里的嫁衣与喜被,倒真有种自己嫁哥儿的感觉。
    本以为自己没有姑娘,只有赵方初一个小哥儿,日后以后只要哭一场就行,没想到半路多添了个哥儿,幸亏杨冬湖和赵洛川只是走个形式,要是现在突然让杨冬湖去了别家,朱翠兰肯定舍不得。
    杨冬湖得知等会儿能试嫁衣,连刚做出来的饭也不觉得香,他不好意思催朱翠兰,只用大眼睛眨啊眨的看着她,匆匆吃了两口才想起来自己做饭身上出了一身的汗,放下筷子就说先回去除除身上的油烟味儿。
    那可是新嫁衣,杨冬湖怕弄污了。
    老太太吃了饭也没回去睡觉,几个人挤在朱翠兰的屋里给杨冬湖试衣裳。
    朱翠兰的绣工照以前也不差什么,上头的鸳鸯比杨安锦绣的还要精致一些,她那时候存的料子都是为了给赵方初,挑的都是好的。
    杨冬湖穿上以后和朱翠兰想的不差,袖口衣领都是合适的,虽然他们家伙食也不差,杨冬湖就与赵方初一样,多吃也不见胖,朱翠兰给他量过好几回尺寸,差别都不大。
    嫁衣是最衬人的,大红色的喜服穿在身上就是肤色不白的人也能显出三分颜色,更何况杨冬湖本来就白。
    嫁衣的双袖上是大朵大朵的时花,杨冬湖撑开双臂,不挡住前领的上头的云纹。
    “你转一圈我看看后头。”
    朱翠兰手朝左摆了摆,出言让杨冬湖背过身去。
    背后肩胛处正中间是石榴花,多了两条围着花朵相对的金鱼,朱翠兰满意的点点头,果然还是刺绣越多越好看,不枉费自己这么久的功夫。
    赵方初爱美,看着这一身羡慕极了,双手在上头摸来摸去,恨不能自己也穿上这么一身:“娘,我以后也是这样的衣裳吗?”
    “那当然,不过你现在八字都没一撇,叫你去见那木匠儿子你总推三阻四不肯去,什么时候才能穿上还不好说呢。”
    那木匠儿子找机会来家里好几次,赵方初只要一听到风声,跑的比兔子还快,几次下来朱翠兰也猜出来他大概是没瞧上那人,她不想耽误人家,便去跟木匠说清楚了。
    木匠也爽快,相看就讲究个你情我愿,两家不能当亲家总还是雇主,转脸又去给他儿子找其他人去了。
    “哎呀你别念叨我了,说衣裳呢。”赵方初跟别人同了心意这会儿正心虚呢,不能听他娘唠叨这事儿,反驳的声音比平时大些。
    朱翠兰哼了一声:“谁乐意念叨你,冬湖,你觉得怎么样,好看不好看,穿上有哪儿不舒服没?”
    杨冬湖红着脸轻轻摇了摇头,双手在身上轻轻摩挲着:“真好看。”
    从前老太太以为杨冬湖就算躲过了王杜娟想拿他出去抵银子做法,以后找夫家别人看着他有个糊涂娘也不会多善待他,
    至少这样华丽的喜服他肯定是捞不着的,只因若是嫁衣料子若是夫家不送,那就得娘家自己准备,王杜娟给杨冬湖一块破布都嫌多,嫁衣更不可能。
    老太太还以为杨冬湖这辈子都穿不上嫁衣了,他被赵家接走,也算是抵债出去的,没听见赵家苛待杨冬湖的消息已经是万幸,哪里想的到还有重新成亲的时候。
    想起以前的事来老太太又忍不住眼眶泛红:“真好,没想到我还有活着看冬湖穿喜服的这一天,我真是……”
    杨冬湖见奶奶伤感难耐,赶紧坐到床边出声安慰:“奶奶,别难受,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