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沈乐妮忙把竹卷拿到一边,用眼神警告他,“你不能看,站远点。”
    霍去病嘁了声,坐到一边去,说起正事,“你前几日跟李将军说了什么?他这几日行踪很是奇怪。”
    沈乐妮眼珠子一转,她好奇问道:“怎么个奇怪法?”
    霍去病便把他得到的消息告诉了她。
    沈乐妮哈哈一笑。这老头,还
    真的跑出去亲自验证了。
    可如今正值夏日,真是难为他那么大岁数还大晚上冒雨去找气温低的地方了。
    见沈乐妮迟迟不说,霍去病快要坐不住,忙催促道:“你别笑了,快告诉我他到底在做什么。”
    沈乐妮本也不打算瞒他,就把那日送了李广一顶帐篷的事告诉了他,还顺带解释了一下帐篷的作用。
    没想到霍去病听完嗖一下蹦起来,有些激动又有些难以置信,“竟有那般厉害的东西?”
    沈乐妮笑道:“当然,毕竟是来自两千多年以后。”
    霍去病呼吸微微急促,如今脑子里已然只剩下她口中的那个帐篷了,他在想象,若是大汉拥有这种帐篷,那么在辎重方面不知道会节省下多少兵力。
    “你有多少?”他急切地询问道。
    沈乐妮如实道:“目前只有几顶,所以我就没有拿出来,打算以后凑到一定数目再交给你们。”
    听到她的回答,霍去病激切的心才稍稍平复。他坐了回去,默了默问道:“那……还得等多久?”
    沈乐妮摇头,“我也不知。”
    霍去病沉吟下来,却忽然想到什么,抬头问她:“陛下可知?”
    她拥有如此厉害之物,若没有第一时间献给陛下,而是赠予了朝臣,他担心陛下因此不悦。
    沈乐妮似是也看出了他的担心,朝他一笑:“放心,我早已告知了陛下。”
    在汇演结束后不久,她就在一次朝会后私下觐见了刘彻。
    她告诉他,她每隔段时间就会收到天道赐予的来自后世的东西,并言她不会私藏,只是暂存于她处,等到大汉军队或百姓需要的时候会全部拿出来。又说其中若有适合的,她自会拿出来献于他。
    对此刘彻并未说什么,只点头以应,还赞她一句为大汉劳心劳力实在辛苦。
    当时沈乐妮很想回一句:不辛苦,命苦。
    霍去病点头:“那便好。”
    他又想着刚才沈乐妮对于那帐篷的作用的描述,心里实在是痒的难受。于是他探问:“那你现在……有几顶帐篷?”
    “还剩五顶。”沈乐妮望着他巴巴瞅她的眼睛,心里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但她还是装作不知,轻轻一挑眉,“怎么?”
    霍去病双手相互攥着搁在腿上,手指颇为纠结地弯曲着。他想开口说什么,但最终又不知想到了什么,说出的话却是,“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
    沈乐妮知道他刚才那样子是想问她能不能给他一顶的,但不知为何又改了口。
    最终,霍去病什么也没再问,与她闲聊两句就离开了。
    令沈乐妮没想到的是,霍去病刚走不久,李广就亲自来到了她家里。
    沈乐妮将他迎进大堂,为他斟了杯茶,而后坐到他对面,故作不知地笑问:“不知李大人前来所谓何事?”
    李广一双眼睛盯住气定神闲的她,开门见山道:“上次你说的交易,我同意了。”
    沈乐妮扬起笑容,朝他拱手,“期待李大人的加入。”
    “你那帐篷,是何处来的?”李广审视着她问。
    沈乐妮淡淡一笑,神情从容而闲适:“从家乡带来的。”
    “为何不献于陛下?”
    “李大人怎知,我没有献给陛下?”
    李广不再说话,他微眯起眼,与对面的女子对视了片刻,才移开话题道:“沈国师的军训打算何时开始?”
    “等校场建好便可以开始了,再有个半个多月吧。”沈乐妮回道。
    得到答复,李广也没什么再问的,只向她确定道:“那顶帐篷,沈国师真送与老夫了?”
    沈乐妮微笑道:“李大人既同意与我做交易,那自然是属于李大人的了。”
    李广眉头微不可见地一松,他起身与沈乐妮告辞,然而转身迈步而去。
    沈乐妮目送他离开,唇角喜滋滋地扬起。
    搞定!
    至此,在长安的人选已经全部拿下了,陛下那边下了旨意的人也已经陆陆续续到达京城,接下来就只等校场完工便可以正式开始第二次军训。
    翌日,沈乐妮怀揣着美丽的心情前去上朝,结果刚开始不久她就笑不出来了。
    那汲黯老头又带头参她!
    尤其是那齐博明,叫的最大声。
    而参她的原因,竟只因那晚她劝慰了那个商人两句,他们就大肆发挥,说她欲抬商人地位,企图动摇大汉根基。
    沈乐妮:懒得喷。
    她面无表情地听着一群人又叫又骂,始终不置一词。
    刘彻听完,然后开口问沈乐妮道:“沈国师,你可有此意?”
    “陛下,他们所说的,自然都不是真的。”沈乐妮平淡道:“臣一心为大汉,自是不可能做出危害大汉之事。”
    那些朝臣又要开喷,被刘彻制止。他眉间带着些兴趣之色,询问沈乐妮道:“那你对于商,是何看法?”
    沈乐妮想了想,缓声道来:“臣知侍中桑弘羊便是商人之家出身,这说明‘商’在大汉境内是有一定的生存及发展空间的。”
    “士农工商,商之所以在阶层末流,是因为千年以来,这片土地上的国家都是以农业为国之根本,因为国家的经济财政来源第一便是农业方面的税收。抑制商的发展,是为了避免‘商’会影响到农业的地位,进而不利于社稷稳定。”
    也不利于皇帝巩固皇权。
    当然,沈乐妮是没有说出这句话的。
    她继续道:“但国家想要强大,拥有富足的钱财是一大重要因素。除了农业税收,便只有‘商’一道来钱最快。”
    沈乐妮的大胆直言令许多朝臣沉默。
    说的好有道理,反驳不了怎么办?
    刘彻唇边扯着一抹饶有兴趣的弧度,一直注视着侃侃而言的她。
    “所以不能一味打压商。对于商,‘控’和‘抑’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任何一方都不能过度,同时也要给予商一条可发展之路,以便为国家的经济和财政更好服务。”
    沈乐妮说到这里顿了下,再次提起桑弘羊,“桑侍中是商人之家出身,想必很是了解‘商’一道。”
    她知道桑弘羊是汉朝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盐铁官营便是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实行的,除此之外,他还做了许多关于经济的实事。
    把他拉出来,看那些人还怎么喷她。
    桑弘羊明白轮到自己说话了,他手持笏板对上方道:“臣……同意沈国师之言。”
    刘彻松了松一直挺直的背脊,闲适问道:“那沈国师有何高见?”
    “有关‘商’一事,自古便是一大难题,请陛下容臣思考些许时日,再答复陛下。”沈乐妮如实道。
    闻言,刘彻也不硬要她说出个一二,便揭过了此事。
    至于那些参沈乐妮的,刘彻就当他们放了个屁,听过也就过了。
    某些人破碎的内心:陛下好偏心。
    朝毕后,沈乐妮准备离去,却被刘彻留了下去。
    烈阳当空,空气里尽是阳光烤炙地面的味道。
    沈乐妮走在宽阔的石砖路上,盯着身着帝王服制走在前面的刘彻……手里打的那把她送给他的现代自动伞。
    沈乐妮:……好诡异的画面。
    她心里突然想道歉,但又不知向谁道歉。
    “你送的这把伞,确实不错,晴日行于伞下,却感受不到外面的热意。”刘彻抬眼看了眼头顶的黑伞,忽然开口道。
    沈乐妮干笑道:“陛下喜欢就好。”
    她移开了视线。
    不能看,不然她真的想冲上去把那伞从他手里拽出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路上,侍卫宫人远远跟在后面。
    刘彻又道:“朕听说,你送了个东西给李广。”
    “是,叫帐篷。”
    “有何用?”
    沈乐妮为他解释了一遍。
    刘彻瞳孔微微变化,片刻后问:“有多少?”
    “加上李大人手里的,只有六顶。”话罢,沈乐妮又补充一句:“或许以后会更多。”
    刘彻便不再问。他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一声道:“为了让李广答应参加军训,沈国师着实费心。”
    “臣应该做的。”沈乐妮笑答。
    “那些将领,如今都已经到了长安。”
    沈乐妮明白他指的是那些原本驻守在别的地方的,便应了一声。
    “人既已找齐,你打算何时开始?”
    “等校场建好就开始。”
    两人一
    问一答着来到了宣室殿,侍从们各守其位,沈乐妮随刘彻入了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