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刘彻面色平静道:“既然如此,朕便给你一些时日,务必查清此事,给众位大臣和众将士百姓一个交代。”
    “臣,遵旨!”
    “可国师即便救人心切,就非得使那等之法?”汲黯又皱着眉开口质问。
    有人附议:“简直视纲常为无物!”
    “德不配位!”
    对于此等言论,沈乐妮从容而道:“在臣眼中,性命大过一切。臣身为大汉臣民,无法眼睁睁看着一条性命在眼前逝去而无动于衷,更何况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士。对此,臣不会后悔,以后更不会。诸位大臣若觉得虚无的东西比性命更重要,那本官也无话可说!”
    公孙弘这时也开口附和她道:“臣认同国师之言!”
    沈乐妮不动声色地拿眼角撇了他一眼。这位丞相为她出言倒是少见,大多数时候都是眼观鼻鼻观心。
    大臣们互相对视着,汲黯拧紧眉,却再不发一言。
    下朝后,沈乐妮便忙着调查去了,终于在事发的第三日有了些许结果。
    那个叫阿土的人乃是被一个曲军候选中的,那个曲军候说阿土是他的好兄弟陆阳塞给他的,说是远房亲戚,阿土家里可怜,便想着给阿土指一条糊口之路。
    曲军候看在兄弟面上,再加上收了些东西,也就同意了。
    看完消息的沈乐妮提出疑问:“既是亲戚,岂能不知阿土身患隐疾?且为何不指其它的路,偏偏要塞进军营?”
    这一想便疑点重重。
    霍去病道:“或许是认为进入南军,比郡兵升官机会大?至于隐疾一事,许是阿土自己瞒着?”
    沈乐妮摇了摇头,问下属道:“陆阳此人可有官职?”
    下属回道:“南军之中一名队正。”
    “人在何处?”
    “陆阳于上月回家探亲返回途中,死于意外。”
    沈乐妮与霍去病对视一眼,沈乐妮又道:“继续查。”
    下属抱拳而退。
    “看来,此事真是有人故意为之。”霍去病道。
    沈乐妮站起身,“阿土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我去问问。”
    沈乐妮来到阿土休息的帐子,先是关切一下他的身体状况,然后便支开其他人,开始单独问话。
    值得高兴的是,阿土并没有死死咬住嘴不松口,最后他交代了个中缘由。
    他住在边远之地,家里穷困不假,是陆阳找到他,与他做了一笔交易,交易便是他给他百两银,让他家里可以过上一个不错的日子,而阿土需要付出的,便是他的命。事成之后,钱自会送到他家里。
    即便没有任何定金,只有口头之言,阿土也只犹豫了片刻就同意了。然后他就听从安排,进入了南军,再成功混进沈乐妮的校场。
    只是如今阿土没死,那笔钱自然也落不到他家里了,反而他自己还去闯了躺鬼门关。
    得知阿土家里有一个年迈眼瞎的老母,还有一个因产子卧病在床的妻子和年幼待养的儿子,阿土自己又身患隐疾。沈乐妮没有怪罪阿土,而是自己掏腰包给了他一些钱,找个好大夫给自己和家人看病,又让他休养好后在校场里干一些轻松的活,来赚钱养家糊口。
    阿土当时就踉跄滚下床,跪伏在沈乐妮面前,千恩万谢。
    沈乐妮连忙将他扶起,万般言语只化作了长长叹息。
    嘱咐阿土好好歇息后,沈乐妮便离开了。
    阿土这里倒是查出来了,可陆阳那里线索却断了。
    沈乐妮扶头疼地扶额,只是线索断了也得查啊,她还得堵住朝堂上那一群人的嘴啊。
    等了几日,陆阳那里实在查不出什么,沈乐妮才不得从其它地方入手。她把调查对象放在了南军所有人身上,调查办法便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沈乐妮让人在南军里挨个叫来私下询问,用钱财诱之,终于在用了此等如同大海捞针般的办法的数日之后有了结果。
    一个普通军士说,他以前和营里的人闲聊,聊到女色之时,有个人说他家和队正陆阳老家挨得近。说陆阳本有个美人妹妹,后来被生人接走,从此不知所踪。据家乡传,是被陆阳家人献给了上面之人,陆阳才得了如今这小小官职。
    可陆阳也确实在军营里表现优良,能力出众,才被升了官职。
    因此这一说法,真真假假,无人得知。
    沈乐妮立马派人去陆阳家乡调查,后来收到消息说,陆阳确实有个美人妹妹,也确实被人接走不知所踪。
    至于是被谁接走,便查无踪迹。陆阳之位是不是因此而得,也就无从依据。
    线索至此,又断了干净。
    但是查到这里,已然能证明沈乐妮乃是被人所陷害。
    沈乐妮将所查到的事无巨细地书于奏章、连同证词一起呈给了刘彻,并于大朝上当众禀报。
    刘彻阅览过后,下令继续调查陆阳之事,然后说校场一事就谈到这里,让沈乐妮继续她的军训。
    事已至此,除了个别朝臣依旧咬着沈乐妮不守妇道一词不松口,其余人也无话再说。
    阿土一事告一段落,沈乐妮立马回到校场,继续忙军训的事。
    她首先将所有连队集合到一起,扬声对众人道:“我最后再次问一遍,谁身体有隐疾的,自己主动禀明!若瞒着不报,一旦查出,直接扣半年军饷!”
    这个惩戒对于将士们来说简直比体罚几千个俯卧撑更可怕,当即就有人举起了手,可当他发现所有人都看向他后,又臊得一只手不知是收回还是继续举。
    沈乐妮让他上前来,问他
    :“你有什么隐疾?”
    那人臊得面色通红,支支吾吾半晌才小声说出口:“我……我不举……”
    即便他说的很小声,可前排的人还是听见了,当即响起一阵憋笑声。
    沈乐妮有些无奈,她挥手让他回到位置上去,而后又对着人群道:“我说的隐疾,乃是可能危及性命的隐疾,其余对性命无影响的,就不用说了!”
    说完后,沈乐妮才让各连教官把人带去训练。
    -----------------------
    作者有话说:防盗比例增为70%
    第119章 模拟战争
    队列训练等内容训练的差不多后,便开始练习骑术、体能等训练项目。
    如今马具在长安已不是稀奇之物,而大汉将士一骑上装备齐全的马匹,像是如鱼得水般,不日就练得个顶个的好。
    看着训练场上骑着马视障碍物为无物、如履平地尽情驰骋的将士,感叹不愧是能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的大汉军队。
    “觉得我大汉骑兵如何?”站在沈乐妮身边的霍去病傲娇地问。
    沈乐妮点头:“很厉害啊。”
    霍去病咧嘴一笑,说道:“还是要多谢沈教官献出的马具。”
    沈乐妮罢了罢手,她望了会儿正在练习解放双手、改用身体控制马匹的骑兵,问霍去病道:“战场之上,骑兵一般会使用什么武器?”
    霍去病回道:“以往骑兵需要控制马匹,所以一般使用环首刀、长矛等单手可控的武器。不过如今有了马具,或许可以尝试其它的。”
    沈乐妮思索了下,又问:“当下可有弩?”
    “自然,大黄弩乃是克制匈奴骑兵的重要武器,只不过此弩尤其笨重,需要多人共同挪动,只能用于远程发射。”
    霍去病说完,沈乐妮就明白了。他口中的大黄弩,乃是像那种投掷机一样的重型武器,由弩臂、弩机等构成,和她以为的单手可持的弩不一样。
    见沈乐妮沉吟不语,霍去病脑瓜子转了转,便有些激动地凑近问:“莫非你又有什么好东西?”
    沈乐妮看向他,微微一笑:“没有呢。”
    霍去病叹了口气,又忽然想起之前沈乐妮口中说的三种东西中的武器,实在忍不住好奇心,低声向她询问:“你之前说的那个不费一兵一卒就可灭异族的武器,到底指的是什么?你给我形容一下也行啊。”
    沈乐妮挑唇看向他,“这么想知道?”
    霍去病点头如捣蒜。
    沈乐妮眼珠子一转,却狡黠笑道:“等时机到了再告诉你。”
    “时机到了?什么叫时机到了?那得等到何时?”霍去病急得连发三问。
    沈乐妮轻叹一声,环手看向远处,“我也不知道啊,且等着吧。”
    要看刘彻能不能找到那样的方士,还要看方士们给不给力了。再或者,看系统以后给不给一些好东西了。
    霍去病不想跟她说话了。
    哪有这样吊人胃口的。
    .
    沈乐妮每隔三日,就要去女医堂上课。
    这天她才进女医堂,就听见远处传来争执之声。她寻着声音过去,便见一个年轻妇人在与另外两个约莫三十多岁的妇人争论着什么,声音越发的大。
    见沈乐妮出现,那两个妇人忽然脸色变了变,一下就闭上了嘴。
    “怎么了?”沈乐妮走过去问。
    那两个妇人把头瞥向一边,似是面对沈乐妮有些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