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这话说的,三分感慨,又有三分欣喜,隆科多听了,心里也下意识忍不住琢磨,皇帝这哪里是感叹四阿哥后继有人,这分明是感慨自己后继有人吧。
    毕竟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可是事事都想要效法皇祖,对于皇考的一些政策却并不感冒。
    隆科多心里吐槽,面上却并无任何变化,只一脸恭敬的听皇帝说话。
    而皇帝说着说着,倒是把话题引到了隆科多身上:我记得你也有一子,不知今年多大了?
    隆科多急忙回话:奴才的儿子岳兴阿今年二十六了。
    二十六了啊皇帝听完忍不住感叹:那也是个大孩子了,可有子嗣?
    前几日刚诞下一子。隆科多老实应答。
    不错不错,如今你三世同堂,也能享点儿孙之福了。皇帝到底年纪大了,就爱听这些喜事,如今说起来也是笑容满面。
    隆科多当然也跟着应承,但是心里却突然起了一个念头,或许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暗示一下皇帝。
    岳兴阿这孩子老实,奴才便想着他能守住家业便也罢了,旁的却是不敢苛求的。隆科多状似感慨的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而康熙听了却微微蹙了蹙眉:若是你能再有几个儿子,便也不会有今时的困窘了,一家子兄弟,也好互相帮衬啊。
    隆科多却只是笑:儿女都是缘分,奴才福薄,不过却也知足了。
    康熙听了一挑眉,突然不知是想起了什么道:那你若有多个子嗣,你又该如何行事?
    隆科多听完磕巴都不打一下,直接道:自然是好生培养,让他为国效力。
    康熙一听就笑了:你啊你啊,说起子嗣的事儿也能拐到这儿去。
    说完又顿了顿:那要是诸子争产又该如何?
    总算说到点子上了,这几日他也没少那话引导皇帝,这还是皇帝第一次踩钩。
    国有律法,自然按照国家律法行事,若是实在不成,奴才就生前写一道遗嘱放在身边或者藏到什么地方,等日后奴才去了,他们兄弟就按照遗嘱分产,至于旁的,奴才人都没了,管他洪水滔天。
    这话说的,皇帝都笑了,指着他道:真真是个混不吝的,这话也敢胡说。
    但是说完之后,却又沉吟了片刻,许久才道:你这法子倒也是个好法子,只是为家族长久计,还是要考虑一下身后之事的。
    隆科多见康熙皇帝陷入沉思,也不多言,只是笑着应了。
    **
    隆科多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只觉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也不知皇帝有没有察觉到他的意图,但是不管怎么样,话总算是说了,至于日后如何,就且待来日吧。
    隆科多不再多想,转头就往步军衙门去了。
    **
    之后某次隆科多与四阿哥见面的时候,自然也和他说了皇帝对弘历的喜爱,四阿哥听了之后十分高兴,还对隆科多道:弘历这孩子,平日在家里也就是个稳重老实的样子,没想到竟然能讨汗阿玛喜欢。
    隆科多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要说乾隆老实,那这世上各个都是老实人了。
    隆科多并未把自己暗示皇帝写遗诏的事儿和四阿哥说,这事儿没必要说,而且尤其是没必要和四阿哥说。
    **
    就这么一直熬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月,皇帝突然下令,让四阿哥去巡视仓储。
    四阿哥不敢耽搁,当天就收拾好行李去了。
    没半个月,四阿哥便回来了,将仓储的情况仔仔细细汇报了一遍,隆科多虽然没有当场听到四阿哥汇报的情况。
    但是从事后四阿哥告诉他的事儿,他也知道了,四阿哥这个人,真是一个狠人,做事已经细心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且还不止如此,在四阿哥这次回来之后,还安排隆科多和十三阿哥见了一面。
    想着历史上正是隆科多和十三阿哥配合稳住了畅春园和京城的局势,隆科多倒也没太惊讶,而十三阿哥,虽然有惊讶,但是却也不多,只是笑着和隆科多打招呼。
    隆科多知道,在雍正一朝,谁都可以得罪,只有十三阿哥不能得罪,因此他对十三阿哥也十分客气,一时之间两人虽然是第一次私下见面,却也看起来十分亲厚。
    四阿哥在边上看着,仿佛也十分欣慰,隆科多是他倚重的人,十三弟也是他亲近的人,若是这二人能和睦相处,那他也就别无所求了。
    三人坐在一处说了会儿话,隆科多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皇上的身体,这几日好像有些不好,前儿我入宫请安,发觉皇上面色有些苍白,还咳嗽了几声。
    冬日生病,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四阿哥先是一惊,然后又若有所思,他沉思片刻,低声道:前儿汗阿玛诏我入宫,让我十一月时代他老人家祭天。
    这话一说,十三阿哥顿时一喜:这是好事啊四哥,汗阿玛让您代为祭天,岂不是看重四哥?
    这事儿的确听起来是好事儿,但是四阿哥此时却有些迟疑:汗阿玛身体不豫,我却出门在外,我这心中总是有些不安。
    隆科多顿时秒懂四阿哥的意思,立刻道:阿哥放心,天坛距离京城也不远,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奴才就立即着人给您送信。
    有了隆科多这个保证,四阿哥终于安心了,他们三人凑在一起讨论了一下若是有什么万一该如何行事,等说完之后,便各自分离了。
    隆科多一边往家去,一边在心中默默算日子,康熙六十一年快要结束了,那就说明,康熙帝距离死亡也是越来越近了。
    十一月的时候,皇帝身体十分不舒服,一行人便去了畅春园养病。
    与此同时,四阿哥也出发前往京郊祭天。
    隆科多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他若是没有记错,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就是病逝于畅春园的。
    因此当他到了畅春园之后,行事便越发勤谨了,每日都要去皇帝御前探望。
    而在他的观察下,他也只觉得皇帝一天比一天虚弱了。
    这事儿他不敢亲自给四阿哥传信,生怕被人察觉出什么,只私底下偷偷告诉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听了之后面色十分难看,立刻告诉隆科多,这段时日要仔细观察皇帝的身体状况,传信的事儿,他来做。
    两人私底下开始默默行事,但是其他人也不是个死的。
    八阿哥最近与皇帝关系恢复了一些,因此也时常能入宫请安。
    皇帝的状况他自然也不会错过,他心下立时便觉得事情有变,立刻回去与九阿哥商议,要给十四阿哥送信。
    但是九阿哥却很犹豫,要知道,从京里往西北送信,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一旦被发现,就难免落得个勾结外臣的罪名,到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下场了。
    九阿哥犹豫,但是八阿哥却很坚决,强烈要求给十四阿哥送信,不然他就不离开。
    九阿哥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八哥,您别上火,我应了还不成吗?只是这事儿还得准备几天,一时半会儿的,也送不出去。
    回想着汗阿玛的面色,八阿哥觉得几天可能还是等得起的,便也点了点头:那好,此事一定要上心,九弟,如今是紧要关头,一丝一毫的错处都不能有。
    九阿哥点头应下。
    **
    只是可惜,即便八阿哥发现了皇帝的身体状况不好,还是有些来不及了。
    十一月十三日凌晨时分,皇帝突然起不了身了,身体无可遏止的败坏了下去。
    而皇帝自己也仿佛察觉了什么,立刻下令诏隆科多入畅春园面圣。
    隆科多接到消息的时候,甚至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他不敢迟疑,换上朝服,立刻就往畅春园去了。
    他这么早突然进园子,几乎被各方看在眼里,只是因为皇帝病重的消息还没传出来,所以这些人一时之间也不敢有何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