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我倒是自己偷偷熬试了几次鱼鳞,效果比他熬的好太多了,时间也大大的缩短了不少,但是我感觉也不咋理想。”
    “祁水生熬鱼都是要求刮干净鱼鳞,纯熬一天的功夫汤,特别耽误事,他不知道熬鱼加鳞进去会更浓稠,更好、更省时间,”陈幺娘一边说一边思考这鱼方配比。
    她能想到鱼鳞的办法,就不得不说她这张馋嘴了,她看祁水生好几次因为汤锅不黏稠发火,她突然就想到了吃的鱼鳞冻。
    没人的时候便试着多倒鱼鳞少兑水,熬了一个半时辰的火后,锅里的鱼鳞汤可太浓稠了,再加入药粉和粘粉,两杯茶的功夫,便完全可以脱模送通风口阴干。
    当时试成功后给她高兴坏了,谁都没告诉埋在心底自己偷乐呵,后面便专心偷学祁水生做的剩下步骤活。
    “这么说他也没学全?”花氏脸上多了笑容。
    “也不能说没学全吧!任何秘方都有改进的功能,就我学回来的秘方它实际是完整的,只不过还可以更完整。”
    现在被我误打误撞试出新方子,回头下上搅拌好的药粉,最后就看成块的鱼胶,能搁上几天会不会坏了,”陈幺娘说完真无比期待自己的成果。
    花氏听闺女如此说,脸上也带了无限的期待。
    鱼油熬的差不多了,娘俩端着温水化的药粉去了鱼房。
    “小五你看!比水生大爷在时熬的还好!”
    小杏看陈幺娘来了,激动的拉着她去了锅灶跟前看。
    “说明咱们几个没给水生大爷的活丢了,就得跟他一样,得不停的试探新方子,我来加粉水搅搅看最后的成果,”陈幺娘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我给你舀桶……”
    “不用舀桶里直接在锅里做,”陈幺娘挥手打断了小草的话。
    她拿勺子在锅里搅拌了一会,手里的粉水小股的倒入锅里,不停的一点点搅搅均匀,直到锅里的鱼汤变的黏糊状了,才把鱼胶泥铲到木板盒里拍严实,送去通风的屋里放着晾干。
    一锅十条大鱼熬了大半天,只出来两板的鱼胶泥,陈幺娘心里暗道做什么都不容易呀!
    幸亏鱼不要钱,柴是陈锄头自己砍的,就是人工要点钱,就这么算下来,还是成本不够均摊分的,还是得大规模的做才划算!
    锅里的鱼胶刚送走,陈锄头挑了洗好的鱼进来了。
    “还做吗?”
    “做,”小草回了一句上前捡鱼放锅里。
    “阿娘你不要碰鱼,熬鱼胶的鱼汤不能碰油盐,不然做出来两天不要就坏了,”陈幺娘急忙阻止要帮忙的花氏。
    花氏一听吓得后退了一步,这都是熬心血的活,小心点不能浪费了。
    “还是十条鱼?”小草数了数问陈幺娘。
    “还是十条鱼,不过这一锅要额外加三斤鱼鳞进去,看看这一锅会不会比上一锅更好。”
    陈幺娘手在锅上丈量了一下,觉得这一锅要是成功了,以后就用这个标准来了。
    “可以,咱们现在刮鱼鳞倒进去,”小草听了没二话,拿起菜刀挑了大鱼开始刮鳞。
    人多力量大几个人刮了两杯茶功夫,三斤鱼鳞下锅开始烧火。
    陈幺娘回到住处再次调整药粉的比例,放去旁边倒入温水,剩下就没什么事做了,她就着油锅把洗干净的小鱼煎出来。
    傍晚扛着锹去后山挖了一筐泥巴回来,把陈锄头他们洗鱼留下的鱼杂,给剁的稀碎兑泥里,又把辣草碾汁挤进去,一个人默默的搓小泥丸。
    第一天开锅煮鱼打鱼,几个人有点手忙脚乱的。
    天黑冬花不洗鱼了上去做饭,发现陈幺娘的饭都做好了,还有一盆金黄的煎鱼,她正手拿着鱼啃的美滋滋的。
    冬花……???……
    “我的天爷!妹妹不是跟你说了吗?鱼不能吃,你咋偷偷的吃起鱼了?”
    陈幺娘冲她龇牙笑了一下,“我先替你们试试毒,你们放心大胆的吃吧!我已经吃了三条还活的好好的。”
    冬花……?!
    “死丫头你在做啥?你咋吃鱼?你还没挣到钱就想寻死?”花氏来锅屋帮忙做饭。
    看冬花在门口一脸惊恐的模样,她闺女手拿着鱼吃,她眼皮一跳疾步上前打掉鱼。
    “你怎么回事?你不知道鱼不能……”
    “能吃能吃,我都替你们试过了没有毒,再说了如果鱼有毒,那这鱼油也不能熬了,”陈幺娘捡起地上的鱼吹了吹又咬了一口。
    花氏皱紧跳动的眉头,死死的盯着闺女看半天,看她似乎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可是听人说吃鱼不是马上死,得过几天才会死……”冬花怯声说道。
    陈幺娘……
    “那你们看我过几天有事没有,吃饭了!”
    陈幺娘端着饭送去了堂屋,又把那盆鱼也端上了桌,桌上的人除了她自己吃,没有一个人敢动筷子夹鱼,得,她给包圆了!
    第77章 岳家
    “成功了小五!成功了!”
    “你看鱼胶没有臭没有腥味,”小草激动的端着木板给陈幺娘看。
    “真的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小杏也激动的大喊大叫起来。
    陈锄头两口子,跟花氏围着木板一脸喜不自胜的,只明白以后能赚钱了开心。
    陈幺娘有种梦幻的感觉,手在几块木板上来来回回抚摸,脸上都是狂喜的神色,嘴里喃喃的说道。
    “不枉费我们这十多天里,试了将近三四十种方子!”
    “水生大爷最开始试的方子是对的,唯一出错的步骤,是熬过的鱼汤需要过滤出来,然后加鱼鳞进去再次熬一个时辰,根本不需要把鱼骨头熬软。”
    “是的小五,你比水生大爷厉害!他试了两个月都没做出来,你就试了十多天,便做出来最好的鱼胶块了,”小草狂热的崇拜看陈幺娘。
    只有她们知道熬鱼胶的累,睁开眼就是不停的烧火熬煮,烧一天下来,都是不能用的鱼胶多让人沮丧。
    陈幺娘回来的这十多天里,每天两锅鱼都是在试方子,虽然做出了鱼胶块,但总觉得不是很理想,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胶的程度。
    便不停的折腾熬鱼试,最后返璞归真,还是走水生大爷的步骤,只不过改进滤出来加入鱼鳞和药粉熬制。
    没想到真让她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成功的把书上的鱼胶块制出来了!
    “我们要发财了!要发大财了!”陈幺娘激动的声音都颤抖了,她仿佛看到钱对她龇牙咧嘴的笑了。
    众人一听要发大财了,眼睛倏的都明亮起来。
    “以后熬鱼的标准都按照这个来,”陈幺娘捡起一条大鱼给众人看。
    “十条鱼一锅水,熬一个时辰过滤,然后兑鱼鳞药粉,再次熬制一个半时辰。”
    “最后粉水两碗,温的兑锅里搅成糊,盛木板里做成四方块,温热时切成无数一两一块的胶,阴干半年后用小粽叶裹胶封箱,都记住了吧?”
    “记住了!”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阿娘跟小草小杏姐轮流熬鱼,一人一天熬鱼做胶,阿兄负责上午一网鱼,下午一网鱼,没事帮岛上的草砍了。”
    “还有家里的房子,不忙的时候也需要男东家出面协调协调,另外熬鱼需要柴草,一切都需要阿兄担待操心。”
    “不熬鱼的人腾开手把鱼洗了,天越来越热鱼打上来不熬掉,放臭了影响胶的质量,如今胶试出来正式做了,我也打算回乌溪府了,我回来挺长时间了船上的人该嘀咕了。”
    “今年咱们自己做着先打通路,如果得到客商的认可了,或者鱼胶生意好了,就增加两个人手进来帮忙,”陈幺娘模棱两可的看着她母亲说完。
    花氏瞬间意会了闺女的意思,她要增加老里正一家进来跟着做,顿时心里啪嗒啪嗒的算起账来,算盘打的都要蹦出胸腔了。
    熬鱼胶她也看到了,太费时间了!即使幺娘改正了鱼方子,一天最多也就出三锅的量,再刨除晒晒阴干的水份,基本就没什么胶量可言。
    如果增加五六户人家进来一起做,那一天少说也能熬出二十锅,到时候胶能卖的时候,人家看胶多还稳定量大,肯定价钱给的都好。
    到时候她人坐家里稳定的就有钱赚,自己只管闭眼赚取别人熬鱼胶的差价,可是省了他们熬鱼砍柴的功夫,只一心捂紧糖水果的生意就行了,还得是她闺女聪明!
    嗯,草子杏子的亲事得好好选选了,帮自己的亲家比外人强,还能落下一份人情债,她的幺娘确实中用了不少!
    花氏脸上一会笑,一会皱眉吧嗒嘴,腮帮子一动一动的,嘴里咕叽着自言自语的话。
    众人一看她表情就知道她想啥,也没人笑话她,都沉浸在即将赚钱的喜悦里。
    坐家里钱从天上掉下来,能不让他们开心忘形吗!
    “冬花你娘家还有人吗?”花氏突然开口问儿媳妇。
    “有人,我爹娘和一个妹妹弟弟都在,阿娘是想……?”冬花压抑住激动的声音颤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