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对对对,师娘说得对,特效药有时候就成了‘大仙儿’神化自己的道具。”卢俊亮说。
    “叫姐。”冯凯和顾红星异口同声地说道。
    三个人一同走进了屋内,屋里很平静,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屋子的一角放着一个烧水的小圆炉,炉子上面放着一个水壶,里面的水已经冷却,炉子里面的木炭已经熄灭。
    小屋子里面也都挂满了“锦旗”,床边有一扇窗户,是关闭着的,而且连窗帘都是拉好的。
    “死亡时间,你问了医生吗?”顾红星问。
    卢俊亮点点头,说:“医生说,他们下午6点钟赶到的时候,尸体还有温度,要不母子二人不会以为他还活着。死者大关节硬了,但还不是很强硬。如果这样推算死亡时间的话,应该就是昨天中午时候死的。”
    “大中午的,窗帘拉这么严实?”顾红星问道。
    “这是啥?”冯凯戴好了手套,从有些凌乱的被褥下面,扯出来一条红色的平角内裤。虽然是手工缝制的,但是从大小来看,应该是一个女人的内裤。
    “哦,我知道为什么窗帘拉这么严实了。”卢俊亮神秘一笑。
    “这年头,有人穿红色的内裤?”冯凯印象中,这时候的衣物还都很朴素。
    “本命年呗。”卢俊亮说。
    冯凯点点头,看来本命年穿红内裤是“传统”。
    “如果这条内裤不是他老婆程翠华的,那么就说明有奸情,有奸情的话,我们还是要慎重一点了,至少是有动机的。”顾红星说。
    “程翠华50岁啊,不是本命年,而且她中午不是和她儿子在老家务农吗?”卢俊亮说。他对顾红星的案情介绍记得还挺清楚。
    “但是从现场来看,过于平静了。”冯凯说,“不像是一个命案现场,而且,尸体上不是说没有伤吗?”
    “除了这些呕吐物,确实没有任何异常。”卢俊亮指了指地面上的呕吐物说,“我得提取一些回去。”
    说完,卢俊亮从包里拿出一个瓶子,用门口捡的一根树枝,把呕吐物往瓶子里面扒拉。
    “就是佩服你们法医,什么恶心活儿都能干。”冯凯有些恶心,走开去看小屋里的陈设。
    屋内的家具都上了锁,没有被撬开的痕迹,没有上锁的地方,也没有被翻动的痕迹。就连床板底下一个装药的纸箱子,都没有被挪动的痕迹。
    纸箱子里装着一些药片和胶囊,外包装都被扔掉了,这些应该就是葛和平用来忽悠村民、治疗各种疾病的特效药了。
    “所以,案件的关键还是在死因。”顾红星说,“所以,我们得优先尸检,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再过来细细进行现场勘查。老凯,你是跟我们去尸检,还是留在这里调查?”
    经过几次争执,顾红星对冯凯说话,尽可能用的都是商量的语气,这让冯凯很是受用,他说:“你们先去尸检,我呢,在这里先把红内裤的主人找出来,说不定案件就有突破了。欸,对了,小卢,我听说有一种死法叫作‘马上风’,就是在干那种事的时候突然死了,是真的吗?”
    “自古以来就有这种说法,就连《洗冤集录》里还有一节叫‘男子作过死’呢。”卢俊亮说,“实际上,就是心血管或者脑血管有问题,在那啥的时候因为情绪激动导致猝死。”
    “这种,能看出来吗?”冯凯问,“是不是要做那个什么‘病理’?”
    “这你都懂!凯哥厉害啊!”卢俊亮说,“不过没必要,绝大多数会导致猝死的疾病,从器官的大体形状上都能看出来。只要做个系统解剖,就能知道了。”
    “不,医生说的是,他们来到现场的时候,死者虽是光着膀子,但也穿着裤子的。”顾红星说,“应该不是你说的那个什么‘男子作过死’。”
    “在那啥之前,也有可能因为情绪激动引发猝死的。”卢俊亮争辩道。
    “说那么多没用,你们赶紧去尸检吧。解剖完了,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冯凯说,“我来想想办法,看怎么才能找到内裤的主人。”
    冯凯又开始用脚步丈量土地。
    不过这一次,需要调查的范围不大,行走的距离也不需要太远。这虽然是镇子上不起眼的角落,但毕竟还是在集镇上,和村落相比,人多眼杂。对侦查员来说,越是人多眼杂的地方,越容易获得线索。因此,冯凯打定主意,从葛和平住处的附近开始调查,重点是最后一个从他家里离开的人。
    大家已经听说了他们的“恩人”不知道为啥就突然死了,镇上少了个妙手回春的“神医”,街坊们大多是扼腕叹息。坊间流传的版本,是“大仙儿”用了太多“神仙”的力量,所以就要用自己的性命偿还了。而葛和平的真实死因,并没有人关注。
    最后一个离开葛和平家的人是谁,众说纷纭。讨论的范围逐渐缩小到了昨天上午8点到11点去葛和平家看病的人。因为有一个邻居反映,在昨天11点的时候,葛和平家的院门就已经关闭了。按照葛和平的规矩,他开门就迎客,关门就是这一天都不接待病人了。于是,冯凯按照街坊们提供的信息,捋出了一个时间表。这个葛和平的生意还真是不错,上午两个多小时,患者是络绎不绝,几乎是一个接一个。这就带来了一个好处,只要找到一个人,就能带出后面来看病的一长串。冯凯就这样,从一个人入手,一直调查出了最后一个离开的患者。
    这位患者大约是昨天上午11点离开葛和平家的,他说走的时候,后面已经没有人排队了,但当时葛和平并没有说要关门谢客。他走出几十米后,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葛和平正在关门,门里还站着一个女人,看不清样貌,从身材上看,有点像镇子上开杂货店的潘丽。这位患者知道,潘丽经常去找葛和平看病,说是身上经常会起风团,一去看病立马就好。
    线索终于出现了。
    虽然不是学医的,但是冯凯知道这位村民所说的“风团”,实际上就是过敏、免疫力减弱导致的荨麻疹。发作的时候,会非常痒,而且不能抓,越抓越多。陶亮有的时候就会犯这个毛病,医生会开一点氯雷他定,吃了就能明显改善。冯凯不知道这个年代有没有氯雷他定,但至少抗过敏的特效药肯定是有的。这也是葛和平为什么每次都能“妙手回春”了。
    最后一个出现在现场的女人,她应该至少能知道点什么吧。
    这样想着,冯凯步行来到了杂货店。潘丽夫妻俩正在店里忙活着,男的看上去憨厚老实,女的看上去也温柔恬静。
    “潘丽。”冯凯走到门口。他的一身制服,让潘丽微微发起抖来。冯凯一见,心里似乎有底了。
    “我是派出所的,你的户籍资料有点问题,能不能配合我回去修改一下呢?”冯凯继续问道。
    “户籍资料?”潘丽的丈夫问道,“公安同志,您面生啊。”
    “是啊,我刚从市局调过来。”冯凯嘿嘿一笑,说,“我们现在在完善户籍资料,所以还请你媳妇配合一下。”
    “那你去吧,快去快回啊,今天忙得很。”潘丽丈夫说道。
    潘丽此时似乎也放松了下来,她乖乖地跟着冯凯离开。
    “潘丽,对吧,我姓冯。你今年是36岁?”冯凯说,“属牛的?”
    “嗯。”潘丽身材娇小,此时双手搓着衣角,跟在冯凯的身后。说老实话,都说这个年代的人还不懂得保养,但这个36岁的潘丽,看起来最多30出头,身材匀称,长相也不错。
    怪不得镇子上的“红人”葛和平会看上她。
    “我带你出来,你知道是什么用意吧?根本就没有什么修改户籍的事儿。”冯凯带着潘丽走到了一个角落里,左右看看没人,于是说道。
    潘丽一惊,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衣角,全身又开始瑟瑟发抖。
    “你和葛和平,就是看病那么简单?”冯凯问。
    潘丽猛地抬起头来,双眼尽是泪水,说:“公安同志,我说,我都说,但是千万别和我丈夫说。”
    3
    “这个我知道,所以才会带你出来。”冯凯摆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说,“我们就是例行公事,对你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其实并不感兴趣。”
    “他是在帮我治病。”潘丽说,“我有个老毛病,身上总是起风团,葛医生说我是阴气太重,所以才会在皮肤上鼓出来。治疗方法就是先吃一粒玉米粒,然后再用他的阳气来,来……”
    冯凯挥手打断了潘丽,他知道这个老浑蛋做了什么,恨得牙痒痒。
    但他还得咬着牙继续问:“你们有,多少次了?”
    “我去看病,也就五六次,不过,有两三次他都不,不太行。”潘丽低着头,恨不得钻进地缝里,说,“但是,不管他行不行,每次都很有效果,风团很快就消了。”
    不太行还老想着这样干,真是个老浑蛋。冯凯这样想着,语重心长地说:“大姐,他给你吃的玉米粒里藏着药呢!你不用他的阳气,也一样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