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叁百九十六、
这边匣子刚被带走,那边便有人来到李灿云身边相请,李灿云看了一眼方向,心中顿时明了,向着王曦略略嘱咐几句,这才起身前去。
“殿下。”李灿云拜道。
“我记得苍州之事,后续是派了你前去处理。”太子看了一眼李灿云,旋即让人将匣子端到他面前打开,里面确实堆了好几份地契。
李灿云感觉到有不少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过自己当初奉命前去苍州也不是什么秘密事,顾见卿也亲口说这些地契皆有记录,太子找自己来当众确认笔记是否真实也无可厚非。
拿起地契细细瞧了,李灿云平日里就常常研究这些东西,自然有一套法子,上面字迹印章确实与官家印迹无二,最后确认此物并无造假之说。
只是在瞧见最下面一份地契之时,李灿云不由得“咦”了一声。
“李大人?”
“回殿下,此份地契若臣没有记错的话,”李灿云顿了一下,随即看向顾见卿,“本官不久前曾奉命前往苍州,核查荒村灭门一案,事发地乃一处荒村,原来的村民早早搬离此处,因为尚有几片良田,便卖于苍州城内一处名为万业庄的铺子,只是此处地势偏僻,确实难以售卖,许多年未曾出手,庄子也不曾在意,于是任由其早早成了荒地。臣后来为了案情前去询问庄子老板,老板则说,此处在两年前已经低价卖给了别人,那买下这块地的人便是你了。”
“大人既然已经问到庄子老板,想必也见过地契簿子,上面自然还留有我的字迹,拿来对比一下,一切就清楚了。”
“既然如此,后来迁入此地的,便是你们寨中之人?”
“我买下此地,便是用来安置寨中的老弱妇孺。”
“那你可知……他们后来皆被杀害,几乎无人生还。”
“知道。”
“你可知凶手是谁?”
“当然。”
李灿云目光一颤,震惊于顾见卿为什么会这么平静地说出这句话,不由得看向跪在旁侧的梅家娘子,此事他一直不解,就当时所见的事发地情况,动手之人大抵是冲着斩草除根的目的去的。
顾见卿与梅家娘子既然是同一伙人,如果顾见卿说知晓凶手是谁,那想必是熟识之人,既然这样,梅家娘子想必也认识,而且是在场的亲历者,那她是如何能够死里逃生的?
可如果对方是有意饶她一命,特地留至今日用来对颜家下手,经历了这样的事,梅家娘子又为何会答应对方,她当真恨颜家至此?
“若如你所说,”李灿云忽地抬手指向梅家娘子,“娘子,当着陛下和众大臣的面,还请你老实坦白,你究竟是从山上逃走的,还是从这村中逃走的?”
“我——”梅家娘子没想到李灿云会突然这样问,顿了一下,可旋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忽地看向颜子衿的背影,瞳孔微微颤抖,然而下一秒,手指不由自主触碰到腰间做工粗糙的虎头木坠,心中忽地一个咯噔,立马咬紧了唇。
见她面露挣扎之色,李灿云心知自己猜对了,正欲继续追问,然而赵丞相身后的一名臣子忽地开口道:“此物只能证明顾见卿与杜昀皆是你本人,却也无法证明与你口中自首的苍州之事有关,说不定你是谁人找来冒名顶替,或者收买来另有目的。”
“大人你倒是会说笑,我又不是傻子,我闲着没事冒名顶替一个难逃死罪的人做什么?”顾见卿撇了撇嘴,似乎很不理解此人的质疑,“您还不如说我是被人要挟的呢。”
这句“要挟”出口,邬远恩的神色又是微微一变。
大理寺并非什么与世隔绝之地,这朝堂上的争斗自然避免不了,李灿云脸色一沉,说话此人是他在大理寺的同僚之一,不过对方向来与叁皇子等人交涉过深,在李灿云的立场上,当然给不了什么好脸色。
此事其实大理寺本不该多加干涉,所以李灿云再如何焦心颜家,也得等到事关手中案件时这才有所动作,这人突然开口,想必是得了他人的授意。
“陛下,此人行为举止实在不合逻辑,依臣所见,实在无法当作人证对待。”
“你既然自称是涉及赤江夜袭的匪首,见你如今黥面披发,唯有流放之人才会被施此刑罚,虽不知当初林大人为何饶你一命,可你既然已经认罪,为何又要跑回来自首?”
“这么,就得说起一段奇遇了。”顾见卿笑了笑,“我曾经行过一方宝刹,宝刹中有一处花池,池中佛光并蒂莲绽放,一时欢喜,便驻留了几日论经赏花,结果某日池边赏莲时,忽见神女踏莲而来,我一时恍然,等回过神来,神女已经消失不见,只是这匆匆一眼,却令我念念不忘多年。”
见顾见卿口中说起这一大段风马牛不相及的所谓“奇遇”,而且神色认真,众人疑惑不解声四起,不少人也因此暗暗信了赵丞相之前所谓癔病疯言之说。
“罪臣有幸识得诸子百家之学,又得陛下垂青,金榜题名,本当鞠躬尽瘁为国效力,却行差踏错,一时心妄,甘愿沦为贼匪,纵容手下残害百姓,为祸苍州多年,此为不仁;后来更是狼子野心,设计谋划犯下弑君之罪,此为不忠;官府带兵上山清剿之时,心生胆怯,甘愿投降出卖寨中众人,此乃不义;生父身为贼首理应伏诛,为子一不能劝其回头,二如今仍旧未能亲自敛其尸骨安葬,此为不孝。”顾见卿说着说着,释然地轻叹一声,“林大人见我迷途知返,这才愿意留我一命,只定我流放之罪,本该心存侥幸,可流放途中在一处破庙过夜时,忽地又梦见神女,梦中神女神色悲戚,持莲垂泪不语,因此惊醒,见寒月入室,北风呜咽,这才幡然醒悟,我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于是回京面圣自首,但求一死谢罪。”
“既然如此,请陛下下旨先将此人押下去,至于杜昀身份一事,待核对清楚,若他真是杜昀,臣身为翰林院掌院难辞其咎,甘愿领罪。”
本来大家的重点之前还落在燕瑶与颜家是否谋逆之事上,结果夏凛突然站出来作证,还没反应过来,顾见卿又忽地闯了进来自首,局面一时间乱成一团。
顾见卿倒是承认得干脆,丝毫不打算为自己辩解,于是处理起来也没有什么麻烦的地方,加上此时邬远恩又开了口,见他言之有理,话语中也并无为自己开脱之举。
既然此人来自首伏罪,即使后面想逃也逃不了,不如此时把他带下去,将颜家之事先弄清楚再说。
然而李灿云却不这么认为,邬远恩这话说得确实刚正不阿,冠冕堂皇,但在有心人,尤其是在他们这些觉得今日此些事实在事发蹊跷的人看来,倒像是不想让顾见卿在众人面前多留。
而且顾见卿这个自首实在是不明所以,毕竟当初林玉生呈上来的折子里就已经写得一清二楚,他就是想赖都赖不掉,更别说若真的被什么“神女”点化,幡然醒悟一心求死,何必多此一举,顶着个逃犯的身份大老远跑到京城,随便找个地方吊死就行了,甚至跑回苍州或者跳赤江都更有道理。
顾见卿虽然将罪都认了个干净,但并未交代颜家进京途中遇袭和颜父之死,他既然是这些人的头子,此事绝不可能不知晓,可话里却像是有意隐瞒一般。
李灿云这么多年调查下来,隐约觉得颜父之死后面牵涉众多,本来以为顾见卿等人死在颜淮手里,想着能够让好友亲手报仇,算了死就死吧,自己再去找别的法子调查。
然而这个时候顾见卿却突然活生生地出现,这可是难得的重要证人,李灿云怎么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没了。
手指在袖中暗自摩挲着,颜淮早已亲手报了仇是真,顾见卿死罪也是既定的事实,可如果这个时候将顾见卿带下去,想来有人必不可能让他活得过今晚,按理说凶手伏罪该是好事,但就这么让他死了,便无法彻底为颜家昭雪,李灿云总觉得替颜淮感到不甘心。
李灿云正在心里盘算要怎么拖一拖,或者要怎么办才能保住顾见卿的性命才好,身侧的太子殿下却径直站起身来:“你刚才说你就是苍州匪首,那位梅氏口中的少当家,想必就是你了?”
“是。”
“刚才本宫却又听梅氏说,你曾打算与燕瑶成亲?”
“是。”
这边匣子刚被带走,那边便有人来到李灿云身边相请,李灿云看了一眼方向,心中顿时明了,向着王曦略略嘱咐几句,这才起身前去。
“殿下。”李灿云拜道。
“我记得苍州之事,后续是派了你前去处理。”太子看了一眼李灿云,旋即让人将匣子端到他面前打开,里面确实堆了好几份地契。
李灿云感觉到有不少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过自己当初奉命前去苍州也不是什么秘密事,顾见卿也亲口说这些地契皆有记录,太子找自己来当众确认笔记是否真实也无可厚非。
拿起地契细细瞧了,李灿云平日里就常常研究这些东西,自然有一套法子,上面字迹印章确实与官家印迹无二,最后确认此物并无造假之说。
只是在瞧见最下面一份地契之时,李灿云不由得“咦”了一声。
“李大人?”
“回殿下,此份地契若臣没有记错的话,”李灿云顿了一下,随即看向顾见卿,“本官不久前曾奉命前往苍州,核查荒村灭门一案,事发地乃一处荒村,原来的村民早早搬离此处,因为尚有几片良田,便卖于苍州城内一处名为万业庄的铺子,只是此处地势偏僻,确实难以售卖,许多年未曾出手,庄子也不曾在意,于是任由其早早成了荒地。臣后来为了案情前去询问庄子老板,老板则说,此处在两年前已经低价卖给了别人,那买下这块地的人便是你了。”
“大人既然已经问到庄子老板,想必也见过地契簿子,上面自然还留有我的字迹,拿来对比一下,一切就清楚了。”
“既然如此,后来迁入此地的,便是你们寨中之人?”
“我买下此地,便是用来安置寨中的老弱妇孺。”
“那你可知……他们后来皆被杀害,几乎无人生还。”
“知道。”
“你可知凶手是谁?”
“当然。”
李灿云目光一颤,震惊于顾见卿为什么会这么平静地说出这句话,不由得看向跪在旁侧的梅家娘子,此事他一直不解,就当时所见的事发地情况,动手之人大抵是冲着斩草除根的目的去的。
顾见卿与梅家娘子既然是同一伙人,如果顾见卿说知晓凶手是谁,那想必是熟识之人,既然这样,梅家娘子想必也认识,而且是在场的亲历者,那她是如何能够死里逃生的?
可如果对方是有意饶她一命,特地留至今日用来对颜家下手,经历了这样的事,梅家娘子又为何会答应对方,她当真恨颜家至此?
“若如你所说,”李灿云忽地抬手指向梅家娘子,“娘子,当着陛下和众大臣的面,还请你老实坦白,你究竟是从山上逃走的,还是从这村中逃走的?”
“我——”梅家娘子没想到李灿云会突然这样问,顿了一下,可旋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忽地看向颜子衿的背影,瞳孔微微颤抖,然而下一秒,手指不由自主触碰到腰间做工粗糙的虎头木坠,心中忽地一个咯噔,立马咬紧了唇。
见她面露挣扎之色,李灿云心知自己猜对了,正欲继续追问,然而赵丞相身后的一名臣子忽地开口道:“此物只能证明顾见卿与杜昀皆是你本人,却也无法证明与你口中自首的苍州之事有关,说不定你是谁人找来冒名顶替,或者收买来另有目的。”
“大人你倒是会说笑,我又不是傻子,我闲着没事冒名顶替一个难逃死罪的人做什么?”顾见卿撇了撇嘴,似乎很不理解此人的质疑,“您还不如说我是被人要挟的呢。”
这句“要挟”出口,邬远恩的神色又是微微一变。
大理寺并非什么与世隔绝之地,这朝堂上的争斗自然避免不了,李灿云脸色一沉,说话此人是他在大理寺的同僚之一,不过对方向来与叁皇子等人交涉过深,在李灿云的立场上,当然给不了什么好脸色。
此事其实大理寺本不该多加干涉,所以李灿云再如何焦心颜家,也得等到事关手中案件时这才有所动作,这人突然开口,想必是得了他人的授意。
“陛下,此人行为举止实在不合逻辑,依臣所见,实在无法当作人证对待。”
“你既然自称是涉及赤江夜袭的匪首,见你如今黥面披发,唯有流放之人才会被施此刑罚,虽不知当初林大人为何饶你一命,可你既然已经认罪,为何又要跑回来自首?”
“这么,就得说起一段奇遇了。”顾见卿笑了笑,“我曾经行过一方宝刹,宝刹中有一处花池,池中佛光并蒂莲绽放,一时欢喜,便驻留了几日论经赏花,结果某日池边赏莲时,忽见神女踏莲而来,我一时恍然,等回过神来,神女已经消失不见,只是这匆匆一眼,却令我念念不忘多年。”
见顾见卿口中说起这一大段风马牛不相及的所谓“奇遇”,而且神色认真,众人疑惑不解声四起,不少人也因此暗暗信了赵丞相之前所谓癔病疯言之说。
“罪臣有幸识得诸子百家之学,又得陛下垂青,金榜题名,本当鞠躬尽瘁为国效力,却行差踏错,一时心妄,甘愿沦为贼匪,纵容手下残害百姓,为祸苍州多年,此为不仁;后来更是狼子野心,设计谋划犯下弑君之罪,此为不忠;官府带兵上山清剿之时,心生胆怯,甘愿投降出卖寨中众人,此乃不义;生父身为贼首理应伏诛,为子一不能劝其回头,二如今仍旧未能亲自敛其尸骨安葬,此为不孝。”顾见卿说着说着,释然地轻叹一声,“林大人见我迷途知返,这才愿意留我一命,只定我流放之罪,本该心存侥幸,可流放途中在一处破庙过夜时,忽地又梦见神女,梦中神女神色悲戚,持莲垂泪不语,因此惊醒,见寒月入室,北风呜咽,这才幡然醒悟,我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于是回京面圣自首,但求一死谢罪。”
“既然如此,请陛下下旨先将此人押下去,至于杜昀身份一事,待核对清楚,若他真是杜昀,臣身为翰林院掌院难辞其咎,甘愿领罪。”
本来大家的重点之前还落在燕瑶与颜家是否谋逆之事上,结果夏凛突然站出来作证,还没反应过来,顾见卿又忽地闯了进来自首,局面一时间乱成一团。
顾见卿倒是承认得干脆,丝毫不打算为自己辩解,于是处理起来也没有什么麻烦的地方,加上此时邬远恩又开了口,见他言之有理,话语中也并无为自己开脱之举。
既然此人来自首伏罪,即使后面想逃也逃不了,不如此时把他带下去,将颜家之事先弄清楚再说。
然而李灿云却不这么认为,邬远恩这话说得确实刚正不阿,冠冕堂皇,但在有心人,尤其是在他们这些觉得今日此些事实在事发蹊跷的人看来,倒像是不想让顾见卿在众人面前多留。
而且顾见卿这个自首实在是不明所以,毕竟当初林玉生呈上来的折子里就已经写得一清二楚,他就是想赖都赖不掉,更别说若真的被什么“神女”点化,幡然醒悟一心求死,何必多此一举,顶着个逃犯的身份大老远跑到京城,随便找个地方吊死就行了,甚至跑回苍州或者跳赤江都更有道理。
顾见卿虽然将罪都认了个干净,但并未交代颜家进京途中遇袭和颜父之死,他既然是这些人的头子,此事绝不可能不知晓,可话里却像是有意隐瞒一般。
李灿云这么多年调查下来,隐约觉得颜父之死后面牵涉众多,本来以为顾见卿等人死在颜淮手里,想着能够让好友亲手报仇,算了死就死吧,自己再去找别的法子调查。
然而这个时候顾见卿却突然活生生地出现,这可是难得的重要证人,李灿云怎么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没了。
手指在袖中暗自摩挲着,颜淮早已亲手报了仇是真,顾见卿死罪也是既定的事实,可如果这个时候将顾见卿带下去,想来有人必不可能让他活得过今晚,按理说凶手伏罪该是好事,但就这么让他死了,便无法彻底为颜家昭雪,李灿云总觉得替颜淮感到不甘心。
李灿云正在心里盘算要怎么拖一拖,或者要怎么办才能保住顾见卿的性命才好,身侧的太子殿下却径直站起身来:“你刚才说你就是苍州匪首,那位梅氏口中的少当家,想必就是你了?”
“是。”
“刚才本宫却又听梅氏说,你曾打算与燕瑶成亲?”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