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369节

    后面的帖子都是一样内容,无非是说的话有些比较直接,有些比较委宛。
    总之,都不是平白无故的想要请客吃饭。
    秦瑶倒是没想到过举人的身份这么吃香,刘季这才回来两天,就有这么多家的请帖送过来。
    盛国举人最令人心驰神往的两个好处,其一是可以减免自己及其家人的赋税徭役。
    其二是司法豁免权,一旦举人深陷司法案件中,可以不到场、不过堂、不下跪、不用刑。
    可以说除去想不开要谋逆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免除死刑。
    除此二种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
    那就是一名举子的人脉关系。
    富商们缺少的也正是这三样,但一个县内举人数量有限,所以每年新科举子一诞生,便会受到富商们密切关注。
    富商拥有大量产业,每年所需要缴纳的税费就是很大一笔开支。
    这一点,秦瑶经营着文具厂便深有体会。
    所以就算拿出很大一部分抽成好处送给举子,也比缴纳朝廷赋税划算得多。
    大多举人的原始积累也来自于这些富商的馈赠,对二者来说,这是一件可以互利互惠的事情。
    看着手上这一沓请帖,秦瑶既激动,又无比的冷静。
    她向来遵守规则,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同时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所以这回帖到底要回几家,回给哪一家,还得先调查。
    见秦瑶迟迟没有回复,宋瑜大着胆子试探问:“夫人,要不要问问老爷?”
    秦瑶颔首,“是得跟他说一声。”
    是的,只是说一声。
    所以此时刘季正在莲院同老师学习,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宋瑜明白夫人的意思,没有再多嘴。
    “阿旺还没回来吗?”秦瑶起身朝门外张望。
    宋瑜摇头,“没见到阿旺管家回来。”
    “行了,那你先去忙吧,让殷乐下工后就先回家来,我有事吩咐她。”
    嘱咐完,秦瑶拿起这一沓请帖,回屋筛选信息。
    她经营文具厂也好几年,开阳县各地富商情况也大致有所了解,先把自己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分别筛出来。
    十二份请帖,六个认识,六个只听其名不见其人。
    等殷乐回家,秦瑶把那六份自己认识的帖子递给她,让她去打听打听。毕竟新手嘛,不能一来就给人家上强度。
    “打听些什么呢?”第一次出任务,殷乐有点兴奋,但更多的是茫然。
    可老手不都是从新手期的一次次迷茫中历练出来的吗?
    秦瑶很有耐心的写了一张单子交给殷乐,让她照着单子上的疑问把答案给她找回来。
    另外又拿出一两银子递给她,“这是你的活动资金,我给你两天时间,后天一早过来找我汇报。”
    “那厂里的活儿?”
    秦瑶沉声道:“我会帮你请假,放心去吧。”
    “好!”殷乐郑重应下,反复确认了两遍任务名单后,拿了一把油纸伞,大步出门去了。
    她前脚走,阿旺后脚进门,秦瑶把十二个人名单子交给阿旺,一文钱都没给,“你去帮我打听打听这几家的情况,下午我让刘仲去接孩子下学。”
    阿旺拿起名单看了看,放下还给她,去厨房干了两碗李氏刚弄出来的豆花,留下一句:“我晚上回来。”便骑马消失在刘家村。
    李氏在厨房目睹全程,她算是看出来了,夫人对人有两套标准。
    不,应该是多套。
    对少爷小姐是一套,对老宅是一套,对外人是一套,对大老爷,又是另一套。
    第545章 快活路子全部堵死
    刘季到底还是得了消息,知道本地有名的富商都要宴请自己,匆匆结束莲院的功课,把老师忽悠得乐和和后,激动朝家奔来。
    进门就找到在后院锻炼的秦瑶,怼到她面前兴奋问:“娘子,我的请帖呢?你速速拿与我看!”
    他这辈子,头一次觉得自己这么受人欢迎!
    秦瑶将大刀放下,看他那开心的样子,就差一条狗尾巴在屁股后面狂摇了。
    “在我房间桌上......”她后面那句‘想看自己去拿’都还没说出来,眼前的人已经没了踪影。
    秦瑶嘴角微抽,提起大刀刚准备继续未完成的锻炼,就听见主屋里传来了某人的狂笑声,一边笑一边兴奋的喊:“居然还有樊家!”
    樊家?
    秦瑶隐约想起来一个模糊人影,好像刘季在县城书院时与一位姓樊的秀才相处甚密。
    能和从前的刘季玩到一处的,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货色。秦瑶直接在回帖名单里把樊家划掉了。
    刘季可不知道这个,他只知道樊公子好赌,两家要是交好,他就可以花着别人的银子,在赌坊见识一下众生百态。
    樊家递来的贴子他特意放在一边,寻笔准备写回帖,结果一抬头才发现,还在恶妇房间呢。
    “娘子,你日理万机想必没空处理这些贴子,那为夫便拿到书房去一并回了吧?”刘季探出窗台,朝后院的秦瑶谄媚请示。
    秦瑶嘴角微弯,“行啊,你把回帖先写好。”
    刘季并未注意到那个‘先’字,只听见她说了好,喜不自胜,拿起那十二封请帖就朝书房去了。
    他琢磨了许多回帖的文字,还觉得不够,晚饭时把齐仙官和公良缭叫到家里吃饭,顺便向二人请教一下。
    齐仙官还没见过这种事呢,诧异看着喜不自胜的师弟,“你这不是蒙骗朝廷吗?”
    刘季这还不是官呢,就有这么多妄图寻朝廷空子的奸商找上门来了,这要是他日后做了官,可还了得?
    刘季嘿嘿一笑,“小师兄多虑了,一家人的事情这怎么能叫蒙骗呢?何况你看这帖子上,哪一句说得不对了?人家诚心诚意送给我田地宅院铺子,我要是拒绝,那我不是辜负了人家一片好心嘛?”
    齐仙官一把拍开刘季想要落到自己脑袋上的手,只看向公良缭,“先生!”
    公良缭淡定吃菜,一副见惯不怪的模样,用平静的语气缓缓道:
    “景轩,只要符合规则就没错。”
    齐仙官没想到先生居然会这么说,急声反问:“没错就是对吗?”
    他甚是担心刘季这个师弟,本就不是个品性良善之人,先生还要这般纵容包庇,岂不是害了他!
    公良缭高深莫测的一笑,“对错本就是人定的,区别只在于制定这个规则的人他到底偏向哪边。”
    “景轩啊。”公良缭慈爱的看了齐仙官一眼,“你若是觉得是错,那只是你觉得,如果你无法成为制定规则的人,那你就只能遵守规则,明白吗?”
    “当然,为师也不是说你必须要变成一个只知道遵循规矩的人而忘了本心,只是希望你可以向你师弟那般,多责怪别人,少谴责自己,欢喜一点。”
    有时候,做一个顺势而为的人,会更轻松。
    当然,这种话公良缭是不会对刘季这样的人说的,正是因为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内心坚守着什么,他才希望他能够放纵一点。
    “先生?”齐仙官眉头皱得更深了,看着眼前这个眼神难得慈爱的老人,眸中突然升起一丝担忧。
    “您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这种好像是要离开我的叮嘱?”
    公良缭一怔,随即哈哈哈大笑起来。
    刘季和齐仙官对视一眼,师兄弟二人头一次默契的察觉到老师的不对劲。
    晚饭吃完,送公良缭二人回莲院的路上,刘季试探着问老头,要不要去县里找个大夫给看看。
    齐仙官也附和着说:“先生您许久没有让大夫过来问诊了。”
    却不料,二人话音刚落,公良缭整张脸都黑沉下来。
    师兄弟俩马上闭嘴,只得暗暗打量老头身体,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可一路打量到莲院,也没看出什么异样来。
    刘季本还想伺候老师沐浴,衣服脱光了好好看看断肢创面是否有溃,结果老头给他后脑勺一大耳巴子。
    捂头逃出院门,刘季都还能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怒吼:“老夫身子好得很!”
    刘季拍拍胸脯,反倒松口气。
    这中气比他还足,看样子老师身体确实是没问题。
    溜达着回到家,见秦瑶屋里的灯还亮着,刘季把老师和师兄润色过的十二张回帖交上去,拜托秦瑶找宋瑜把回帖送去。
    “知道了。”秦瑶正看着阿旺带回来的各家情况调查‘报告’,头也没抬,挥挥手示意刘季关门。
    刘季喜滋滋的,“那就辛苦娘子了。”
    关上主屋房门,脚底下就跟装了弹簧一样,一蹦一跳回书房,期待着自己连赴十二家宴会的美妙场景,美美进入梦乡。
    只是万万没想到,秦瑶就回了三张帖。
    “为什么?”
    知道真相的刘季强忍着快要落下来的眼泪,气鼓鼓冲到秦瑶身前,叉腰质问:
    “明明只要回三家,娘子你为什么要让我把十二家的回帖全都写完?!”
    秦瑶一挑眉,惊讶问:“你不是因为不能连赴十二家宴会而生气?”
    当然是啦!刘季在心里应道。
    但是,这么说出来他离挨打就不远了。
    毕竟自己那点小心思不能暴露,所以他只能抓着自己回帖十二封的事来质问她。
    秦瑶玩味的撇他一眼,把阿旺和殷乐喊过来,“你们告诉他,为什么只回三封请帖。”
    阿旺看向殷乐,示意她来讲。
    殷乐轻咳一声,十分认真且严谨的对自家师公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