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目前分店刚开业,可能还有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也在收集来自医患的各种建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把明瑞店做得更加贴心和便利,让患者安心治疗,让医护安心工作!”
    何辛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还把目光投向了周氏兄妹:
    大股东们,你们还有啥意见不?
    周祺摇了摇头,这已经比她预想的周全太多了,她没什么意见。
    至于周屿,也同样没什么意见,只是他看了何辛一眼,突然说道:
    “我打算在菜新鲜附近,开一家针对患病人群的健康点心店。有空的话,可以陪我一起调研下吗?”
    这个想法很棒啊,何辛觉得挺好,不假思索地点头道,“行,我最近都有空,周哥你到时候直接联系我。”
    “啊,差点忘了——”何辛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抱歉地说道:
    “最近这几天可能不行,我要回家一趟。”
    周屿点点头,表示理解,“没事,你先忙你的好了,我这边不急。”
    他面上虽然不动声色,但心里难免有几分失望:
    毕竟,随着何辛事业的不断扩大,能见到她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
    这边“菜新鲜”有机蔬果超市明瑞分店生意红火,获得一片好评,那边何辛也匆匆开车回到了家乡n市。
    她一路开到了前阵子投资的五禾农场,还来不及和父母见面,就先去接待之前约好来n市助农的田沅。
    两人碰面后,何辛才惊讶地发现,和田沅一起来农场的,除了田沅带的学生之外,还有好些专家模样的中年人。
    “何总,这次我可是把院里的专家都请来了,精兵强将,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人。”
    思及何辛给他们农学院刚投的一笔不菲的项目资金,田沅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
    “来,何总,我先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我们农学院的王教授,主攻作物育种,这位是我们院的马教授……”
    这些专家看上去大多四五十岁,正是做研究的黄金年纪,其中不乏教授、副教授、博士后等等,有的还是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确实都是农业领域的精英人物。
    听着田沅的介绍,何辛边热情地打招呼,边将各位专家的名字仔细记下,这强大的专业阵容,也让她终于放下心来:
    毕竟,这次助农活动,可不仅仅是到她的农场里走访教学这么简单。
    为了帮助家乡农业发展,她早就提前与n市当地农业部门联系,制定了周详的助农活动计划,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与教学。
    好在田沅做事靠谱,由她在中间牵线,请到了这么多重量级的农业大佬,看来这次活动的质量,完全不用担心了。
    这么一想,何辛心中安定,面上的神情也放松了几分。
    田沅很快就介绍到了最后一位专家,这人浓眉大眼,在人群中明显年轻一大截的俊朗面孔,让何辛不由诧异地多看了几眼。
    咦,农学院还有这么年轻的专家吗?
    田沅见状,不由笑道:
    “何总,这位是我的小师弟冯磊,别看他年纪轻轻,在农业防灾减灾方向,可是颇有研究。”
    “我这次请他来,也是想,现在全球变暖,气候越发难以捉摸,n市既然发展农业,掌握一些农业防灾减灾的新技术就必不可少……”
    何辛听了也觉田沅考虑周到,看向冯磊的眼神更是带了几分佩服:
    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农业专家了,还真是厉害啊。
    她微微一笑,朝对方伸出手去:
    “你好,我是何辛,这次助农活动,还请冯老师多多指导了。”
    晴朗的日光下,年轻的农业专家嘴角扬起,面上的笑容像阳光一样耀眼。
    他深深地看了何辛一眼,将她的手轻轻一握:
    “何总你好,初次见面,我是冯磊。”
    第104章 事情扎堆
    这次助农活动来之不易,是以,何辛和田沅商量后,将活动内容安排得十分紧凑丰富。
    既有农学生帮助当地农人进行直播带货,又有农学专家对部分农户进行实地指导。
    为了方便活动开展,为期七天的农学技术讲座,也没有安排在城里,而是直接设在了何辛的五禾农场。
    几栋重新粉刷过的楼房,色调清新雅致,伫立在红花绿树间,颇有几分乡村野趣,这就是一行人下榻之地了。
    当时买下五禾农场的时候,何辛主要就是看中了农场里的这几栋青砖红瓦的小楼。
    在找人将这些楼房改造成了设施齐全的简约房间后,五禾农场就从仅能容纳几个人的家庭农场,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同时容纳几百人的大型民宿。
    轻吻梨子整理结果民宿还没正式开张,就迎来了农学院的专家和学生们,成了助农活动的基地。
    除此之外,“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们也陆续入住了民宿,他们是来帮助困难农户开展秋收的,这也是这次助农的活动内容之一。
    好在五禾农场的刘经理也是个能手,早就把农场拾掇得井井有条:
    除了继续农场的生产经营,他还按照何辛吩咐的设立了富有田园气息的餐厅、大礼堂、活动室、篮球场、图书馆、咖啡馆等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