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娘(美食) 第61节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离谱。
    那双方家长,孩子,全都互相看中后。
    吏部调令下来,对方主君外放肥差,举家要离京的。
    一离京就是许多年,他家不舍得女儿远嫁,所以准备到当地再说。
    这种事找谁说理啊。
    如果再加上前面跟许家的经历。
    章公子议亲发生的意外,还真是五花八门。
    如果不了解他的人,定然会猜测是他的问题。
    可苏茵茵跟章公子接触过几次,还知道章家在许家婚事上的正派,知道定然不是他的原因。
    面对许家这样的情况,他家都能坚持想法,事后真心为许姐姐祝福,真不是糟心人家。
    那他经历的这些事,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倒霉。
    纯粹的倒霉。
    一桌人想笑不敢笑,还是章公子摊摊手:“笑吧,我家里都在笑呢。”
    苏茵茵头埋在哥哥肩膀,确实有点好笑。
    但这种情况,要怎么办才好啊,她也不知道哎。
    第36章
    章公子婚事不顺,家里也无能为力。
    家里人都心里犯嘀咕,是不是今年不太顺,要不然去拜拜神仙。
    家里人去道观,他就来了慧女点心。
    听了这些事,李书生都拍拍章公子肩膀:“时候未到,别着急。”
    章公子好脾气笑笑,谢了谢李书生。
    找人说了此事,章公子心里反而开怀了,笑道:“算了,还不如好好准备明年会试,会试之后再说吧。”
    章公子今年考了二甲二十七名,也是新晋的举人。
    会试在明年四月份,确实没多久了。
    他看向苏显手里的书,也帮着点评。
    他讲的深入浅出,虽说举人名次没有李书生高,反而更适合苏显。
    李书生摸摸鼻子,算是服气了。
    到苏显这,他最近文章拿到私塾,夫子直夸道:“最近进步极大。”
    进士夫子想说童试有望,但又不好直接讲,虽不怕苏显得意,但怕给他压力。
    这孩子果然聪明。
    若能十二岁中秀才,那他这私塾,也算有光。
    苏显心道,私塾里有夫子,黄秀才。
    家里有李书生,章公子。
    一进士,两举人,一秀才。
    他要是再不进步,那才奇怪。
    而这些人愿意教自己,大部分都因为妹妹。
    若无妹妹的关系,哪有这样好的学习机会。
    为了妹妹,他也要加倍努力才行。
    十月中旬,汴京下了第一场大雪,兵马司考核成绩也出来了。
    苏鸿苏副使,考核成绩,上上。
    由指挥使上报吏部,兵部,升为正七品官职。
    苏副使长舒口气,整个人精神奕奕。
    正七品!
    虽说在汴京还是微末小官,但总算进了一步。
    同僚连连恭喜,整个火禁司都明白,只要苏副使没有行差大错,再过两年便是火禁司的指挥使。
    “恭喜苏副使。”
    “不愧是苏副使,平日里勤勉有功,考核果然为上上。”
    “以后可要多照顾兄弟们啊。”
    “哈哈,就知道你可以!”
    “还要等吏部文书,现在做不得数。”苏副使虽然高兴,却也谦逊道。
    指挥使摸摸白胡子,让大家赶紧散了。
    虽说此事基本板上钉钉,但不到最后,还是别太高兴,省得惹人嫉妒。
    正式的任命要等吏部那边出。
    年底各项事杂,估计要等腊月。
    腊月发文书,明年正式升职,这也很合理。
    在兵马司不能太高兴,关起门,苏家人自己先小小庆贺。
    旁的不说,单是考核上上,已经很好了!
    苏茵茵此刻也在厨房里,小小的娃娃手里拿着面团,将揉好的面轻轻擀开,再用小手揪成一团一团,扯成面片。
    薄而软的面片放入沸羊汤中,立刻便熟了。
    一碗香喷喷的羊汤面片做好,香得让人直迷糊。
    苏茵茵擦擦小手,惊喜道:“娘,你先尝尝。”
    好久没做了,没想到依旧不错嘛。
    苏娘子惊讶之余,又忍不住骄傲。
    她女儿做什么都厉害。
    在羊汤里放了些牛奶,竟然让汤底更鲜,这也太聪明了。
    苏娘子吃了一小碗,赞叹道:“好吃。”
    女儿说想给爹爹做吃食庆祝时,她还有点担心,所以女儿说她来做。
    没想到出来的羊汤面片竟然这样好吃。
    苏副使苏显过来端饭菜的时候,猛地闻到里面的香味,更为惊讶,下意识道:“慧娘,你做的饭食越来越香了。”
    “是女儿做的,面片全都是她亲自擀的。”苏娘子用让他们都尝尝。
    这一尝不得了,一家人围着灶台,就把面片吃了个干净。
    “好吃。”
    “羊汤的滋味更好了。”
    “香啊。”
    苏茵茵也满足眯眼。
    好吃!
    面片好,羊汤也好。
    看来手艺没丢。
    那她就可以给原锐做一顿饭啦。
    就当是她送的生辰礼物。
    希望他能多用一些,不要那么瘦了。
    苏副使还不知道,他闺女给他做吃食,是为了试试手艺。
    因为原锐生辰快到,她也要出发了。
    原锐家早早安排了马车仆从,都是苏茵茵见过的人,很是熟悉。
    但女儿头一次出远门,苏家人肯定不放心,苏副使甚至打算请假跟着。
    苏娘子反而走不开,年前预定喜饼的人多,她也提前招了帮工,不好让大家空等着。
    苏显也想前去,他年后就要考试,谁都不准他离京。
    最后反而是兵马司的一桩差事解决这个难题。
    宁郡王有封信件要送,那地方正好是原锐家别院附近的庄子上。
    苏副使干脆让熟悉的属下丁鹏正前去,正好陪着女儿,来回五天时间,刚刚好。
    丁鹏正欣然领命,拍着胸脯道:“苏副使,交给我绝对放心。”
    虽说如此,大家该担心还是担心。
    女儿头一次出远门啊。
    还是头一次离家,怎么想都难受。
    特别是苏娘子,女儿同她商议此事时,她还没察觉什么,到现在却万般不舍。
    可她知道,女儿拿定主意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