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贺兰濯知道,是李极用精神力控制着,不让曾倾洛精神世界全面崩盘。
    窦璇玑:“韩复的药,你喝了?”
    “喝了。”
    李极才意识到自己从早上到这会儿没喝过一口水,慢悠悠地抿了一口茶,平静道:
    “两管都喝了。”
    “两管……”窦璇玑难以置信,“你喝了两管?”
    李极满不在乎道:“对。”
    从韩复那里拿来了两管药,一开始李极只喝了一管。
    七日后的某个清晨,已经升为a级的她,天赋陡然提升到了s级。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不适,难怪当初丽景门那么女官都喝了药,直到多年后才有人发现此事的歹毒。药本身非常具有隐蔽性,喝下的当时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会造成身体上明显的不适。
    成为s级精神天赋者之后,李极立刻试着进入曾倾洛的精神世界。
    她在曾倾洛的精神世界里看到了一片废墟。
    狂风一刻不停地席卷废墟,漫天砂砾被卷入空中,不知被带去何处,残骸所剩无几。
    狂风是向知番异兽化的精神力残存的象征,曾倾洛的意识世界在狂风的席卷下飞速消失。
    要是李极再晚来一步,曾倾洛的精神世界将彻底消散,到时候她便再无醒来的可能。
    s级的精神天赋是非常难驾驭的超高天赋,起初李极无法自如地控制精神力,反而被狂风刮得遍体鳞伤。
    在精神世界中受损,会直接反馈在大脑和玉璧之上。
    那段时日李极头痛欲裂,玉璧的报废程度也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但时间紧迫,她无暇顾及其他,必须得争分夺秒护下残骸。
    耗尽了所有的精神力,总算遏暂时制住曾倾洛精神世界里的那场飓风。
    风止了,依旧满目疮痍,完全不见曾经的轮廓。
    修复精神世界,就是重建废墟的过程。
    李极试着修复残垣断壁和空廊枯叶。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难点。
    一点点地把废墟残片堆起来,谁都能做到,可想要让它们重新变回原有的模样,变回完整的一砖一瓦,一屋一舍,相当于逆天而为,不可能。
    李极说至此,贺兰濯非常理解地颔首,道:
    “就像杀人和救人。杀人容易,一把刀一颗狠心就能完成。可是想要让人起死回生,难度高了不止千万倍。精神世界的毁灭和重建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之后你就喝下了第二管药。”
    “对。狂风随时都有可能再刮回来,我没有时间等待。”
    生死攸关的事,从李极口中说出来,慢条斯理似全然不在意。
    也像是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有给自己留过退路。
    李极早就想到了一管药或许无法突破天赋的天花板,所以在死城,她向韩复要了两管药。
    还记得韩复当时劝了她一句。
    “一管药能无知无觉提升天赋,可如果你喝下第二管,一定会有异常反应。”
    李极:“是什么?”
    韩复耸了耸肩说:“不知道。没人这么做过,只是我多年和毒药打交道的推测。”
    李极:“只要不当场毙命就行。”
    韩复:“并不排除当场毙命的可能。”
    李极抬了抬眉,没再多说。
    不排除的意思是,有可能。
    但她不试一试,她的小满再也没可能醒过来了。
    有可能和没可能,她知道该怎么选。
    小满护她的时候没有半分迟疑。
    如今为了小满,有何所惧?
    第二管药入喉,灼烧感折磨了她不知多少个日夜。
    三日前,她终于在黎明中醒来时,高烧未退,却笑了。
    ——还活着,我不是废物,我能救小满。
    支起浑身剧痛的身子,她看到了镜中的自己。
    满头白发,面若死灰。乍一看以为看到陌生人,再看,是自己无疑。
    这便是第二管药的副作用。
    一向爱美的李极只看了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这不重要,不重要。
    李极对自己说,还活着就行。
    如果说s级的天赋让李极清晰地感受到能力的突破,只要她想,她甚至能够监听安王府所有人的心声。
    那双s级则像重生。
    精神力变成了浮在云端的自在,信手拈来,毫不费劲。
    路过窗边的小鸟都会被李极的情绪感染,落到她的肩头。
    她听懂了鸟叫虫鸣,听见日出,闻到冻土融化。
    甚至能感受到天地的运行。
    焦躁恍惚的情绪不见了,李极恢复了理智。
    头发白了,但情绪稳了。
    再次进入曾倾洛的精神世界,狂风再来,她轻松拨开。
    天地昏暗,她轻轻一挥衣袂,晴空万里。
    她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者,天地间的真神。
    狂风跑了,残毁的大地在她的指尖轻动下重塑。
    听到这里,第五阙实在忍不住,问她:“那不是很顺利吗?为什么小倾洛还是现在这副模样。”
    李极乜她一眼。
    小倾洛,还是叫得这么亲热。
    李极放下茶盏,本能地注视曾倾洛的方向。
    “我是拥有了重塑的能力,小满精神世界的残存我都重建了,可是,我不知道那些房屋、池塘、小桥和小院里被摧毁前具体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它们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