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江湖上是这么说的。
    当事人香帅楚留香对此说法表示一半赞同一半否认。
    当时那场景,不如说只有楚留香处于困境,而诸非相则高高在上,像石林洞府真正的主人一样自在。
    所以楚留香对“患难之交”有异议。
    陆小凤惊奇道:“所以不是患难之交,是救命之恩?”
    楚留香摸了摸鼻子:“救命之恩倒没错……虽然彼时我也不至于丧命。”
    初见时诸非相脸颊沾血微笑的场面太过令人吃惊,楚留香一度对他的看法十分严肃,然而后来在离开沙漠的船上相处几日,楚留香便发现对方并非杀人如麻的嗜血狂魔,任性随意,直来直往,纵使有令人望之生畏的疏离感,相处时却莫名地令人安心。
    “我听说他自称小僧,但有头发,为何你们会称呼他‘诸大师’?”
    陆小凤知道“诸大师”这个称呼是从楚留香等人以及被诸非相救出沙漠的人传出,对这点十分在意。
    胡铁花在船上也问过诸非相这个问题,后者懒洋洋地回答说因为他喜欢。
    楚留香想了想,也用这个答案来回答陆小凤。
    陆小凤还是不解。
    楚留香笑了笑,道:“你不如亲自去问他,就看诸大师是否想对你说。”
    陆小凤开始叹气:“我倒是想见他一面,但诸大师委实难见。”
    他拿眼瞥楚留香,挤眉弄眼,暗示之意十分明显。
    楚留香了然,摇头笑道:“原来是在这等着我,陆小凤,你请的酒可真不好喝。”
    陆小凤道:“好喝得很!就一句话的事!”
    楚留香如实道:“我和诸大师未曾通过书信,但他曾说过春日要去看洛阳的牡丹花。”
    陆小凤嘿嘿一笑,为楚留香斟酒倒满:“不愧是是楚香帅!爽快!”
    楚留香看着几乎溢出杯盏的酒,笑着举杯:“陆小凤也爽快。”
    *
    虽说楚留香建议他等春日去洛阳碰碰运气,但陆小凤闲得无聊,洛阳又离他和楚留香相见的城镇不远,所以陆小凤愉快地决定现在就去洛阳碰碰运气。
    他至洛阳时已是深秋,寒风瑟瑟,陆小凤在去了趟烟花柳巷,便收集到有关眉间有朱砂之人的消息。
    那人长得极好看,脾气却不大好,那张写有“聒噪,滚蛋”用来赶人的大纸还好端端地贴在大门口。
    陆小凤乐颠颠地去了城东的竹林,找到贴有红纸的宅院,上前瞻仰了一番诸大师的丹青。
    红底金字,字迹龙飞凤舞,几乎能想象出写字的人是何等恣意张狂的人。红纸经过风吹雨打有些黯淡凄凉,依旧顽强地紧贴在门上。
    陆小凤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这张纸甚至是掉下来又被重新贴上的。
    大门紧闭,宅院内毫无声息。
    四周同样静谧无声,只有竹枝摇摆发出的飒飒声,隔着竹林,旁边还有一座恢宏的宅院。
    看来诸大师不在家。
    陆小凤收回视线,对各种隐蔽处传来的视线只作不察,遗憾地出了这片竹林。
    天气寒冷,陆小凤腹中空空如也,出了竹林后望见路边的小摊,便上前打算去吃一碗热乎乎的馄饨。
    走至摊前,陆小凤止住步伐,视线停留在摊边吃馄饨的年轻人身上。
    那年轻人身着赤衣,眉眼在升腾的热气后略显模糊,但额间朱砂分外夺目。姿态翩翩,连吃馄饨也优雅得紧。
    于是陆小凤立刻就明白这年轻人便是诸非相。
    有些人你看他一眼便知道他是谁,甚至会认定一件事。
    世上除了他不会有别人能是诸非相。
    陆小凤在他桌前坐下,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他,微笑道:“大师,在下有一问想请教。”
    他兴致勃勃地预测接下来他与诸非相之间可能会发生的对话。
    年轻人头也不抬,缓缓开口,声音清朗,与他的脸也十分相衬。
    诸非相说:“我佛不渡憨批,有问题自个儿想。”
    陆小凤:“……”
    陆小凤唯独没想过这个回答。
    不是说诸大师是个好人吗?!虽然写了“聒噪,滚蛋”可那也只是写了字啊?
    楚留香可没说诸大师是这么个不近人情不合作的人!
    陆小凤风中凌乱,美好幻想破灭的萧瑟感在心中弥漫,神情震惊得像个呆子。
    诸非相抬眼看他,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旁边有人看热闹看得起劲,见陆小凤失语,上前友好地安慰:“他就是这种人,习惯就好。”
    陆小凤收敛心神,扭头看向好心发声的少年,又吃了一惊。
    说是吃了一惊更像吓了一跳,少年的声音离得近,陆小凤没想到他离得非常近,就差一个脑袋的距离。
    倒八字眉绿豆眼麻子脸香肠嘴,鼻间一点媒婆痣,看一眼便嫌眼睛疼。
    陆小凤看着近在咫尺的脸,视线不知道停在哪里,眼睛疼,只好盯着那粒媒婆痣,颤抖着嘴唇没能说出话来。
    诸非相毫无感情地棒读:“你把他丑到了。”
    王怜花往后退了一步,嫌弃道:“以貌取人,庸俗。”
    陆·庸俗·小凤:“……”
    *
    陆小凤远道而来的莫名其妙得了个陆庸俗的绰号,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
    在跟着诸非相到后厨煮茶时心情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