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她觉得她是被原书内容影响太多。
    “多谢住持提点!”林云珠又行了一礼。或许,她该试着放下这个执念。
    毕竟,如今局势已改变。
    “施主两个执念,其一,前世已了。其二,望施主早日放下!”
    林云珠听得震惊不已,完全忘记了说话。
    这和尚什么意思?
    她承认她来了这里后有执念,想要改命。
    但前世的执念是个什么鬼?除了银行卡里的钱没花完,她什么牵挂也没有了。
    这和尚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你说他是神棍,人家能看出她的执念。你说他是高僧,又有些对不上。
    而且,他说的其二,明显就是改命。
    前世已了的那个执念又是什么?
    那个两万的包包?她最后是咬牙买了,但是她还没背过呀!
    唉,真是心痛!
    安国公主看着她脸色变幻,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沉稳,有些看不下去。
    没想到住持还是一如既往会忽悠!
    打发了林云珠出去,安国公主才对着住持问道:“这女子如何?”
    住持倒不含糊,“此女正是世子的正缘。上一世,世子为其平执念,这一世,此女为世子改命。世子命中本无子,但此女身有功德,子嗣得天佑,一生平安。”
    他这一通说辞,把安国公主整懵了。
    平日里让他说一句,像要他的命。
    今日她都没问多的,他竟然一股脑说了这么多。
    而且,听他这意思,徐定若不娶林云珠,就注定无子嗣?
    若不是认识了这住持二十多年,她都想问一句:你怕不是林云珠请来的托儿?
    第193章 推迟定亲】
    虽然安国公主对于住持那一句命中无子耿耿于怀,但她现在对住持的话也就信个三分。
    而且想到林云珠本就要嫁进他们镇南王府,那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从普光寺回来的第二日,林云珠又被安国公主叫去了镇南王府。
    林云珠平日里到镇南王府,就是做些吃食,给安国公主按摩,安国公主给她讲讲京城各家的事。
    安国公主讲的就比林云紫详细多了。
    新晋的勋贵,在建国前的那些事她都知道。
    安国公主和善,林云珠乖巧。两人相处还算融洽。
    这日,两人正坐着喝茶,说些闲话。
    就有下人来禀报,“殿下,太医来了!”
    “快,请进来。”安国公主吩咐道。
    又对着林云珠解释道:“定哥儿走后,老是心神不宁,今日请了太医来开些安神汤。”
    林云珠心里自是不信的,但嘴上却是劝道:“世子在外征战,心里定是念着殿下的,都说母子连心,殿下您保重好身体,世子在外才能安心。”
    安国公主点了她一下,笑道:“就你会说话!”
    两人说着,太医就被领了进来。
    行过礼后,先是对着安国公主一番问诊,紧接着就开始把脉。
    把脉后,太医诊断的结果跟安国公主所说的无二。
    担心儿子,思虑太过。身体倒没什么大碍。给开了些安神汤。
    紧接着,安国公主指着林云珠,对着那太医笑着道:“这是永宁伯府的二小姐,来都来了,也给她也瞧瞧吧!”
    林云珠这下明白公主今日的目的了。
    安国公主看重子嗣,眼看要定亲了,得让太医瞧瞧她的身体。
    那太医在权贵中行走,自然也是心思通透的。
    听到永宁伯府的二小姐,马上就明白了安国公主的意思。
    立即笑着应下。
    林云珠起身跟他行了一礼,“有劳了!”
    那太医上前给林云珠把脉,又问了些问题。
    方才对林云珠道:“林二小姐有些脾虚,其余倒无大碍。老夫开两剂药,吃完后再复诊。平日切记不可多思!”
    太医说话中气很足,保证安国公主也能听到。
    林云珠再次跟太医道谢。
    等下人把太医送走,安国公主对林云珠嗔怪道:“小小年纪,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思虑?”
    林云珠笑笑,“世子在外征战,多少有些不踏实!”
    安国公主扫了她一眼,你猜我信不信?
    林云珠心里清楚,昨日去普光寺后,公主对她态度未变。今日见太医也一切顺利,她应该算是过关了。
    回去后把这两日的事情跟家里人说了。
    永宁伯府的人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等着安国公主请人来提亲。
    当天下午,安国公主被皇上请进了宫。
    进了御书房,皇上笑着对安国公主道:“皇妹先坐一会儿,朕这里还有几个折子没批完。”
    兄妹两个有一起打天下的情谊,感情一向好。
    安国公主也随意,笑着应道:“皇兄先忙吧,我坐着看会儿书。”
    “那行,正好朕今日把父皇以前批注过的书拿了些过来,还准备一会儿学习学习,皇妹既来了,先看看吧!”
    皇上随手在桌案上拿了一本,递给太监。
    那太监立即双手接过,又送到安国公主手里。
    安国公主听到是先皇批注过的,也颇有兴致地接了过来。
    然后坐在一旁安安静静看了起来。
    此书名为《归德志》,安国公主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先皇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