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他还是希望水幕里多展现点有关于胤对方失智的表现。
    但水幕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不仅没有呈现胤礽的剧情,反而继续播放着和他有关的内容。
    【太子被废后,胤禔自觉机会到来。
    尤其是此前康熙让他负责监视胤礽,让他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情绪。
    于是,在回京后,胤禔便进入皇宫,大义凛然的对康熙表示:“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欲诛胤礽,不必父皇出手。”
    他可以替君父杀死对方。
    言语之间丝毫没有将胤礽是他兄弟这件事放在心上,还等待着康熙的定夺。
    他认为自己是替父亲康熙了却心中一件事,毕竟废太子胤礽所做出的多种事情让康熙厌恶,否则也不可能忍下心来将对方的太子之位废除。
    谁知,废太子过后康熙本就后悔。
    而他此时的话语更是火上浇油,引来了对方的反感,直接斥责其为“乱臣贼子!”
    尤其是在查清胤祉告发胤禔用魇术诅咒废太子之事属实,更是让康熙认定向来懂事的太子会做出那等事跟胤禔脱离不了关系。】
    等等!这里面是不是缺少了些内容?不然怎么在直郡王认为机会来到的时候突然推荐八贝勒了?
    胤禔也认为这画面有些不对,尽管此时他该重视里面康熙对他的那些斥责,但他对推荐胤禩的事情同样有点耿耿于怀。
    无论是胤禩的身份,还是其他方面,都不足以他将宝押在对方的身上。
    但画面里的确是他的声音,他的形象。
    他忍不住皱起眉头,开始思索会将胤禩推出去的缘由。最后他得出结论,还是跟对方被他母妃抚养的情况有关。
    长时间胤禩跟在他身边,在他被康熙厌弃的时候,胤禩如果能够上位,那么他的情况会好多。
    只是就算如此,胤禔依然不甘心。
    毕竟谁能够登上储君之位成为皇帝,都不如自己成为储君,成为皇帝强许多。
    这次,他会注意,不让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至于会不会被汗阿玛当成胤礽的眼中钉,胤禔觉得只要小心点就没事。
    前面还有胤禛顶着,其次便是胤禩。
    即使现在的胤禩还没有流露出要争夺那位子的想法,也不影响他在未来确实是占据了重要地位。
    比如上次的碎片中,胤禟和胤禩的结局,可以看出在他跟胤礽被关闭以后,就变成胤禛跟胤禩两人争夺位置了。
    然后,在争夺的过程中胤禛胜利了。
    自然而然的,作为失败的政敌就落得那样的下场。
    *
    捋清楚事情的因果,胤禔仍然没有高兴的痕迹。
    同样的,想到这点的胤禩也没有高兴的心情。
    特别是画面里胤禔的举动,就跟失智没有任何的区别。
    他甚至有些怀疑对方是不是故意的,难道不知道在那种时候提及他的名字会惹得汗阿玛警惕吗?
    包括胤礽也有些想要去怀疑胤禔,只是他也清楚,能够说出杀‘他’话的胤禔根本就没有那种脑子。
    他去跟汗阿玛推荐胤禩,都可以说是他病急乱投医了。尤其在汗阿玛后悔废‘他’太子之位的时候,更是在给胤禩招仇恨。
    若是让‘胤禩’知道,绝对要吐血。就算是不吐血,心中也会怨念十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被汗阿玛针对。
    想到这里,胤礽莫名间有些想要笑。
    但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幸灾乐祸,就是单纯的想要笑。
    *
    可是瞧见他唇角笑容的胤禔却不这么觉得,他认定绝对是跟水幕里呈现的画面有关。
    要不然他什么时候不笑,非要在这种时候笑呢?
    分明在前面出现的那么多画面时,就有许多内容值得笑了。
    胤礽感受到胤禔的视线,没有去管他的想法,而是继续触摸着水幕,让它进行后面的剧情。
    【又加上此时胤禔提到胤禩,更是让康熙心里震怒。
    他自觉对待胤禔不错,太子与其也没有多大的仇恨,如今却要为了储君之位杀害太子。
    那么有朝一日,他认为他的存在也碍了眼,岂不是也要犯上作乱
    于是,胤禔瞬间收获到康熙的怒骂。
    甚至,在第二天康熙就召集所有皇子,又将胤禔怒骂一通,并且连胤禩也羞辱了一顿:“朕思胤禔这样凶顽愚昧,不知义理,倘果同胤禩聚集党羽,杀害胤礽,其时但知逞其凶恶,岂暇计及于朕躬有碍否耶?似此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所不容也。”
    最后,不管他们任何反应,就革除了胤禔的郡王爵位,还将他圈禁在府邸高墙之内不允许出去。】
    就这样,画面渐渐淡去,先前的提问任务再度出现,让在场的人回答它的答案是什么。
    但是,受于水幕剧情的影响,在场的众人有点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比较好。
    无论是画面里胤禔的作为,还是康熙的话语和态度,都充满着刺激的感觉。
    似乎只要说出来,就会受到两人的注目。
    尤其是康熙的注目,简直是让人难以开口。
    这就导致现场静默,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胤礽自是明白其中的原因,但他没有开口,反而继续若无其事的看着水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