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首次攻袭长安时,自西侧咸阳出击的唐军直接从城西推进,没有注意到长安的绕城水利系统,与燕兵夹河对峙,反被敌军取得了战场优势。
    马比人高,渡水也更轻松,这个三岁稚子都能明白的简单道理,却成了血淋淋的教训。
    “城西不可取。”远道从边陲赶来支援的李嗣业亦赞同地颔首,同时将目光落在城北贴近的渭河上,“城北同样。”
    西面与北面都对敌方有利,而东面则是平坦的原野,从此突破不仅困难,还给燕兵留下东撤的后路,显然不是更好的选择。
    所有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汇集在长安城的南墙上。
    城南有座香积寺。
    风水宝地,自是靠山面水。
    比起平原,植被密集的山地是最佳的天然掩体。
    坐在案首的元帅郭子仪,严肃的目光落定在地图上那不起眼的寺庙上,终于沉顿有力地开口。
    “全军拔营,向城南进师。”
    *
    九月初秋,层林遍染。
    树叶由绿转黄,再渐变为红,夹着金光灿烂的朝阳,将整个终南山镀上一层明耀的光芒。坐落在山脉脚下的香积寺,沐浴在晨光之间,亦如佛光加身。
    而就在它正面的长安城南,数万骑兵背披霞光,高举兵刃,正气势汹汹地冲杀而来。
    狼烟四起,战马嘶鸣,铁蹄踏过的草野顿时被碾成光秃的平地。
    他们的目标正是集结在香积寺附近的唐军。
    迎接这群骁狼的则是一排排布好的步兵。
    打头的死士背后,还有手持重械的刀兵压阵。
    疾风劲吹,旌旗猎猎。那一张张被风沙磨砺的粗糙面孔,远望着叛军侵占的国都长安,战前的畏惧一点一星地散去。
    死亡或故都,总有一处在前头等着。
    当战则战,何需惧怕!
    在他们面对的敌军中,高骑战马的安守忠挺直了背脊,正不无欣赏地举目而望。
    聪明的选择,不愧是他的老对手。
    城南的香积寺,背靠终南山脉,前临深渊渭水,又与长安城拉开了一段距离,不给敌手留下进退的机会。如果他是郭子仪,也会选择同样的决战赛场。
    看来天时地利,今天似乎并不愿意只眷顾一方。
    可惜,在燕铁骑的兵法中,绝无畏而不战之法。
    狭道相逢,勇者为胜。
    一片金黄的树叶,被秋风吹着,摇摇欲坠地从枝头落下。身披帅甲的安守忠长臂一挥,刀刃将落叶斩得粉碎。
    “杀——!”
    震山裂河的呐喊声瞬间响起。
    两军交战,杀气腾腾,栖伏在终南山的鸟群纷纷展翅远飞。
    “你,快帮我传话,老夫要亲自上阵!”
    香积寺西侧的大营,刚刚可以下地的仆固怀恩披着甲衣,扛上他的半截陌刀,焦急地在原地转来转去,随手抓住一个士兵往外推去。
    “将军……”一旁有人试图劝说一句,立刻被那猛虎般的眼睛瞪视回去。
    “将军还是不要上阵为好。”李明夷语气平静地帮那人补全,“否则会让敌人看见一只病老虎。”
    “你!”仆固怀恩胸膛一挺就要拔刀,却被腹部传来的强烈疼痛扯弯了腰。
    那咬紧的牙关不肯呼痛,半晌挤出一句竖子。
    李明夷无甚同情地瞥去一眼,拿起纱布往他腹部按去。
    从凤翔到长安,马车一路昼夜不分地狂奔,别说负伤的仆固怀恩,他们几位军医都快被颠晕了头。
    万幸天气已经转凉,只是伤口又裂开些,没有造成严重的感染。
    一回大营,这位老将就吆喝着要对阵安守忠。
    至于现在。
    郭子仪是答应了他五日之后便可归营,可没答应让他去前线。仆固怀恩如何也没想到,元帅没让他呆在负责助攻的朔方军大阵,反而令他留在待命于香积寺西侧的王思礼军。
    他与这位王将军,说不上有仇,却实在互不欣赏。
    要拉下这张老脸开口向对方请战,还不如让他背着军规自行出战。
    看着原地打转、抓耳挠腮,就是不肯低头的仆固怀恩,李明夷总算是明白了郭子仪是如何制服这头老虎的。
    “将军还是消停会吧。”压塞片刻,确认没有出血,他才放下纱布,真心实意地叹了一句,“这样下去……”
    话还没说完,便听一阵马蹄急促而来,一跃停在营帐的门口。
    “仆固将军听令——”
    一听有军令来,刚刚还怒气冲冲的仆固怀恩立刻转过身去,神情严肃地注视向马背上的令兵。
    “元帅命你速归前营,即刻协前军出战!”
    这个意外的军令非但没有让仆固怀恩狂喜不已,反而令其眼神凝重了一瞬。身旁一同听着的几名军医,脸上也都露出忧患的神情。
    让伤将上阵,无疑证明前线告急。
    仆固怀恩面无他色地扛起大刀,回眸望了眼忧心忡忡的军医们,嘴角随即咧开。
    “老夫去也!”
    说罢,他便一把将已经宣完令的士兵推开,一个翻身骑上马背,双腿一夹,驾着大马横冲直闯地往前线奔去。
    “……还有李郎。”令兵踉跄两下站定在原地,目瞪口呆地看着那道绝尘而去的背影,半晌才回过神来。
    他转眼看向一脸凝重的军医,接着说完后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