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面包车开得飞快,前后不到二十分钟就把他们送到了西津大学门口。
    今年西津大学开学要到九月份,但这会儿校园门口也挺热闹,陆陆续续有老生提前来学校,好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他们有的拎着网兜,有人扛着麻袋,还有人用扁担挑着行李。
    上半年开学时,不少77级新生到学校报到那会儿,都已经过了清明节,故而他们压根就没带棉被铺盖来学校。
    现在不行了,等开学一天冷过一天,不赶紧把被褥带过来,天冷下来会冻死个人的。
    薛琴高兴死了,故意拖着行李箱在人前来回转悠,生怕人家看不到。
    没错,她也借着东棉的工场做了拉杆式旅行箱呢,现在她就是活广告。
    果不其然,立刻有好奇的大学生过来打听:“同学,你这箱子从哪儿买的?要什么票啊?”
    薛琴骄傲地挺起胸膛:“我这是从日本带回来的。”
    哦哟,难怪哩。
    大学生感叹:“这日本人做东西真是厉害啊。你看他们那个‘板砖’做的多精巧,这个箱子也好,推着就能走,比拎起来省事多了。”
    他的同伴立刻过来推他:“行了吧你,一个板砖两百来块,再这个箱子,没得一百块钱你能买到?哎,同学,多少钱啊?”
    薛琴卡壳了,她上哪儿知道去?她只能下意识地看伊藤诚。
    这会儿大学生才注意到这个身穿衬衫的小老头儿,乖乖,一看就是有钱人。
    果不其然,对方微微笑:“不贵,一百块钱。”
    大学生立刻倒吸一口凉气,乖乖,一个大木头箱子也就20块,这么一个行李箱要100块,太贵,太吓人了。
    “板砖”好歹能天天拿来学外语,箱子又不会天天拖来拖去。
    不划算,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薛琴悲伤了,她本来看到这么多人背行李这么辛苦,觉得拉杆式旅行箱应该好卖的。
    结果人家一开口就是一百块,不把大家吓跑才怪哩。
    伊藤诚也不觉得100块便宜,但他根本没考虑过在中国卖旅行箱。
    他的祖国太贫穷了,他认为起码一代人的时间里,他们都用不上拉杆式旅行箱。出门有个手提箱,就差不多了。
    看看大学校园里新盖的房子吧,如果不是看着建筑工人还在忙忙碌碌,他都不敢相信,这一排简陋的平房居然是新盖的教室。
    这是怎样的房子呀!
    墙体用的倒不是土砖,但也不是什么正经的砖头,而是用煤渣混合制成的水泥砖。
    一块砖头,足有人睡觉的枕头那么大。
    与其说这样盖出来的建筑物,是房子,不如说它们只是简陋的工棚。
    这些工棚,是用芦席盖的顶棚,甚至连天花板都不吊,直接大喇喇地展露出人字的结构一览无遗。
    简陋的工棚教室靠什么来加固呢?没有木头,只有碗口粗的毛竹,屋里屋外都斜杵着。
    在这样的工棚里走路,简直堪比过封锁障碍。
    最离谱的是,教室里没有桌椅板凳,固定在地面上的,是水泥砖和水泥砌成的长条形状台面。
    半人高的算桌子,矮的就是板凳。大概是为了看上去更好看一点,还掩人耳目地刷了一层黄漆。
    伊藤诚深深地忧郁了,他的祖国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富强起来?
    叶菁菁和薛琴却没太大感觉。
    因为现在全国到处都缺建材啊。
    叶菁菁拉着薛琴咬耳朵:“你管他呢,他以后在日本卖旅行箱。我们自己掌握了生产技术,后面我们自己在国内卖好了。”
    薛琴眼睛亮晶晶,跟她打包票:“到时候我们卖,我给你发奖金。”
    他们兵分两路,伊藤诚父女要跟着何教授去家里看看,叶菁菁则是要先回一趟宿舍。
    一个月没住人了,她得赶紧放下行李,好好打扫一下宿舍卫生。
    九月份,研究生开学,她的舍友也该来了,总不能让人家一进门,就看着邋里邋遢的吧。
    叶菁菁又是擦桌子又是拖地,忙的一身汗。
    她拎着水瓶出去打水,准备回宿舍好好冲个澡,清爽清爽。
    这会儿没开学,校园也热闹的很,尤其是大门两侧的布告栏旁,堪称人头攒动。
    西津大学的布告栏在从宿舍区到教学区的大门两侧,不大,但地位超然,堪称学校的信息发布中心。
    这时代一没微信二没□□三没email,学校有点啥事,要么靠校园广播,要么就是在布告栏里贴告示。而后者因为信息存留时间长,应用范围更广。
    叶菁菁经过公告栏时,好奇地伸了下头,77级的学生喊住了她:“哎,叶老师,你考上研究生了啊!恭喜恭喜。”
    她笑着冲他们点头:“同喜同喜啊,回头请你们吃西红柿啊。”
    学生们集体起哄:“小叶老师,你起码得请我们吃冰棍儿吧。”
    叶菁菁毫不犹豫地拒绝:“我可没那么多冰棍票。”
    大家伙儿嘻嘻哈哈的时候,冷不丁地响起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作弊考上研究生,好光荣啊。”
    叶菁菁扭过头,看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