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李为在李栋旁边轻声附和道:“族长家里没一个能撑得起的,等族长一死,他们家肯定完了。”
    有人听了李为的话,不高兴地瞪着李为道:“嘴巴放干净些,族长可是要长命百岁的!”
    他呵斥李为的声音也刻意压低了些,但周围的人还是听到了。
    众人看向李栋和李为的眼神都有些不善,李为只好打了打自己的嘴示意自己知道错了。
    到了位于府城的清江坝,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他们徒步走了一天才赶到,根本没来得及进府城看看。
    李占将名册双手递给监管的衙差,衙差拿着名册挨个点了点。
    确认没有出错,就高声喊了自己手下的衙差过来,道:“这是李举人的族人,带一部分去伙房烧水做饭,带一部分人运泥土去。”
    李家村的人做了十来天,看着在沟里挖土的人,再次感受到了族人有功名的好处。至少他们不用踩在冷冰冰的水沟里,只需要推着板车运土或者在温暖的伙房做活。
    服徭役的第二十天,出事了。
    其他村的人,不想挖土,将李占还有李占附近的李家村人给打了。
    他们观察了很久,见这群李家村出来的,每天干的活都比较轻省,自己却要干重活。
    脚都要被冻掉了,实在不公平,又不敢冲衙差闹,见李占好像是领头的,就把李占打了。李家村有人来拦,就把拦的人一起打了。
    李家村李耀虎他爹李木头见势不妙,立马跑去找了李梁。
    李梁压下心中的升腾出来的笑意,沉下脸,招呼着李家村的人,拿上家伙事儿就去找场子。
    李梁从怀里拿出一两银子,递给李木头,让他去找衙差头,将银子给他,让衙差头快来。
    自己带着李家村的人,去找李占他们。
    李木头点点头,接了银子,就快速跑了。
    李占这里十分不好受,周围李家村的人不多。
    全被小杨村和小山村的人围起来了,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李占被砸到了脑袋,他躺在冰冷的河沟里,脑袋的血混入了污泥之中。
    见人流血了,小杨村那个动手的人有些怕了,他不想背上人命,只是想给自己村的人讨个说法,换个活计。
    李梁带着人过来,小杨村和小山村的人就让开了一条道。
    形成了两方对峙。
    李梁一来,没有和小杨村和小山村的人说话,组织着李家村的人将受伤的人抬上板车。
    衙差头带着几个衙差,挥舞着手上的鞭子,将小杨村和小山村的人打得嗷嗷叫。
    这个时候,李家村的人心里都在想,若是没有李举人,他们又会如何?
    想着想着就觉得李梁真是好命,有两个会读书的儿子。
    李梁将人带到他们睡觉的大棚,给他们用了李耀明准备的药。
    等都收拾好了,他站到了众人的前面道:“我待会儿会去给受伤的人求两天时间养伤,受伤了的,就好好养伤。”
    “我们干的活比别人轻省些,别人是看不过眼。”
    “但经过这回,他们也会掂量掂量衙差手上的鞭子。”
    说完就在大家面前,从自己的包裹里拿了五两银子出门去找衙差头了。
    李家村众人见他仗义疏财,还会安排照顾他们,本来还有些慌乱的心,安定了下来。
    李木头憨憨的笑着说:“刚刚要不是梁子给了我一两银子找衙差头,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其他人一听,更觉得李梁好了。
    等徭役结束回去的时候,李占不甘心地将名册给了李梁拿着。
    第43章 死人了
    李家村的人在李梁的安排下越过越好,有一天一个官员来巡视了一圈,在众人面前骂了衙差头。
    李梁看衙差头挨骂,立马将李家村的人带走。
    衙差头本来就被骂得像个孙子,被骂得理由还是因为工程缓慢。
    等那官员一走,他拿着鞭子就鞭打刚刚在附近看热闹的人。
    众人敢怒不敢言,只得忍了下来。
    小杨村的领头人在晚上的时候,跪在李家村的草棚外,跪求草药。
    这个曾经高傲的青年,健壮的青年,跪在草棚外面,一遍一遍磕头求药。
    原来是他们村的人大多都在那里,被殃及了池鱼。
    他的发小本来就有些伤害,加上这一顿鞭子,人当场就晕过去了。
    李梁到底不够心狠,扔了瓶药粉在小杨村领头人的面前。
    李梁蹲下身,眼睛里带着一些凶光道:“出去后,别人问起就说给了十两银子的。不然,我有的是方法让你们村的人折在这里。”
    小杨村领头人知道李梁有这个本事,看着李梁有些凶光的眼睛,他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现在只想老老实实求药回去就好,没揣什么坏水。
    小杨村领头人赶忙点了点头,捡起药粉就跑了。
    “梁子,你咋不问他要些钱呢?这么轻易把药给他,他们还打伤了咱们村的人呢。”李家村中有人发出质疑。
    李梁站起身回望众人道:“都是老百姓,他们打了我们的人,我们通过衙差也打回去了。”
    “况且这次衙差打得有点子厉害,若是这药没有给出去,他们人死了,不敢记恨衙差,记恨我们那就是一定的事情了。”
    “都在外面服徭役,人命债的事儿,还是尽量别背上。”
    众人一听觉得有理。
    大年三十那天,白雪纷纷,大地被盖上了厚厚的被子。
    堤坝的稳固已经接近了尾声,但土越来越难挖,有人被抬出了草棚。
    一大早,一片草棚子中,透出了凄厉的哭泣声。
    这些在半个月前还算是健壮的汉子,早已瘦骨嶙峋。
    手上、脚上、耳朵上都是冻疮,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拉住要被抬出去的亲人邻里。
    李梁不准李家村的人探头观望,汉子们纷纷围坐在一起,流出了眼泪。
    “梁子,这世道咋那么难啊?”村里的李二狗平时最是无所事事、没心没肺。今天听见看见这个场景,心里的难受压得人郁郁的。
    李梁叹了一口气,拿出仅剩的肉干,一人发了一点,让大家嘴里有点味儿。
    发完后,李梁看着外面的风雨,久久不能回神,直到李木头轻轻推了一下他。
    李梁轻轻道:“回家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吧......”
    众人看不见他的表情,但李梁的声音在风雪里很是清晰。
    立春这天,终于结束了徭役,大家都收拾行李,准备走了。
    李家村出来的人,没有一个人折损,都是全须全尾的。
    小杨村的人推着板车,面无表情地经过他们身边,板车上草席下,是早已僵硬的尸体。
    李梁没有回头去数到底有多少人死在了这场徭役中,他站在李家村前面,带着李家村的人离开了这里。
    回去的步伐总是快的,在深夜的时候,李梁敲响了家门。
    李耀明按住要起身的父亲,在院子里拿了砍刀,制止要跟过来的王氏。
    “谁?”李耀明警惕地站在门后,双手举着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