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24节

    叶满枝对他没什么不放心的,高高兴兴上班去了。
    ……
    她离开的时候,院子里还是光秃秃的大操场,然而,等她傍晚下班回家时,隔着老远就瞧见自家院子里,新起了一座红色小砖房。
    她揉揉眼睛,快步跑过去,打开了门锁。
    院儿里跟早上离开时没什么不同,除了这座小砖房。
    她围着小砖房打量一阵,想起什么,又赶紧打开堂屋的门锁。
    房门拉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明亮的玻璃墙,木窗框上的油漆玻璃全都不见啦!
    砖房的水泥和木窗框上的腻子还没干透,她没敢凑上去触碰。
    可是,一个白天的时间就搞好了,这是什么速度?
    工程进度怎么这么快啊?
    吴峥嵘临近吹熄灯号的时候才回来,听了她的感叹就笑道:“这就是社会主义速度。”
    “你就吹吧!”叶满枝给他开了一罐自己只吃过一次的八宝饭罐头当晚饭,“我还以为是你自己搞工程呢,结果是人家秦祥帮着搞的。”
    吴峥嵘两口就吃了半盒八宝饭,见她眼巴巴地盯着罐头盒子,于是往她嘴里喂了一口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你要是没空,我可以让三哥四哥来帮忙呀,让秦祥帮咱们盖房子,多不好意思呀!”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有些通信员还要铺床叠被打扫卫生,这些他从来不用做。”吴峥嵘往桌上的牛皮纸袋指了指,“为了跑他的事,我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让他替我盖个浴室,不过分吧?”
    牛皮纸袋敞着口,在他的示意下,叶满枝将里面唯一的表格抽了出来。
    是一张免试读军校的推荐表。
    “你要推荐秦祥去读军校啊?”
    “嗯,656厂没分到名额,我特意去军区要的,军代室只有这一个。”
    叶满枝刚刚还为秦祥打抱不平,现在已经有点羡慕嫉妒了。
    天啊,人家秦祥要去读大学啦!
    马上就是大学生了!
    “他要是走了,你不就没有通信员了吗?”
    秦祥好像挺能干的,她不了解军代室的具体情况,但也知道他跟普通的通信员不太一样,吴峥嵘挺器重他。
    “小秦有能力,就是学历差了点,当通信员是浪费人才,让他去读个军校,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闻言,叶满枝再次羡慕了。
    为什么没有人推荐她去上大学啊?
    好不容易有个调干生的机会,还被人刷下去了!
    她还是别替人家操心了,吴峥嵘把自己的通信员推荐去上大学,有了这个样板在,其他优秀人才肯定会前赴后继往吴峥嵘身边凑,争取当通信员。
    人家根本不缺通信员!
    她心里被嫉妒充斥着,将最后一口八宝饭抢过来,不给他吃了。
    她原本还换了件新内衣,衬得她皮肤可白了,可惜她实在太嫉妒啦,背对着他不想说话,也不想做二。
    反正昨天应该休一,她做二了,今天就当是调休吧。
    *
    叶满枝被熟人即将上大学的消息刺激了,心里又琢磨起调干生的事情。
    明年若是还有推荐名额,她肯定还要报名的。
    她工龄短,若想成功被选上,那报名表上的履历就必须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若是能把“三八便民饮食服务站”搞得有声有色,打出名气,也能算是一项不错的成绩吧?
    她本就对这个服务站挺上心,被秦祥刺激以后,那就更认真了。
    次日一大早,她就往区里跑了一趟,跟穆区长介绍了“三八服务站”的设想。
    最主要的是,想从领导这里讨点好处,要点政策回去。
    毕竟这也是支持妇女工作嘛。
    然而,穆兰听后却皱眉问:“你们搞的这个服务站,是不是饭店啊?”
    “不是不是,就是服务站。”
    穆兰哼道:“在我面前,你就别打马虎眼了,饭店和服务站我还能分不清么?饭店可是由商业局统一管理的,你们干黄了倒还罢了,万一干出了名堂,商业局肯定会来区里告状的!”
    “我就是怕他们告状,才想来跟您报备,请您支持一下嘛!”叶满枝笑吟吟道,“我们这可是全部由妇女创办的服务站,多有意义啊!”
    “确实有意义,也很有标志性,但是,你可要想清楚,万一商业局的人告到区里来,区领导未必会站到你们那边。大不了就把服务站改成饭店,让服务站的原班人马,转到商业局去。反正肉烂在锅里了,甭管由谁负责,都是区里的成绩。”
    叶满枝:“……”
    她怎么就没想到这种可能呢?
    万一区领导向着商业局说话,把他们的服务站抢走了。
    到时候区里、商业局、甚至是服务站职工,都没有损失,唯一有损失的就是将服务站拉扯起来的光明街道办。
    按照穆区长这意思,被摘桃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除非服务站被她干黄了……
    叶满枝脑袋里嗡嗡的,事情若是真的这样发展,那她最后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可是,难得能有一个为居民增加就业岗位的机会,如果真就这样放弃了,她心里又会觉得非常可惜。
    穆区长的答复实在让她左右为难。
    她从区里回去以后,又寻思了两天,觉得这事恐怕真的不能心存侥幸。
    实在不行就只能算了,反正于紫阳和郎庆红那边也没找到合适的女厨师,这个全女子服务站未必能建得起来。
    天气炎热,她又因为犯愁工作,神色恹恹,吃不下饭。
    四嫂沈亮妹见她这副样子,忍不住猜测道:“小妹,你这几天食欲大减,不会是怀了吧?”
    “哪有这么快!”黄黎喝了两口绿豆汤,提醒道,“他俩结婚还不到半个月,估计是中暑了。”
    沈亮妹啧了一声说:“你又没生过孩子,哪懂这些啊!有的人上身半个月就有反应了。”
    她其实想说叶来芽已经跟妹夫领证一个月了,万一刚领证就睡了,那怀孕也很正常啊。
    不过,这话她不敢当着婆婆的面说,若是真说了,她婆婆得炸!
    黄黎无缘无故又被她噎了一句,心里有点不痛快。
    她没有亲婆婆,常月娥对继子的子嗣问题也从来不催,其实她这两年日子过得还不错。
    唯一让人闹心的,就是这个妯娌,仗着有个麦多,总在她面前找存在感。
    “我没生过孩子,但书还是看过的,没见哪本书上说,结婚十来天就怀孕有反应的。”
    “什么书会说生孩子的事?这也太不正经了。”
    “……”
    叶满枝一边吃饭,一边观察两个嫂子,心说,幸好她不用跟婆婆和妯娌住在一起。
    她这俩嫂子,一个有文化没孩子,一个有孩子没文化,住在一个屋檐下,有事没事就要相互刺上两句的。
    叶满枝打岔说:“四嫂,你之前不是当过白案学徒么?认不认识手艺好的女厨师啊?”
    “不认识,我在话剧团食堂就没见过女厨师,灶上的大师傅都是男的,女的一般都去学白案了。主要是那大铁锅又大又沉,要是没有一把子力气,少有女的能去颠勺。”沈亮妹试探着问,“来芽,我听说街道在招厨师,那你们招不招白案啊?我面食做得可好了。”
    叶满枝原本打算让四嫂去做白案师傅的,可是服务站能否建起来还是两说,现在已经不适合开口了。
    “先招女厨师吧,找到厨师以后,再招别的。”
    “嗐,女厨师可不好请,有本事的早就有工作了。”沈亮妹撺掇道,“来芽,咱街上已经有好几家饭店了,再开一家有啥意思呀!还不如卖点面食呢,包子饺子馄饨馒头啥的,哎,我还认识一个大姐,那大饼烙得可好了,在咱院儿里都有名,她烙的饼,拉开就是一根长面条,那面揉的呀,可厉害了……”
    沈亮妹絮絮叨叨介绍着她知道的几个狠人和绝活。
    絮叨得常月娥和黄大仙全都下了桌,她还意犹未尽。
    只有叶满枝捧场地坐在原地,认真听她口沫横飞地介绍。
    “嫂子,你说的这些大姐,都有工作么?”
    “有啊。”
    叶满枝:“……”
    真是浪费她的时间。
    人家有工作了,根本不可能来服务站上班。
    亏她还从头到尾听完了!
    沈亮妹又接着说:“不过,我听说孔大姐的工作,给她闺女接了班,她最近好像回家呆着了。孔大姐就是烙饼贼厉害那个!”
    叶满枝点点头,从娘家给军代表同志带了一罐子绿豆汤,就溜溜达达回家去了。
    她觉得四嫂给她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既然找不到炒菜师傅,那就干脆别找了,索性多招聘几个白案,专门做面食也行啊!
    而且街上现有的那四家饭店都不经营早餐,她们服务站要是能卖点油条、包子、馄饨,再磨点豆浆,熬点稀粥,也算是为来不及做早餐的居民,提供便民服务了。
    白天的话,开个窗口卖馒头、烧饼,大厅里卖饺子和馄饨。
    不但能有些进账,还不用太高超的手艺,会做面食的家庭妇女就能干。
    她出神的时候,吴峥嵘已经把一罐子绿豆汤全喝了。
    “你在家里连吃带拿,给咱妈交伙食费了么?”
    “没有,但我每个月给我妈5块钱零花钱。”
    叶满枝上班以后,每个月都给常月娥5块钱。
    她想让妈妈有点私房钱。
    “零花是零花,伙食费是伙食费,你明天把钱和票送过去吧。”吴峥嵘洗了罐头瓶子,重新拿起锉刀修整相框的边缘,“你要先放哪张相片?拿过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