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44节

    推销说辞也变成了——“友谊宫和花园饭店的客房里,使用的就是我们曙光牌电风扇。”
    这两家宾馆是省内的行业龙头,他们都用上了曙光牌电风扇,似乎昭示着曙光牌有什么过人之处。
    之前还在犹犹豫豫的汽轮机厂招待所,被供销副科长付萱说动,从曙光厂采购了24台电风扇。
    订单数量不多,但厂领导班子可以放心了,白送的十台电风扇起了作用,说明他们这个决定是没错的。
    两款电风扇通过市工商局、工业局和外贸局的联合评审,已经被商业部门采购,进入了滨江市八家百货商店的电器柜台。
    叶满枝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有没有百货商店的补货电话。
    周如意笑着说:“才放进商店一周时间,现在又不是夏天,电风扇的走货量哪有那么大!”
    “说的也是。”
    叶满枝表面上被她说服了,心里却仍是悬着的。
    每家商店只采购了7台电风扇,这都过去一周了,商店里的客流量那么大,不至于连7台电风扇都卖不出去吧?
    她心有怀疑,周末的时候就想去商店实地考察一下。
    “宝宝,我一会儿要出去逛街,你跟我一起去不?”
    吴玉琢一手握着铲子,一手拿着罐头瓶子,左右为难道:“我跟伊伊约好了,去地里抓虫子喂鸡。”
    为了充分发挥小吴饲养员的才能,吴峥嵘在自家院子里重新搭了一个鸡窝,叶满枝买了三只能下蛋的母鸡放进去。
    算上没啥用的大花,家里一共有四只鸡,全由小吴饲养员负责喂养。
    听说母鸡吃了虫子以后,下的鸡蛋更大,吴玉琢最近经常给三只小母鸡抓虫吃。
    人家还借用太爷爷的阅览证,从省大图书馆借了一本《家禽饲养》,准备科学喂养。
    叶满枝在她的小脸蛋上摸了摸,怜爱道:“那行吧,宝宝,你还是跟伊伊去抓虫吧,别耽误你的正事,中午去你芳芳姨家吃饭啊!”
    吴峥嵘去参加战友聚会了,她也要出门,只能让小崽去隔壁周所家吃饭。
    将小吴饲养员托付给振芳嫂子,叶满枝便放心地出门了。
    八家商店分布在全市各区,她先去了离家最近的市第五百货商店。
    电器柜台前的顾客不算少,有随便看看的,也有倾听售货员讲解的。
    叶满枝越过那些挑选收音机的顾客,径直走向电风扇柜台。
    台扇都摆在货架上,她一眼就看到了曙光厂的产品。
    位置不太好,直吹式和摇头式,都摆在货架最下面一排,与柜台的高度差不多。
    这个高度很容易被售货员的身体挡住。
    “同志,”叶满枝招呼售货员,“我想买电风扇,哪种电风扇卖得最好啊?”
    女售货员给她介绍了一款落地风扇,“上海华生牌的336元,能摇头,调节风速,还能定时,这款是卖得最好的。”
    “三百多块啊?”叶满枝做出囊中羞涩的样子,“有没有便宜点的?”
    “台扇比落地扇便宜,”售货员指向货架第二排的两款台扇,“广东钻石和上海华生的都不错,一个232元,一个235元,价格差不多,都有调节风速功能,就是颜色不太一样,看你喜欢什么颜色吧。”
    叶满枝指向那两台被冷落的曙光牌电风扇,笑着问:“这两台的价格怎么样?”
    “直吹扇161元,摇头扇201元。不过,这两款电风扇的功能比较基础,没有调速和定时功能。”
    叶满枝犹豫道:“反正都能吹风,买个便宜点的就行吧?”
    “呵呵,两百块都花了,不如再加三十块,买台最先进的。”售货员笑道,“之前有不少人买了便宜的,回家以后又后悔没买功能更全的,再想来换货已经换不了了……”
    巴拉巴拉巴拉,话里话外都是在推销两个外地牌子。
    叶满枝不禁腹诽,曙光牌刚上市一个礼拜,一个商店连七台电风扇都没销掉,哪来那么多后悔的顾客?
    这售货员不是睁眼说瞎话嘛!
    她没在这里逗留太久,又抓紧时间去了第六百货和第七百货。
    这两个商店的售货员没有拐弯抹角地贬低曙光牌,但是曙光牌的货架位置仍然不理想。
    对于这种状况,她满腹狐疑。
    按理说,曙光牌是滨江本地品牌,价格又很实惠,应该是商店的主推产品呀!
    虽然功能上欠缺一些,可是,架不住它便宜啊!
    尤其是直吹扇,与最贵的台扇相差70块钱呢!
    对那些想省钱的年轻人来说,直吹扇是个不错的选择。
    周一上班,她去了一趟供销科,跟两个科长说了自己的发现。
    “你们知不知道商店那边是怎么回事?”
    付萱说:“我昨天去第一百货商店蹲点一天,这个季节购买电风扇的顾客确实少,但并不是没有。昨天是周末,我数了一下,总共有7人开票买了电风扇,其中6人根据售货员的推荐,购买了华生和钻石牌,只有一人图便宜,买了咱们的直吹式台扇。”
    “售货员为什么一直给顾客推荐外地货?”叶满枝问。
    程良才猜测:“是不是这两个牌子给售货员回扣了?”
    “不可能吧,”付萱不以为然道,“这两个是外地牌子,厂家距离滨江那么远,怎么可能大老远跑来滨江,给每个商店的售货员塞回扣。”
    再说这样做的风险太高了。
    保不齐就被人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
    “那售货员们为什么那么卖力推销外地牌子?”程良才问。
    付萱:“……”
    她也说不好。
    办公室靠门的位置,有个小干事举手说:“科长,我这几天在商店听到一个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你先说说。”
    “好像是因为这些外地牌子的利润太低,商店不赚钱,所以市物价委批准增加地区差价了。钻石牌和华生牌现在的价格,都是在原本零售价的基础上,加价8%的结果。”
    闻言,叶满枝借用供销科的电话,给市商业局的熟人拨了过去。
    对方在电话中证实,确有其事。
    商品售价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长途运输的费用。
    如果按照这两个牌子在上海和广东本地的零售价定价,滨江这边商店的利润太低了。
    所以,年初那会儿物价委批准了增加地区差价。
    叶满枝蹙眉放下了听筒。
    不知对方的出厂价是多少,但是增加地区差价以后,外地牌子的利润八成要比曙光牌的高一些。
    这才能让几家商店一起主推另两个厂家的电风扇。
    叶满枝抱臂倚着桌子,直接在供销科组织了一个讨论会。
    “咱们一起集思广益,看看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付萱说:“其实咱们滨江本地的企业,与外地企业相比,还是有优势的,要是产品坏了,随时可以拿到咱们厂里来维修,外地厂家肯定做不到这一点。我最近去几家招待所谈业务的时候,不但拿着友谊宫和花园宾馆的客房照片,还跟人家说,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上门维修。这几天一下子拿到3笔工厂招待所的订单,总共120台呢!”
    程良才忍不住笑道:“电风扇车间那边可是放过狠话的,咱厂这产品质量,二三十年都不带坏的,根本没有维修的机会。”
    “但是咱不说,顾客怎么知道?”叶满枝支持道,“我觉得付科长这个思路不错,咱们得想办法让顾客了解曙光牌的优势。虽然功能没那么齐全,但咱质量过硬,而且终生保修!”
    “真的终生保修啊?”
    “保啊,”叶满枝无所谓道,“车间那边不是说二三十年都没问题嘛,那咱就自信点,只要不是人为破坏的,咱都能修!”
    程良才担心道:“商店想卖利润高的产品,就怕售货员不帮咱宣传呀!”
    “要不咱们在每台出场的电风扇上贴个大字报,”业务员孙洁提议,“写上‘军工品质,三十年质保,终生免费维修’?”
    叶满枝不知道这样是否能见效,她迟疑问:“要不咱先试试?”
    “试试吧。”付萱想了想说,“咱先写几份大字报,给那八家商店送去,贴在库存的电风扇上看看销售效果。”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供销科从各科室召集写字好的同志,忙活了一下午,写出50张大字报。
    第二天上午就送去了八家百货商店。
    小干事们按照科长的叮嘱,嘴上抹了蜜似的跟商店的领导说好话,然后进入人家的库房,亲手将大字报贴了上去。
    孙洁留了一个心眼,贴完大字报以后,并没立即离开。
    她在第二百货商店的楼上楼下转悠了好几圈。
    隔了一个小时以后,她又跑回电器柜台查看情况。
    结果就发现货架上刚贴好的大字报不翼而飞了。
    她忍着一肚子气,好声好气地跑去询问售货员:“赵姐,我之前贴的大字报怎么没了啊?”
    “哎,”赵姐目光躲闪道,“那么大一张纸贴在上面,把货架和产品都挡住了,顾客选购的时候多不方便啊!”
    孙洁拿人家售货员没辙,只能返回厂里反应情况。
    叶满枝听了汇报以后,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
    机关单位和招待所的采购数量有限,要想提高产量和销量,还得依靠广阔的零售市场。
    但人家售货员想主推外地产品,这是他们无法左右的。
    就像这次的大字报,他们前脚贴上去,人家后脚就能撕下来。
    她总不能像程良才说的那样,给人家送回扣吧?
    那成什么了!
    叶满枝在办公室里转了几圈,又出门去了雷万元的办公室。
    介绍过情况后,她说了自己想出的办法。
    “我以前在煤炉厂工作的时候,遇到过跟眼下差不多的情况。产品摆放位置不好,顾客不了解新型蜂窝煤炉子,售货员又没时间帮顾客介绍,所以,产品放在供销社好几天,一个都没卖出去。”
    雷万元好奇问:“那你们当时用了什么解决办法?”
    “当时我从厂里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大姐,让她去供销社蹲点,帮供销社销售煤炉子。那个大姐是在下班后兼职的,所以每卖出一个煤炉子,由我们厂和供销社各给这个大姐一分钱奖金。”
    雷万元问:“你想从咱们厂派人去商店站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