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27节

    【有一种称作阴极射线的装置,能把人的骨头照出来。有一种长长的管子,能吐出球形的闪电。怪人家里灯火通明,靠的不是马灯,而是一种玻璃圆球一样的装置。】
    【商队首领告诉我,怪人是一位大发明家。】
    【商队首领对怪人说:是这样,我的朋友。在这次的旅途中,我获得了这位朋友极大的帮助。我们商队的人凑钱,要为他准备一份礼物作为奖励。我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了你。你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有趣玩意儿,那么你是否有可以防身的比较新奇的武器呢?】
    赵传薪惭愧,冤枉了这位老兄。
    原来人家早就琢磨为他准备礼物的事了。
    害!
    这么客气干啥?
    到底是啥呢?
    【怪人自信道:如果我能解决功率问题,倒是可以给你这位朋友球形闪电发射器。但显然,它现在威力不足以防身。还有一件宝贝,是用落日镇独有的轻金属打造,我管它叫蜘蛛腿,你们可以带走它。】
    【我获得了商队首领的蜘蛛腿奖励。】
    赵传薪手里出现了一条金属蜘蛛腿。
    蜘蛛腿展开有一米长,像一把朝内弯曲的细长细长的刀。它有四個关节,前两个关节一样长,第三个关节最长,而第四个则最短,但是只有那里最为锋利。
    得到蜘蛛腿的同时,赵传薪也得知了它的用法和特点。
    然后,觉得无力吐槽。
    把手处有机关,握住后用食指和中指操作。
    把手外有护手,能挡住把手,起到了防护和固定的作用,不容易脱手。
    按动机关后,蜘蛛腿缩了回来,刀刃内扣,这样不会伤到自己。收缩的蜘蛛腿有擀面杖长短。
    继续扣动机关,再次弹出,最前面的刀刃还可以外翻。
    赵传薪连续扣动,只见最前面的关节,像是虫子触角一样来回摆动。
    也不知道是靠什么驱动的,那怪人似乎是个玩电的高手,难道是电力?
    只是,这特么有啥用啊……
    这能防身?
    得,还是问问那怪人关于口袋科技的事吧。那才是他垂涎已久的宝贝。
    【怪人思索片刻,说:陌生人,我倒是知道一些口袋科技的事。事实上,我也非常感兴趣。当初鸟人被人类赶出落日镇后,它们留下了少量的口袋科技。传闻,其中一个遗留在落日镇的光辉女神教堂里,或许你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
    刚想一口作气的找到口袋科技,却被意外打断。
    有个鼻涕娃跑来喊道:“赵宏志他爹回来了,牛车上带着亮晶晶的玻璃,还有透明的灯……”
    第29章 区区在下关外一点红
    祖宗回来了,赵传薪再懒也得去接一下。
    到了村口,牛车格外慢的朝村子晃荡。
    看到了赵传薪,赶车的赵忠义笑着说:“兄弟,我给你带回来了玻璃,还有一盏马灯,没花钱!”
    因为车上有玻璃,所以才那么慢。
    赵传薪笑呵呵的坐上马车沿,掀开防震的干草看了看,内心有所失望,脸上却没表现出来。
    玻璃的通透性略差,切好的玻璃块太小,多亏之前没提前做窗框。
    但那盏马灯不错,现在赵传薪家里就一根蜡烛,没啥照明工具,晚上出门相当不方便。
    “兄长费心了,为什么没花钱那??”
    赵忠义开心的说:“我帮了商队一个采办一点小忙,听说我置办这些东西,以为我稀罕稀奇的洋货,就买好送我了。”
    赵传薪竖起拇指:“你帮的这个忙肯定不小,玻璃和马灯都不便宜啊。”
    赵忠义笑笑没说啥。
    他和赵传薪不一样,就不是那种炫耀的人。
    然后,他看到刘宝贵等人扛着洋枪过来,登时吃了一惊:“你们,你们这是……”
    他当然认得那些洋枪了。
    不是说保密吗?现在大白天明晃晃的扛枪出来,不过了?
    刘宝贵乐了,添油加醋的给他讲这段时间的事情。
    听到马鹿圩子被屠村,赵忠义拳头握紧,青筋直蹦。
    听到团灭马胡子,又觉长出一口恶气。
    “哎,老百姓活着,咋就这么难?”赵忠义叹气:“不过传薪你干得好,那个保险队,必须练起来。我这段日子,仔细想了想,咱们不能老被动挨打,也要先下手为强!”
    “咳咳……”赵传薪尴尬道:“晚上去我家,我炒俩菜咱们再说,再说。”
    他才不愿意操练,也不想主动去拼命,韬光养晦他不香吗?
    刘宝贵却是兴高采烈起来。
    他也未必是报着为民除害,造福苍生的想法,他只是觉得两次灭绺子打马胡子,来钱有点快,还能夺走他们武器。
    赵忠义得先回家,少不得和家人团聚一番。
    赵传薪带着玻璃和马灯回家了。
    做窗格子的木材早就备好了,现在只需要裁切即可。
    朝南的主窗上面是拱形,下面两扇才是能打开的部分。他就喜欢新古典风格装修。
    以前有人因为他喜欢新古典说他崇洋媚外,他当时立刻反讽:“有能耐你家房子贴窗户纸啊!”
    能为我所用的都是好的,我的是我的,伱的也是我的。
    格子窗,一定要做精细了,榫卯咬合的严丝合缝,做好后一点都不能变形。不需要刷色,原色上漆,就已足够惊艳。
    他敲敲打打,反复后退查看。
    一件作品经反复雕琢,在自己手中慢慢成型,那种感觉是永远也戒不掉的。
    工匠的成就感,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
    ……
    晚上,赵忠义和刘宝贵、高丽来到赵传薪家。
    马灯的光,透过拱形玻璃窗,清楚的透了出来。
    接着柔和的光,赵忠义看到了房前地上铺的一层石板,形状不一,但很平,很漂亮。虽没有篱笆墙,但这個小院似乎更有意境。
    门口,有一把躺椅。
    刘宝贵上前敲门。
    “进!”
    赵忠义进门,地上是光可鉴人的木头地板,铺的严丝合缝。
    吧台,高脚凳,非常新奇。
    暖墙下的壁炉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屋里出奇的暖和干燥。
    虽然正在做饭,一锅炖肉,一锅蒸煮米饭,但屋里没多少水汽。
    水汽都顺着灶上的窗户板飘到了屋外。
    “兄弟,这些,这些都是你……”
    把他们让进来,赵传薪道:“之前就跟你说了,房子就该这么建才行。先进来,饭马上就好。”
    有一首老外写的打油诗,形容此时国人的住所:
    华居陋室密如林,寸地相傅值寸金。堂屋高吊天井小,十家阳宅九家阴。
    底层百姓家,即便白天也黑乎乎的,因为窗户要么用窗户纸,要么用贝壳磨的片,也有用丝绸的,甚至啥都不用,直接以木板子代替的。
    朝南朝北都黑黢黢的。
    屋里是土地面,墙是土墙,也就是有个遮风挡雨的效果,在赵传薪看来都是无法忍受的。
    赵忠义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但是修饰这般精细的房屋,还真是寥寥无几。
    不由得啧啧称奇。
    赵传薪不以为然——基操勿六!
    饭好了,吧台下面有手扣,抬上来撑住,就有了更大些的台面。
    小户型空间利用最大化的手段,被赵传薪玩的炉火纯青。
    这不,赵忠义就问:“我看你屋里没有床,只有桌椅,晚上咋睡觉?睡地上吗?地上倒也整齐,就是凉。”
    不等赵传薪回答,刘宝贵就抢着说:“屋里靠着墙那不是有个挺高的柜子吗?拉下来,就是一张床。不睡觉时候,推上去,屋里就显的很大很宽敞。”
    赵忠义:“……”
    饭好了,每人盛满了饭,倒好了酒。
    赵传薪给地上的干饭的木碗也装了米饭,倒了肉汤和专门为它准备的肉糜蔬菜碎。还有个小碗里装着煮开的温水。
    赵忠义皱眉:“是不是过于奢侈了?现在那些旗人家里都不敢这么喂狗。”
    刘宝贵又抢着道:“习惯就好,这么喂不是一天两天了。狗崽子成精了,比人都精!能上山找羊,能赶走偷鸡的黄皮子,能听懂人言,本事挺大的。”
    赵忠义:“……”
    在讲《聊斋》么?
    马灯放在旁边,还有壁炉的火光,吧台这里倒是挺亮堂的。
    四人坐下吃喝。
    炖肉是兔子肉,炒了个回锅肉,大腿蘑炒肉,韭菜炒鸡蛋,炸花生米。
    赵传薪先扒拉几口饭:“我少喝点,你们喝的尽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