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637节

    宁安负责监督财务走向,弗莱迪·帕维特负责生产和运营管理。
    赵传薪见这里有个大院,大院内有两栋主建筑。
    宁安介绍说:“先生,这栋二层楼是工坊,旁边的是仓库。那边小一些的是是食堂,那边是茅厕……”
    正介绍着,生产经理匆匆而来。
    他恭谨的和宁安打了声招呼。
    宁安介绍说:“先生,这是负责生产的经理,张伯伦先生。
    张伯伦,这是老板赵传薪。”
    张伯伦笑脸僵住,脑袋轰然作响:“赵,赵,赵传薪?”
    他一直以为弗莱迪·帕维特才是幕后老板,没想到真正老板是鼎鼎大名的远东屠夫。
    那岂不是,赵传薪拿着美国的武器公司生产的武器,去射杀美国人?
    赵传薪背着手,扬扬下巴:“前头带路,去看看里面的情况。”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
    但工厂灯火通明。
    张伯伦硬挤出笑脸:“赵先生,咱们工厂是两班倒,黑白不停的投产。美中不足的是,这边没有铁路,如果工厂旁边就是铁路,生产原料和出货运输就会方便很多。”
    赵传薪点点头:“宁安,记下来,回头拨款修一条库尔德克斯到这里的铁路。”
    张伯伦精神一振:“如此甚好,还是赵先生大气。”
    一旦修了铁路,工厂的产量上去了,他可是有团队提成的……所以他又建议说:“老板,现在和平主义思潮盛行,连舰队都涂成白色象征和平。我们想要从中渔利,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武器卖给矛盾重重的小国,由他们挑起大战争……”
    赵传薪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谁教你这么说的?”
    张伯伦愕然:“没人,是我自己想到的……”
    武器商人,又被称为“死亡商人”,那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见赵传薪似乎感兴趣,张伯伦又趁热打铁:“我们的枪械先进,质量上乘,但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我们可以投产普通的枪械,把质量降下来一些……”
    赵传薪终于听不下去了:“你完全没搞明白状况是吧?”
    “啊?”张伯伦懵逼了,有种不妙的感觉。
    赵传薪指着他说:“这里的武器,尤其是新设计的武器,但凡有一把枪流落到市面上,你就要小心自己的项上人头了。
    挣钱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唯独不靠这个盈利。我要让这个作坊走出的每一把枪,枪口对准的都是我的敌人。
    所以现在但凡品控有一点不合格的地方,立刻给我回炉重造。
    你要是敢动歪心思,我以赵传薪三个字起誓,你逃到天涯海角也没用,我也会将你大卸八块。”
    张伯伦看着赵传薪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
    他冷汗唰地就流了下来。
    杀机这东西无形物质。
    但和有些人说话,总是能让你感受到,但凡敢说一个“不”,下一刻自己就会被杀。
    张伯伦抖抖索索:“这,我没想过,做生产经理也有生命危险的……”
    赵传薪笑了笑:“现在你知道了,到了明天你会更加清楚。”
    张伯伦不明白赵传薪话里的含义。
    或许等明天就懂了。
    赵传薪看了一圈流水线,但他表示看不懂。
    倒是本杰明·戈德伯格看那些机器看的兴致勃勃。
    赵传薪又去了仓库,张伯伦说:“老板,我们还要在旁边建造一个陈列室,到时候专门展示我们的产品。”
    赵传薪见仓库堆积的米箱子,里面全是鹿岗m1907和战神m1907,以及两者相匹配的统一的帕拉贝鲁姆弹药。
    除此外,还有马克沁和麦德森以及温彻斯特m1897等等弹药。
    赵传薪问:“我们这能生产炮么?”
    张伯伦摇头苦笑:“重器,我们暂时还不能投产,也没拿到生产许可。”
    赵传薪眯起了眼睛:“如果说,我手里有设计图,而某一天我需要生产,可以生产吗?”
    张伯伦皱眉:“如果没许可,不可以的。”
    赵传薪懂了。
    他去翻了翻箱子里的枪械,挨着试了试,觉得没有问题。
    抽样拆卸了一把,看内部的零部件质量,师徒两人一致觉得合格。
    这家工厂,到底只是小作坊式经营。
    如果太大,就会引起关注。
    赵传薪就是要让它小到不足以引起重视,生产的武器,只向亚洲运输。
    甚至除了保险队,赵传薪暂时都不想让其它队伍使用。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等到了关键时刻,忽然亮相,不但闪瞎敌人的眼睛,还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等到了第二天,张伯伦看了报纸,终于知道赵传薪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第468章 纽约十日维新(三)
    《纽约时报》、《纽约先驱报》、《纽约电讯报》、《纽约太阳报》等等报纸铺天盖地的报道赵传薪凿沉了大白舰队明尼苏达号的事。
    其中《纽约太阳报》,大肆报道了赵传薪掰断了罗布利·d·埃文斯的脖子之事。
    《纽约太阳报》售价便宜,仅仅有一美分。
    今天《纽约太阳报》发行量巨大。
    就算港口现场的吃瓜群众,今天都必须买一份《纽约太阳报》,回顾一下自己是否有漏掉的精彩部分。
    大白舰队,如今是第三次换帅。
    第一任因为身体原因,将帅位递交给了罗布利·d·埃文斯。
    现在,又轮到海军少将威廉·h·埃默里。
    《纽约太阳报》的都市新闻部主任查里斯·安德森·丹那,很看重这次的新闻,他曾说过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别的报纸都说赵传薪如何凶残,他却要手下改变一下侧重点。
    比如用大白舰队已经三次换帅,说明其命途多舛;赵传薪这次进攻大白舰队,他的目的已经达成,要回了750万美元;赵传薪这个煞星即将离开美国;赵传薪昨天在火车站因为歧视问题宰了数个警察,扬言纽约须得改变风气……
    别的报纸上的消息在哪都能看到听到,但他们却在这片新闻花园的背后挖呀挖呀挖。
    另辟蹊径的方式,的确迎来无数拥趸。
    张伯伦在办公室,喝着咖啡。
    “咳咳……”
    一口咖啡好悬喷出来。
    果然干生产经理是有生命危险的。
    好在,赵传薪承诺在十天后就会回国了。
    仿佛孙悟空去了紧箍咒。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
    张伯伦说,整理了一下领带,正襟危坐:“进。”
    敲门的是宁安。
    宁安开门见山:“先生回纽约了,但他要我转达给你一句话——禁令对他来说就是个屁,只要有人打歪脑筋,先生会立刻从亚洲来美国。先生说,犯我赵传薪者,虽远必诛!”
    张伯伦笑容凝固:逻辑这么缜密么?
    宁安笑了笑:“以后我常驻工厂。”
    说完他就走了。
    张伯伦再次拿起报纸,见上面有些内容自己没注意。
    比如说大罗昨日紧急宣布,废除了那个法案。
    实际上如何不知道,但名义上,压在海外华人头上的一座大山,终于被挪开了。
    张伯伦瞳孔一缩。
    其实这件事本身,比沉了一艘明尼苏达号的意义还大,关乎未来百年的政治走向。
    另外一件事也跟赵传薪有关,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国会和大罗一致认为,美国银行业需要监管,成立国家货币委员会。
    从.摩根和洛克菲勒他们的救市操作上,可以看到他们很多充满了私欲的行为。
    国会不允许下次出现紧急状况,再将救市行动交由这些资本巨鳄。
    更加不会让弗里茨·海因策和托马斯·w·劳森这类人轻易操纵市场,牵着美国经济的鼻子走。
    但研究讨论的过程,或许要持续好几年。
    最终盖棺定论,已经是五年后了,那时候美国正式进入美联储时代……
    ……
    赵传薪四人去的库尔德克斯,但回程只有三人。
    当他回到北塔里敦,伊森庄园。
    他看见在庄园大门外,堵了好多华人,还有记者。
    赵传薪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胳膊拐着个竹篮子,还盖着一块破布,她踮起小脚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