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1029节
鹿岗镇造的币就是银洋的一种。
鹿岗镇的银元,比起它处,有三点与众不同。
第一是成色非常好;第二是重量误差很小是27克币,比寻常银元还要重一丢丢;最后就是印制的画面,正面是两个鹿头,长长的鹿角对撞在一起,似乎在打架,而背面是尥蹶子的一匹马,马背上坐着个女骑警,俨然就是刘佳慧的形象,只是面容太小模糊不清……
最最最奇特的是,币上面印刷的字体,正面空白处写着:麻辣个。
背面写着:1907那年英姿飒爽。
所以,鹿岗镇及周边的百姓对这种银元有三种称呼。
第一叫大鹿角。
第二叫女将钱,因为外人不知道那是刘佳慧,也不明白那叫骑警,都以为是一个女将。
第三叫——麻辣个币!
因为船小好调头,造币又是赵传薪一时心血来潮,鹿岗镇造币厂管理的很科学合理,没有清廷设立铸币厂那种官督商办乱糟糟的冗员结构,加上赵传薪搞的铸币机是目下最好的造币机,所以鹿岗镇银元造的十分精美。
这不,有个人在银号,存了一笔女将钱。
回过头来取,银号要用银锭或者别的银元兑现。
这人一听就怒了:“啥玩意儿?糊弄鬼呢?麻辣个币,俺要麻辣个币,你麻辣个币的哪去了?麻辣个币的,你懂?”
银号伙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存银号的钱,不可能每个人取都是他存进来的钱。
这商人就是不干,一直叫嚷:“麻辣个币!”
银号伙计不知道他在骂人,还是要钱,最后搬出了孙毓堂大名。
牛家产业有多广?
油盐烟麻,这叫杂货;绫罗绸缎、狐貉貂裘这叫高级百货;山珍海味这叫食杂;金银器皿首饰加工这叫金店……此外涉猎了中草药、瓷器、陶器、砖瓦、粮米、木匠铺、点心铺、鞭炮以及金融行业、养鸡场、养猪场、鱼塘等等不计其数。
自上次赵传薪和牛子厚见过一面后,他的摊子似乎铺的更大了。
说起源升庆大掌柜孙毓堂,谁不赞一声真有本事,能管2000多号人的能人!
可商人不屑一顾:“孙毓堂算个啥?俺鹿岗镇那旮沓的,你打听打听,谁不知俺和赵传薪称兄道弟?他见了俺,还得叫一声大哥。”
伙计吓了一跳。
本来这人存的就是女将钱,和鹿岗镇挂钩,现在又搬出了赵传薪,的确有些吓人。
闯关东百姓,就喜欢钻一些沟沟岔岔定居。
通常钻进山沟子一打听,或许全村子都沾亲带故。
这种事谁也说不好。
伙计将信将疑,但他实在拿不出女将钱了,因为已经兑换给了别人。
女将钱流通量很小,但极受欢迎。没人仿造,因为仿造不起。成色又足,图案又精美,难怪受欢迎,就是上面的字写的古怪,但是同样辨识度超高。
商人当场拍桌子:“麻辣个币,俺要麻辣个币,今天谁来也不好使。俺那兄弟赵传薪,必不让他大哥糟心,你看着办,麻辣个币……”
伙计:“……”
第767章 你糊涂啊
本来这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即便商人提到了赵传薪得管他叫大哥,但伙计也不可能因为每个人都说和赵传薪有关系,就可以随便向银号提无理要求。
于是就提议说,因为女将钱每一块都比寻常银洋略重一丢丢,成色好那么一点点,所以多赔付五块银洋给商人。
商人却狮子大开口,直接讨要一千块大洋,否则事情没完。
伙计自然不允。
商人直接告到了吉-林商务总会。
因为牛家资本雄厚,财大气粗,去岁商务会选举中,牛子厚的大儿子牛翰章当选为协理。
商人明知如此,却还是去了。
既然成立了商务总会,那就看你们到底办不办人事。
要是搞官官相护那一套,想来周边众商人也不会将商务总会放在眼里了,尤其是他们鹿岗镇的商人更是如此。
牛翰章留学归来后,选上了商务总会协理,牛子厚便让他掌管官面上打交道的事物,并接触家族事业,算是牛家的顺位继承人。
但是牛翰章毕竟缺乏经验,有些搞不掂了,就向牛子厚求助。
牛子厚一听竟然事关赵传薪,不敢马虎,和儿子一起来了伊-通州处理,见城内来许多流民,顺便开了粥棚施舍。
……
赵传薪答应了徐世昌帮忙处理日本间谍,和四处测绘的人员。
路线从西到东再向北,先是klqq,然后科-左后,再到重中之重的西安县。
因为西安县的知县贵良,多次上报日本人四处测绘,行为肆无忌惮。
徐世昌恨,但他无能为力,于是干脆向赵传薪求助,将勾结各蒙旗和测绘的人员一网打尽。
所以接下来,赵传薪要从西-安县北上,走一条直线,经过伊-通州、长-春府,抵达郭尔罗-斯前旗,也就是齐王的领地。
他早上糊弄了肚子,此时五脏庙抗议,腹腔中平地起惊雷。
在路上,就觉得胃里火烧火燎的。
西-安县去伊-通-州的官道,满打满算也就是百二十里而已。
赵传薪一路上跑的并不算快,也才用了半小时就到了州界。
当他看见路上有不少衣衫褴褛的百姓时,暂时收起了缥缈旅者。
光绪八年,始设伊-通-州,但直到光绪十四年才开始筑建土城,方圆仅三里地,当时人还不多。
后来慢慢扩建,几乎与后世的县城区规模相仿。
曾经,这里有个名人,叫作杨玉树。
最大的土匪势力,都要向伊-通-州的杨玉树低头,江湖人称——杨四爷。
什么十四阎王、占西山、孤雁,还有周遭绺子头把交椅占中花……
杨玉树几乎公开和这些绺子交往,同时和附近驻扎的沙俄军官勾勾搭搭,无论干什么坏事,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伊-通-州的知州朱兆魁都不敢管,乃至于牛子厚的商队被劫了,绺子明目张胆的将赃物藏到杨玉树家里。
然后鹿岗岭村赵传薪横空出世,踩着这些人的尸体上位。
什么几把占中花,什么他妈的孤雁,统统弄死。
关外一点红在这一亩三分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当时,杨四爷栽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手里,整个伊-通州都沸腾了。
伊-通-州的统领诚明,还要靠赵传薪才能顺利剿灭这些山头。后来诚明平调黑-龙江,有一次剿匪与赵传薪再次相遇……
当看到伊-通-州城池的一刻,赵传薪的种种记忆涌上心头。
于是想快也快不起来了,背着手沿途向前,左右张望,想看看这几年的变化。
他一身闪闪发亮的铠甲,惹的路旁流民瞩目。
其实这些人当中,也不全然都是因为战乱逃难的,还有因为秋天暴雨,伊-通河秋潦成灾,家被洪水冲毁失去了家当流浪的百姓。
从道光年间开始,伊通河上游人口爆发,林地、沼泽等不断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大量水土流失。
到了清末,长春府境内的伊通河已经淤塞严重,河床升高,许多地方可以涉水而过。
而长-春府的城东河段,有两个“之”字形。
一旦暴雨如注,上游洪流无处发泄,只能冲出河道,扫荡两岸穷苦百姓。
不但是长-春府,每每水患爆发,伊通河、饮马河沿江一带均成泽国。
属实说,这些年,赵传薪见穷苦百姓见的多了,多到再见了都能心如止水的地步。
救不过来知道吗?
他现在做事情完全随心而来。
譬如此时看见一个才刚走路,连开裆裤都没穿的小屁孩饿的哇哇哭,他掰开一块奶砖递了过去。
好家伙,这算是捅了马蜂窝。
“贵人,行行好,给一口吃的吧……”
“大哥,您不能眼瞅着俺们一家五口饿死……”
一群人哗啦围了上来。
赵传薪早有预料,因为这等事他见得多了。
于是抬腿,一脚将想抱他大腿的女人踹翻,甩手一巴掌将一个没脸没皮的汉子扇个趔趄。
“麻辣个币的,赛脸是不?”赵传薪虎着脸说。
见他人高马大,脾气暴躁,力气大的吓人,这群人怎么围上来怎么退回去……他们也只是欺软怕硬,以及靠旁人抹不开面子这些心理来乞讨。
赵传薪找了个石板,盘膝坐了下去。
得了奶砖的奶娃,颠颠跑去拿给他娘:“娘,七,你七……”
他娘被他带偏了:“娘不七……”
奶娃却非要塞给他娘七……吃一口。
他娘象征性的咬了一丝丝:“好了,娘吃饱了,你吃。”
然后想要还给他。
却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奶娃气够呛,他这个年纪还不懂事,就怒气冲冲拍打他娘:“打洗伱,打洗你……”
赵传薪眼睛一支棱:“嗯?打爹骂娘是吧?信不信我抽你?”
老赵身上煞气甚重,一瞪眼,奶娃吓的哇哇大哭。
鹿岗镇的银元,比起它处,有三点与众不同。
第一是成色非常好;第二是重量误差很小是27克币,比寻常银元还要重一丢丢;最后就是印制的画面,正面是两个鹿头,长长的鹿角对撞在一起,似乎在打架,而背面是尥蹶子的一匹马,马背上坐着个女骑警,俨然就是刘佳慧的形象,只是面容太小模糊不清……
最最最奇特的是,币上面印刷的字体,正面空白处写着:麻辣个。
背面写着:1907那年英姿飒爽。
所以,鹿岗镇及周边的百姓对这种银元有三种称呼。
第一叫大鹿角。
第二叫女将钱,因为外人不知道那是刘佳慧,也不明白那叫骑警,都以为是一个女将。
第三叫——麻辣个币!
因为船小好调头,造币又是赵传薪一时心血来潮,鹿岗镇造币厂管理的很科学合理,没有清廷设立铸币厂那种官督商办乱糟糟的冗员结构,加上赵传薪搞的铸币机是目下最好的造币机,所以鹿岗镇银元造的十分精美。
这不,有个人在银号,存了一笔女将钱。
回过头来取,银号要用银锭或者别的银元兑现。
这人一听就怒了:“啥玩意儿?糊弄鬼呢?麻辣个币,俺要麻辣个币,你麻辣个币的哪去了?麻辣个币的,你懂?”
银号伙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存银号的钱,不可能每个人取都是他存进来的钱。
这商人就是不干,一直叫嚷:“麻辣个币!”
银号伙计不知道他在骂人,还是要钱,最后搬出了孙毓堂大名。
牛家产业有多广?
油盐烟麻,这叫杂货;绫罗绸缎、狐貉貂裘这叫高级百货;山珍海味这叫食杂;金银器皿首饰加工这叫金店……此外涉猎了中草药、瓷器、陶器、砖瓦、粮米、木匠铺、点心铺、鞭炮以及金融行业、养鸡场、养猪场、鱼塘等等不计其数。
自上次赵传薪和牛子厚见过一面后,他的摊子似乎铺的更大了。
说起源升庆大掌柜孙毓堂,谁不赞一声真有本事,能管2000多号人的能人!
可商人不屑一顾:“孙毓堂算个啥?俺鹿岗镇那旮沓的,你打听打听,谁不知俺和赵传薪称兄道弟?他见了俺,还得叫一声大哥。”
伙计吓了一跳。
本来这人存的就是女将钱,和鹿岗镇挂钩,现在又搬出了赵传薪,的确有些吓人。
闯关东百姓,就喜欢钻一些沟沟岔岔定居。
通常钻进山沟子一打听,或许全村子都沾亲带故。
这种事谁也说不好。
伙计将信将疑,但他实在拿不出女将钱了,因为已经兑换给了别人。
女将钱流通量很小,但极受欢迎。没人仿造,因为仿造不起。成色又足,图案又精美,难怪受欢迎,就是上面的字写的古怪,但是同样辨识度超高。
商人当场拍桌子:“麻辣个币,俺要麻辣个币,今天谁来也不好使。俺那兄弟赵传薪,必不让他大哥糟心,你看着办,麻辣个币……”
伙计:“……”
第767章 你糊涂啊
本来这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即便商人提到了赵传薪得管他叫大哥,但伙计也不可能因为每个人都说和赵传薪有关系,就可以随便向银号提无理要求。
于是就提议说,因为女将钱每一块都比寻常银洋略重一丢丢,成色好那么一点点,所以多赔付五块银洋给商人。
商人却狮子大开口,直接讨要一千块大洋,否则事情没完。
伙计自然不允。
商人直接告到了吉-林商务总会。
因为牛家资本雄厚,财大气粗,去岁商务会选举中,牛子厚的大儿子牛翰章当选为协理。
商人明知如此,却还是去了。
既然成立了商务总会,那就看你们到底办不办人事。
要是搞官官相护那一套,想来周边众商人也不会将商务总会放在眼里了,尤其是他们鹿岗镇的商人更是如此。
牛翰章留学归来后,选上了商务总会协理,牛子厚便让他掌管官面上打交道的事物,并接触家族事业,算是牛家的顺位继承人。
但是牛翰章毕竟缺乏经验,有些搞不掂了,就向牛子厚求助。
牛子厚一听竟然事关赵传薪,不敢马虎,和儿子一起来了伊-通州处理,见城内来许多流民,顺便开了粥棚施舍。
……
赵传薪答应了徐世昌帮忙处理日本间谍,和四处测绘的人员。
路线从西到东再向北,先是klqq,然后科-左后,再到重中之重的西安县。
因为西安县的知县贵良,多次上报日本人四处测绘,行为肆无忌惮。
徐世昌恨,但他无能为力,于是干脆向赵传薪求助,将勾结各蒙旗和测绘的人员一网打尽。
所以接下来,赵传薪要从西-安县北上,走一条直线,经过伊-通州、长-春府,抵达郭尔罗-斯前旗,也就是齐王的领地。
他早上糊弄了肚子,此时五脏庙抗议,腹腔中平地起惊雷。
在路上,就觉得胃里火烧火燎的。
西-安县去伊-通-州的官道,满打满算也就是百二十里而已。
赵传薪一路上跑的并不算快,也才用了半小时就到了州界。
当他看见路上有不少衣衫褴褛的百姓时,暂时收起了缥缈旅者。
光绪八年,始设伊-通-州,但直到光绪十四年才开始筑建土城,方圆仅三里地,当时人还不多。
后来慢慢扩建,几乎与后世的县城区规模相仿。
曾经,这里有个名人,叫作杨玉树。
最大的土匪势力,都要向伊-通-州的杨玉树低头,江湖人称——杨四爷。
什么十四阎王、占西山、孤雁,还有周遭绺子头把交椅占中花……
杨玉树几乎公开和这些绺子交往,同时和附近驻扎的沙俄军官勾勾搭搭,无论干什么坏事,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伊-通-州的知州朱兆魁都不敢管,乃至于牛子厚的商队被劫了,绺子明目张胆的将赃物藏到杨玉树家里。
然后鹿岗岭村赵传薪横空出世,踩着这些人的尸体上位。
什么几把占中花,什么他妈的孤雁,统统弄死。
关外一点红在这一亩三分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当时,杨四爷栽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手里,整个伊-通州都沸腾了。
伊-通-州的统领诚明,还要靠赵传薪才能顺利剿灭这些山头。后来诚明平调黑-龙江,有一次剿匪与赵传薪再次相遇……
当看到伊-通-州城池的一刻,赵传薪的种种记忆涌上心头。
于是想快也快不起来了,背着手沿途向前,左右张望,想看看这几年的变化。
他一身闪闪发亮的铠甲,惹的路旁流民瞩目。
其实这些人当中,也不全然都是因为战乱逃难的,还有因为秋天暴雨,伊-通河秋潦成灾,家被洪水冲毁失去了家当流浪的百姓。
从道光年间开始,伊通河上游人口爆发,林地、沼泽等不断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大量水土流失。
到了清末,长春府境内的伊通河已经淤塞严重,河床升高,许多地方可以涉水而过。
而长-春府的城东河段,有两个“之”字形。
一旦暴雨如注,上游洪流无处发泄,只能冲出河道,扫荡两岸穷苦百姓。
不但是长-春府,每每水患爆发,伊通河、饮马河沿江一带均成泽国。
属实说,这些年,赵传薪见穷苦百姓见的多了,多到再见了都能心如止水的地步。
救不过来知道吗?
他现在做事情完全随心而来。
譬如此时看见一个才刚走路,连开裆裤都没穿的小屁孩饿的哇哇哭,他掰开一块奶砖递了过去。
好家伙,这算是捅了马蜂窝。
“贵人,行行好,给一口吃的吧……”
“大哥,您不能眼瞅着俺们一家五口饿死……”
一群人哗啦围了上来。
赵传薪早有预料,因为这等事他见得多了。
于是抬腿,一脚将想抱他大腿的女人踹翻,甩手一巴掌将一个没脸没皮的汉子扇个趔趄。
“麻辣个币的,赛脸是不?”赵传薪虎着脸说。
见他人高马大,脾气暴躁,力气大的吓人,这群人怎么围上来怎么退回去……他们也只是欺软怕硬,以及靠旁人抹不开面子这些心理来乞讨。
赵传薪找了个石板,盘膝坐了下去。
得了奶砖的奶娃,颠颠跑去拿给他娘:“娘,七,你七……”
他娘被他带偏了:“娘不七……”
奶娃却非要塞给他娘七……吃一口。
他娘象征性的咬了一丝丝:“好了,娘吃饱了,你吃。”
然后想要还给他。
却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奶娃气够呛,他这个年纪还不懂事,就怒气冲冲拍打他娘:“打洗伱,打洗你……”
赵传薪眼睛一支棱:“嗯?打爹骂娘是吧?信不信我抽你?”
老赵身上煞气甚重,一瞪眼,奶娃吓的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