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1136节

    普提洛夫对吴萨缔说:“已经收到消息,我们电报电路被割断,铁路被毁,显然就是赵传薪干的。这是阻挡我们在华利益的最大祸害,必须除掉。”
    吴萨缔也说:“正好有对赵传薪不满的蒙人联系我,他们愿组织一支几百上千人的部队,从西、南两个方向策应我们进攻。但是他们需要提供武器弹药和银钱。”
    换平时倒也好说,但现在么……
    普提洛夫说:“只能给他们一批老旧的军械,火车不通,军械运不过来,火炮更是全部丢失。他们愿意帮忙就给,不愿意就算了。”
    吴萨缔觉得普提洛夫有些小觑了这些蒙人,就说:“这些马匪一人双骑,在草原恣意驰骋来去无踪,作用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当初,他们帮日本人与我们缠斗,就让我们吃了几次大亏,用来对付赵传薪正合适。”
    普提洛夫冷笑一声,转对儒达诺夫和霍尔瓦特说:“如今已经没有了谈判的意义,战争在所难免。你们随我一同去海拉尔好了,满-洲里已经不再安全。”
    胪滨府的人忌惮满-洲里沙俄驻兵,可普提洛夫等人又何曾不忌惮赵传薪?
    但不愧是尼古拉二世信重的领兵之将,普提洛夫同样顾盼自雄,那个傲慢劲儿上来了谁也拉不住。
    他起身豪气干云的说:“那么,就让我和赵传薪在战场上一较高下吧,此战过后,我们要将满-洲里纳入囊中。清廷不是推卸责任吗,既然如此,那战后他们也再无理由阻拦!”
    吴萨缔眼睛一亮。
    要是真能把达兰鄂罗木河以北,全部纳入版图,那他这个驻海拉尔领事的功绩就很大了。
    他赶忙说:“我定会沟通各方,配合我军行动。”
    另一边,宋小濂和黄仕福也在私底下说:“看来张寿增不会和吴萨缔继续谈判了,我们也没有在此逗留的必要。电报不通,不知呼伦城什么境况,咱们也回吧。”
    黄仕福点头同意。
    他早就想走了。
    这个是非之地,旋涡中心,他实在一刻也不想久留。
    万一赵传薪那个狗东西发了性子打起来,枪炮无眼,生死难料,恐殃及池鱼。
    两人无法乘坐火车,只能雇了马车往回赶。
    到了扎赉-诺尔,宋小濂看到丝毫不受战争阴影影响的矿区,骆驼板车进进出出拉煤,还有个房子流出黑水,注入外面的一个池子里。
    他对侍卫说:“你去问问,这是在做什么。”
    侍卫骑马过去打听了一番回转:“启禀大人,他们在洗煤,那座黑乎乎的池子叫洗煤池。”
    “洗煤?”宋小濂和黄仕福面面相觑:“煤还需要洗么?”
    侍卫根据打听到的回答:“大人,他们说洗了的煤叫作精煤,可以炼钢,事半功倍。洗掉的煤粉,可以供给个人烧炉子,煤粉搅拌粘土压在煤块上面,炉火彻夜不熄,第二天拿钎子通开可继续燃烧,不必重新生火。”
    炼钢?炉子?
    宋小濂和黄仕福知道,这里的几个煤矿,已经被赵传薪从沙俄手里讨要回去。
    只是,他们之前以为,产出的煤全都卖给了俄人用在火车上。
    可如今火车已停,他们又在洗煤准备炼钢,赵传薪那狗东西又要做什么?
    黄仕福想到了一个可能,他愤愤不平的说:“赵传薪狼子野心,这煤矿属实应该归兵备道所有,他却分给了五翼总管。如今又要炼钢,莫非还想要学朝廷在汉口的军械厂打造火器?”
    他嫉妒的眼珠子发红。
    一个地区,仅有一项产业收入就能支撑全局。草原的煤矿开采难度低,光这个税收就不知有多少。
    赵传薪现在掌控了大片草场、耕地,赶走占地俄民,可以预见,明年将迎来牲畜数量大爆发,甘珠尔庙庙会交易额将迎来新高。
    煤矿、盐矿,已经伐木业等等……
    全是钱。
    现在竟然又要炼钢?
    这便足以让黄仕福难以想象。
    他要是知道赵传薪的全部计划,估计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了,那根本不是他能够理解的范围了。
    宋小濂想了想说:“转向,去呼伦湖看看。”
    黄仕福提醒:“大人,如今可不太平,不如早早回去。”
    他们十个八个护卫,如果真打起来,夹在双方中间不够塞牙缝的。
    “无妨,老夫多少了解赵炭工,他要是真想现在打,就不会让张寿增拖延时间了。另外,为何电报不通,火车不通,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吗?”
    老家伙别看总是吹胡子瞪眼,实际上心里明白着呢。
    “难道说……这都是赵传薪所为?”黄仕福不确定问。
    “必然如此。就算要打,沙俄调动大军需要时间,赵炭工想要取得胜利,也需要时间布置,耽误这一时半刻不碍事。”
    说话间,马车到了呼伦湖的小河口。
    两人下车。
    黄仕福惊讶的指着湖面说:“大人你看。”
    他指的是赵传薪为看守呼伦湖建的熔融石英玻璃岗亭。
    阳光下,岗亭熠熠生辉,伫立在湖面的石台上。
    能看见里面烤火盯着湖面张望的士兵,连士兵脚旁的快枪都清晰可见。
    “这……”
    宋小濂被震撼住了。
    主要是现在玻璃产量低,通透度也不高。
    能全部用玻璃盖的房子,别管大小,看着都令人感到震撼。
    宋小濂不自觉的向那边走去。
    可刚靠近岩石窄桥,岗亭士兵就钻了出来,举枪对准这边:“什么人?快停下,不然我开枪了!”
    宋小濂侍卫也纷纷举枪对准士兵:“快放下枪。”
    “放尼玛,我数三个数,不放下枪我就开枪。”
    “一!”
    “二!”
    士兵眯起了眼,手指头微微一动,就要扣动扳机。
    宋小濂立刻喊:“都放下枪!”
    这士兵是布隆阿的属下,索伦人,脾气暴躁,特勇猛。
    一人对十人怡然不惧。
    宋小濂骇然制止侍卫。
    他喊:“我乃呼伦兵备道道员宋小濂。”
    士兵犹豫。
    在赵传薪来之前,他们起初听副都统的命令,改都统衙门为兵备道后,他们听兵备道的命令。
    宋小濂对他们来说还是有威慑力的。
    可这士兵忽然想到了赵传薪的话:“任何人不得接近岗亭,慈禧来了也不行。”
    于是,他只是微微垂下枪口,口气却十分强硬:“不得靠近岗亭,否则杀无赦。”
    宋小濂:“……”
    可把你给牛逼坏了。
    连兵备道道员也不放在眼里了?
    其实兵备道道员就是副都统。
    黄仕福气不过,呵斥道:“大胆,宋大人前来,你岂敢无礼?你是哪个翼的旗兵?”
    士兵这倒是不怕,大声道:“索伦右翼,大可以向我们总管告状,但没有知府大人命令要上岗亭休想!”
    湖面还未结冰,此时没到冬捕的时候,附近只有几个闲逛的百姓。
    百姓见此咋舌。
    海拉尔真变天了,士兵只认胪滨府知府不认兵备道道员。
    同时也觉得以后最好不要来偷鱼,否则搞不好真被这些大头兵一枪给崩了。
    宋小濂反而只是微微不悦,这是因为士兵只认赵传薪不认他,却没有因为士兵固执而生气。
    他觉得这才是合格的士兵,谨守命令。
    别管这些士兵军事素养如何,至少已经有了强军的雏形,令行禁止这点比新军都要强。
    他摆摆手,示意黄仕福不要说话。
    他问士兵:“为何无人捕鱼?赵知府难不成真的鱼肉百姓,霸占这么大的一座湖?”
    士兵见他们不过来,微微松口气,回答说:“还没到冬捕的时候,等湖面结冰,能承住驼马车辆才能捕鱼。但鱼票已经下发。”
    “鱼票?”宋小濂问:“鱼票是什么?”
    “我不知道。”士兵很诚实。
    宋小濂若有所思。
    他对侍卫说:“咱们走吧,等战事平息,赵炭工若还健在,老夫要看看他的胪滨府。”
    旁边黄仕福身体抖了抖,可别把谎言拆穿了。
    ……
    一连数天,姚星远终于抵达了海拉尔。
    他重新买了一匹马,买了一顶厚实的黑熊皮帽子,小帽一戴,谁也不爱,路上无论是谁向他表达善意他都带搭不理。
    这叫吃一堑长一智。
    这几天身边不断有沙俄骑兵汹汹而过,各个荷枪实弹面带杀气,看的姚星远胆战心惊。
    终于抵达了海拉尔,他的脸已经皲裂,手指头出了冻疮。
    他看见了有卖大碴子粥和烧麦的小摊,看见了奶香味十足的锅茶,烀的烂糊的羊肉……一时间垂涎三尺。
    尤其那羊肉,色香味俱全,让他挪不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