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扶苏二话不说买了五斤。
    烤羊肉串!
    可惜不能在家烤,估计得去山里了。烤好留一部分带回家,不知道带回家的时候会不会已经冷了,冷了可没有热的好吃。
    扶苏骑车回到村里的时候,还是半上午。
    知青们今天还没开始上工,村长觉得这几个知青一看就不会干农活,也不差一天半天的。让他们先休息,休息好了明天再安排工作。
    知青也确实累。
    坐了好几天的火车,浑身都坐散架了。现在只想躺着,根本不乐意出门动弹。
    也就活力四射的章邯和韩信上山了。说想看看山上都有什么好东西。
    扶苏回家时和吕雉打了个照面。
    吕雉冲他微笑:
    “秦二哥,亲自送妹妹去上班吗?你可真是个好哥哥。”
    扶苏:……
    扶苏想了想,觉得这应该不是在阴阳怪气他。毕竟吕雉和他又不熟,不清楚他家的真实情况。
    所以扶苏欣然接受了她的夸奖:
    “吕知青起得真早,你这人就是勤奋。”
    吕雉:……
    吕雉怀疑自己头发可能没梳好,让对面看出来了她是刚刚才起床的。这都十点多了,现在起床可一点都称不上“早”。
    但吕雉摸了摸,发现自己的辫子梳得一丝不苟,放下了心,确定扶苏应该只是寒暄的时候随便没话找话。
    于是吕雉也接受了这个夸奖:
    “一日之计在于晨嘛。”
    商业互吹结束,各自分开。扶苏回屋去睡回笼觉,吕雉出门去打听村长明天会给她们派什么活。
    扶苏睡到中午吃饭才起。
    被阴嫚点评为吃了睡睡了吃,但是不以为意。甚至抢走了本该分给妹妹的一勺辣萝卜丁,借口是“吃辣容易长痘”。
    爱美的小姑娘气得瞪他,却无法反驳。
    李姻问起羊肉怎么做:
    “这个天放不住,要赶紧吃了。”
    秦政思索片刻:
    “留半斤肉炖汤,剩下的让你哥他们去山里烤了。”
    但是炖汤也会传出香味。
    他们家隔壁右边是商蔓家,左边就是昨天被桥松羌烈弄掉被子的赵婶子家里。
    秦赵两家一直不太对付,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人哪怕碎嘴也不会说得太过分,只有她会骂扶苏是吸血虫。
    昨晚骂他家吃肉的也是赵婶子。
    秦政说不用管她:
    “她家也没少吃肉。”
    赵婶子家里富裕,有肉票就会割肉吃。她有个小儿子在县里当工人,还没结婚,工资票据都会拿回家给当娘的管着。
    扶苏了然:
    “她家今天割肉了?”
    这个清婉知道:
    “我上午听见她炫耀了。”
    清婉上午出门正好遇到赵婶子也出门,得意地说是要去县里割点肉回来。她儿子晚上要带对象回家给她看看,听说也是县里的工人。
    扶苏:“晚上?”
    晚上带姑娘回家,这男的能是什么正经人?毕竟当前时代风气还是相对保守的,婚前肯定不能在男方家里过夜。
    扶胥认为应该是吃个晚饭,然后就把人送回县城的家里了。反正走一趟也就半个小时,还是来得及的。
    扶苏依然觉得不太妥当。
    不因为别的,单纯是走夜路危险。虽然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可是到了县城还得回家呢,又不是住县门口。
    县城里那么多幽暗的小道,保不齐哪里就藏着危险分子。
    这可不是后世,风气开放还安全。
    扶苏摇了摇头:
    “还不如中午带回来呢。”
    阴嫚吐槽他:
    “赵家又没买自行车,来回一趟加上吃饭,午休时间根本不够,下午还要上班,怎么回来?”
    傍晚的时候,赵家开始做肉了。
    故意做得特别香,生怕别人闻不到。赵婶子一向是个爱炫耀的性子,她巴不得全村都能闻到香味。
    扶苏一看这架势:
    “哥,就在家里烤羊肉吧,我觉得味道会被盖过去。”
    扶胥:“……也行。”
    赵婶子帮秦家打了掩护,于是全家能吃上刚烤好的热乎肉串。
    虽然因为香辛料不足的缘故,基本只能吃个原汁原味。且本地羊不像草原那边的那么鲜嫩肥美,还带着相对较重的膻味。
    好在老秦人吃惯了羊肉,就连口味挑剔的扶苏都觉得还好,可以接受。
    扶苏发誓:
    “明天一定去山里弄到调料。”
    也不知道山里有没有孜然。
    隔壁商家。
    郭嘉放下筷子:
    “你们有没有闻到烤羊肉的味道?”
    除了章邯都摇头。
    郭嘉断定:
    “肯定是赵婶子太嚣张了,别人家就趁机做羊肉,拿她家当挡箭牌。”
    今天一天郭嘉什么事都没干,就在村里溜达找大娘婶子唠嗑。然后凭借他聪明的脑子,很快搞清楚了村里的家家户户。
    他甚至就连赵婶子为什么和秦支书家有仇都打听出来了。
    据说是当初竞选村支书的时候,她男人没能争过秦支书。所以她就一直不痛快,一有机会就要来找茬。
    知道今晚可以趁机做肉的不止秦家。
    左邻右里好几家都做肉了,私底下偷偷吃。财不露富,免得成为旁人谈资。
    第二天一群婶娘凑在一起聊天的时候。
    有一家问另一家:
    “你家昨晚是不是也做肉了?”
    另一家否认:
    “不是,赵婶子家做的。不知道她家怎么弄的,香味飘那么远。”
    他家和赵家中间隔了好些家呢。
    清婉心道香味能不传得远吗?那么多人跟着一起做,还全都甩锅给了赵家,说半个村子都能闻见她觉得一点都不夸张。
    婶子们的话题很快转到了别的上头。
    “昨天赵家小子带回来的姑娘你们瞧见了没有?”
    “瞧见了瞧见了,挺水灵的,不知道怎么看上了赵家小子。真是一朵鲜花……咳咳,换个话题。”
    赵家小子没别的毛病,就是没主见,被老娘拿捏得死死的。姑娘嫁过来日子不会好过的,可能还要被凶婆婆和妈宝丈夫气死。
    她们不知道,这会儿阴嫚正看戏呢。
    虽然扶苏说话讨厌,说妹妹赶不上趟看村里的热闹。但其实阴嫚运气挺好的,在供销社上班也不妨碍她吃瓜。
    昨晚在赵家门口看见的那对小情侣,今天在供销社吵起来了。
    一大早的,姑娘没去上班。她向厂子请了半天假,来供销社买东西。
    家里人都是职工,抽不开身。但是供销社今天到的新货,是家里早就想买的,所以姑娘就主动提出她请假来买。
    她说她工资最低,请假扣的钱也最少。家里人一算是这个道理,就让她来了。
    赵家小子看对象没去上班,不知道怎么想的,也翘班了。他找人打听到了姑娘去了哪里,急匆匆跑来堵人。
    阴嫚听见他们的争执才知道,昨晚赵婶子说话难听得罪了人家姑娘,两人差点吵起来。后来赵家小子光顾着哄他娘,就让姑娘自己走路回县城了,也没说送一下。
    姑娘约莫也是生气不想见他,才顺势提出请假来帮家里买东西。
    赵家小子说:
    “我娘她人很好的,真不是什么恶婆婆,等你嫁进来就知道了。”
    姑娘:???
    姑娘丢下了一个字:
    “滚。”
    阴嫚看得叹为观止,中午回家吃饭就跟全家感叹道:
    “我二哥真不愧是乌鸦嘴啊。”
    他昨天才说不看好赵家小子,今天人就被甩了。村里那群大娘大爷居然还敢嘴她二哥,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勇气可嘉。
    阴嫚怂恿扶苏:
    “二哥,你诅咒一下赵婶子试试,就说一句她吃饭吃到石子。”
    扶苏:“……你好无聊。”
    阴嫚撒娇:
    “说嘛,就说一遍,我试试看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扶苏只好提醒:
    “就赵婶子那淘米都舍不得淘、生怕淘米水里带走二两米粉的抠门劲,吃饭吃到石子不是很正常?”
    赵婶子这人矛盾得很,买肉的时候大方,其他时候抠搜。约莫是吃肉能让她对外炫耀,而且也是吃进自家人嘴里,不像淘米水那样会倒掉。
    阴嫚不管,她等扶苏说完就开始等着了,等着看赵婶子骂人。
    午后出门的时候。
    赵婶子骂骂咧咧地拿着扫把扫门口:
    “肯定又是那群小兔崽子故意使坏往我米里丢石子的,真是不懂礼貌!”
    说是这么说,也没敢去找“熊孩子”的家长对峙。因为她自己心里清楚这事和小孩无关,就是她淘米的时候没淘出石子来。
    阴嫚心满意足地转身回到屋里,和大家说赵婶子真的吃到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