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桐桐只能放下手中箸:“祖母,改日陪您用膳。”
    “去吧!只管去吧。”
    桐桐应诺,走的时候拉着刘女的手捏了捏便疾步离开了。
    刘女不舍的看着,太王太后就道:“你啊,有后福可享!莫要如此,免她记挂!想当年,异人于赵国为质,我若如你一般,日子可还能过?”
    “诺!”刘女坐过去,捧了碗:“妾陪您用膳,今日所用草鱼肉质肥美,如三岁孩童般大小粗壮,乃鱼中之王。鱼头鱼骨正炖汤,夜里于您煮汤饼。”
    善!
    刘女一边吃着,一边朝殿外看:不知是否又要用兵?长公主是否又要远行?
    第777章 秦时风韵(104)二更
    吕不韦与李斯为甚起争执?
    嬴政将密报给其他诸位大臣,请他们一观!
    此密报乃是桐桐给嬴政的,密报从赵国而来。
    秦灭韩,此变故极快,消息传至赵国,赵国上下皆震动。
    此密报乃是赵国朝堂之争,密报所奏,极为详尽。
    赵国朝堂有郭开、赵高之流,李牧常年领兵在外,而今廉颇去职,本以为也就如此了。谁能料到:国危之下,自有臣出。
    庞煖出山了!
    庞煖而今已是年过古稀,此乃赵武灵王时旧臣,比廉颇、蔺相如的年纪该是更大。
    赵武灵王(赵雍)——赵惠文王(赵何)——赵孝成王(赵丹)——赵偃。
    这么一算就知道了,此人乃是四朝老臣。
    他曾与赵武灵王论兵,诸如’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便是他阐述给赵武灵王的兵法理论。
    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乃是赵国极为强盛之时。
    庞煖亦是惊才绝艳!只是不巧,当时正好赶上赵国夺嫡之争。
    赵武灵王有长子赵章,被立为太子。可惜,太子的母亲为韩氏,不被赵武灵王喜爱。赵武灵王宠爱姬妾吴娃,娃是美丽好看的意思,她并非吴国出身,而是赵国臣子吴广的女儿,因长的漂亮被宠爱。
    也因得王宠,赵武灵王便废掉太子赵章,立吴娃所生次子赵何为太子。
    赵章英武贤明,年长赵何十岁,且此人素有军功,在军中旧部极多。无错便被废!
    后来,赵武灵王又觉得亏待了赵章,想将赵国一分为二,把代郡与原中山国给赵章,两个儿子并立为王。
    这个结果直接引发了’沙丘之乱‘:赵武灵王与赵何到沙丘寻找可修陵寝的地方,两人晚上住在行宫的不同寝宫里。当时,赵武灵王已然禅位给了赵何,自称主父,意思是君主之父。
    赵章趁机假传圣旨,要干掉已是君王的赵何。当时相国肥义察觉有异,替赵何前去,结果被杀。公子赵成和李兑从邯郸领兵平叛,赵章便逃到赵武灵王的寝宫里,结果赵武灵王没杀赵章,反而将其藏匿其中。
    这也导致了赵成和李兑带人包围了赵武灵王的寝宫,将赵章围堵直至杀死。
    更有趣的是,这两人怕赵武灵王之后会因为他们杀了赵章而报复他们,便将赵武灵王困在寝宫里三月之久,久到寝宫树上的小鸟都被掏出来吃了,最后一代君王落的个饿死宫中的下场。
    而在赵武灵王时期,如流星一般闪耀过的庞煖,之后在历史记载中,便失去了踪迹,再次出现,便已然是赵国将亡,他垂垂老矣之时。
    他站立于朝堂之上,劝谏赵偃:“韩国被灭,赵国危如累卵。之后秦国目标,必为赵国。”
    郭开则一脸不以为然:“赵国与秦国,相互交战数十年。相互攻伐,此乃常事。”
    庞煖转头看过去:“秦积淀百年,六世余烈,你怀疑秦东出之志?亦怀疑嬴政一吞天下之野心?”
    郭开:“……”
    庞煖冷哼一声:“老臣居于山野近一甲子,本可逍遥于世俗之外,寿终正寝。何以这般年岁站于这朝堂之上?无他,国难当头,岂能坐视不理?若不伐秦,秦必吞我。不若趁着韩境未稳,水利正修,嬴政初亲政,李斯与吕不韦有争执之时,联络诸国,合纵伐秦。”
    郭开:“……”这个老匹夫:“秦不攻赵,赵何以捋虎须?”
    “虎狼盘踞,焉能安枕?虎狼不食人,那是肚中尚未消化,或是因故绊住了四肢,并非不想食人。若不趁机给予一击,待它消化完,挣脱了束缚,位于虎口之赵国,可有逃脱之机?”
    郭开才要说话,赵偃却一拍案几:“老将军所言甚是!我赵国自武灵王便有铁骑,铁骑之下,我赵国怕谁?合纵列国,给秦以教训,此策,善!”
    说着,就问说:“只是游说诸国,何人可往?”
    满朝寂静,无人应答。
    庞煖左右看看,朝前一步:“老臣虽年迈,但亦可勉力一试。”
    桐桐收到密报时,庞煖已经动身去了楚国。
    李斯便说:“此便是臣主张先取六国的又一因由!秦国想休养生息,可其他列国是否为待宰羔羊,静待秦国养精蓄锐,而后剑锋所指,他们尽皆伸出脖颈,等着秦国砍下去?否!他们会接连出击,纠缠之术,疲你、弱你,此时,当如何?继续与之纠缠?此正中对方计策!”
    他说着,就看着上首的嬴政:“臣今日万死,有数言不吐不快。”
    嬴政点头:“言者无罪。”
    李斯看着嬴政:“臣欲褒贬者,昭襄王也。昔日长平之战,而后邯郸之战,本可一举而下,可结果呢?当取不取,当霸不霸,反遭六国合围。而今,情势与当日有何异。韩国已灭,此时该取不取,该霸不霸,意欲二次被合围么?有豪取之能,偏取蚕食之策,大王无称霸天下之心么?若如此,百年积淀,六世余烈,枉然!枉然!” 大殿里寂静无声,李斯措辞之利,态度之强硬,一时之间,令人不知从何应答起。
    桐桐思量:李斯之言,未必没有道理!秦国想休养生息,等我养好神,我就灭了你。可列国尽皆蠢人?明知你缓过来便谁也抵挡不得,我还不得趁着这个机会,骚扰骚扰你。这必然导致疲于应对。
    历史上,之所以中间有十年,那是因为吕不韦一家独大,他摄政!中间又有嫪毐为乱,内政不稳,吕不韦一心取蚕食之策,其实就是无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因此,统一六国,自嬴政亲政之后才开始。
    可以说,当时真无出兵的条件!
    而今,李斯将秦国面临的状态摆了出来:你不攻打别人,别人就是要来攻打你。一样的耗费粮草、兵力,与其如此,何不攻伐之。
    吕不韦不同意此策,他认为:“危言耸听。遇事解事,何必心急?诸国联纵攻秦,自有秦一来,数不胜数。以赵国为首,意欲联纵,小事尔。根子在赵,以赵为首,可赵国若乱,此联纵自然迎刃而解。”
    嬴政看吕不韦:“丞相有何计策?”
    吕不韦问说:“大王,送太子赵佾回赵国,可好?”
    扶持赵佾,以乱赵国朝堂人心。
    “正是!”吕不韦便道:“赵佾归,赵偃便无心伐秦。”
    桐桐:“……”她并不看好此策,赵佾若有应对赵偃之能,如何能以太子之身,被送到秦国为质?可见阴谋诡计,他不是赵偃对手。
    靠此人回去乱赵?纯属指屁吹灯。
    但此时,她却未曾反驳吕不韦。无它,李斯所提攻伐之策,需得慎重。他这般咄咄逼人,未尝没有跟吕不韦较劲之嫌。此时,心不能乱。越是此时,越是得缓着些,着实想好了,再定。
    就听嬴政说:“那便先依丞相之策。”
    先试试嘛,这段时间,可谨慎思量思量。
    李斯微微失望,退了出去。
    嬴政留了尉缭,而后看阿姊:“密诏文渊君回咸阳,有要事商议。”
    于是,四爷赶在晚上,进了宫。
    秋风起,夜里冷了。
    殿中火已升起,铜锅中菌菇所炖汤味儿正鲜美,桐桐端了面片鱼片进来,问四爷:“先煮面片,饱肚?”
    四爷点头,先跟嬴政和尉缭见礼,这才坐了过去。
    尉缭便将今日之争说予这位文渊君:“……以君之意,当如何?”
    四爷便看嬴政:“大王所虑者,水利之事也。水利需二十万人工,十年之久,此乃郑国测算。臣若说需十万人,十年之久……”
    嬴政便问:“墨家有法子?”
    “墨家有办法。”便是墨家没有,自己也会引导着有。关键是墨家尽皆能统筹工程之人,省心省力。
    四爷就又说:“这十万人,朝廷只需给五万人粮草即可。”比原来省四分之三。说着,就从怀中掏出账册:“您看!”
    嬴政接了过去,文渊君在雍郡养一支暗兵,二万人马,所耗却比军中少了一半,为何?
    他递给阿姊看,此应该不假。
    桐桐接到手里,“所耗少,必是有自给自足之策。种植乃其中之一,练兵则需猎,此亦可补充。更有牧,牧羊无甚耗费,只需老弱妇孺,若是干预其繁衍,羊群繁衍极快。”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