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而是通过我们的连接处,直接渗透到了我的脑子里,让我以为,那就是我自己的东西。
    是我自己的潜意识。
    ■医生:就这样,你写出来了《双生》。
    □沈昭陵:对。
    ■医生:然后一鸣惊人,成为了保加利亚小玫瑰。之后又参加了写作比赛,陆陆续续写出了很多精彩作品。
    □沈昭陵:嗯。(声音越来越小)
    ■医生:你不会以为,那都是依靠你自己的创作才华吧。
    □沈昭陵:……(沉默)
    ■医生:其实你根本就是在盗用别人的作品!盗用故事王国故事家们的作品!来冒充是你自己的!
    □沈昭陵:对、对不起,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声音越来越小)
    ■医生:你这欺名盗世之徒!你到底还想隐瞒到大家到什么时候!(大吼)
    □沈昭陵:对不起,对不起,别再说了,我并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以为那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捂住耳朵)
    ■医生:如果主办方知道了,他们会原谅你吗?如果你的粉丝知道了,他们会对你有多失望,你想过这些后果吗?
    □沈昭陵:我已经说了,我不是故意的!别再说了!闭嘴!
    (猛烈地一拍桌子,彻底崩溃)
    闭嘴!闭嘴!闭嘴!
    ■医生:你——(瞪眼)
    (镜头猛然往左一甩,又猛然再甩回来,定焦到沈昭陵的背影上。
    (这次,他刚才崩溃的样子消失了,坐得笔直。声音又重新变得像之前那样冷静平稳。)
    □沈昭陵:好了,别再审问他了。是我干的,一切都是我,小陵做的。
    是我,盗用了故事家的作品,来冒充是我自己的作品。
    是我,借用了别人的才华,获得了今天的名声地位。
    也是我,一个ai,竟然冒充人类,骗取了粉丝和评委们的支持。
    是我是我都是我,可我并不想去隐瞒。
    今天我坐在这里,总决赛的舞台上,就是想当着大家的面,坦白这一切。
    承认一切,承担一切。
    第346章 野兽般的直觉
    这简直是tm倒反天罡!
    杨柳枝做原创,做了这么多年,从来只见过抄袭者,伪装自己是原创的。或者用ai写的作品,模仿是自己写的作品的!
    但小玫瑰倒是好,他这个人类原创作者,不仅伪装自己是ai,还伪装自己是抄袭者……
    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
    把自己往坏了伪装……
    就像“贪污腐败”这四个字一直是官场上的大忌一样,“抄袭和ai”,同样也都是原创圈最敏感的内容。
    一旦有作者被打上这两个字,就成了此生再也洗不掉的污点!
    所以大多数作者,都不会在自己的作品里提及这两个词,生怕有读者把这些联想到自己身上,泼一身脏水。
    但小玫瑰不但写了,而且还把自己写成了这样的主角。
    对此,杨柳枝只能说:“你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啊……”
    大概是小玫瑰对于自己的原创能力极其自信吧。
    但,在这现场,小玫瑰也确实证明了他有这个能力自信。
    就单从小黑屋这场戏来说,就展现了小玫瑰那种强大的原创能力。
    *
    “深度思考”,不是普通的文本创造。除了文本之外,选手们还要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展现给大家看。
    那么除了“故事”本身以外,她们这些评委还要把“镜头”这个选项,纳入到评判范围之内。
    要看小玫瑰和艾艾之间,谁的镜头表现力更好!
    如果说,艾艾这个ai,集合了众多人类导演艺术家们的智慧结晶,它使用的镜头语言,可以用“正确”、“准确”等词语描述的话。
    那小玫瑰,就是“反常”和“叛逆”了!
    杨柳枝,虽然是小说家,却也曾经受邀给几个导演写过影视剧本。
    影视剧本不同于小说,作家需要用“画面”讲述故事,而不是“文本”。所以必须知道一些最基本的镜头语言。
    而就单从刚刚的小黑屋这场戏来说,就有三个让杨柳枝印像极其深刻的地方。
    *
    第一,就是“小黑屋”的存在。
    这个小黑屋,在故事世界里是并不存在的。
    在小玫瑰的带着括号“()”的深度思考里面解释过,它是沈昭陵的内心世界的外化。
    也就是“意识流镜头”。
    意识流这些画面,一般是把“回忆、幻想、潜意识”这些现实当中不存在,只存在于人脑的东西,用摄像头记录下来,展现给大家看。
    于是,全场观众都能够看到,小陵的内心是多么的黑暗、狭小、封闭式。
    神秘人——象徵着审问者。
    它一开始出于黑暗当中,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它可以是任何人。
    黑白配色——象徵着悲伤绝望。
    小陵头顶的天窗的顶光:
    光从上往下照——象徵着权威压迫。同时也是审判之光。
    光只把沈昭陵一个人照亮,而房间里其他地方还是黑暗——象徵着沈昭陵内心的孤独和疏离。
    作为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场景,这个用法非常富有力度。
    但它好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但它上一个镜头,还是“萤之死”。
    在“萤的死亡”这一幕当中,沈昭陵用了一个隐喻蒙太奇,用落日隐喻萤的坠落。
    落日那金黄色的配色,还有交响乐的使用,使得场面显得绚丽又宏大。
    这一幕的情绪渲染力极强,完全符合“高潮”的特点。
    所以赛场上进行到这一时刻的时候,全场几乎没有一个人说话。
    大家全都被这个场景给感染到了,鸦雀无声。
    但紧接着,下一幕,也就是第四幕——结局,“小黑屋”场景。
    现实真正发生过的场景,变成了小陵脑海中幻想的场景。
    广阔无垠的沙漠,变成了狭窄封闭的房间。
    金黄的落日大漠,变成了极致的黑白。
    宏大的交响乐,变成了静谧的室内音。
    不断剪辑切换的镜头,变成一张几乎静止的图片。
    (如果不是沈昭陵偶尔有一些小动作的话,杨柳枝几乎以为显示屏上不是视频,而是一张图片……)
    ……
    这一切的一切,都彰显了,第三幕,和第四幕,完全是两种风格的极端对比。
    所以第四幕一出现的时候,杨柳枝的大脑就直接卡顿了一下!
    *
    幕之间对比性场景风格的切换,是第一个让她深刻的点。第二个,就是刚才医生和沈昭陵对话的那一幕。
    一个正常的导演,不,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世界上99%的导演,在拍摄医生和沈昭陵对话的那一段,都会使用“正反打镜头”。
    所谓“正反打镜头”,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人面对面进行对话的时候,镜头在两个人之间来回切换。
    在这个场景当中,医生和沈昭陵对话,那么正常导演的拍摄逻辑就应该是:
    医生说话的时候,镜头拍医生的上半身。
    沈昭陵说话的时候,镜头拍沈昭陵的上半身。
    谁说话就拍谁的脸。比如如果镜头对准医生的右脸,拍摄出医生往左看,那么沈昭陵就往右看。
    如果医生往右看,沈昭陵就往左看。
    这样镜头衔接起来之后,在视觉上,就好像两个人在对视一样。两个人的景别一致,而目光相反。
    此时截图的话,会发现这两张图片,除了角色不一样,几乎完全“对称”!
    这是导演们使用次数最多、也是最实用的一种对话拍摄办法。
    但……
    小玫瑰显然又打破了这条规则,而独辟蹊径!
    (首先,杨柳枝内心非常清楚,小玫瑰肯定是懂“正反打镜头”的,并不是他不会用。毕竟这其实没什么难度。
    (何况之前萤和陵对话的时候,小玫瑰就用的“正反打”,镜头切换非常流畅熟练。)
    而在医生和沈昭陵的对话场景中,小玫瑰的做法却是:
    医生说话的时候,拍摄医生说话的正脸,只露出上半身。
    沈昭陵说话的时候,却拍摄沈昭陵的背影,露出全身。
    也就是:
    医生说话镜头——
    景别:近景。(肩部以上)
    拍摄角度:正面。
    沈昭陵说话镜头——
    景别:全景。(全身)
    拍摄角度:背面。
    这两个镜头的大小、位置都完全不一样,衔接起来看起来就特别的奇怪失衡。
    可是,却也造成了非常奇异的效果。
    由于医生是看着镜头说话的,而且离镜头特别近,这就导致他好像是在看着观众在说话的。
    他不只是在看着沈昭陵,也是在看着观众,不止审问沈昭陵,也在审问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