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再加上医生脸上的表情那么严肃阴暗,所以每当镜头给到医生的时候,压迫力直接拉满!
    而沈昭陵呢?
    镜头没给过他的正面表情,所以观众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情。镜头离他很远,观众也感觉离他很疏远。
    结合以上两点,观众对沈昭陵,也就没有什么共情性,完全无法带入他。
    只能通过沈昭陵的语气和台词,推测他现在的心境。
    也就是让她印象深刻的第二个点。
    *
    第三个点,自然就是在沈昭陵人格切换的时候,那两个“甩镜头”的使用。
    甩镜头,是摇镜头的特殊情况。
    摇镜头,简单来说就是摄像头立在原地不动,但是镜头转动,从而改变拍摄方向。
    如果用一个人来比喻,就是一个人站立在原地不动,但是头转动,从而眼睛看到的内容也发生了转变。
    大概有这样的一一映射关系:
    人本体——映射摄像头。
    人的头——映射摄像头。
    人的视觉范围——映射拍摄范围。
    甩镜头,是快速地横摇。
    那就是一个人极速把头往左或者往右甩。眼睛看到的内容,也就特别特别地快,快到根本无法分辨。
    这就是“甩”,极其形象。
    一般来说,这种镜头运动感极强,主要是用来代替“剪辑”的。
    如果导演想拍摄门,再拍摄窗户,可以把门和窗户的镜头先分别拍摄,再剪辑在一起。
    也可以把镜头,从门上面,直接甩到窗户上面,实现场景的快速切换。
    或者用甩镜头,来仿真一个人的视角,制造一种紧张急切之感。
    例如本来主角正坐在桌子上看书,这时候一只猫突然从门口跳出来,喵喵直叫,把主角吓了一大跳。
    于是镜头一下子从“书”甩到“猫”身上,体现主角的视觉转换。
    还有,甩镜头可以在拍摄动作戏、追逐戏的时候,导演用来这种极速镜头,来加强场景的紧张感。
    ……
    甩镜头的用法有很多,杨柳枝也看过很多,但——
    就小玫瑰的这个用法,她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将镜头从主角身上飞速甩到一边,然后又飞速甩回来——瞬间实现主角的人格切换。
    刚才她看得很关注,还没等反应过来呢,就看见镜头从沈昭陵身上,“嗖——”一下拽跑了,又“嗖——”一下拽回来。
    然后,沈昭陵的语气声音,神态动作,就全都变了!
    从小陵,切换成了沈昭陵。
    说了几句,再“嗖——嗖——”两下,又从沈昭陵,切换成了小陵。
    “嗖——”得杨柳枝后背冷汗直冒。这种镜头用法,极其罕见!
    连杨柳枝都没见过,现场其他观众就不可能知道了,都在原地看得一愣一愣的。
    旁边的评委,茶杯都放凉了,也忘了拿起来喝。
    既然它既没有被写在电影学院的教科书上,也没有导演用这种经典用法。
    那么,它就只能是小玫瑰自己的独特用法了……
    此为杨柳枝印象深刻的第三点。
    *
    第一,幕与幕之间,风格的极致对比。
    第二,医生和沈昭陵之间,突破传统正反打镜头的对话场景。
    第三,用甩镜头,实现沈昭陵切换人格的特殊用法。
    这就是让杨柳枝,在刚刚小黑屋这段场景中的印象最深刻的三个地方。
    这个场景刚刚只过去了十分钟,甚至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要是放在大学的电影鉴赏课上,用来给学生们对电影的镜头语言进行分析讲解,这段镜头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却完全可以讲上一节课。
    杨柳枝:“……”
    今天来到现场之前,杨柳枝还特别跟几个评委说了一下。
    他说,小玫瑰只是一个作家。他可能会写出一个很好的故事,用很好的文本来呈现,但也许他并不会用画面来进行展示。
    主办方竟然让小玫瑰和艾艾这个ai,比拚什么“故事展示”能力,这实在是对小玫瑰太不公平了!
    希望大家到时候高抬贵手,如果小玫瑰的故事不错,那就给他投票就可以了。请不要太在乎他的画面。多给新人作家一些包容心!
    几个评委,也不知道是听进去,还是没听进去。反正都“嗯嗯啊啊”地答应了下来,没有人反驳。
    “啊啊啊,好好好!”
    “行行行行行,肯定会宽容的!”
    “投沈昭陵!投沈昭陵!知道了,知道了,小杨,别说了!”
    “确实有点过分……”
    看他们敷衍的这样,杨柳枝怕他们根本没听进去,来这里之前,她可担心坏了。
    但现在来看……
    完全没有必要!
    小玫瑰的镜头表现能力,简直超乎了她的想像。
    他就是好,客观的好,不容置疑的好,也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去“宽容”!
    在这场比赛里面,小玫瑰一人分饰多角。不仅扮演了编剧,更是帮忙扮演了:
    导演——负责场面调度。
    灯光师——负责现场打光。
    剪辑师——负责镜头组接。
    作曲家——负责音乐制作。
    音效师——加入音效效果。
    演员——亲自饰演角色。
    特效师——加入动画特效。
    道具布景师——布置场景细节。
    服装化妆师——设计人物形象。
    ……
    小玫瑰一人分饰多角,就像真正的人格分裂一样,把剧组里这些分工不同的工作,完美组接了起来。
    如果这些工作真是靠一个剧组,也就还好,但这些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在现场表演出来。
    这还不是预演好的表演,这完全就是个人即兴创作!
    人类能有这种大脑计算能力,就算不是ai,也胜似ai了……
    小玫瑰的镜头表现能力,集“多样性”、“准确性”、“创新性”于一身。
    这是只属于原创作者、只属于人类作者的创造能力!
    也难怪,他可以轻易地谈论ai和抄袭的敏感话题,而从不担心任何人会去误会他。
    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解释他没有这样做,也根本不会有人相信他需要这么做。
    ……
    这个总决赛,杨柳枝只能用“恐怖”来描述。
    能做的这一点,小玫瑰,要么是一个阅片量极多、熟悉各大导演和其代表作品的多年资深影迷。
    只有能够轻易对各种电影艺术和电影流派信手拈来的人,才能依据经验和技巧来即兴创作。
    要么,小玫瑰就是个创作天才。
    他只是单纯地、依靠他那野兽一般的直觉,觉得什么呈现形式好,就用什么形式罢了……
    第347章 文中文——那是淮映勿的脸
    或许是因为小陵如此简单直接地,承认了自己就是无意识抄袭了故事家的作品。
    所以,医生和现场观众,都同一时刻沉默了。
    小陵的语气如此平静。医生也转变了刚才质问的态度,同样平静下来,声音像淬了冰。
    ■医生:你难道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严重吗。
    □沈昭陵:严重……(抬头)
    (根据我的视线,直接转场一片白色的天花板。
    (切换至新场景:银色卫星酒店。
    (动作:躺着卧室的床上,看天花板。
    (镜头里只有一片苍茫朦胧的白。——显示我茫然无助的内心形态。)
    □沈昭陵:作为一个作者,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件事情的性质。
    在来到总决赛现场之前,我看过网上的评论,你知道大家都怎么叫我吗?
    (耳边没有人回答,但我还是自顾自往下说。)
    他们说,我是艺术之都这座城市未来的希望。
    我内心也非常清楚,我在《双生》里拥有革新性的结构。
    说实话,单论剧情来看,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它就讲了一个村子里的人自私地用儿女做长生蛊续命,然后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发现了这个秘密,吓得从长生村里逃出来。
    她们各自隐瞒身份,背负着内心的煎熬,以为自己能够从此过上好的生活。
    结果,妹妹却突遇车祸死了。为了让妹妹复活,姐姐只能被迫走上老路,将自己变成长生蛊。
    这个剧情大纲有意思吗?
    我这么说出来,你是不是感觉到非常无聊普通?
    (灰白色的天花板,似乎在眼前不断飞旋,慢慢慢慢地旋转。)
    (插入医生的画外音)
    ■医生:确实听着挺无聊的。如果这个剧情大纲,拿到白马坞里,是根本不会有人理的水平。
    就算导演想拍,听了这个故事,也不会有人给它投资。
    太平庸了。
    □沈昭陵:嗯。
    ■医生:但是我在实际观看小说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并没有你刚才说的那么无聊。它还是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