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阎弗生像是突然?从一场大梦中惊醒了似的,缓缓转动了眼睛。
蓝紫色的花朵在温暖的烛火旁,绽开了最?后紧抱在一起的瓣,沁心的香气在安静的餐厅里来回环绕,那样旺盛,那样灿烂。
隔着?微微摇曳的烛焰,阎弗生望向那缱绻的蕊心。
他真的不该买坎望角玫瑰的,他并不喜欢,可这破花实在好?看,店员又一直在推荐。
“处心积虑,老谋深算,真是好?大一盘棋……”
“你这样用尽手段,是为了……”
阎弗生停顿了许久,像是突然?回过了神一样,“……余白吗?”
“是。”
敬云安几无波澜的声音,在不大的房子里,回荡着?无比悲伤而复杂的尾音。
……
19xx年10月,敬云安出生在烟平市的一个偏僻小乡村,家?境很不富裕,爹娘也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
不过敬家?夫妻俩从不红脸,感情可以说的上是恩爱,所以小小的石头房里总是回荡着?笑?声,幸福的氛围也总弥漫在三口之家?的院落中。
敬云安就在这充满关爱的环境里,渐渐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那年夏天暴雨特?别多,动辄就下个三五天不停,所以山上总是动不动往下掉石头。掉着?掉着?,一场势不可挡的泥石流袭来,带走了村子里的很多人,也带走了敬云安辛勤劳作的双亲。
上苍猝不及防的残忍,从来不分世人是否无辜,于是年仅6岁的敬云安,不得不搬去邻村和年迈的外婆一起生活。
丧怙失恃,年少无依,外婆将外孙放在心尖上的万般疼爱,可尽管如此?,仍然?无法不去面对上苍再一次的无情——她垂老的身体已经不能够支撑她陪伴外孙长大成人,甚至拮据的袖口里,连孙儿上学?的学?费都掏不出。
就在那时,好?做善事的余家?夫妇通过乡村帮扶项目,辗转联系上了祖孙二人,答应资助敬云安读到上大学?。
孙儿能安稳地接受教育,是老人最?大的心愿,所以得知消息后,老人激动地哭了许久,拉着?孙儿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人不能忘本,长大后一定?要懂得感恩。
年仅六岁的敬云安总是那么的懂事,那么的听话,他将外婆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将身边每一个真心对他的人说的话都记在了心上。
他的懂事让外婆欣慰,更让外婆心疼,所以哪怕日子过得再辛苦,她还是会为了孙儿,也为了不给别人增加负担添麻烦,挺着?劳损疼痛的老腰缝补劳作增加收入,直到再也无法支撑地离开人世。
外婆是敬云安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亲人,她的离开让敬云安成了真正的孤儿。
幼小的年纪便接二连三地目睹了亲人的离去,敬云安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余家?夫妇得知后,担心他放弃学?业,更担心他想不开,所以再三思虑后,将敬云安接到了城里,住进了自?己的家?中。
那年敬云安13岁,第一次走出小乡村,走进大城市,第一次拜访恩人的家。
余及勉何月夫妇俩有?两?个孩子,老大余白和敬云安同年,是个漂亮的omega,老二余墨比他们小七岁,是个alpha。
尽管夫妇俩有?自?己的孩子,却从未亏待过敬云安,甚至可以说是拿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农村出身的孩子都早懂事,失去双亲的敬云安,更是在外婆的教导下,早早地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所以他发奋读书,努力上进,想通过那次次位于榜首的成绩让余家?夫妇高兴,更为了能早一日有?出息,更切身实际地回报余家的恩情。
余家?温暖的家?庭氛围,总会让敬云安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自?己的家。失去双亲的悲痛像一道经年不愈的疤,总会在不经意间刺痛脆弱的心。
但时间从来都是一位良医,刻苦懂事的敬云安也非常努力地,让自?己慢慢走出了失去亲人的阴霾,开始变得活泼爱笑?了起来。
那时恰逢情窦初开的年纪,同龄且漂亮的余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敬云安初次冲动的对象。
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敬云安一直很讨余家?夫妇的喜爱,于是两?个人恋情就在夫妇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偷偷摸摸地开始了。
敬云安也确实从未让余家?夫妇失望,硬是将成绩始终在中游徘徊的余白,拉进了重点高中。
两?个人的感情因而更加顺理成章且光明正大地发展了起来,甚至周围的邻居都在打?趣,要高中毕业后就吃他们家?的喜酒。余家?夫妇虽然?嘴上说着?太早了不急,心里却也期盼着?敬云安能早点成为家?里真正的一份子。
生活本该在这样平凡的幸福中,一直一直过下去,然?而天却不遂人愿。
那年国庆到处人流拥挤,烟平市区中心公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活动,十分热闹。
刚升上高三的余白,想在被关进备考牢笼前的最?后假期,出去凑个热闹,然?而当时敬云安正好?发了烧,没法和他一起去,余白就只好?自?己带着?弟弟余墨出了门。
兄弟俩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一岁,都不是懵懂不知事或不认路的年纪,所以家?里人也并不担心。
然?而没想到中心公园人流太大,兄弟俩进去走了没多会儿就被冲散了,等?余白好?不容易挤出人群时,正好?眼睁睁看着?弟弟被人裹着?上了公交车。
他跟在后面追了好?一段路,想要叫出租车却怎么叫都没人停,好?不容易拦到车后一路狂追,可偏偏那天的公交车不知怎的失了控,朝着?市中心的烂尾工厂狂奔而去。
而等?余白终于追上的时候,那公交已经连人带车全都葬身在了工厂的大火之中。
一车几十条人命,除了司机和几个身体还算强壮的男人外,无一生还,包括余墨。
然?而让人更难以接受的残酷真相是,公交失控和漫天大火都并非意外,而是人为,罪魁祸首就是司机。
他不仅早就提前在车上藏好?了易燃物?,还在废弃的工厂里撒遍了汽油。那辆公交车从始发站开出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不可能再完好?地开回去。
余墨的突然?离去打?破了小家?庭的所有?温暖,余家?夫妇中年丧子悲痛欲绝,却又不得不为了长子一再隐忍痛苦。余白几度伤心自?责到想要自?杀,好?不容易被安抚下来后却郁郁寡欢,整宿噩梦缠身,以致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
敬云安夹在其?中左右照料,战战兢兢,半大年纪三遭亲人离世,整个人疲惫不堪,痛苦不已,却又不得不强撑起来当一个主心骨。
他一边照料余家?,一边跟踪案件进展、备考大学?。好?不容易咬牙考上了大学?,盼得凶手判刑行刑后,又陪着?恋人治病疗愈,然?后在余白病情稳定?后,扶持着?他也考上了大学?。
两?个人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但在同一个城市,距离也不远。离开了有?着?阴霾的烟平市后,余白的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好?。
纵然?悲痛仍在,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可生活还得继续,余家?夫妇为了不再失去长子,也在努力地自?愈和生活,日子在日复一日中,也算是渐渐平缓了下来。
敬云安不负所有?逝去亲人和对他有?恩的人们的期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各方面都十分优秀,早早地便争取到了保研的名额,甚至毕业就能直接申请攻读博士。
他努力地上进,想要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学?历,然?后获得理想而荣誉的工作,挣许多许多的钱,为余家?,为余白,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
为此?他勤工俭学?,还没毕业就已经攒了小半的首付,他许诺余白要给他在繁华的坎海市买一套房子,将余家?父母都接出烟平,他们会在坎海市重新安一个家?,开始崭新的生活。
余白对此?也十分的期待,说要和他一起努力,一起还贷款,一起把父母接到繁华的大都市里过过好?日子。还说毕业后就要和他结婚,然?后再生个可爱的孩子,早晨看朝霞,傍晚看日落,晴天放风筝,雨天涮火锅,一年四季都要牵着?手去遛弯儿。
明明一切都是说好?的了,可是让敬云安没想到的是,新生活的临门一脚,余白突然?自?杀了。
原来他从未走出过烟平市,从未走出过那个国庆,甚至从未走出过那一天的中心公园。那些?看似变好?了的模样,都是他强撑起来的假象,挥之不去的阴霾与悲恸,耗空了他宛如站在悬崖边缘的心神,也击垮了他瘦弱的身躯。
敬云安始终记得,临别前的那个电话。
余白的声音听上去是那样的欣悦,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有?多期盼未来的生活,多想立马就和他结婚,立刻就怀上宝宝,多想孩子瞬间长大,不听话的调皮捣蛋,他在前面骂,敬云安在后面劝,多想看看两?个人一起变老的样子。
蓝紫色的花朵在温暖的烛火旁,绽开了最?后紧抱在一起的瓣,沁心的香气在安静的餐厅里来回环绕,那样旺盛,那样灿烂。
隔着?微微摇曳的烛焰,阎弗生望向那缱绻的蕊心。
他真的不该买坎望角玫瑰的,他并不喜欢,可这破花实在好?看,店员又一直在推荐。
“处心积虑,老谋深算,真是好?大一盘棋……”
“你这样用尽手段,是为了……”
阎弗生停顿了许久,像是突然?回过了神一样,“……余白吗?”
“是。”
敬云安几无波澜的声音,在不大的房子里,回荡着?无比悲伤而复杂的尾音。
……
19xx年10月,敬云安出生在烟平市的一个偏僻小乡村,家?境很不富裕,爹娘也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
不过敬家?夫妻俩从不红脸,感情可以说的上是恩爱,所以小小的石头房里总是回荡着?笑?声,幸福的氛围也总弥漫在三口之家?的院落中。
敬云安就在这充满关爱的环境里,渐渐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那年夏天暴雨特?别多,动辄就下个三五天不停,所以山上总是动不动往下掉石头。掉着?掉着?,一场势不可挡的泥石流袭来,带走了村子里的很多人,也带走了敬云安辛勤劳作的双亲。
上苍猝不及防的残忍,从来不分世人是否无辜,于是年仅6岁的敬云安,不得不搬去邻村和年迈的外婆一起生活。
丧怙失恃,年少无依,外婆将外孙放在心尖上的万般疼爱,可尽管如此?,仍然?无法不去面对上苍再一次的无情——她垂老的身体已经不能够支撑她陪伴外孙长大成人,甚至拮据的袖口里,连孙儿上学?的学?费都掏不出。
就在那时,好?做善事的余家?夫妇通过乡村帮扶项目,辗转联系上了祖孙二人,答应资助敬云安读到上大学?。
孙儿能安稳地接受教育,是老人最?大的心愿,所以得知消息后,老人激动地哭了许久,拉着?孙儿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人不能忘本,长大后一定?要懂得感恩。
年仅六岁的敬云安总是那么的懂事,那么的听话,他将外婆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将身边每一个真心对他的人说的话都记在了心上。
他的懂事让外婆欣慰,更让外婆心疼,所以哪怕日子过得再辛苦,她还是会为了孙儿,也为了不给别人增加负担添麻烦,挺着?劳损疼痛的老腰缝补劳作增加收入,直到再也无法支撑地离开人世。
外婆是敬云安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亲人,她的离开让敬云安成了真正的孤儿。
幼小的年纪便接二连三地目睹了亲人的离去,敬云安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余家?夫妇得知后,担心他放弃学?业,更担心他想不开,所以再三思虑后,将敬云安接到了城里,住进了自?己的家?中。
那年敬云安13岁,第一次走出小乡村,走进大城市,第一次拜访恩人的家。
余及勉何月夫妇俩有?两?个孩子,老大余白和敬云安同年,是个漂亮的omega,老二余墨比他们小七岁,是个alpha。
尽管夫妇俩有?自?己的孩子,却从未亏待过敬云安,甚至可以说是拿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农村出身的孩子都早懂事,失去双亲的敬云安,更是在外婆的教导下,早早地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所以他发奋读书,努力上进,想通过那次次位于榜首的成绩让余家?夫妇高兴,更为了能早一日有?出息,更切身实际地回报余家的恩情。
余家?温暖的家?庭氛围,总会让敬云安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自?己的家。失去双亲的悲痛像一道经年不愈的疤,总会在不经意间刺痛脆弱的心。
但时间从来都是一位良医,刻苦懂事的敬云安也非常努力地,让自?己慢慢走出了失去亲人的阴霾,开始变得活泼爱笑?了起来。
那时恰逢情窦初开的年纪,同龄且漂亮的余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敬云安初次冲动的对象。
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敬云安一直很讨余家?夫妇的喜爱,于是两?个人恋情就在夫妇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偷偷摸摸地开始了。
敬云安也确实从未让余家?夫妇失望,硬是将成绩始终在中游徘徊的余白,拉进了重点高中。
两?个人的感情因而更加顺理成章且光明正大地发展了起来,甚至周围的邻居都在打?趣,要高中毕业后就吃他们家?的喜酒。余家?夫妇虽然?嘴上说着?太早了不急,心里却也期盼着?敬云安能早点成为家?里真正的一份子。
生活本该在这样平凡的幸福中,一直一直过下去,然?而天却不遂人愿。
那年国庆到处人流拥挤,烟平市区中心公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活动,十分热闹。
刚升上高三的余白,想在被关进备考牢笼前的最?后假期,出去凑个热闹,然?而当时敬云安正好?发了烧,没法和他一起去,余白就只好?自?己带着?弟弟余墨出了门。
兄弟俩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一岁,都不是懵懂不知事或不认路的年纪,所以家?里人也并不担心。
然?而没想到中心公园人流太大,兄弟俩进去走了没多会儿就被冲散了,等?余白好?不容易挤出人群时,正好?眼睁睁看着?弟弟被人裹着?上了公交车。
他跟在后面追了好?一段路,想要叫出租车却怎么叫都没人停,好?不容易拦到车后一路狂追,可偏偏那天的公交车不知怎的失了控,朝着?市中心的烂尾工厂狂奔而去。
而等?余白终于追上的时候,那公交已经连人带车全都葬身在了工厂的大火之中。
一车几十条人命,除了司机和几个身体还算强壮的男人外,无一生还,包括余墨。
然?而让人更难以接受的残酷真相是,公交失控和漫天大火都并非意外,而是人为,罪魁祸首就是司机。
他不仅早就提前在车上藏好?了易燃物?,还在废弃的工厂里撒遍了汽油。那辆公交车从始发站开出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不可能再完好?地开回去。
余墨的突然?离去打?破了小家?庭的所有?温暖,余家?夫妇中年丧子悲痛欲绝,却又不得不为了长子一再隐忍痛苦。余白几度伤心自?责到想要自?杀,好?不容易被安抚下来后却郁郁寡欢,整宿噩梦缠身,以致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
敬云安夹在其?中左右照料,战战兢兢,半大年纪三遭亲人离世,整个人疲惫不堪,痛苦不已,却又不得不强撑起来当一个主心骨。
他一边照料余家?,一边跟踪案件进展、备考大学?。好?不容易咬牙考上了大学?,盼得凶手判刑行刑后,又陪着?恋人治病疗愈,然?后在余白病情稳定?后,扶持着?他也考上了大学?。
两?个人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但在同一个城市,距离也不远。离开了有?着?阴霾的烟平市后,余白的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好?。
纵然?悲痛仍在,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可生活还得继续,余家?夫妇为了不再失去长子,也在努力地自?愈和生活,日子在日复一日中,也算是渐渐平缓了下来。
敬云安不负所有?逝去亲人和对他有?恩的人们的期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各方面都十分优秀,早早地便争取到了保研的名额,甚至毕业就能直接申请攻读博士。
他努力地上进,想要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学?历,然?后获得理想而荣誉的工作,挣许多许多的钱,为余家?,为余白,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
为此?他勤工俭学?,还没毕业就已经攒了小半的首付,他许诺余白要给他在繁华的坎海市买一套房子,将余家?父母都接出烟平,他们会在坎海市重新安一个家?,开始崭新的生活。
余白对此?也十分的期待,说要和他一起努力,一起还贷款,一起把父母接到繁华的大都市里过过好?日子。还说毕业后就要和他结婚,然?后再生个可爱的孩子,早晨看朝霞,傍晚看日落,晴天放风筝,雨天涮火锅,一年四季都要牵着?手去遛弯儿。
明明一切都是说好?的了,可是让敬云安没想到的是,新生活的临门一脚,余白突然?自?杀了。
原来他从未走出过烟平市,从未走出过那个国庆,甚至从未走出过那一天的中心公园。那些?看似变好?了的模样,都是他强撑起来的假象,挥之不去的阴霾与悲恸,耗空了他宛如站在悬崖边缘的心神,也击垮了他瘦弱的身躯。
敬云安始终记得,临别前的那个电话。
余白的声音听上去是那样的欣悦,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有?多期盼未来的生活,多想立马就和他结婚,立刻就怀上宝宝,多想孩子瞬间长大,不听话的调皮捣蛋,他在前面骂,敬云安在后面劝,多想看看两?个人一起变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