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是李莞的胞弟李岩,今年三岁,已经开始满地跑了。这会儿溜到正厅后门,见其姐李莞正在屏风后不知道咋看什么,他便也跑来看看。
“嘘”李莞做了个禁言的手势,牵着李岩忙从正厅的后门溜走。
屏风后的小小的骚动引起了贾珠的注意。
太阳正好升在了门厅后门正对处,将手持团扇的年轻女孩的婀娜身影,以及她身旁一个小小的孩童的影子,正好投在屏风上。
旋起一缕鹅黄色的裙角,在两屏风的缝隙间一闪而过。
贾珠从他的准岳父李守中那儿,听过其未过门儿的媳妇李莞的一些事情。
贾珠的印象中,李家大房家风严到古板。李莞是个中规中矩的大家闺女。她常年深居绣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秉信女子无才便是德,识得一些字,熟读《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之类的书。若刚刚屏风后持团扇观望的女子就是她,那准岳父李守中似乎是不太了解他的女儿啊。
贾珠抬起唇角,喝了一口茶。
李守中手上的茶杯一滞,对上贾珠面上的霁色,只当什么都没有看见啦。
第2章 给卷王贾珠的催眠曲
贾珠住在了李家东厢的客房。李莞住在西厢的绣楼。二者之间隔着李家的正厅和花园。
绣楼二楼的闺房,门一打开,往东看去,正好可以看到东厢的客房。
李守中喊来小厮,将藏书用车拉进贾珠所住的东厢。
李莞望着忙活着搬书的小厮们,寻思着,就个把月的时间,珠公子能把这些书都看得完吗?
当街上子时的梆子已经敲响,已经是晚上11点了,东厢客房的灯还亮着。将伏案读书的贾珠的侧影投在窗上。
李莞有些熬不住了,她打了个呵欠,吹熄了灯。晚安了,学霸珠公子,我陪不动了。
也不知道珠公子是一直都这么能熬,还是就最近准备殿试突击一下,他来李府几天,就熬了几个晚上。
听丫鬟素云说,珠公子这几天都读书到丑时,早上辰时就起来给老爷请安。
李莞听后直觉得骇然,也就是说,贾珠晚上1点到3点才睡觉,早上不到7点就起来了。
李莞记得前世,她这么熬了一阵,身体就开始出各种问题,然后来到了这个世界……
果然,无论在哪个世界,人都不是铁打的。
一场倒春寒后,卷王珠公子似乎有些咳嗽。
“珠公子可有就医?”李莞问。
“奴婢也是听珠公子的书童提起,珠公子不让他声张,只跟厨房要了碗姜汤。”素云道。
“那怎么行,请个大夫来看看。”李莞道。客居恩师门下,珠公子是怕李家担心吧。
素云虽然赞成,但神色又变了变,欲言又止。“由小姐来给珠公子请大夫,怕是有些于礼太合……”
又是这些繁杂到迂腐的礼仪……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就说我不太舒服。大夫给我看后,跟珠公子的书童给个信儿,让他把大夫顺道请去给珠公子拿个脉便是了。”李莞安排道。
素云很是诧异,就这个月来,小姐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若给往日,小姐哪里敢越过礼仪去想办法。
素云想着,兴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女大十八变吧。她按照李莞的安排,将大夫请来。
二叔一家又出了幺蛾子。李婶不知怎么地,被魇了,这会儿得了失心疯一般提着剑要杀人。李家老太太,李守中夫妻,都被喊去了东院。
因此,陪在李莞身边,伴起拿脉的,是李纨的乳母。
大夫拿脉后说李莞无甚大事,并开了些安神补气的汤剂,嘱她早些休息。
李莞觉得这位大夫还是靠谱的,从脉象上就诊断出她这几天睡得比较晚。
素云将大夫从西厢绣楼送出来后,“碰巧”遇到贾珠的书童墨竹,一齐去给贾珠拿脉。
贾珠本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受点风寒也无甚大事,不必惊动恩师一家。但大夫被请上门了,给他瞧瞧脉象也行。
大夫拿完脉后,语重心长对贾珠道:“公子长年积劳,气血双亏,今寒邪入体,若不尽早去除病根,恐往后甚忧。”
贾珠笑着道:“晚生也略通一些医理,并未察觉自己气血亏虚。先生说得未必有些夸大了吧。”
那大夫道:“公子年轻,很多症状都未浮上来。待到出现症状,为时就晚了。老夫给公子开个方子,公子按照方子上调理即可。切记今日一定要早些休息。”
贾珠若有所思,还是让其书童墨竹按照大夫的方子抓了药。
大夫给贾珠拿脉的时候,素云也在,回头就跟李莞描述了贾珠的病情。
李莞听了素云的陈述后,心中了然。人果然是不能长期熬夜的,幸好今儿被大夫一语点中,只希望贾珠能爱惜自己的身体。
这天夜里,东厢贾珠房里的灯还是一直亮着。李莞知道,卷王珠大公子还不舍得休息。
亥时的梆子响了,已经晚上9点了。
若是现代世界,李莞大可以敲门,对珠大公子喊一声,遵医嘱,快去睡觉。
但是,在礼仪严格的李家,未婚夫妻见面是不可以的。
李莞的卧室有把桐木古筝。
她前世是不会弹古筝的。不过,她虽然没有继承原主大脑的记忆,但肌肉记忆尚在。
指尖轻轻划过琴弦,优美的音乐跃然于琴上。
李莞奏了一首安神的催眠曲。那是她前世当社畜熬夜熬到生物钟紊乱后,心理医生推荐她听的睡前音乐,现在竟然能自如地弹出来。
贾珠喝过了大夫开的药,那药方中本就配有安神助眠的药物。这会儿,隔着一个大厅和小花园的西厢传来舒缓的琴声,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抚平了思绪中的所有波澜,更是让贾珠的上下眼皮直打架。
不一会儿,东厢客房的灯就灭了。
李莞也停止了弹奏。
晚上九点睡觉,对前世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又是最符合人自然规律的。
所以,晚安了,珠公子。
李莞也熄了屋里的灯。
一连几天,亥时的梆子响起后,西厢的催眠曲也传来了。
李府上下自然也听到了琴音。奏琴并没有违反李家的规矩,相反李家书香门第是乐见子女喜好琴棋书画的。况李守中夫妻、李家老太太都是过来人,西厢的琴为谁人而奏,他们心中也清楚。贾珠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人尖儿,李家长辈巴不得赶紧殿试完,好为二人完婚。
听到琴声后,贾珠心领神会,他未过门的妻子在催他歇息了。
从来李府的第一天,看到李姑娘印在屏风上的倩影后,“妻子”这个对贾珠来说非常抽象的词,就落到了实处。
还有那“碰巧”请来的大夫,真的是那么巧吗?
连着几天,亥时初准时响起的安神的琴声。以及西厢二楼门角处若隐若现着女子的裙角。
贾珠可以断定,他未来的妻,一直在默默地观察他,留意他,并且提醒着他。
这让他原本认为是任务的婚事,有些期待了。
三月倒春寒,贾珠的心却是暖的。
第3章 红枣乌鸡汤
“大房太太被魇了,听说是二房外头那位请了个道婆做了法给弄的。”素云道。
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于李莞来说,穿越这件事情就挺费解的。李婶被这个世界的某种玄学作用而发疯,似乎也能解释。
而素云说的“外头那位”,便是给李家二房生了儿子后,又被赶出家门的勾栏院女子。
李守才在李老太太的威压下,明着是把儿子生母发卖了,暗地里则把她安置在外边购置的房子里。
这些也被李家那些嘴长的婆子妈妈们扒了个遍。
李守中倒还淡定。李家二房一地鸡毛蒜皮,倒不影响李守中每天来过问贾珠的学业。
李莞照例每天亥时一到,就开始奏琴。开始贾珠风寒未愈时,琴声一响就会休息。后来,也许是临近殿试,也许是他对自己的身体状态信得太足。他会在东厢客房外的院落驻足,聆听片刻,然后继续回灯下苦读。
李莞见劝他也无用了,只当是琴声伴他片刻,一曲奏完,就自己歇息。毕竟改变一个人,其实很难,改变自己却很容易。李纨已经尝到了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后,那种神清气爽的甜头,并打算坚持下去。
这天,李莞奏琴后,熄灯睡下。睡梦中听见有人大喊“走水了”。
只看见西院火光冲天,顺着东风,就往只有一墙之隔的东院西厢扑来。
李莞披了衣裳,就跟着乳母,还有素云等丫头,从火势未至的一侧楼梯下了绣楼。
走到楼下,对上往西厢赶来的贾珠。
这是李莞跟贾珠第一次见面,火光将他的白衫和他隽秀的脸庞印得通红。
“李姑娘,你没事吧!”贾珠迎上从西厢下来的几人,精准地辨认出李纨,对她关切地道。他遂又觉得失礼,忙道歉:“见西院火起,在下心急。在下冒昧了,李姑娘。”
“嘘”李莞做了个禁言的手势,牵着李岩忙从正厅的后门溜走。
屏风后的小小的骚动引起了贾珠的注意。
太阳正好升在了门厅后门正对处,将手持团扇的年轻女孩的婀娜身影,以及她身旁一个小小的孩童的影子,正好投在屏风上。
旋起一缕鹅黄色的裙角,在两屏风的缝隙间一闪而过。
贾珠从他的准岳父李守中那儿,听过其未过门儿的媳妇李莞的一些事情。
贾珠的印象中,李家大房家风严到古板。李莞是个中规中矩的大家闺女。她常年深居绣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秉信女子无才便是德,识得一些字,熟读《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之类的书。若刚刚屏风后持团扇观望的女子就是她,那准岳父李守中似乎是不太了解他的女儿啊。
贾珠抬起唇角,喝了一口茶。
李守中手上的茶杯一滞,对上贾珠面上的霁色,只当什么都没有看见啦。
第2章 给卷王贾珠的催眠曲
贾珠住在了李家东厢的客房。李莞住在西厢的绣楼。二者之间隔着李家的正厅和花园。
绣楼二楼的闺房,门一打开,往东看去,正好可以看到东厢的客房。
李守中喊来小厮,将藏书用车拉进贾珠所住的东厢。
李莞望着忙活着搬书的小厮们,寻思着,就个把月的时间,珠公子能把这些书都看得完吗?
当街上子时的梆子已经敲响,已经是晚上11点了,东厢客房的灯还亮着。将伏案读书的贾珠的侧影投在窗上。
李莞有些熬不住了,她打了个呵欠,吹熄了灯。晚安了,学霸珠公子,我陪不动了。
也不知道珠公子是一直都这么能熬,还是就最近准备殿试突击一下,他来李府几天,就熬了几个晚上。
听丫鬟素云说,珠公子这几天都读书到丑时,早上辰时就起来给老爷请安。
李莞听后直觉得骇然,也就是说,贾珠晚上1点到3点才睡觉,早上不到7点就起来了。
李莞记得前世,她这么熬了一阵,身体就开始出各种问题,然后来到了这个世界……
果然,无论在哪个世界,人都不是铁打的。
一场倒春寒后,卷王珠公子似乎有些咳嗽。
“珠公子可有就医?”李莞问。
“奴婢也是听珠公子的书童提起,珠公子不让他声张,只跟厨房要了碗姜汤。”素云道。
“那怎么行,请个大夫来看看。”李莞道。客居恩师门下,珠公子是怕李家担心吧。
素云虽然赞成,但神色又变了变,欲言又止。“由小姐来给珠公子请大夫,怕是有些于礼太合……”
又是这些繁杂到迂腐的礼仪……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就说我不太舒服。大夫给我看后,跟珠公子的书童给个信儿,让他把大夫顺道请去给珠公子拿个脉便是了。”李莞安排道。
素云很是诧异,就这个月来,小姐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若给往日,小姐哪里敢越过礼仪去想办法。
素云想着,兴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女大十八变吧。她按照李莞的安排,将大夫请来。
二叔一家又出了幺蛾子。李婶不知怎么地,被魇了,这会儿得了失心疯一般提着剑要杀人。李家老太太,李守中夫妻,都被喊去了东院。
因此,陪在李莞身边,伴起拿脉的,是李纨的乳母。
大夫拿脉后说李莞无甚大事,并开了些安神补气的汤剂,嘱她早些休息。
李莞觉得这位大夫还是靠谱的,从脉象上就诊断出她这几天睡得比较晚。
素云将大夫从西厢绣楼送出来后,“碰巧”遇到贾珠的书童墨竹,一齐去给贾珠拿脉。
贾珠本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受点风寒也无甚大事,不必惊动恩师一家。但大夫被请上门了,给他瞧瞧脉象也行。
大夫拿完脉后,语重心长对贾珠道:“公子长年积劳,气血双亏,今寒邪入体,若不尽早去除病根,恐往后甚忧。”
贾珠笑着道:“晚生也略通一些医理,并未察觉自己气血亏虚。先生说得未必有些夸大了吧。”
那大夫道:“公子年轻,很多症状都未浮上来。待到出现症状,为时就晚了。老夫给公子开个方子,公子按照方子上调理即可。切记今日一定要早些休息。”
贾珠若有所思,还是让其书童墨竹按照大夫的方子抓了药。
大夫给贾珠拿脉的时候,素云也在,回头就跟李莞描述了贾珠的病情。
李莞听了素云的陈述后,心中了然。人果然是不能长期熬夜的,幸好今儿被大夫一语点中,只希望贾珠能爱惜自己的身体。
这天夜里,东厢贾珠房里的灯还是一直亮着。李莞知道,卷王珠大公子还不舍得休息。
亥时的梆子响了,已经晚上9点了。
若是现代世界,李莞大可以敲门,对珠大公子喊一声,遵医嘱,快去睡觉。
但是,在礼仪严格的李家,未婚夫妻见面是不可以的。
李莞的卧室有把桐木古筝。
她前世是不会弹古筝的。不过,她虽然没有继承原主大脑的记忆,但肌肉记忆尚在。
指尖轻轻划过琴弦,优美的音乐跃然于琴上。
李莞奏了一首安神的催眠曲。那是她前世当社畜熬夜熬到生物钟紊乱后,心理医生推荐她听的睡前音乐,现在竟然能自如地弹出来。
贾珠喝过了大夫开的药,那药方中本就配有安神助眠的药物。这会儿,隔着一个大厅和小花园的西厢传来舒缓的琴声,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抚平了思绪中的所有波澜,更是让贾珠的上下眼皮直打架。
不一会儿,东厢客房的灯就灭了。
李莞也停止了弹奏。
晚上九点睡觉,对前世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又是最符合人自然规律的。
所以,晚安了,珠公子。
李莞也熄了屋里的灯。
一连几天,亥时的梆子响起后,西厢的催眠曲也传来了。
李府上下自然也听到了琴音。奏琴并没有违反李家的规矩,相反李家书香门第是乐见子女喜好琴棋书画的。况李守中夫妻、李家老太太都是过来人,西厢的琴为谁人而奏,他们心中也清楚。贾珠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人尖儿,李家长辈巴不得赶紧殿试完,好为二人完婚。
听到琴声后,贾珠心领神会,他未过门的妻子在催他歇息了。
从来李府的第一天,看到李姑娘印在屏风上的倩影后,“妻子”这个对贾珠来说非常抽象的词,就落到了实处。
还有那“碰巧”请来的大夫,真的是那么巧吗?
连着几天,亥时初准时响起的安神的琴声。以及西厢二楼门角处若隐若现着女子的裙角。
贾珠可以断定,他未来的妻,一直在默默地观察他,留意他,并且提醒着他。
这让他原本认为是任务的婚事,有些期待了。
三月倒春寒,贾珠的心却是暖的。
第3章 红枣乌鸡汤
“大房太太被魇了,听说是二房外头那位请了个道婆做了法给弄的。”素云道。
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于李莞来说,穿越这件事情就挺费解的。李婶被这个世界的某种玄学作用而发疯,似乎也能解释。
而素云说的“外头那位”,便是给李家二房生了儿子后,又被赶出家门的勾栏院女子。
李守才在李老太太的威压下,明着是把儿子生母发卖了,暗地里则把她安置在外边购置的房子里。
这些也被李家那些嘴长的婆子妈妈们扒了个遍。
李守中倒还淡定。李家二房一地鸡毛蒜皮,倒不影响李守中每天来过问贾珠的学业。
李莞照例每天亥时一到,就开始奏琴。开始贾珠风寒未愈时,琴声一响就会休息。后来,也许是临近殿试,也许是他对自己的身体状态信得太足。他会在东厢客房外的院落驻足,聆听片刻,然后继续回灯下苦读。
李莞见劝他也无用了,只当是琴声伴他片刻,一曲奏完,就自己歇息。毕竟改变一个人,其实很难,改变自己却很容易。李纨已经尝到了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后,那种神清气爽的甜头,并打算坚持下去。
这天,李莞奏琴后,熄灯睡下。睡梦中听见有人大喊“走水了”。
只看见西院火光冲天,顺着东风,就往只有一墙之隔的东院西厢扑来。
李莞披了衣裳,就跟着乳母,还有素云等丫头,从火势未至的一侧楼梯下了绣楼。
走到楼下,对上往西厢赶来的贾珠。
这是李莞跟贾珠第一次见面,火光将他的白衫和他隽秀的脸庞印得通红。
“李姑娘,你没事吧!”贾珠迎上从西厢下来的几人,精准地辨认出李纨,对她关切地道。他遂又觉得失礼,忙道歉:“见西院火起,在下心急。在下冒昧了,李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