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娘子,我在想,宝玉要是也有个贴心人管管就好。”贾珠道。
    李莞冷笑道:“只怕是待宝玉好的人太多*了,才把他弄成这个样子。”
    贾珠放下手中的奏折,笑着问李莞:“娘子是站木石同盟,还是金玉良缘?”
    “天爷,夫君,你怎么也……”李莞没说完的那半句话是,你怎么也这么八卦了?“夫君,我弟弟李岩,中意林姑娘得很。”
    贾珠略吃一惊:“什么时候的事了?娘子怎么不跟我讲?”
    李莞道:“夫君每日早出晚归,回来还要写奏折。家里琐事又多,我都不知从何说起了。”
    “那林妹妹呢?”贾珠问。
    李莞笑着点点头。
    贾珠笑着道:“这样大的事儿,我竟然是不知的,还好平日里没有说错话。往后娘子的心事,可得都告诉我。”
    岩黛cp确实是李莞小心呵护的心事,一个是对兰儿有教导之恩的林妹妹,一个是她的亲兄弟李岩。
    李莞应着贾珠:“知道了。”
    过了一日,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府来请安。
    见宝玉脸上糊着一大块药膏,唬了一跳,对着贾母一通忽悠,说大凡王公卿相家的子弟,只一生下来,暗中就有许多捉狭鬼跟着他,让贾母除了香烛供养之外,让一天多使几斤香油,添大海灯里。
    贾母的大丫鬟鸳鸯闻此,便差人来李莞处,喊她过去的瞧瞧。
    李莞便跟着来了贾母处。但见那马道婆大说特说得唾沫星子直飞:“我们庙里,好几处王妃诰命供奉。那南安郡王太妃,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用的是比缸略小一点的海灯。锦田候的诰命,一天不过二十四斤。还有五斤、三斤、一斤的。还有小家子,四两半斤,也是替他点的。”
    马道婆见贾母只是点头,并不应,话就说得不那么冲了。“若是为父母尊长点,多舍些无妨。像老祖宗为了宝玉,多了也不好,五七斤,也就是了。”
    李莞心笑道,这马道婆还挺会察言观色,踩着人的点去忽悠。
    贾母道:“你就一日五斤,合准了。”
    马道婆面露喜色,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慈悲大菩萨”。抬头见门口站着一妇人。
    那妇人生得小巧玲珑,穿得也艳丽,涂脂抹粉,叉钗配环,脸上笑容可掬。跟寻常高门大户家的美娇娘也无二样。
    看着看着,马道婆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高喊一声“啊也”,竟跌倒在地上。
    众人忙去抚那马道婆,李莞亦走了过去。
    谁知那马道婆竟像见了鬼似的,人尚坐在地上,两腿蹬着直往后退。
    李莞想起薛蟠见她也有这般反应。难道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能看出她有异样?
    李莞停住脚步。
    那马道婆翻身而起,连招呼都不打,就往外跑,嘴里还念道:“这是哪个阎罗殿里跑出来的罗刹鬼来续命了。”
    诸人皆诧异地看着李莞。
    贾母见此道:“原本以为这个马道婆挺灵的,竟是这般疯癫。灯油供奉就不去她庙里了。”贾母回头又对王熙凤说,“跟府里拢翠庵的妙玉小师傅说说,就供她那里。”
    诸人再去寻李莞,便寻她不得了。
    李莞被马道婆这么弄了一出,虽然歪打正着地反诈骗了,但她自己也在众人面前被马道婆累了个外焦里嫩。
    虽然她知道自己有很多外号,比如“悍妇”、“夜叉”,今天平白无故,只怕又要多了个外号了。谁愿意被人喊鬼呢?这出闹剧过后,还不知道府中诸人对她是何态度。贾珠听到后,又会如何想她?
    李莞这天就把自己闭在家里,天一黑,就倒在床上。
    贾珠回来,她也不去迎。
    贾珠以为李莞是累到了,去书房写完奏章后,便轻轻巧巧地在她身旁躺下。他喊了一声“娘子”,李莞没有应。贾珠以为她睡着了,也不吵他。
    待到第二天,李莞也不似往日那般一大早起来伺候他换朝服,给他准备早饭,依旧静静地睡着。
    贾珠便觉得李莞有事,喊来墨竹问话,问家中是否有大事。墨竹道,也无甚大事,莫不是被马道婆给讴到了?
    贾珠便细问了马道婆一事。贾珠笑了,原来是为则个。贾珠对屋里人交待了今日的饮食等事宜,便去上朝。
    这天,翰林院的事一必,贾珠就辞了同僚的邀请,径直回家。
    院里只有洒扫的丫鬟婆子,屋门是闭着的。
    李莞正在给柔姐儿喂蛋羹,瞧着贾珠早归,颇感意外,但也只淡淡道了句:“回来了?”
    贾珠让乳母将柔姐儿抱出去。
    屋里无外人,贾珠道:“娘子若有心事,不妨说出来。”
    李莞本在收拾摇篮里柔姐换下的小衣服。她顿了顿,贾珠应该是该听到的,都听到了罢。
    “我能有何心事?”李莞应着,她想看看贾珠的反应。
    贾珠道:“从古到今,凡成大事者,多毁誉参半。娘子不必对小人之言介怀。”
    文化人安慰人都显得文绉绉的。李莞道:“我可没有做大事。”
    贾珠笑着道:“娘子理家就是大事。天下家国,家和国,是分不开的。
    李莞并没有贾珠想得这么多,她依旧整着柔姐儿的小衣裳。
    贾珠见李莞不为所动,放下她手中的小衣裳,有些撒娇地晃着她的袖子道。“娘子可是答应过我,不藏心事的。”
    说道藏心事这件事,李莞最大的秘密,那便是她不属于这个世界。眼下,已经被马道婆不知怎么地,就这么给戳到了。
    “如果我就是马道婆说的那般呢?”李莞望着贾珠的双眼问。他的眼睛很好看,棕色的瞳仁,泛着剔透的光。那是她相濡以沫数十载的夫君,她想试着敞开自己的心扉。
    贾珠失笑,道:“娘子不要在意那老婆子胡说八道。府里没人信她的。”
    “别人怎么看我,我已经看开了。我在意夫君的态度。”李莞道。这便是这两天她打不起精神的主要原因。
    贾珠扣住她的手:“我的态度,不是很容易看到吗?”
    天还未黑,窗上留下了两个交叠的影子。
    院里洒扫的小丫头子看到了,笑嘻嘻地跑开了。
    “那马道婆原来还说我活不过二十呢!骗了爷爷好些香火钱,我从来都不信她的。”贾珠道。
    “去她的。”李莞道。
    遂又对上贾珠柔得要化的眼神。
    李莞想着,现在不都好了吗?事在人为。
    李莞笑道:“对,信我们自己就好。”
    那一夜又是旖旎半宿,亦如新婚。
    *
    且说马道婆来的那天,赵姨娘还打算请她帮个忙。王夫人欺压她母子太久,合着东院的王熙凤也喜欢起哄。赵姨娘想着,若是马道婆能把宝玉跟王熙凤魇了,都带走,岂不快哉。这样二房就只剩下珠大爷跟贾环了;珠大爷对钱财看得很淡,珠大奶奶曾经还护过她母女,将来环儿肯定能得一大份家产。
    赵姨娘的如意算盘还没打响,就听说马道婆被珠大奶奶给吓走了,竟像是见了鬼一样。
    没两日,珠大奶奶竟找上赵姨娘的门了。
    赵姨娘知道马道婆有些本事的,她认为马道婆的话,并不能完全不信。现下小丫头子通传珠大奶奶来了,赵姨娘抖了个激灵,手里正在粘的鞋都掉了。
    “珠大奶奶怎么来了?”赵姨娘的声音有些瑟瑟的。
    以往李莞曾经照拂过赵姨娘跟探春,所以赵姨娘是感念李莞的。平日里见到了,也跟见着亲人似的。
    现在赵姨娘的态度大变,八成就是跟最近府里的风传有关。
    “我来看看姨娘跟环哥儿。”李莞道。
    “环哥儿上学去了。”赵姨娘的声音仍在发抖。
    “学里已经换了先生。就是之前请来教兰哥儿的崔先生。崔先生还是很不错的,把兰儿也带出来了。贾家私塾肯定会大不一样了。”李莞道。
    “那是甚好。”赵姨娘简单地应着。她打见到李莞开始,思维都变慢了,满脑子都是马道婆的话。
    “赵姨娘,都是一个家里的人,就不说两家话了。宝玉脸上的伤,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姨娘跟环哥儿也无需妒忌宝玉,将来若要立门户,公中的账是在我这里的。姨娘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提。若是想跟太太要彩霞,我就替姨娘去要。只一点,我管的家,若是再出伤天害理的事,我是不得就此放过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姨娘切记得就好。”
    李莞自视语气还算平缓,谁知赵姨娘却像进了衙门一样,吓到连声道:“她跟环哥儿再也不敢了。”
    李莞本准备了好些口舌,软的话,硬的话,都备下了。没有想到竟然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说服了她。
    见赵姨娘抖如筛糠,想必往后也不得再造次了。
    贾家学堂换了个严厉到贾兰都畏的先生,一时间学风大变。抱着来混的心情的子弟,说什么都不肯来了。而愿意在贾家私塾读书的子弟,也有了一个清净的读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