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黛玉道:“能不能救,恐得先停药,再做调理了。”
李莞想起祖母,还不知她老人家得知此事后,会如何,身体能不能扛得住。她搅着手中的帕子,心中一阵乱。
“大嫂子,如果有需要,我一定尽我的绵薄之力。”黛玉道。这是她头一次见大嫂子如此惊慌失措。平日里的大嫂子可都是家里的定心骨啊。黛玉推测,事情肯定不简单,而且跟大嫂子息息相关。
李莞想到太医院的院判都夸黛玉,是个有灵性的姑娘,凡事一点就通,医理药理更是过目不忘、触类旁通。
李莞握着黛玉的手,感激地道:“姑娘,我家祖母,还得有劳姑娘相护。”
黛玉忙问:“祖母怎么了?”一时又觉得失口喊错,只是定婚,依礼该喊“老太太”或者才是,还未到改口喊“祖母”的时候。遂又红着脸,问了一声,“老太太还好吗?”
李莞心道,其实黛玉喊李老太太祖母也无妨,随着她表兄贾珠喊“祖母”也不逾制。李莞未免黛玉担心,而且去了李家,什么事也都知道了。李莞索性就把李家二叔之事跟黛玉*讲了一遍。
“姑娘,我李家向来家风严明。只是我二叔早年体弱多病,我祖父母未免就娇纵了他一些。谁想到,二叔竟荒唐了一辈子。打二叔的事情之后,我家对子女的教育就更严了。这样的荒唐事儿,是断不能出现在我家里。”李莞解释道。
黛玉温声道:“大嫂子,我知道。我们跟宝玉表哥告辞,然后一同去看老祖宗可好?”
李莞连道两声“甚好”。
李莞跟黛玉二人回到红香圃,远远望见林之孝家的等一行人,带着个媳妇,正在探春跟前讲话。
探春正在和宝琴下棋,手里还捏着一枚未落定的棋子。
探春见李莞来了,忙道:“大嫂子这不来了么。”
林之孝家的见李莞,忙行了个礼,便指着那媳妇讲了事情的经过。那媳妇是惜春处的小丫头彩儿的娘,如今在大观园做事。说是嘴很不好,搬弄是非,给林之孝家的听见了,便送来见李莞。林之孝家的没寻到李莞,便先告诉了探春。
探春的意思,也是这样的人,留不得了。
李莞点头,表示认可。
探春又道:“明儿太太回了,回明了再定夺。”
探春还是很乖的,大事有商量,也尊重王夫人这个嫡母。王夫人断不会留彩儿的娘这种事儿多的人,探春也不省这个过场。
李莞跟黛玉问过宝玉的去处,二人便去寻宝玉。
但见他站在花下,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莞跟黛玉便迎上前,跟宝玉说明来意。
“李家祖母她……”宝玉正想再问,正巧袭人也往这边来,手里还捧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上边放着两钟新茶。
李莞这天心焦,胃口不好,忙道:“我不吃茶。”恐茶伤胃。
宝玉拿了一盅茶。
宝钗见他们几人不知在说什么,也来跟黛玉一处。
袭人手里托着的洋漆盘里,还剩一杯茶,她道:“哪位渴了,哪位就先接去,我再去倒。”
宝钗笑着说:“我不怎么口渴,只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她便拿起茶喝了一口,将剩下的半杯递到黛玉手里。
李莞被宝钗的这波操作给惊到了。宝钗还真是不讲究,刚刚说是拿茶漱口,敢情将漱口剩下的半碗茶给黛玉。
袭人笑着说:“我再去倒。”
黛玉道:“我脾胃弱些,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说罢,她也不计较被宝钗喝了半钟,竟是将那余下的半钟一饮而尽。
黛玉此举让宝钗、袭人,以及宝玉都不尴尬。真好。
这一幕刷新了李莞对黛玉的认识。她除了聪慧通透,还有非常好的修养以及直抵人心的善良。
李莞跟黛玉辞别了宝玉等人,套了辆马车又去李家。
“宫裁,你怎么把林姑娘带回来了?”李母悄悄问李莞。
李莞便把探得李家二叔的事告诉了李母。“二叔的事,还不知道祖母经不经得住。林姑娘想来看看祖母,给祖母调些汤药护着。我知道母亲担心二叔的事会对岩哥儿跟林姑娘的婚事有影响。母亲且放心,林姑娘心里清楚着呢。二房是二房,我们是我们。再说,您和父亲把婶婶跟两个妹妹接来一起住,我们对得起二叔一家。林姑娘明白着呢。”
未想到,黛玉在廊下走动,竟撞到了李母跟李莞讲话。
黛玉道:“太太一家都是好人,我哪里有不清楚的。只愿老太太安好,岩哥哥在外也能心安。”
李母感念不已,将李莞跟黛玉引到李老太太处。
李老太太一大早被气到,正歪在榻上。李纹跟李绮一个给她顺气,一个给她捶背。李婶端着碗粥,在劝李老太太喝些粥。
见李母、李莞、黛玉进来,李婶忙迎上前。李纹和李绮扶李老太太坐起来。
“林姑娘,你怎么来了。”李老太太道。
但见李老太太原本清澄的目光,泛着泪花。
“祖母,玉儿来看您了。”黛玉道。
李纹跟李绮二人带着讶异的目光,看向李莞。
李莞冲她二人点点头,示意无事。李纹跟李绮心稍安,她二人先前还在说,她们父亲的事情,万不可让林姑娘知道。二人认为,若因她们父亲对哥哥和林姐姐的婚事有影响,那罪过就大了。
黛玉给李老太太拿了脉,柔声道:“祖母,我给您调一下药。您保重身体,还要给我们主持婚事呢。”
李老太太直道:“好姑娘,好姑娘。”
黛玉给李老太太拿了脉,又给她开了药方。
李婶看到药方上的十几味药,忍不住又抹泪,只道是自己没有做好,没有把二房的家经营好,让老太太受累不说,还把大房的小辈也搅了进来。
黛玉道:“婶子,莫要难过。凡事都讲王法,若是真有歹人背后撺掇二叔,衙门会管。”
李家诸人更讶异了。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当初李家人怕影响儿女的婚事,跟二叔有关的事都私下解决了。二叔的外室丰二娘发卖。参与丰二娘纵火的绣红坊的伙计,也打发给绣红坊的老板。而如今,岩哥儿未过门的媳妇儿竟然提议要报官。
李莞心道,林家不是贾家,不是所有人家都那般势力。
“祖母,我觉得林姐姐说得对。二叔的事不能再仁由人拿捏。”李纹道,“祖母若担心宣扬开来,影响我跟妹妹的婚事。去了的便是去了,那便是没有缘分,也不值得惋惜。”
“有缘人也不会在意这些,祖母。”李绮也道。林姐姐不就坚定地站在了李家这边吗?
见李老太太犹豫不决,黛玉道:“祖母,二叔也不是没得治,只是眼下的药得停下来。”
李老太太抹着眼泪,叹息一声,“冤孽。”但到底李二叔是自己的儿子,已是病入膏肓受人蒙蔽。况李纹、李绮两个孙女坚决同意报官解决李家的事。李老太太便同意了报官。
贾珠有个同窗,在做京兆尹,正管着京都的民间诉讼。李家的案子,便顺利立案。
原来,当年那丰二娘被发卖后给人为奴后,又被她有过私情的绣红坊的小厮梅良信给寻到。梅良信当初被李家绑了,发送给绣红坊的老板,被撵了出去,后又一路打听丰二娘的下落。二人便又搅在一起。
此二人再次出逃后,又没有任何生存技能,吃尽了苦头。此二人又打起来李家二叔的主意,直到寻到李家二叔出家的破庙。丰二娘便又缠上了李家二叔,还诈称有孕,来谋夺李家家产。
李家二叔其实重病已久,本心灰意冷,只想在破庙终老。没想到丰二娘再次出现,二人处了一阵,被告知丰二娘再次有孕。李家二叔便被撺掇回来夺家产,为未出生的孩子留份家业。
刑具还没有上身,丰二娘和梅良信被唬了一通,便都招了。十几年前的放火、欺诈,连同已故的外室子,其实不是李家的孩子也招了。二人受了杖刑,刺字后,流放岭南。
李守才这才看清了丰二娘的真面目,在李老太太、李守中夫妻,以及李婶面前长跪不起。
李婶待李守才身体恢复后和离是后话,李守才心里有愧,没脸见母亲、兄嫂,在庄子劳作赎罪,以过余生,也是后话了。
“所以啊,宫裁,当初你家就该报官。”屋内无人之时,贾珠道。
当初李家二房的事私下解决,李家祖母、李莞父母也是考虑了李莞迫在眼前的婚事,怕她婚事不成,也怕她婚后因此日子不好过。
李莞道:“还不是怕把你吓跑了。”
贾珠道:“我的心娘子还不知道吗?哪里是能吓跑的。我贾珠只能是跟娘子在一起的。”
李莞细数着李家的事:“林家倒是好的,林姑父姑妈来看我祖母好多次。林姑娘也是,这些天一直都陪着我祖母跟婶婶。”
贾珠道:“娘子,我也很好啊。”
李莞想起祖母,还不知她老人家得知此事后,会如何,身体能不能扛得住。她搅着手中的帕子,心中一阵乱。
“大嫂子,如果有需要,我一定尽我的绵薄之力。”黛玉道。这是她头一次见大嫂子如此惊慌失措。平日里的大嫂子可都是家里的定心骨啊。黛玉推测,事情肯定不简单,而且跟大嫂子息息相关。
李莞想到太医院的院判都夸黛玉,是个有灵性的姑娘,凡事一点就通,医理药理更是过目不忘、触类旁通。
李莞握着黛玉的手,感激地道:“姑娘,我家祖母,还得有劳姑娘相护。”
黛玉忙问:“祖母怎么了?”一时又觉得失口喊错,只是定婚,依礼该喊“老太太”或者才是,还未到改口喊“祖母”的时候。遂又红着脸,问了一声,“老太太还好吗?”
李莞心道,其实黛玉喊李老太太祖母也无妨,随着她表兄贾珠喊“祖母”也不逾制。李莞未免黛玉担心,而且去了李家,什么事也都知道了。李莞索性就把李家二叔之事跟黛玉*讲了一遍。
“姑娘,我李家向来家风严明。只是我二叔早年体弱多病,我祖父母未免就娇纵了他一些。谁想到,二叔竟荒唐了一辈子。打二叔的事情之后,我家对子女的教育就更严了。这样的荒唐事儿,是断不能出现在我家里。”李莞解释道。
黛玉温声道:“大嫂子,我知道。我们跟宝玉表哥告辞,然后一同去看老祖宗可好?”
李莞连道两声“甚好”。
李莞跟黛玉二人回到红香圃,远远望见林之孝家的等一行人,带着个媳妇,正在探春跟前讲话。
探春正在和宝琴下棋,手里还捏着一枚未落定的棋子。
探春见李莞来了,忙道:“大嫂子这不来了么。”
林之孝家的见李莞,忙行了个礼,便指着那媳妇讲了事情的经过。那媳妇是惜春处的小丫头彩儿的娘,如今在大观园做事。说是嘴很不好,搬弄是非,给林之孝家的听见了,便送来见李莞。林之孝家的没寻到李莞,便先告诉了探春。
探春的意思,也是这样的人,留不得了。
李莞点头,表示认可。
探春又道:“明儿太太回了,回明了再定夺。”
探春还是很乖的,大事有商量,也尊重王夫人这个嫡母。王夫人断不会留彩儿的娘这种事儿多的人,探春也不省这个过场。
李莞跟黛玉问过宝玉的去处,二人便去寻宝玉。
但见他站在花下,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莞跟黛玉便迎上前,跟宝玉说明来意。
“李家祖母她……”宝玉正想再问,正巧袭人也往这边来,手里还捧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上边放着两钟新茶。
李莞这天心焦,胃口不好,忙道:“我不吃茶。”恐茶伤胃。
宝玉拿了一盅茶。
宝钗见他们几人不知在说什么,也来跟黛玉一处。
袭人手里托着的洋漆盘里,还剩一杯茶,她道:“哪位渴了,哪位就先接去,我再去倒。”
宝钗笑着说:“我不怎么口渴,只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她便拿起茶喝了一口,将剩下的半杯递到黛玉手里。
李莞被宝钗的这波操作给惊到了。宝钗还真是不讲究,刚刚说是拿茶漱口,敢情将漱口剩下的半碗茶给黛玉。
袭人笑着说:“我再去倒。”
黛玉道:“我脾胃弱些,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说罢,她也不计较被宝钗喝了半钟,竟是将那余下的半钟一饮而尽。
黛玉此举让宝钗、袭人,以及宝玉都不尴尬。真好。
这一幕刷新了李莞对黛玉的认识。她除了聪慧通透,还有非常好的修养以及直抵人心的善良。
李莞跟黛玉辞别了宝玉等人,套了辆马车又去李家。
“宫裁,你怎么把林姑娘带回来了?”李母悄悄问李莞。
李莞便把探得李家二叔的事告诉了李母。“二叔的事,还不知道祖母经不经得住。林姑娘想来看看祖母,给祖母调些汤药护着。我知道母亲担心二叔的事会对岩哥儿跟林姑娘的婚事有影响。母亲且放心,林姑娘心里清楚着呢。二房是二房,我们是我们。再说,您和父亲把婶婶跟两个妹妹接来一起住,我们对得起二叔一家。林姑娘明白着呢。”
未想到,黛玉在廊下走动,竟撞到了李母跟李莞讲话。
黛玉道:“太太一家都是好人,我哪里有不清楚的。只愿老太太安好,岩哥哥在外也能心安。”
李母感念不已,将李莞跟黛玉引到李老太太处。
李老太太一大早被气到,正歪在榻上。李纹跟李绮一个给她顺气,一个给她捶背。李婶端着碗粥,在劝李老太太喝些粥。
见李母、李莞、黛玉进来,李婶忙迎上前。李纹和李绮扶李老太太坐起来。
“林姑娘,你怎么来了。”李老太太道。
但见李老太太原本清澄的目光,泛着泪花。
“祖母,玉儿来看您了。”黛玉道。
李纹跟李绮二人带着讶异的目光,看向李莞。
李莞冲她二人点点头,示意无事。李纹跟李绮心稍安,她二人先前还在说,她们父亲的事情,万不可让林姑娘知道。二人认为,若因她们父亲对哥哥和林姐姐的婚事有影响,那罪过就大了。
黛玉给李老太太拿了脉,柔声道:“祖母,我给您调一下药。您保重身体,还要给我们主持婚事呢。”
李老太太直道:“好姑娘,好姑娘。”
黛玉给李老太太拿了脉,又给她开了药方。
李婶看到药方上的十几味药,忍不住又抹泪,只道是自己没有做好,没有把二房的家经营好,让老太太受累不说,还把大房的小辈也搅了进来。
黛玉道:“婶子,莫要难过。凡事都讲王法,若是真有歹人背后撺掇二叔,衙门会管。”
李家诸人更讶异了。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当初李家人怕影响儿女的婚事,跟二叔有关的事都私下解决了。二叔的外室丰二娘发卖。参与丰二娘纵火的绣红坊的伙计,也打发给绣红坊的老板。而如今,岩哥儿未过门的媳妇儿竟然提议要报官。
李莞心道,林家不是贾家,不是所有人家都那般势力。
“祖母,我觉得林姐姐说得对。二叔的事不能再仁由人拿捏。”李纹道,“祖母若担心宣扬开来,影响我跟妹妹的婚事。去了的便是去了,那便是没有缘分,也不值得惋惜。”
“有缘人也不会在意这些,祖母。”李绮也道。林姐姐不就坚定地站在了李家这边吗?
见李老太太犹豫不决,黛玉道:“祖母,二叔也不是没得治,只是眼下的药得停下来。”
李老太太抹着眼泪,叹息一声,“冤孽。”但到底李二叔是自己的儿子,已是病入膏肓受人蒙蔽。况李纹、李绮两个孙女坚决同意报官解决李家的事。李老太太便同意了报官。
贾珠有个同窗,在做京兆尹,正管着京都的民间诉讼。李家的案子,便顺利立案。
原来,当年那丰二娘被发卖后给人为奴后,又被她有过私情的绣红坊的小厮梅良信给寻到。梅良信当初被李家绑了,发送给绣红坊的老板,被撵了出去,后又一路打听丰二娘的下落。二人便又搅在一起。
此二人再次出逃后,又没有任何生存技能,吃尽了苦头。此二人又打起来李家二叔的主意,直到寻到李家二叔出家的破庙。丰二娘便又缠上了李家二叔,还诈称有孕,来谋夺李家家产。
李家二叔其实重病已久,本心灰意冷,只想在破庙终老。没想到丰二娘再次出现,二人处了一阵,被告知丰二娘再次有孕。李家二叔便被撺掇回来夺家产,为未出生的孩子留份家业。
刑具还没有上身,丰二娘和梅良信被唬了一通,便都招了。十几年前的放火、欺诈,连同已故的外室子,其实不是李家的孩子也招了。二人受了杖刑,刺字后,流放岭南。
李守才这才看清了丰二娘的真面目,在李老太太、李守中夫妻,以及李婶面前长跪不起。
李婶待李守才身体恢复后和离是后话,李守才心里有愧,没脸见母亲、兄嫂,在庄子劳作赎罪,以过余生,也是后话了。
“所以啊,宫裁,当初你家就该报官。”屋内无人之时,贾珠道。
当初李家二房的事私下解决,李家祖母、李莞父母也是考虑了李莞迫在眼前的婚事,怕她婚事不成,也怕她婚后因此日子不好过。
李莞道:“还不是怕把你吓跑了。”
贾珠道:“我的心娘子还不知道吗?哪里是能吓跑的。我贾珠只能是跟娘子在一起的。”
李莞细数着李家的事:“林家倒是好的,林姑父姑妈来看我祖母好多次。林姑娘也是,这些天一直都陪着我祖母跟婶婶。”
贾珠道:“娘子,我也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