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探春原以为要去南越和亲,在屋里哭了几天。父亲竟外放出去,太太也不为她走动,探春原觉得天都塌了。今早又听说,皇上要打南越了,不和亲了,探春的心境顿时乌云转晴,不但不哭了,还止不住地笑。
    探春这会子见到黛玉,眼泪又出来了:“林姐姐,我的事让岩哥哥出征南越,把你们的婚事都耽误了……”
    黛玉给探春递了帕子,柔声道:“妹妹不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引。岩哥哥在,就不会让我礼朝的女子去和亲。我也不愿意的看我朝被南越欺负的。”
    探春擦罢眼泪,失笑道:“林姐姐说得跟花木兰似的。”
    黛玉亦笑道:“悄悄告诉妹妹,此番,我就要去做花木兰了。”
    第87章 黛岩婚事(1)
    探春听黛玉说要做花木兰,讶异万分:花木兰可是混在军中,都没人看出她是女子的体格,上阵杀敌,巾帼不让须眉。
    探春道:“我想着林姐姐骑马佩剑的样子,我就又想起另一个人了。”
    黛玉以为探春又拿她和李岩打趣,脸微微一红,随即用团扇遮住,问:“三妹妹想起了谁?”
    “张飞。”探春笑着道,“要林姐姐提剑,不就跟让张飞绣花一样吗?”
    黛玉失笑道:“我去南越,非携马引弓,而是去提药箱子的。”
    探春听后更是讶异了,“林姐姐真的要随军去南越?姑姑可同意了?”
    “刚刚去找了大嫂子,她正说服我母亲呢。”黛玉的目光投向窗外稻香村的方位。
    探春笑了,“大嫂子点子多,她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母亲最听大嫂子的劝了。”黛玉亦是笑。
    两人说笑一阵,探春叹息道,“但凡太太也能如姑姑一般听劝,我也想走出去。”
    黛玉按了按探春的手,道:“以后有的是机会。三妹妹切放宽心。跟大嫂子一起好生打理生意,明年跟三妹妹讨份儿大礼。”
    *
    诸人在贾母跟前又热闹了一番,但老人家上了年纪,眼见着就乏了。贾母被鸳鸯扶去休息,李莞将贾敏约去了稻香村喝茶。
    李莞将黛玉想随军的意思跟贾敏复述了一遍,不增不减,只说黛玉说过的话。“姑姑,玉儿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贾敏手里的茶杯顿了半晌,随即又不急不缓地稳稳端起。她品了品茶,对李莞道:“母亲最爱喝这洞庭湖出产的老君眉了。我原是不喝这茶的,觉得这茶性太温。现在喝起来,便觉入口回甘,别有一番滋味。到底是上了年纪,转眼一看,玉儿都什么大了。罢了,她有她的主意,我若要强拦她,平白生些不高兴来。就是……”
    李莞听贾敏的意思,似乎是同意黛玉随军去打南越了。但见贾敏眉间有忧虑之色,李莞忙只道她是在担心黛玉。
    贾敏继续道:“有岩哥儿这个护国柱石在,我是不担心的。但是玉儿就这么去,终归是未出阁的女儿,也说不过去。若是把婚事提前,这一个月得操劳亲家,我又过意不去……”
    李莞喜道:“姑姑放心,婚事就包在我身上,保证办得让姑姑满意。”
    李莞知道贾敏是个心思通透的人,但没想到她开明至此。就是放在后世,也是难得的开通。
    “宫裁,你可要注意身子,别太累着。可不要大办特办,又在这个口子上……”贾敏道。
    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广开鸿儒,召集贤才,修河堤,治水患,平西北,办了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然而,太上皇晚年留下了诸多鄙政,如今的国库捉襟见肘。眼下要打南越,朝廷正值用银子之际,皇上的目光早就盯向了四王八公这些旧功勋,以及其盘根错节的网脉。皇上把忠顺王这个当朝第一权臣,放到户部,追讨官员欠国库的银两,就是有要整治四王八公的意思。
    当然,贾家这些年由李莞掌家。悍妇主持中馈,一家都很是消停。况贾家也未在朝廷核心多年,国库的门都摸不到,更谈不上欠国库的银子。此时的整治,还轮不到贾家。
    “知道,姑姑放心,我一定把婚事办得热热闹闹的,既不铺张,又温馨。”李莞道。贾敏说的风口,便是如今的局势。
    贾敏听李莞如此说,这会子,眉眼是真的舒展开了。元妃省亲就是李莞办的,外边看着体面,里边也没有耗家底。当初跟元春一起省亲的吴贵妃和李贵人,一个在城外买地修盖省亲别院,一个在家里耗巨资动工破土。两家耗尽家资,家主在外敛财变本加厉。如今,吴家和李家,和很大一部分朝廷高官一样,正在四处在筹银子,来填补国库的账了。
    “如此甚好。”贾敏道。
    且说黛玉在探春处玩闹一番,回头去找母亲一同家去。探春也跟随黛玉一处,想着若姑姑不同意林姐姐随军去南越,自己也能帮着林姐姐说两句。
    结果,黛玉、探春二人一来稻香村,就听到贾敏跟李莞在合计黛玉跟李岩的婚事。
    “玉儿跟岩哥儿定亲也有一年多了,此时成亲,也合礼仪。”贾敏道。
    刚刚掀帘而入的黛玉和探春二人,一脸震惊。
    “母亲……”黛玉的脸瞬间一阵绯红。
    “太好了,林姐姐。”探春激动得双手握住黛玉的手,高兴得都快蹦起来。探春本觉得,是因为自己被南安郡王太妃点中去和亲,岩哥哥、林姐姐才要去前线,耽误了二人的婚事。现下探春闻此,可谓是天大的喜讯。
    “林姑娘只管放心,大嫂子保证办得让你们满意。”李莞笑着道,“我的办事本领,那是有目共睹的。”李莞今儿高兴,又代表了李家,就不像往常那么低调了。她的弟弟要娶大才女回家,那可得高调一些了。
    黛玉低着头,手里搅着帕子。她想随军也好,他们提前日程的婚事也好,都是母亲、大嫂子同意、拍定的。岩哥哥目前是不知道的,也不知道他的想法。
    虽然未出阁的女子跟未婚夫婿,一般是不见面的,但是黛玉出入太医院,在宫中总能远远地看到他。不过,她以往只是远远地看看而已。
    而这一次,她想自己跟他说。
    本朝的将领只在点将领了兵符后,才跟军队在一起。平定西北后,李岩封侯,回到京都,领了禁军。所以,黛玉出入宫廷时,就能看到他。
    次日,李岩依例巡查宫内外的禁军守卫。
    有兵士来报:“李将军,您请的太医,在宣德门外侯着您。”
    李岩一脸懵,我好好的,什么时候请了太医啊?但是他并未道出心声,因为身旁皆是站列得整整齐齐的兵士。
    李岩道:“我祖母最近饮食稍差,找太医去给祖母瞧瞧。”李老太太得知他要去打南越的消息后,面上支持,但到底还是心疼孙子,最近也是饮食差了些。老太太不让惊动太医院,便在外边找大夫看过了。大夫开了几副药,说不打紧。因此,李岩这么说,也是实情。
    李岩倒有些好奇,是哪位太医主动在宫门外找他,正好可以让他给祖母瞧瞧。
    走出宣德门,但见一束发白衣,背着药箱,带着小药童的医者,驻立在墙角。洁白的裙裾,和束发的飘带,在城墙外的风中飞舞,如出尘的仙人一般。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未婚妻子林黛玉,以及她的小丫鬟雪雁。
    她冲他见了个礼,“太医院林医挚见过长宁侯。”
    抬头间,她竟比天上高挂的太阳还要耀眼。李岩一时间呆住了,回过神又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虽然他们订婚了,但是却始终依着礼法,其实并没有单独相处过。
    此时此刻,他脑海中只回荡着姐姐平日里说他的,你这个石头啊。
    “林医挚。”李岩忙还礼。
    “在下如约到此,给老太太请脉。劳烦长宁侯带路。”黛玉道。她来的路上本有些紧张,因为以往和他相处,要么远远看着他,要么在府里碰到,身边也是有一众的姐姐妹妹簇拥笑闹着。没想到,他比她还紧张,她反而成了不那么紧张的一个。
    “哦,对,那劳烦林医挚了。”李岩道。他俩还想一块儿去了。
    李岩将自己的马车让给黛玉和雪雁,他骑着马,领在马车之前。
    看着远去的李岩的背影,守在城门外的士兵们议论着。“长宁侯,真是孝子贤孙,无论多高的爵位,都不忘记给自己的祖母请太医。”“那位林医挚,好像是长宁侯的未婚妻。”“什么?那医挚是女子?”“你怎么才知道……”
    黛玉从马车的帘缝中看到,那不是去往李府的路,还是通往城郊的路。想必岩哥哥是知道,她有事要找他。
    京郊有一片柳树林,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李岩想着,今日带着黛玉去长宁侯府看祖母之前,就跟她好好道个别吧。
    李岩下马,牵着马立于柳树下。柳林外有一条护城河。杨柳依依,流水淙淙,李岩的神色有些肃穆。他本不惧生死,其父李守中在接受李岩武举为将后,便常用李白的“男儿裹尸以革,魂归关山月”来教导他。